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宝莲灯之乖乖巧巧好外甥 » 众人视角·杨戬篇·前因

众人视角·杨戬篇·前因

    三妹押来了在华阴镇残杀孩童的天奴,杨戬本欲杀了天奴,然而天奴却说自己是奉了王母之命下界办事。

    杨戬抓着天奴去见王母,方才得知,八妹竟然思凡,在下界与一个叫巴特尔的凡人成亲。

    王母命杨戬去将八妹抓回来,再将巴特尔打入十八层地狱。天奴之事,反而被王母轻放了,虽然也受了刑法,但终究没将他正法。

    杨戬下界找到八妹与巴特尔,看得出,巴特尔对八妹乃是真心,颇为回护,并非什么别有用心之辈。

    杨戬决定放过他们,告诉八妹,待到巴特尔寿终之时,再来真君神殿销案。言外之意,便是不得逆转阴阳,为巴特尔延寿。

    回到天庭之后,告诉王母找不到人。毕竟是王母,若是玉帝,才懒得搭理,对着王母,给她个差不多的理由也就是了。

    至于来真君神殿给哮天犬看鼻子的众仙医,杨戬只是淡淡撇了他们一眼,告诉他们哮天犬的鼻子现在治不好。他们便乖乖回去与王母禀报“治不好”了。

    然而让杨戬没想到的是,王母最终竟然把八妹——这个她最疼爱的女儿,永囚于昆仑山。

    这是想要干什么?让八妹拜师阐教吗?可是师祖隐匿三十三天外,师父与众师叔伯也都深居简出,收徒更是慎之又慎。八妹这般出身,根本是不可能被他们收做弟子的。

    所以,王母是真的要将她的女儿永远囚禁?

    杨戬觉得王母简直不可理喻,就算思凡又如何?八妹到底没有为那巴特尔延寿,就当八妹下界玩了三个月不行吗?

    看着王母口口声声说什么天规威严,不容置喙。杨戬真是想问她一句,这天规又是什么?他是司法天神,天规到底怎么回事,他会不清楚?这权力当真比得过至亲吗?

    然而,他终究没有问出口。

    下界凡人骂天,玉帝大怒。

    杨戬真是想说,骂你又怎么了?本王还想打你呢。这便宜舅舅一天天屁事真多。

    最终,玉帝命杨戬去北郡降下瘟疫,天奴随行。

    杨戬不想去,但又没什么理由,当众总要维护一下玉帝颜面的。支吾搪塞之际,用眼角扫视群仙。北郡在哪?谁的道场?说话呀!

    然而半天也没人站出来。杨戬气呀,一群废物,看玉帝敢不敢在川蜀搞事情。最终无奈,只得应下这差事。

    杨戬回来真君神殿,天奴早已在此等候,身后杨文辉(北部行瘟使者)亦步亦趋。

    摆摆手说道:“行瘟的事不急,本王这还有紧急公务,你们先回去吧。”

    待杨文辉与天奴都走了,杨戬才发起愁来,这行瘟之事,到底要怎么办呢?

    杨戬批公文批的心烦意乱,这些地仙实在不晓事,这些妖怪作乱的,直接报给斗部雷部不行吗,偏偏要送到他这来,烦死个神了。

    他却忘了,正是因为他喜欢打猎,当初才让地仙将这些不甚紧急的妖祸报于他知晓的。

    正在烦躁之时,有值官来报,天奴求见。

    杨戬猜他是来说行瘟之事的,玉帝还没催他呢,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然而有这个差事在身,却也不好不见他,便宣了进来。

    天奴进来恭敬行礼,杨戬漫不经心的摆了摆手。

    只听天奴说道:“真君忙碌,小仙不敢催促,然而小仙怕北郡出了什么变故,故而时刻盯着。”他看杨戬皱眉,心下有些害怕,却又想到了那件事,硬着头皮接着说:“北郡倒是没出什么事,但是华山……”

    杨戬听他说华山,却是注意了起来,问道:“华山怎么了?”

    天奴小心答道:“华山三圣母私配凡人,在下界与一个凡间书生成亲了。”

    杨戬听得此言,只觉怒发冲冠,手中霎时间出现三尖两刃刀,架在了天奴的脖颈之间。喝道:“大胆,竟敢如此编排本王三妹?”

    天奴吓得魂飞魄散,颤巍巍说道:“小仙不敢啊,三圣母真的思凡了。”

    杨戬此时稍稍冷静,又想起上次去看三妹时见到的那个书生,顿觉不好。于是又对天奴问道:“这事你告诉娘娘和陛下了?”

