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快递王国快递王 » 第六十五章 王珊珊赴陈家村

第六十五章 王珊珊赴陈家村

    郑以任又从上海来到庐江,这次他是代表二叔公郑佩侗的。

    杜迟发给郑老佩侗老先生的商业计划书有了回复,这让郑以任既激动又意外。

    话说上次郑以任和杜迟从香港回来后,郑以任专门找了一家企业投资咨询机构为迟快速递公司起草了一份足有十万字的商业计划书,但杜迟几乎看不懂。

    “商业计划书是给我二叔公看的,他公司里高人可就太多了,所以,计划书要高大尚,写得越详尽越深奥越好。”郑以任津津有味地回复杜迟。

    杜迟心里怎么都不愉快,商来计划书是对公司未来的阐述,若我自已都看不懂,如何谈以后的落实?

    在郑以任看来,商业计划书主要是给投资人看的,他杜迟是否能看得懂并不懂要。

    “郑总,递给郑老先生的计划书还是我自已来写吧。”

    郑以任一听杜迟要自已写商业计划书,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但他也不能太越俎代庖,毕竟人家是老板,他只是一个投资人。

    “如果因商业计划书的问题导致我二叔公不愿投资迟快速递公司,那作为我这名天使投资人是很失望的。”

    听到郑以任带有吓唬的语气,杜迟想改变自已的执拗,但又一想,我自已都看不懂的东西上报给郑老先生,这本身就是令人失望的事,于是,杜迟坚持自已来写这个商业计划书。

    “公司以前的计划是做皖省地方特色产品,现在这个初衷改变了吗?”看到杜迟闷在桌子前,不知道如何撰写商业计划书时,王珊珊小声地问。

    杜迟眼前一亮,他马上想起以前他在合肥新公司里说的话。皖省工业不是很发达,但各县市都有自已的特色产品,大到治病救人的中药,小至零食风味。就拿小红头和石嘴茶叶来说吧,现在网上订单量每个月都在增长。对于庐江这个县域来说,特色产品远不止小红头和茶叶这么两样,譬如,大岭的凉席,洋河的陈家梨,那都是人见人爱的好品。杜迟记得小时候,夏天气温高达40多度,当时农家又没有电风扇,热得大人小孩子们几乎无法入睡,但只要躺在大岭凉席上,很快就进入梦想。还有人说,大岭的凉席是本地皇竹做成的,这片皇竹林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候要饭时睡过的地方。当时山神见到未来的皇帝睡在此地,就将这片毛竹变成冬暖夏凉之物,以报皇帝亲临之恩。

    “凉席好是好,但传得太神乎。洋河陈家梨确实是好吃,我小时候吃过不少。”王珊珊外婆家在洋河陈家村,她小时候是在外婆家长大的,外婆视她为掌上明珠,每年一到陈家鲜梨上市,外婆总是隔三差五地带回几个陈家梨子给王珊珊吃,因此,王珊珊对陈家梨印象极其深刻。

    “说到陈家犁倒让我想起外婆。我周日请个假,到陈家村看看我外婆。”…

    请个假?杜迟自嘲地笑了笑。王珊珊到门面来上班后,好像没有休息日,他也没有想到周六周天这档子事。

    “星期天本来就是国家法定休息日,还有什么请假不请假地呢。”

    陈家村距离泥坝街约有五公里路程。近几年,这一带农家路变化太大,一条几乎望不到头的水泥公路左弯右绕地在山中田间农庄穿过。王珊珊骑着一辆山地自行车,这辆车还是大三时她参加大学生运动会,她父亲专门为她买的。王珊珊很喜欢这辆山地车,故谢绝了杜迟要借汽车给她开的好意。

    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事实情况是,只要水泥路一通,路两边的房子跟着就会有变化,因此,这条让王珊珊永远不会忘记的路在今天的视野下却变化了很多。

    水泥路两旁不断有一家家几层楼向后闪现。虽然很多楼房大门是关的,但楼房外表装修还是像新的一样。

    “外婆!我来啦!”王珊珊骑到外婆家门前那池水塘埂上,就激动地喊叫起来。

    外婆正在厨房做饭,听到外甥女在叫她,忙不迭地跑出来,将手上的柴火扔到一边,“珊儿呀!你有多长时间没有来了,是不是把外婆给忘记啦!”

    王珊珊眼眶一润,但嘴里还是道:“外婆,我怎么会忘记你呢,不是每周都打电话给您了呀!”

    “只打电话还不叫忘记外婆?”

