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叹一曲男儿歌 » 第十一章 局势

第十一章 局势

    就在付博登带着两个蛮兵俘虏去往龙川的时候,龙川城南方向的军队已然开拔,进驻龙川。

    如同长龙一般的军队不断的有序的进入城内。

    春江水暖鸭先知,商人敏锐的嗅觉,让他们察觉到一丝真相。

    即便是他们也不大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这不妨碍他们早做准备,不过是一日之内,多达五十车的马车,就已然备好。

    有人想要逃跑,就有人选择押注。比如说,店开全国的“秦楼月”。

    秦楼月有三大宝:其一就是“忆仙姿”,千金难求;其二就是一曲蝶恋花,可引天下英豪竟折腰;其三就是秦楼,其中陈列天下武学,下可以见到三教九流的不入眼的武术,上可以见到当今武术界的强势武学。

    对于付博登来说,秦楼月的食物味道非常棒,当然也非常贵。

    最为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即便是一家五十车,龙川城也依然留存着大量的物资。

    说来也是奇妙,这群未来的资本家,竟也有着爱国主义情怀。

    等到付博登等人到达龙川时,龙川本来商贾云集的街道已经空荡荡的了。

    龙川其他周边的镇子上的人也举家迁到了龙川城。

    在西城区一堆营帐就是安置他们的地方。

    很快付博登找到了熟人,付昂,是付成的小叔。

    付博登将蛮兵交给付昂,说清了蛮兵是从龙首峰的密林深处走出来的蛮人探子。

    付昂来不及招呼这群子侄,飞速跑去墨竹苑,向萧衍汇报军情去了。

    付昂简明扼要的转述了事情的经过,萧衍神色也郑重起来。

    “来人,召集各路统领来此,不,去军营集合。”萧衍传令道。

    “是!”屋外听令的几个护卫化身传令兵,向城墙上,各统领府上跑去。

    “走,咱们先去军营。”说着就一马当先出了屋子。不过眉头紧锁,心底还在思索着。

    走出了屋子,上了马,一路疾驰,跑到了军营时,萧衍方才回头向紧跟着他的付昂道:“你那几个侄子不错,有勇有谋。这样,他们一时也来不了,你去将这块玉送予他们。就当是给他们的奖赏吧。顺便将那两个蛮人带来。”萧衍将挂在腰间的宝玉,丢给了付昂。

    “末将,替三位侄儿谢过殿下。”付昂赶忙俯首抱拳谢过。

    “去吧!”萧衍说完便独自去了兵营。

    萧衍思虑再三还是吩咐道:“去我府上,将徐先生请过来。”

    徐先生全名徐文,字博闻,人如其名是个学识广博的大才。读书人嘛,傲骨天成,天老大地老二,中间的除了父母亲长,谁能让他放下身段。

    说句不好听的话,皇帝也不行。事实上,皇帝还真被他折了面皮。

    本来皇帝也知道这些学识渊博的都有些怪癖,都给自己心理建设好了,只要你说点人说的话,咱就让你出去治理一方,让你一展所长。你要是会说话,咱就让你留身边,没事唠唠,正好帮咱对付对付身边的这些演员。

    好死不死,这徐文张嘴就说高宗不孝,国富不思夺回双亲,兵强不知夺回失地。

    估计后面还有话,皇帝没让说直接给拿下了,不是萧衍仗着年纪小,在他爹手底下把他捞出来,估计没个几天就得暴毙。

    好在跟着萧衍这些年,情商也上去了一点,这才让萧衍好过了一些。

    要说徐文此人确实是有才学,不说南梁周边各国的语言,就连蛮人的语言也是有着了解。

    有人教可能不算太牛,他可以说愣是靠自己研究,把它搞懂了。更何况他的才能可不仅仅是语言这一方面。

    萧衍也是一边喜爱他的才华,一边对他的脾气深恶痛绝。

    因为他骂你真的不分场合,虽然他说的确实是肺腑之言并且一针见血。

    话说另一边,付博登在付昂回来后将栖凤镇举镇北上的消息告知了他。

    付昂问清了具体去向之后,也让他们赶紧走。

    “叔,这镇南王也太小气了,咱们杀了三个蛮子还俘虏了两个,就给咱们一块玉?”付成在嘴里咕哝了一句“也太小气了吧。”

    “博登,你懂的多,以后你好好带带他俩。”付昂没在他们这里多留。

    很快就打马离开了。

    付博登也从付昂的行动中,觉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立刻招呼两位兄弟出城道:“阿成,你跑的快,以最快的速度追上婶婶她们,带着她们继续北上,不用等我们,只要你们按既定路线走,我们一定会追上你的。”

    付成深深的看了付博登一眼。转头又看了付云没有说话转身就走。

    付博登道“你不好奇我为什么不是让你走吗?”

    付云笑了笑道:“我们是兄弟,难道你还会害我?”

    “当然不会,你不会死,我也不会,不过,留你下来确实是要做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付博登心中也有些愧疚。

    “我走了,不还是要有人来做?博登,你记住了,不要作出这种自私的决定了,不只是你想为我们赴死,我们也一样!”付云说完也不再理睬他。

    就连付成都从付博登的行为中读出了事态,付云更不用说了。

    不说闹别扭的两人,此时,萧衍所在的营帐内已经坐满了人。

    老毒舌徐文也已经上座。等到人齐,萧衍开始询问各部,其负责的城段是不是已经布防到位了,士兵们是不是都整戈待旦,士气如何。。。

    第二就是问军需官,粮草所在是不是做了防火处理,护卫是否周全,粮草供应是不是可以跟上。

    萧衍从主将的坐席上站起身,走到军需官李纯边上道:“守城与攻城不同,粮食就是士兵的士气,连吃都吃不饱的士兵,怎么去守住这座城。所以李将军,你的任务非常重要,龙川城若是能守住,你当占五成功劳。拜托了!”说完萧衍就是一拜。

    “好!末将愿立下军令状,供应军需半年不断。将士们每顿两个馒头,三天一顿肉食。”既然镇南王都做到这份上了,李纯这个军令状不立也得立了。不过李纯也不傻,他选择按量分配而不是按需分配。

    萧衍也能理解他,只是他作为上位,一言而决岂能让他在这种时候钻空子。

    敲打了一句道:“务必让战士们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