    天奴见事成,强忍欣喜,说道:“没有没有,小仙第一个便来禀报真君了。”

    杨戬见他小人嘴脸,实在难受,三尖两刃刀也是不收,问道:“你欲何为?”

    天奴见到了这时候杨戬还是这般嚣张,心下暗恨,然而表面却恭恭敬敬的说道:“自是来帮真君的,不然三圣母的事情闹将起来,只怕真君这司法天神也不好办。”

    看杨戬收了兵刃,却不说话,只得自顾自的接着说道:“北郡行瘟之事,却是小仙第一次跟随真君办差,自然是全凭真君吩咐。可三圣母这事着实难办,不若真君私下处置了,也好让陛下娘娘清净些。”

    杨戬冷哼:“三妹当初得罪过你,你如今便想报复回来?还敢拿北郡百姓要挟本王?嗯?”

    天奴谄笑:“不敢不敢,小仙着实是为真君考虑啊。”

    杨戬暗自思忖,行瘟之事,杨文辉好办,谅他也不敢多嘴,这天奴确是个麻烦,能让他闭嘴,倒也不错。至于三妹思凡,唉,八妹前车之鉴啊,三妹怎么就这么不让人省心呢,而且成亲这等大事都不通知自己,哼,定是下界那些嘴碎的地仙将三妹带坏了。

    心下有了决定,便要点齐兵马前去华山。本想带上一千二百草头神,又想到他们都是些妖魔鬼怪,着实卖相不佳。自己是给妹妹撑场面的,若是这般模样的部曲带下去,没得让那书生小瞧了去。

    于是便嘱咐康老大,点了一万天兵,随他下界。

    杨戬刚到华山,便听到一声婴儿啼哭。心中一阵气闷,三妹真是什么都不跟自己这个哥哥说啊。

    三妹抬头看着二哥带人杀到,满脸不可置信:“二哥,你……”

    杨戬心道,此时才想起你还有个哥哥吗。于是对三妹喝道:“不要叫我哥哥,我没有你这样的妹妹!”

    碍着天奴在一旁,也没有与三妹多说什么,只是吩咐手下兵将:“拿下!”

    趁着三妹与天兵战做一团的功夫,他搜索起来那书生。然而找到之后,却愈加愤怒。只因那书生竟然在写请柬,还是用灵墨书写。他想让三妹思凡之事,闹得三界皆知吗?他想让三妹步八妹的后尘,终生囚禁吗?

    杨戬用天眼炸了那处小院。这书生身上有三妹布下的禁制,区区塌房而已,连皮都不带破的。他只是气愤难当,顺便毁了那些请柬罢了。然而三妹竟然会以为他动了杀心,难道说一孕傻三年当真如此厉害?三妹太乙金仙修为都不能免俗?

    看着三妹祭出宝莲灯,送走了书生父子,杨戬只觉得怒火愈发高涨。又有天奴在一旁拿北郡威胁。脑子一热,便将三妹压在了华山之下。

    看着三妹跌落,方才惊觉,自己都做了些什么。然而此时却没空救出三妹,华山地动,乃是震惊三界之事,当务之急,便是出手稳固华山。

    然而一切结束之后,准备放出三妹之时,却又有手下天兵来报,发现了一个男人带着孩子的尸体,被山石砸的面目全非。

    杨戬愕然,杨戬懵逼,杨戬整个神都不好了!

    他实在不知道如何面对妹妹,又将如何与母亲说起此事。若是被玉帝知道,只怕也只会抚掌大笑。他在玉帝面前,又如何抬得起头来。

    此时妹妹是万万见不得的,当下便急匆匆带了兵将回了天庭。

    北郡之事还是要解决的。

    杨戬带着杨文辉来到北郡,看此地民生富足,边让杨文辉降了一场风寒,至于小柴胡会不会涨价,他就管不了了,想来就算涨价,也有当地官府遏制。

    北郡行瘟之事了结,杨戬却被天道削去了一成功德。就算他再不懂得推衍之术,已成之事,且事涉己身,他还是能掐算一二的。

    此时已经明白北郡之事有异,并非凡人骂天那么简单。玉帝派天奴前来监军,也是自有他的道理。然而杨戬并不后悔,一成功德能救这许多性命,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不过如此看来,天奴,却是好解决了。

