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凡人道尊 » 第五十五章 带队试炼

第五十五章 带队试炼

    失落的世界

    王斌早早的赶到了青城山,一来有些修炼问题向田通道长请教,二来想尽可能多的了解一下此次行动。

    中午时分,众人齐聚,田通简单的向王斌做着介绍。

    五名金丹期修士,道门三位,佛门两位。道门除了田通、王斌,还有一名乃是清微派的陶天胜·陶道长;佛门两位,王斌都见过,一位是一起去死亡谷的信源和尚,另一位是当年进五岭秘境,与田通道长一起解救众人的老和尚,法号:明释。

    经过彼此介绍,王斌也明白了众人的修炼境界:田通等级最高,金丹九层圆满,其次是明释和尚金丹八层,信源和尚金丹七层、王斌金丹六层、陶胜道长金丹五层。

    如此年轻就已经金丹六层的王斌,很快就成了众人谈论的焦点。

    筑基修士中,王斌也见到了许久未见的熟人:筑基八层的张萌萌。作为当今修真界最年轻的筑基修士,如此重要的行动,定然不会缺席。

    而对于王斌的出现,张萌萌虽然表面上依旧波澜不惊,但内心毫无疑问的掀起惊涛骇浪。

    金丹期大修士,历来神龙见首不见尾。上一次五岭探秘,有幸见过两位金丹修士的强大能力,早已令张萌萌敬仰不已。据说本次行动能一次见到五位,如此难得机会,着实让张萌萌兴奋了很久。

    当看到许久未见的王斌竟然与传说中的金丹修士在一起谈笑风生,再傻的人也能知道王斌已经是一位传说级的金丹大修士了。饶是平静如张萌萌也感到难以置信,内心掀起惊涛骇浪:

    “这怎么可能?怎么这么快?怎么可能?”

    如此年轻的王斌,能够结丹已经够震惊的了,据说还是金丹六层的大修士,这完全超出了张萌萌所能想象的极限。

    本以为自己的修炼速度已经极快了,自信与王斌的差距不会太大,事实竟然是差距越来越大。糟糕的现实,扰乱了张萌萌原本坚定的道心。

    五名金丹修士,十五名筑基修士,三十名炼气修士,都是各派重点培养的骨干核心,几乎是整个修道界一半的力量了。

    田通简单的向众人介绍带队的五位金丹修士;年轻的王斌毫无疑问成了众多后辈关注的焦点。

    阿尼玛卿山。

    作为藏族传说中的四大神山之一,阿尼玛卿神山历来传说无数。华夏母亲河:黄河,被神山拦断,不得不改道向北。

    传说中失落的世界——香巴拉(香格里拉)的入口就在这里。

    在有关部门的特别安排下,众修士一路畅通无阻的直达神山脚下。

    按照最初安排,原本应该有两位藏传密宗的修士在此等候,作为众人的向导。可惜,众修士苦等半日之后,向导并未出现。想想也是,本来这里是人家密宗的圣地,如今远来的一群中原修士想要进入圣地,心里必然不愿意。

    见向导久等不来,作为本次行动的总领队——田通道长宣布直接进山。

    阿尼玛卿神山,山顶终年被积雪覆盖,黄河在这里被迫改道北行。按照相关资料,黄河西来正对的积雪山顶,有一处裸露的黝黑山石,即为传说中‘香巴拉’的入口。携带滚滚‘龙气’而来的黄河,在这拐弯北行,滚滚龙气被迫上升,沿着入口汇入‘香巴拉’。

    田通道长裹挟着六名炼气修士,率先进入其中;陶天胜陶道长裹挟着六名炼气期修士紧随其后;随后几名筑基期修士,依照先前田道长教的方法,飞升而入。

    炼气期修士能感受天地灵气,但并不能运用灵气飞行。御空飞行,乃是筑基期修士的最重要标志。三十位炼气修士不得不依靠王斌等五位金丹修士的裹挟飞行。

    众人依样进入,作为最年轻的金丹修士,王斌毫无疑问的承担起断后任务,最后裹挟着六位炼气修士,飞身进入。

    进了入口,里面是一个四十米见方的大石室;空旷的石室正中间矗立着一块青色石碑;石碑后面有一个幽深的竖洞。石碑上面刻着一些弯曲的符号,看起来像是藏传古字。王斌将神识浸入其中,一段警告文字出现在脑中:

    ‘香巴拉入口,深千丈,有去无回,不登极乐,不入轮回。’

    按照之前商议,王斌带着一串绳子直接跳入洞中;许久之后,王斌返回石室,对田通和众人说道:

    “确实深一千丈,洞底是一堆尸骨,我们绳子刚好够用!”

