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小老道的幸福生活 » 第十二章 破局

第十二章 破局

    第二天,不出所料老管家主动前去衙门投案,声称是自己杀了窦氏。

    县官根据老管家的口供,找出了早已被他藏在破屋内窦氏的尸身后,便立即升堂审理此案。

    啪,升堂~

    惊堂一响,堂下早已知道结果的老管家还是不争气地被吓了一个哆嗦,果然“做贼心虚”还是难以对抗衙门余威。

    “疑犯因何杀掉窦氏,如何杀了他,给本大人从实招来”

    “回大人,因为东家因病离世,前有于家分家,又有窦氏侵占了土地,小主人还在外地攻读,家里缺少主心骨,为了保全于家,更为了报效东家之恩,那日遇到窦氏便谎称能为他偷来于家的田契,趁他不备骗至破屋后用刀将其杀死。”

    “传仵作,仵作回话”

    “仵作验尸结果如何?”

    老仵作自后堂走出,跪在老管家身旁,本来他身为官府职员是不需要下跪的。

    但看着跪在堂下的老管家,一时难以自持,决定与他共进退,这也是二人结拜的誓言,二人不由得相视一眼,露出了别人不可察的微笑,那是二人多年的默契与察言观色能力的功夫啊。

    “回大人,根据勘验,窦氏约在昨日傍晚死亡,距今不过八个时辰,致命伤在窦氏胸口,死因为中刀血流致死”