    老四又来禀报,说三妹要见他。然而杨戬哪里敢去见她。如今唯一的方法,也就是推拒不见,待得百年之后,再告诉三妹,那便宜妹夫和外甥都已寿终正寝,再将妹妹放出来了。

    然而这一日,杨戬却感应到了一盏孔明灯飞上天来。

    按说这凡人做的灯笼,断然飞不了这么高的,即使有那些材质非凡的,也惊动不了他。然而这灯笼上的字迹,却是用灵墨书写。

    杨戬惊喜,想不到那刘彦昌父子还活着,但此事还是不能为人所知,便用天眼炸了那孔明灯。

    派哮天犬去找外甥,想不到他竟闯了地府,杨戬急忙赶去救人。

    想不到沉香竟是如此乖巧伶俐的一个孩子,杨戬着实喜爱。连带着刘彦昌也没那么讨厌了。

    既然妹夫外甥没死,杨戬欢欢喜喜的去了华山水牢。

    杨戬当初镇压妹妹时,怕她跑出来,便在这水牢处下了封印,封了三妹的法力。然而却并没有废她一身仙骨,还是能够修炼的,可妹妹却只在这水牢里荒废时日,实在是让杨戬摇头。

    杨婵见了杨戬,神色却是冷淡,说道:“你终于肯来见我了?到底是出了什么变故?你竟一直躲着我?”

    杨戬被妹妹戳破心思,只得实话实说:“当年天兵找到两具面目全非的尸身,乃是一个男子,与一个孩童。”

    杨婵惊得站了起来,不可置信的看向二哥。

    杨戬急忙解释:“那是丁家父子,据说是上山给沉香庆祝满月的。而且死时阳寿都尽了,却怪不得我。”

    杨婵方才放下心来,说道:“那丁士奇本是个纨绔,为了求子才改了性情,我却是不大待见他的。然而彦昌口舌拙笨,还被他哄骗了个指腹为婚。命中短寿也是正常,只可怜那孩子,投生在他们家。”

    杨戬看杨婵平静了,才与她说了沉香的近况。

    杨婵听他说沉香生来便有功法,叹息说道:“我当年生产之后,有些虚弱,还没来得及封印他的法力,你便来了。”

    杨戬辩解道:“那也是天奴拿北郡百姓要挟我,再说你忘了八妹之事吗?我又怎能让你步她的后尘,总要先将事情压下来的。我却也没想到会出那么个意外啊。”

    杨婵自知理亏,这思凡着实戳母亲的肺管子,她却连哥哥也瞒了。万一被人捅了出去,又要哥哥怎么办呢。

    兄妹俩皆不愿再谈此事,杨婵便问道:“那北郡行瘟之事如何了?”

    杨戬皱眉回道:“我让杨文辉降下了一场风寒,便算遮掩过去了。然而却被天道削了一成功德,想来北郡乃是应劫之地。”

    杨婵闻言冷笑:“若说前世的罪孽,投不了富贵人家也就罢了,时不时还要来这些天灾人祸,既然罪孽未消,何必放他们出来投胎?左不过是为了彰显天庭威严罢了,却忘了,他们既然喝了孟婆汤,降生在这世间,便是干干净净的。”

    杨戬知道,妹妹一开始便是因为看不惯这些事情,才下界而来的,如今也不愿与她多说这些,便岔开话题,说道:“我先将你放出来,你也去看看母亲罢,她想来也快要出关了。”

    杨婵却是制止了他,问道:“二哥,你有把握保下我吗?”

    杨戬听她所问,便盘算了一下战力。六圣之中,师祖和女娲娘娘是一定会帮自己的,师伯祖也能拉拢,圣人层面已是个不输的局面。自己与母亲皆是准圣修为,也不怕玉帝王母,天庭的大半兵马也都归他统领。真个动起手来,那许多仙官至多两不相帮,不会与自己为难。唯一可虑的,便只有天书封神榜,然而自己也有山河社稷图在手。问题不大。只要道祖不出面,这统御三界的位子,随时可以换人。

    杨戬便理所当然点头:“这自是没问题的,就算玉帝王母知道了,你带着丈夫孩子回来灌江口便是,有我在,谁能动你不成?”

    杨婵闻言笑道:“既然如此,沉香不是说要救母吗?便看看他的表现罢。”

    杨戬无奈,只得听杨婵的。解了她的法力封印,又告诉她,沉香将宝莲灯炼化了,让她勤加修炼,不要懈怠。

    杨婵应允之后,又想起一事,对杨戬说道:“二哥,还有三日便是沉香十二岁的生日了,你可别忘了替我去看看他。”

    杨戬笑着应下,了结了心中大石,一身轻松的走了。

    待回了天庭,杨戬才反应过来,本王为什么要盘点战力?这便宜舅舅对自己还行啊,虽然当年杀了父兄,然而三千年过去了,父兄已然转世多次,都是幸福美满。当年的怨恨也淡了。

    自己为什么要盘点战力?为什么盘点的这么熟练了?果然,看到这破舅舅本王就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