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喜无二事 » 第十六章 第一笔钱

第十六章 第一笔钱

    那些长工见了,也有几个掏了五文钱买了碗鱼汤,苏蕴给他们这几个舀了满满的一大勺。

    长工们看着汤,五文钱能买点汤,还能吃到鱼肉,鱼肉也是肉嘛,虽然有点小贵,但长工们还是觉得划算的,毕竟这要是换城里,五文钱只能买两饼,油味都别想了。

    他们就着汤吃着饼,真别说,这汤真好喝啊,不像饼,一点味道没有,本来他们还不大喜欢吃鱼的,可这鱼片不腥,还没刺,这谁能不爱啊。

    他们这下也不觉得贵了,还有一个再买了一碗,苏蕴笑嘻嘻地看着,还给这位伯伯多打了一点。

    其他观望的长工看了,也纷纷打了一碗,不过不买的还是居多,毕竟还是很多人不舍的多花五文钱去买的,而远一点的长工看这边这么热闹,也慢慢聚过来。

    苏蕴看着黑压压的人头,都比她高,她被围着都快喘不过气了,她还在想着,这李老爷的地到底有多少啊,咋雇了这么多人。

    苏蕴将汤勺给了木昭,让他打着,她休息一会,她看了看还在观望的长工们,看得出来,他们也想试试,但他们又觉得贵。

    苏蕴瞧了瞧,突然建议道:“叔叔伯伯们要是觉得这一大碗多了些,可以找个人拼一拼呀,两人凑一碗。”

    长工们一听,这是个好主意啊,找个熟人拼一拼,他们也实在是天天吃饼吃腻了,他们纷纷找起了熟人。

    “大郎啊,跟叔去凑一碗?”有一个说道。

    “好啊,我也正想找人凑呢。”另一个欣然答应,两人便去买了一碗鱼汤,至于五文钱怎么分,他们倒也商量好了,被叫大郎的出三文多吃点。

    苏蕴看着慢慢卖完的鱼汤,很是高兴,长工们也陆续吃完将碗筷送了回来,她看了看没啥人买了,便将剩的鱼汤打出来,准备他俩自己吃,他俩还没吃中饭呢。

    而这时,孙婶也来了,她今天睡得久了些,送食有点过时辰了,吴二叔埋怨地看了她一眼,他看着那些长工吃的,都快馋死了。

    孙婶歉意地对木昭还有苏蕴笑笑,将他们的饭菜端出来给了他们。

    苏蕴倒也没意见,将孙婶拉着一起坐到了路边,将剩下的鱼汤分给了点孙婶。

    孙婶大喜,尝了尝鱼汤,可真好喝。

    “哎哟,蕴儿哟,你这比那些城里的大厨做的还好吃些”孙婶夸赞着,吴二叔也蹭了点孙婶的汤喝,就着吃饭。

    这鱼汤酸酸咸咸的很是下饭,吴二叔不一会儿便吃完了。

    倒是木昭,吃饭慢条斯理的,吃了好一会,苏蕴便和孙婶聊起了天,还跟孙婶说了这车和碗筷都是向王婶借的。

    孙婶听了倒有些难过,她有些馋那给王婶的几个铜钱,不过这车她家都没有,更别说这么多碗筷了。

    很快,孙婶便释然了,她计较这点干什么,人家两孩子生活不容易。

    下午,苏蕴一人拉不动车,便决定等着木昭一起回去,吴二叔看着等着的苏蕴,想了想中午那碗鱼汤,早早地便让木昭回去。

    于是,木昭和苏蕴拉着车便回了家,一回到家,苏蕴立刻将放钱的小布袋拿出来,布袋沉甸甸的,都鼓了出来。

    苏蕴麻溜的开始数起铜钱,头发丝从头上垂落,她也无暇拨开。

    木昭看着苏蕴数钱的样子,心想:真是个财迷,这么点钱高兴成这样子,眼睛都快眯一块了。

    “二百十!木昭!我们赚了好多。”苏蕴高兴地跳起来,这让习惯了平静的木昭都微微笑起来。

    苏蕴又算了算,扣掉了买油和酸菜的钱,他们净赚了一百八十文。

    她小心地将钱串起来,将它放到屋里的存钱的小包袱里。

    做完,她总算闲下来,看着木昭发呆,木昭本已拿了书在看,不由得被苏蕴吸引了注意力。

    只见苏蕴累的打起了瞌睡,脑袋在茶桌上一点一点的,木昭叹一口气,累成这样还不去躺着。

    他将苏蕴抱起,越发瘦了,他皱了皱眉,苏蕴被动静闹得睁开眼睛,只见木昭将她抱到了床上,拖去了她的鞋。

    苏蕴心里一暖,这人刚开始看她还会羞涩的不行,现在抱她都不会脸红了。

    她也实在是累了,让木昭先出门,换了衣服便窝进被子里睡了。

    木昭在外茶桌上泡了点茶,他好久没喝茶了,以前哪里想得到他还会有喝不到茶的一天。

    他看着屋里,那边躺着一个少女,他微勾唇,这样的日子也挺好,没有很复杂的事情,村里人也都很淳朴,而且还有她在。

    他握了握拳,对于他而言,这段时间还真不算累,练武可比这累多了,就是晒了些,他黑了不少。

    日子很快过去,这一周下来,苏蕴和木昭每天都会去地里卖鱼汤,而且苏蕴还分成了两桶,一桶是奶汤的,一桶是不加奶汤的。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还挺多人和木昭一样喜欢不加奶汤的。

    两人倒是每天都卖完了回去,而缸里的鱼也不多了,木昭又去河里捞了一篓子上来。

    不过这次没有之前那么顺利,不知是不是秋季快过去的原因,鱼越发不好抓起来,抓来的也没有上次肥了。

    不过,苏蕴想了想,听那些长工说,再做一周他们秋收也就结束了,估计鱼汤也只能再卖一周。

    村里倒是有人眼热苏蕴他们的生意,还有个婶子也做了几样小菜来卖的,不过生意没苏蕴这边好。

    苏蕴倒是没有多在意,她反正也就指望鱼汤赚个快钱,不可能真的靠鱼汤过活。

    而木昭这边也结束了地里的日子,吴二叔家的都已经收上来了,还给了两袋木昭,让他们冬天吃。

    苏蕴也问了问木昭,他会种了没有,木昭自然是点头的,虽然吴二叔都只是跟他说说,他还没真试过种地,但想来应该是没有问题。

    而且看院子里角落的山姜,已经出苗了,他种的没啥问题,虽说也有部分是因为山姜好种的原因。

    苏蕴看木昭信心满满的样子,倒是舒了一口气,木昭会种地了,她们以后也可以买块地来种了,与吴家村很割裂的感觉又少了点。

    两人又卖了一周的鱼汤,生意倒是没刚开始好了,不过每天也差不多卖完,剩下的他们自己吃。

    倒是村里又来了两婶子,中午也来卖点菜,每次还老瞅苏蕴他们,苏蕴倒也没计较,这俩婶子她认识,是吴老婆子家的媳妇儿。

    吴老婆子家是真穷,三个孙子,大儿子上山摔跛了脚,二儿子被抓去服兵,命大回了村,耳朵却坏了一只。

    他们家地还少,种的都不够吃的,也是可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