    外婆的一个反问句,倒让王珊珊想起当时正流行的一句歌词:常回家看看。

    王珊珊外公在王珊珊母亲三岁时就因病去逝了,故王珊珊母亲也算是独生子女。在王珊珊小时候依偎在外婆怀里时,外婆抚摸着王珊珊的头发自叹:是天让我只生一胎,我儿是环境让她只生一胎,但人有一孝在身边足矣。

    王珊珊母亲因车祸行走非常不方便,所以,已有很长时间没有回娘家了,王珊珊清楚,外婆已将她这个外甥女看作是唯一能回家看望她的亲人!

    “外婆,是我不好,等我闲了后我定会常回来看望您老人家呢。”

    外婆还像以前一样,抚摸着王珊珊那乌黑的秀发,“现在你是大姑娘了,你妈妈像你这么大时就已出嫁了…”

    王珊珊听外婆这样说,知道她又想妈妈了,于是一抬头,望着外婆:“外

    ^0^

    婆,你是不是觉得我已是老姑娘急着要把我嫁出去?”

    外婆叹口气,自语般地道:“你妈长到十八岁时,我就急着要替她寻找婆嫁,但当真嫁出去后,我几乎每天晚上都梦见她,梦见她在远处喊我…但姑娘总是要出嫁的,你也不小了,现在有没有心上人?”

    王珊珊点了点头,突然又摇了摇头。

    外婆又说现在社会变了,结婚早不一定是好事。当时珊珊妈妈就想迟两年结婚,被她无情地拒绝,要是迟两年结婚也许珊珊妈妈的生活和现在是不一样的,你看珊珊妈妈现在……

    王珊珊怕外婆伤心,马上改口问:“外婆,陈家鲜梨要什么时候上市?我想吃它了。”

    陈家鲜梨?外婆的思绪被拉回来。其实王珊珊清楚,陈家鲜梨还有一个月后才成熟。

    外婆却笑道:“我说你要经常来陈家村,不然连陈家鲜梨都给忘记了,你还算是在陈家村长大的?”

    王珊珊又依偎进外婆怀里,嘴上嘟哝说,她就是陈家村人,是吃陈家鲜梨长大的。

    和外婆贫嘴到这里,王珊珊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外婆,陈家鲜梨为什么那样可口好吃?这里有没有什么道道?”

    外婆笑了笑,说王珊珊现在问的问题在她两岁时候就问过,怎么人长大了却把这个传说给忘记啦。

    陈家村地处黄泥河下游,在解放以前,黄泥河受上游山脉影响,一到雨季,上游的山水带着山泥就冲进黄泥河。黄泥河河道较窄,所以,山水一急,黄泥河就破埂,下游十年九水灾,淤泥逐年堆在陈家村下头这一片,久而久之,陈家村下头这一片土地变成土层深厚,土壤团聚体间的大孔隙和团聚体内的小孔隙相互补充,使土壤具有较好的持水性、导水性和通气性,从而最有利于果树生长,结出来的果物味道异特。

    “这都是河神对我们的恩赐。”外婆说着说着却将这片好地归功于河神。

    “河神也不是随便赐恩的。”外婆又这样定义。

    王珊珊小时候听说过很多关于陈家村的神话故事,但她今天很想外婆说一两段给她听。

    “我就说说黄泥河河神的故事吧。”

    在陈家村有这样的神话故事。说大清朝后期,黄泥河连续两年破埂,陈家村饥民不得不到外地逃荒,只留下一名瞎子呆在家里。这位瞎子整天靠山芋维持生命。有一天上午,来了一位要饭的老婆婆,手上还牵着一条饥饿成皮包骨头的黄狗。

    “给我家这条黄狗一点吃的吧。”

    那瞎子虽然没有看到那条狗,但被要饭婆婆心肠打动,从家里取出一根烧熟的山芋,递给那条黄狗。要饭婆婆感动不已,临走时嘴里说:“你是一位残废人,居然愿意舍得用自已维命的食物来救我的狗,说明此处人心未古,民风符天适地。我没有什么东西报答你的,就递给你一个好消息吧。”

    瞎子不知道要饭婆婆说的是什么好消息。

    “村子下头那片荒地不能种田,也不能为地,但种梨树将会一鲜千里。”

    陈家村瞎子本来就是信神敬仙之人,一听要饭婆婆这样说,猛感这是神仙指路。等饥民们回村后,瞎子又添油加醋地将村下头那片荒地说得神乎其神。

    “我见到河神了,她变成一位老婆婆递一个惊人的秘密。”

    村民也都信了瞎子的话,试着在村下头种了十几颗梨树,几年之后,奇迹真的发生了,梨树结出来的梨子鲜美可口,香绕嘴唇。

    村民随却在这片荒地里种栽了上百棵梨树,陈家村鲜梨从此闻名于世。

    王珊珊听了外婆讲的神话故事,又想到以前陈家鲜梨上市时,外婆总是雷打不动地带着小珊珊,在外公坟前放上一两个梨子。

    “你外公活着时最喜欢吃陈家村鲜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