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西游记里的十万八千疑团 » 第一百一十七回 大圣战青狮白象

第一百一十七回 大圣战青狮白象

    那老魔使刀赢不了大圣,于是张开了号称曾经吞了十万天兵的大口,一口吞了大圣。自以为得计,径回本洞,却不料孙行者不中吃。老孙保唐僧取经,从广里过,带了个折叠锅儿,进来煮杂碎吃,将你这里边的肝肠肚肺,细细儿受用,还够盘缠到清明哩。广里就是广州,大圣没有去过那里,这样说就是好玩而已,同前面说的用紧箍儿来加固头颅是一样的。这猴子的玩性大。

    三魔大鹏王使出激将法,你出来,我与你赌斗才是好汉,怎么在人肚里做勾当,非小辈而何。行者喜欢做别人的父王和外公,怎么能做小辈。也罢也罢,出去便出去,还与他肚里生下一个根儿。大圣将尾上毫毛拔了一根,变一条绳儿,把一头拴着妖怪的心肝系上,然后从老魔的鼻子迸出。

    大圣纵身驾云跳出营外,去那空阔山头上落下云来,双手把绳尽力一扯。老魔心里害疼,往上一挣,大圣复往下一扯。众小妖远远看见,说这猴儿不按时景,清明还未到,他却在那里放风筝也。原来放风筝是清明的习俗,是要放掉晦气。老魔这样被大圣放风筝,也真够晦气的。

    二十一世纪初有一部美国电影,追风筝的人,改编自同名小说,说的是发生在阿富汗的故事。放在中国就不合适了,捡风筝就是捡别人放掉的晦气,傻不傻。从前中国还有在路口倒药渣的习俗,说是行人踩了药渣,可以将病气带走,自家的病人就会好得快。实在不足取,现在应该很少人会这么做了吧。

    三个妖怪一齐跪在坡下叩头哀告,大圣慈悲,饶我性命,愿送老师父过山。大圣审得是实,饶了老魔性命。谁料二魔象王反悔了,我只道是个九头八尾的孙行者,原来是恁的个小小猴儿,你不该吞他,只与他斗时,他那里斗得过你我。其实怪不得二魔出尔反尔,战场上面的形势随时在变化,城下之盟不容易遵守,所以战胜国往往会扣押战败国的国君或者储君做人质。前面说过,越王勾践就做过人质,扣押在吴国的时候老老实实的,但是被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反过来灭了吴国。

    那二魔出来叫战,打败了八戒,却打不过行者。行者一把挝住那妖怪的鼻子,用气力往前一拉,那妖精护疼,随着手举步跟来。八戒举钯柄,走一步打一下,行者牵着鼻子,牵到了三藏跟前。前面拿老魔来放风筝,现在拿二魔来拔河,两个倒霉蛋。二魔再次许诺,若肯饶命,即便抬轿相送。行者吃软不吃硬,依你言,且饶性命,快抬轿来,如再变卦,拿住决不再饶。还是没有留个人质。

    插个花絮。变卦这个词同八卦有关。封神演义里面,周文王姬昌被羁囚在羑里七年,闲居无事,把伏羲八卦反复推明,变成六十四卦,中分三百六十爻象。有两句诗,“卦爻一一变分明,玄机参透先天秘”。也就是说,算卦像发课一样,也可以知天数,识吉凶,然后可以根据卦象来决定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如果卦象改变了,做错了事情,那可是要捅出大篓子的。商纣王有始无终,七年后放走了姬昌这个人质,否则还不一定丢了江山。

    妖怪们果然又变卦了。这次出头的是三魔大鹏王,设下了调虎离山之计。孙大圣是太乙金仙,忠正之性,只以为擒纵之功,降了妖怪,岂期他都有异谋,却不曾详察。其实信任比多疑好。三国演义里面,曹操求贤若渴,用人不疑,自己中了庞统的连环计,手下的蒋干中了周瑜的反间计,看上去笨得很。但是他输了赤壁之战,却赢了三强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