    众人闻言大喜。

    按照之前得到的资料,失落的世界能进不能出的关键就在这个‘千丈洞’。传说里面的人若想出来,会在洞中受到无尽的‘烈风’吹拂。此风非春风、非寒风、非暖风,乃是专门针对修士的邪风,穿九窍、过丹田、闭人道根、清除修为。虽为传说,但此行任务艰巨,要尽可能的避免任何意外,才特此准备了专门的绳索。

    确认绳索安全后,依然由田通道长、陶道长等每人带着六名炼气修士进入,众人依次而入,王斌继续断后。

    深邃的洞穴,深达千丈;洞壁四周雕刻着弯弯曲曲的各种线条,自然和谐,浑然天成。千丈深的洞底,是厚厚的一堆白骨,过了白骨堆是一个百米宽的青石大殿;大殿对面,有八尊怒目金刚石像,面目狰狞的盯着突然闯入的众人。王斌将六位筑基修士缓慢放入殿中,看着在殿中抓紧调息的一众修士,也迅速从兜里掏出几枚灵果补充体能。

    转头看向洞底那厚厚的尸骨:

    “这么大一堆尸骨,堆积了多少岁月了?不知道是进来的时候摔落的,还是出去的时候摔下的?

    也难怪,就算一般的筑基期修士,贸然进入这么深的洞穴,也会因体能透支而命丧于此。此行若不是五位金丹期修士沿途纷纷作法,为诸位筑基期修士节省体能,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命丧于此。更何况传说,出去的时候更是凶险异常!~”

    此时田通道长走过来,有些神秘的对王斌说道:

    “王道友,刚才下来时,在洞中可感觉有什么不同?”

    经此提醒,王斌仔细回想:

    “是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但一时之间想不起来!”

    “死亡谷!”

    “哦!对,前辈提醒的是,洞里的感觉和进死亡谷入口时候的感觉类似。难道说这里和死亡谷有什么联系么?”

    “难说,但愿你我感觉有误,否则,这么深的洞,那么强的雷罚,我等一个都别想出去!~”

    “嗯,难!不过事已至此,总不能现在就退回去吧?!”

    “你我二人心知就好。目前来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听前辈安排。”

    二人重新打量起这间石殿。

    石殿周围到处都是人工雕刻的痕迹,很明显都是前人特意设计的:八尊怒目金刚,俯视着那一堆白骨,镇守着中间的一座石门。

    “这么多的尸骨枉死在这里,却没有产生怨灵、阴魂,想来应该是这八尊怒目金刚的功劳了。”

    王斌一边查看石殿,一边想着。等到众人都调息完毕,依然由田通道长打头开路,王斌断后,进入怒目金刚中间的石门。

    过了石门,是一间巨大的佛堂。众人聚在门口,看着眼前这不可思议的一幕:

    一间巨大的佛堂,一千余名‘僧人’披着或黄或红的袈裟,依序排坐;或双手合十,或各结法印,全部面向对面高台。高台之上,同样有五个披着或红或黄僧袍的‘圣僧’身影,面对下面的群僧。

    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寺庙中,群僧正在聚集一起诵读早课;仔细聆听,隐隐有大吕佛音在巨大的佛堂中萦绕。

    只是高台之上端坐的五位‘圣僧’,早已不再是圣僧模样,已是身披僧袍的五具干尸;下面一千余名做‘早课’的群僧,有的也早已化作一具具干尸;有的早已尸骨无存,只有那一件件僧袍依然保持着身披模样,展现着主人生前盘坐的姿态。

    似有不屈的灵魂在承袭主人生前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