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恒古进化论 » 第二十章 万物与我

第二十章 万物与我

    临云十三州,其儒释州立于外缘边境,而一州之地二十八城,以外至内,由左向右,依次为:天澜、伏佑、皓虚、安陽、柤汋、御域、婵玎、聚翎、丛云、灵隐、庚辰、巽夷、少壹、平闶、少陽、岍封、栾麗、龍渊、潍清、駁嵺、江陵、邛仑、凕枢、騰麒。

    北云国化城池为郡,李道安所立即安陽郡辖下安陽城,而同属一郡则还有柤汋、御域二城。

    闻南陵墓现,知其中之事,遂心欲往之。

    此去丛云城,必经四城之地。

    其中相连则是地方政府修士测横尺、观山势、改江河而开辟,以供生灵行走往来,是谓最为快捷方便的道路,但亦有一些修士,愿入那未开垦的森山老林,迈山过河而行。

    而此时,一片森树茂林之中,一黑袍少年正缓步行走着,见其右肩横搭一根木支,一端搭着右手,一端吊着一包散发香气地油纸团。

    少年眼神随意仰头观望,见阳光穿过树叶缝隙形成道道光柱,或斜、或立、或横、或侧,倒映在土地、树躯、鸟雀、花草之各处,致森林之中形成一道特殊靓丽之景。

    李道安缓缓点了点头,而后将左手所持肉包咬掉最后一口,正欲侧肩拿油纸包,却又停止动作,从袖口内抖出唯存的两枚钱币,而后正色说道:

    “得想办法搞钱。”

    随后左掌翻转一侧,两指将钱币夹在中间,略微举高平于双目,而后仔细打量着。

    见两枚相叠钱币,形体圆环,为普见矿石所成。后指尖浮出一缕灵气,左右牵引飘荡,随后勾动玉身,便见灵光一闪,一丝稀薄灵气即浮出表面。

    李道安微微点了点头,而后一身那缕灵气便围绕玉身浮起的灵气一圈,而后牵引重回其内,后喃喃道:

    “是以修士自身转换过后的天地灵气汇入其中,凡者可摧毁玉身,其内灵气便自行入得躯体,一枚两枚或许无变化,但若使用之量多,亦或者钱币之内所存灵气更甚,则其灵气便可改善凡者体躯,从而排秽精魄,甚至延年益寿。”

    李道安略微思索,而后再次自言自语道:

    “一枚钱币,气虽稀薄,却五行俱全,凡者可取之用之。而另一枚钱币却不同,其内气聚浓厚,易全为木行之气,若为凡者使用,则其五行体魄必定失调。不言延年益寿,只怕适得其反,误生祸灾。”

    言此,李道安又细细打量两枚钱币,后见五行气全之钱币玉身隐隐刻有‘凡’之一字,而另一枚存木灵之气的钱币玉身则刻有‘修’之一字。

    既钱币分凡者与修士二类使用,则修士之币便不可流传凡间,亦或为凡所用,念此,李道安左手两指之间又泛初一缕灵气渗透其中。

    细致感应之中,察觉数图精小符文,是谓欲用钱币之气,必先输气之理。其气必为修者之气,如此,可分凡、修二者,以防误害凡民。

    知其原理,李道安却是一声轻叹,有些低落。

    修士之币宛若袖内储气之黄符,那钱币玉石亦是寻常矿石,这倒是轻易变可造之。

    而本意却是造些凡者钱币,那符文倒是临摹容易,却感知其中隐有敕令之韵,其数与此前感应安陽城上气数相似,恐怕是与北云国国运气数相连。

    至此,于情,立身北云国内,不尊本国之法,而破国敕令,伤其气数,虽于国运气数相比微不足道,却非量数而论,为做与不做。于理,身处本国之内,想破除本国敕令,却非那么容易,而若破开敕令,仿以造之钱币,若流通凡民之手,则设置地方之政府必定瞬时察觉,其后定派修士前来拘拿。