    这与老管家的证词并无出入,可窦家和大人仍存有疑虑,窦氏已经失踪近三日,怎会突然于昨日被杀。

    那失踪的那段时间,窦氏又去了哪里,怎么会连窦家也不知道,奈何大人知道这老仵作的脾气,收买威胁都不吃,因此不会骗自己。

    但案件中这不合理的地方还是难以消除,据窦氏下人所言,前日窦氏和于王氏曾经有约,于王氏又突然在当晚暴毙,这巧合谁又不知呢。

    于是马上又命老仵作前去于家开棺验尸,将于王氏死因彻查清楚,庆幸上天垂怜。

    跟随的捕头却漏掉了一个重要细节,好似等待他们前来验尸般,并没有掐棺入殓,反而置于窖内停尸,除了仵作谁也不知内幕。

    老仵作假意敲敲打打,看这看那,又拿出什么东西涂抹,门外汉自然难以知其所为,其实是老仵作在为于王氏做最后整理。

    整理了遗容,又涂抹了防腐秘药,加上地窖内的温度,定能保存更长时间,只待这家少爷归来抱头入殓了,这不仅是在帮老管家和于家,更是对这名刚烈女子的敬佩。

    但这也是他唯一能做到的事情了,整理完又为夫人上了炷香,这才叫上一同前来的捕头回府复命。

    半日后,再次升堂,老仵作再次不出所料地说出窦氏死于前日暴疾的话语。

    但此事仍然有蹊跷,说不出哪里不对,可堂上大人却不想节外生枝,反正已经拿了窦氏好处,只想尽快结案。

    不管窦氏和于王氏怎么样,如今有人主动招认,也省的自己再去劳心伤神,算是案子有了结尾。

    哪管窦氏力争,但在充足的证据面前,也没什么话可说,最后定肘收监了老管家,判处秋决,各方也在文书上签了押,随后快马直呈刑部复议。

    原本事情到此算是有了着落,众人都对此无异议,这场骗局也应该就此而终,奈何人算不如天算。

    不是天衣怎么可能没缝呢,一个最不可能打乱全盘计划的小人物,却成功将这完美骗局给破了。

    老管家的儿子于三知道,堂上所说杀窦氏那时,父亲是去会了老仵作,可根据堂上证言,按道理父亲不可能会去杀死窦氏。

    何况晚上上厕所时,还不小心见到父亲和老仵作来到于家,当时并未在意,只觉这二位老家伙,肯定没喝尽兴,大致来到于家继续。

    要说人证自己就是最好的人选,但他确是疑犯的儿子,在公堂上只能回避,何况一人的证词,并没办法成为有效证据。

    有了此种想法,便如大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不再过多思考。

    首先找到父亲质问,父亲执意去死,痛骂他没事找事,还告诫他不要再管,可他却不想。

    又找到了老仵作,仵作却矢口否认,觉得他定是猪油蒙了心,质疑自己的验尸水平,既然案子已经定下来,便是真相。

    寻了父亲与老仵作无果后,又询问了于家的其他下人,再次无果。

    但心中的想法早已根深蒂固,建立起道道心墙,阻挡着外面射来的羽箭,纵然有幸穿透了一道墙,却树立起了更多的墙。

    于是他找到了那日给东家准备毒物的下人问了细情,又在东家房中挖地三尺也没找到一点毒物,想起了曾经捕头来于家搜查时,不经意间一瞥到东家黑紫的面容,更坚定了心中的想法。

    于三花了些钱,偷偷从隔壁县请来仵作勘验东家尸身,最后得出东家是中毒而亡的结论。

    他再次找到父亲和老仵作,二人看起来虽依然平静,却难掩惊慌,口不择言,纷纷呵斥,警告他不要再调查,更不要将此事说出去,否则定然招致大祸。

    但救父心切,根本不会思考后果,只想着一定要救下父亲,还父亲清白,他不知道为什么父亲为何执意认下罪责送死。

    于是便将此事告到了公堂,再次审案,将老仵作押了监牢,另找仵作重新验尸,由此窦氏和于氏中毒迹象表明中了同一种毒物。

    而于王氏身上存有窦氏烟袋的烫印和窦氏身上作假的痕迹自然暴露无遗,稳婆和仵作皆证实有过同房的痕迹,真相呼之欲出。

    老仵作闭口不言作假之事,虽被大人提堂了三次,愣是以验尸技术不够,没能仔细验察出中毒为由,咬牙不松口是自己作假,更否认收受老管家的钱财作假。

    但窦氏身上作假的痕迹,反而昭然若揭,任谁都能看得出来,定是老仵作所为,但他真是死都不松口,诸般刑拘都用上了,也不改其言。

    奈何早已半截入土的身子骨,再也没撑住第四次堂审,最终倒在了他服务了一辈子的公堂之上。

    老管家这边也难逃提堂苦刑,也一直死死咬住之前供词,绝不松口,衙门自老仵作一死,便有了分寸,不再重刑逼问,怕最后的疑犯死了,那免不了上峰的责罚。

    奈何刑部同意秋决文书已下发,如今也不过是多死了个老仵作而已,既然老管家依然不松口,正好秋决也有可以砍头之人,那自然维持原判,真相如何谁也不再关心了。

    毕竟早已心照不宣,然而事情的真相仍然只在老管家心中,这事的秘密也正如老仵作给他的承诺。

    “老伙计,这秘密我不会泄露半字,你放心,它只会跟着我一起进入棺材哈哈哈”

    于三再次到牢中看望其父,心中也是愧疚万分,没救成老管家,反而害了老仵作。

    老管家心里也难过,痛恨自己没有早点告知自己这个傻儿子真相,不然于三怎么会做出此事,原本只想到多一个知情人便多一分危险,却不想反被聪明误。

    好在目前维持了原判,但东家失节一事却再也瞒不住了,他对于此事更加懊悔,痛苦万分,痛骂儿子无知。

    但事已至此,已没有补救的办法,便吩咐于三自去天道山金光观寻来林重九道长,兴许能有补救机会,只盼能洗刷掉东家不洁之名。

    可他不知,事情的发展速度早已超过他的预想,竟然超出了所有人的掌控,在自己的手掌外疯狂生长着,只欲捅破青天。

    于三也是想不到自己的救父之举,早已闹得满城风雨,更想不到不久后,因此从而招致出了一场惊世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