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为天地立心 » 第一零六章 协律郎

第一零六章 协律郎

    应天府、建康新城,不久前城墙周遭已竣工,正建设新的宫庙、官衙。

    既然吴国越来越有“规模”,当然制度也要样样逐渐齐备,赏罚制度、职位等级、律令规定等,还有宫廷礼仪,祭祀典礼…,一件一件等着补齐完备的,可还多得很呢!

    提到礼仪、典礼,免不了要有音乐,当初刚攻克建康城时,朱元璋有依照集庆(建康)城里的儒生建议,设立了典乐官,不过做做样子比较多,后来也没举行什么大祭典。

    况且正忙着打仗,还管什么祭典,尤其像是龙湾大战、鄱阳湖大战,当初能不能战胜、能不能存活下来,都很难说,还讲究什么典礼,从简,能简就简。

    誓师大典上,乐音多是号角、金鼓之声,所谓吹号集结、击鼓进攻、鸣金收兵。

    至于礼仪,早期还在打仗啊,更没太注重;虽然后来当了“吴王”,才开始稍微注意些礼仪,但说到“宫廷”礼仪,也只有吴王府的府衙、内室,可还差远的呢。

    重点是这些草莽出身的将领,根本搞不懂、听不出,什么“礼”啊?什么“乐”啊?

    而大多数的儒生,熟读诗书礼乐,虽晓其义,但不识其声,虽明其理,但不辨其音。

    而且,自从纳了陈友谅的爱妃闇氏,为妾、为侧妃,“朝廷”上更多的是女乐,当然不是“靡靡之音”,但是比较娱乐性,且大多数将领们也喜欢、也听得懂。

    不过,自从朱元璋决定讨伐张士诚以来,多有听闻说,平江城的将领们,最好女乐,各自眷养了一批歌伎、乐师,每天醉生梦死,好不快活!

    当然,每天听那“靡靡之音”的女乐,好“不快活”?那便快死啰!

    此让朱元璋慎以为诫,所以自吴.元年开始,朱元璋下令:朝贺不用女乐。

    没有女乐,祭典、宴席就安安静静的?

    各拜各的?各吃各的?这样也不对。

    有儒生提议道观的仪典,都有乐舞,以示对神的崇敬,应该可以借调来用用;于是朱元璋便下命令,挑选各道观道童,充当乐舞生,到元年七月时,终于挑选出一批来。

    向来很认真很勤快、几乎事必躬亲的朱元璋,召见负责的学士朱升、范权,引乐舞生入见,亲自到戟门试听。

    好奇的朱元璋,还亲自敲击石磬,要朱升辨述五音。

    这可就难倒朱升了,心想我不过是饱学诗书的儒者,叫我辨音律?不就是等同要我下田种菜吗?心里可哀叹好几回,“术业有专攻”啊!

    果然对音律不明,把宫、商、角、徵、羽五音的“宫”音,辨为“徵”音。

    朱元璋还真的爱整人,笑道:“朱升,你不是说你能审音、能辨石音,怎么会把宫音当作徵音呢?”。

    朱升冒着冷汗、脸上好几条线,羞愧道:“一个音接一个音,属下能辨别,突然来一个单音,属下确实辨别不出来。”

    起居注熊鼎赶紧缓颊说:“八音之中,石声最难和,自古惟有后夔能和磬石声,所以书经里说『于予击石附石,百兽率舞』,一般人确实是不容易分辨。”

    朱元璋道:“既然石声难和,然而乐舞也可以人声为主,人声和则八音就可谐和。那就让乐生登歌一曲,来听听。”

    结果朱元璋听完,还是只能叹气啊!

    道:“近世儒者,鲜知音律之学,要儒生做此事,岂不难耶!”

    这也不能怪这些儒生,乱世动荡,吃饭活着都是问题,哪有闲空去辩五音啊!

    怎么办?已经说不能用女乐,总不能因这些儒生不懂音律,就回头找那些只懂靡靡之音的乐师来吧?

    要那些习惯吹奏“邪”乐的乐师,去改学“正”乐,可能比死还难,还不知要改学多久?改不改得过来?

    光是“正”乐这事,朱元璋也头大;这日与刘基谈起此事,刘基也自谦说,自己对乐理稍知,但确实不懂音律。

    先前虽曾听冷谦弹奏过“梅花三弄”,能够身入其境、奇境,但要刘基自己辨明五音、调出五音,也有难度,因为先前并没特别去记,或许有机会要特别记下音律、音阶才行。

    对了“梅花三弄”,弹奏的冷谦,不就是最懂音律的人吗!就请老友来帮个忙!

    况且,冷兄除了琴艺高超,更是爱好“正”乐、“雅”乐,“琴”便且是重要的礼乐乐器,特别是弹奏雅乐。

    刘基心想,请冷兄来帮忙调校音律,应该没问题。

    于是便向朱元璋推荐冷谦,不过仍特别提及,冷谦是个道士,着重修生养性,不贪图名利,请他来帮忙辨音、校音可以,但可能不会留太久。

    朱元璋听了,尤其是刘基推荐,当然同意,至少改用“正乐”有谱了,还为此特别设立了太常司,更在其下专为冷谦设了“协律郎”的职位。

    刘基亲自去请,冷谦当然卖面子,不过如刘基预料,帮忙一阵可以,可不要待太久。

    职务就是制作修改乐章声谱,教乐生们学习音律;考正四庙雅乐,校定音律,编钟、编磬等乐器,订定乐舞之制。

    冷谦也命人取来石灵的璧,制作磬等,以及采取湖州的桐梓,来制作琴瑟等乐器。

    ………

    在城里的刘基与冷谦两人,空闲时也聊起了这几年的遭遇。

    当初在青田,卜筮得“谦”卦,依卦意所示,现今应该已走完六二爻辞,进入六三。

    谦卦爻辞:

    六二,鸣谦,贞吉。〈象〉: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象〉: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六四,无不利,撝谦。〈象〉:无不利,撝谦,不违则也。

    冷谦道:“老弟,吴王朱元璋看来,是个“可共患难,不能共富贵”之人!”

    “还是得注意自己,你的『大志』能伸则伸,不要因此而殒命。”

    刘基道:“冷兄所言,伯温会谨记在心,不过完成『大志』,终是吾所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