    如此,于情于理皆不可行之仿币。

    李道安苦笑一声,似乎有些知道之前那自持修为的小胖和尚为何还要卖艺挣钱了。

    随即思想连篇:

    “不如也入卖艺?嗯……哎,不行不行,这让猴子知道不笑话死我……再想想……嗯……也不知那圆根现在在哪……嗯……不对不对!李道安啊李道安!修行之人怎能生此邪念!……嗯……俗话说在一再二不再三嘛……这不才一嘛,不如卦一下那圆根在哪?嗯…………”

    李道安右手搭木,左手捏住下巴思考,不时自言自语,而其脸色变化十分精彩。

    片刻之后,少年终是无奈一叹,而后缓缓说道:

    “还是自己做些修士钱币,此去丛云途中,相与其他修士换一些凡者钱币……不然可吃不成肉包子了阿……得多造……嗯?”

    少年眉头忽然一扬,灵觉依稀感知,数十里外突然浮现上百计修者气息,有数道气息靠近而来于此相隔数里而停,却不时散发隐晦灵觉探向这边。

    李道安不动声色而缓步行走,左移三步,右移三步,感知那七道隐晦气息亦同时朝远朝近移动。

    李道安不禁摇头无奈苦笑:

    “我也没施隐匿术,是正是邪一目了然。你们也太小心了不是?”

    随即不再理会灵探,李道安缓从身后木挂油纸包内取出一个肉包,一边行走一边啃食。

    不知过了多久,数道灵探消息,感知之内数道气息亦相继离开,望前方极速而去。

    少年抬头遥望,视野当中数十里之外一座巍峨大山坐落,其上表面凸出岩石,数百道模糊灵影于山躯驰跃直上,而后翻过大山隐没身影。

    待群影众皆隐去,李道安缓缓收回视线,随即自言自语说到:

    “观其服饰甲铠,似与城隍城外立兵有几分相同。是北云国修者将兵?这方向亦是通往丛云。不走官道走野道,看来似想一番做为。”

    李道安点了点头,脚下步伐却仍是慢慢悠悠,行至山下亦缓缓行上。

    待皓日西斜,这才翻越而过,一路往下踏足平地,后寻了一处石洞,拾柴燃火而息。

    天色渐深,石洞当中,少年背对岩石盘膝而坐,身前柴火燃烧携来温暖之感。

    此时李道安闭了双目,双掌搭膝,呈五心朝天之姿。回想阴修所炼玄机而修,于是内观二体,其外虚空气流浮动,却是魂灵二气汇聚,缓缓隐入体魄、魂躯。

    心静神定,唯有耳边夜虫低鸣。

    其意识看到体魄当中血脉流动,每处组织之五行本源。后周转一体,意识重归灵台,从而内观魂体。

    细致观察魂气聚散沉浮,后意动而勾起一缕魂魄,将其分解稀薄,又重组聚集,如此反复不断。

    李道安同时思索,自六道轮回起,天地魂气便自行降至阴间,唯有少数魂气残留诸天,也使后世纯净之灵难以诞生灵智,如水、火、云、雾、金等等。

    而花草植物一类伴有生机者,其身自带微薄魂气,若有一日缘至,魂气聚实积增即可诞生灵智。

    此次研究魂灵,夺四处草木魂气观察,实是轻而易举,不过一念之间。但若行此一念,所取花草树木魂气丧失,却是再也无产生灵智一天,等若毁去一生。

    于此心灵神悟,昔年问道山,邋遢师傅有言:世间一切,万物有灵,修士不过其中之一。当敬于万物,亦是相敬自己。

    此时,李道安闭目脸庞上,嘴角微微一扬。而其魂体,一缕魂魄在聚集之后不再分散,意识回归灵台,而后渐渐消散。

    李道安缓缓睁开双目,眼眸中魂气一扫而逝,而后微微抬起下巴,视线投向前方幽黑寂静之处,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