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大宋包青天外传 » 第6章 包拯夜审幽州叛变案

第6章 包拯夜审幽州叛变案

    “冲啊,给我杀啊!把这些北辽人都杀干净啊!”一阵阵狼烟四起,阵线上的厮杀,十分的激烈。

    大中祥符六年,真宗执掌天下,大宋的军事得到了大规模发展。就在,大宋兵队壮大的鼎峰时刻。

    幽州高梁河与辽国发生了一场空前生死激烈的战役,史称小梁河之战。

    六月的西北边关,黑云压城城欲摧,关外战事一触即发。

    大宋的军旗,在边塞漠北带着砂石的紧促大风中,被呼呼的吹刮着,如狼嚎般听得人心慌张,瑟瑟发抖。

    大宋雁门关守将,宣威将军郭守义在城墙上例行巡检,郭将军大呼一声:”你们怕不怕!众位弟兄。”

    随着冷风传来的是热血沸腾的回声:“不怕不怕,我等愿为大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看到众将士视死如归的热血男儿气概,郭大将军颇为欣喜。

    但是仍坚持面孔冷峻,坦然从容地对将士督导布局战事,正在郭将军巡视结束准备回军营的时候,前线,突然有变。

    振威副尉章雨汝,急促奔来,送上前线哨兵探测的敌情“将军,将军,你快快查阅前方敌报,八百里加急!”。

    郭大将军身边,陪同的外藩侍卫龙忠,抓紧翻译。“坏了,坏了!”,龙忠连连叫起来。“七月八,龙牙拔。七月九,斩龙首。”

    郭守义,看罢面色大变,天子亲自督战,行程已到形如龙牙的黑风崖,时辰越来越紧急了。

    而这消息,也只有东京大内与高层军官知道,辽军怎能得知如此机密。

    郭守义此刻心惊肉跳,心里不禁连连感慨“自己怎么都好说,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但是大宋的万岁爷,就要亲临边关,这可如何是好啊!”

    郭将军布置好,城防工事、速与副将燕子龙等众将军商议救驾对策。

    燕子龙道:“与其奔走五百里,火速救驾不如在要道紧急盘查,拦截刺客敌军为要。”

    众将军皆复议:“末将认为可行!”。

    见众将士注意一致,郭将军马上授意燕子龙防守敌军,自己带亲兵二百余众奔赴雁门关与黑风崖的必经要道虎狼关,日夜兼程,快马扬鞭到达虎狼关后,郭守义指挥将士安营扎寨,修筑防事,安装伏火雷。

    只待敌军来临,迅速歼灭,誓死保卫天子周全。

    没想到,到达虎狼关的第三天,雁门关城内亲信飞鸽传书,燕子龙军变,投降辽军大将耶律霍达,正带领大军杀向虎狼关。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滚滚尘土飞扬,马蹄声,追杀声在不远处响起。

    在众将士惊愕,之时,郭守义,坦然一笑,轻轻摇了摇头,拿起腰间的玉哨,淡定一吹,只见虎狼关上旌旗招展,威武精神的宋兵站满山崖,郭守义又轻吹一声玉哨,山崖上,弓弩手挂满弩箭,万箭齐发,将飞驰而来的辽兵,纷纷射下马背,辽军步兵在撤退之时,郭将军命令士兵点燃伏火雷,刹那间,敌军尸横遍野,大宋取得了防御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正当众将士欢呼,高呼:郭将军,威猛。

    纷纷表达敬佩之情时,大家抬头猛然发现,原来天子已然站在,虎狼关的崖边,众将纷纷下跪,山呼,万岁。

    原来,郭守义来边关之前,皇帝为众将军送行,包大人等重臣陪同。

    陪同完毕,包大人晚上召郭将军来自己府邸饮茶小叙。

    郭将军知道包大人事务繁忙,平日里又喜欢独处。心想这次单独约见自己,必定有重要事务与自己商议,便不敢有丝毫怠慢。

    自己带上近卫驾马,趁夜色渐浓,快马加鞭,来到包大人府邸。

    来到包大人府邸,包大人早已端坐在阁楼恭候郭将军,桌上已准备好茶点,香茗。

    两人见过礼后,包大人开门见山说道:“郭将军,我有一事相问。不知可否?”

    郭将军说道:“包大人,但说无妨,末将洗耳恭听,知无不言”

    包大人说道:“你看,将军手下有位燕将军,你可知道他的来历?”

    郭将军说道:“他是前边防大将军李康推荐给我的将士,我与他相交时日并不长久,大人何故,如此询问?”

    原来,包大人身边的四大护卫之一张龙也是军武出身。

    他还与燕将军一起在一个军营待过数年。在军营平日聚会中曾一块饮酒数次。

    随包大人多年自己也学会了观察蛛丝马迹。

    这次圣上,让包大人陪同宫宴的时候,自己也算有幸,能够伴随在包大人身边。

    宫宴结束回到府邸,张龙对包大人说:“在下与燕子龙相交数年。

    虽然,燕将军平日与别的将士并无不同之处,然而,燕子龙饮酒之时颇爱将小手指轻粘美酒,这一细节虽不大同,但在平常人眼中也并无不妥。

    但在下认为,一个整天在疆场上厮杀的高级将领,应当醉意酒场,肆意人生。为何,有如此反常行径。”

    包拯听后,若有所思。报与大理寺理藩院。

    据来报得知,包拯得知:“理藩院的官吏孔荣,私下派人跟踪燕子龙,发现其书房有大量,契丹文书记,及辽人服饰,经参军军师翻译推测得知,原来潜伏在大宋军营的燕子龙原为大辽左王,耶律达康之子耶律洪光,其母后在其幼时病亡,大辽贵族悼念至亲之时,喝酒之时小手指,总会不自觉轻粘美酒以示不忘亲人。”

    包拯心想将计就计,让大理寺不动声色。开封府秘密告知郭将军。

    当郭将军看到包大人为其展示的情报,不由得心里大吃一惊。

    一夜之间,两位大人,就悄悄约好了将计就计的详细计划……

    在六月中旬的时候,燕子龙常常坐立不安,思虑重重,郭守义便猜测,辽军将有大的行动。

    于是,私下提前排亲卫,护守在天子身边,并比原计划提前半个月将皇上迎驾虎狼关,在虎狼关最上峰,修建秘密防御处,屯集重兵把守关卡,保护天子。

    大捷告胜后,皇帝对擒获的燕子龙并未斩杀,念及对母有一片孝心,在包拯悉心劝说之下,燕子龙真心劝降归顺大宋。

    郭守义也爱惜燕子龙才华,收其为义子,皇上听说后很是欣慰,特御赐燕子龙改姓为郭,仍保留其原名。

    自此,燕子龙正式成为大宋战将郭子龙,郭子龙归降后,郭子龙常常对家人与部下说“我要陛下的再造之恩,报包大人的开导之恩,余生一定为大宋肝脑涂地!”多年的奋勇杀敌,报效大宋,使得郭子龙终成一代名将。

    宋真宗在这次战役后,当着群臣,夸赞说:“郭将军真乃一代忠臣,治军名将。大宋包青天,更是不愧其名,功在社稷”。

    郭守义在此次战役之后,由宣威将军擢升为辅国大将军,皇恩荫庇三代。

    包青天谢绝陛下恩赐,令朝廷敬佩。

    郭守义念及包大人对自家的恩情,在郭氏家谱中写到:“郭氏家族永念,开封府包大人之恩,世代相传”

    后来,郭氏一门在大宋王朝,文臣武将尽是忠勇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