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为天地立心 » 第一零三章 吴灭

第一零三章 吴灭

    被围了半年多,再围下去,平江城中粮食就要吃光了,张士诚虽也是乱世枭雄,但要他像当年扬州的长枪军一般,干出吃人肉的勾当,是绝不可能的。

    每个人有其本性,张士诚本性不坏,做出吃人肉这种泯灭人性的人,根本就不是人,张士诚是绝对做不来的。

    既然做不出泯灭人性的事,那只好突围,突围出去至少还有机会,况且莫天佑驻守的无锡城不远,包围不像平江城这么严密。

    说起“严密”,也有“漏洞”,先前便有个杨茂,是莫天佑部将,水性很好、很会潜水。

    莫天佑令他潜入平江城内,与张士诚相通讯息,结果有一次,在阊门水栅浮出水面吸口气时,不小心被巡逻兵给发现,便给抓着送到徐达那边。

    不过徐达让他当个双面谍,继续让张、莫两方“互通”讯息,故意留个“漏洞”。

    这天,张士诚计划着率军突围,而根据杨茂的讯息,城东方是大将军徐达统军,阵势严整,不容易突围。城西方是副将军常遇春统军,常遇春善攻不善守,或许有机会。

    既然如此,就来个调虎离山之计,计划是这样的:先攻西南边的盘门,再伺机从西北边突围,只要进入运河后,便可直奔无锡城,先突围出去,重整兵马后,再反攻回来。

    张士诚心想,作战计划既定,便是执行计划的时候,况且自己的禁卫亲军:十条龙“勇胜军”在此,还怕突围不成。

    吴元年,夏六月初四、己酉日(1367/7/1)

    已知道“计划”的征吴大将军徐达,早就吩咐各个城门加强防备,严阵以待。

    果然,张士诚派军从盘门突围而出,双方鏖战良久,胜负未决,一切按计划进行…

    张士诚另率领主力军:勇胜军十条龙,又从阊门突围而出,往虎丘冲去。就赌那常遇春“善打不善守”,至少由虎丘这路,距离大运河稍近些。

    其实这就小看常遇春了,常大将军不只是先锋将、攻城将,要当守将也无妨。

    况且是你张士诚突围到我手上来,也不算是守,是双方的对战;而我常某人就正等你突围出来,落入排好的圈套。

    既是瓮中抓鳖,也不需大将军亲自出马,常遇春先派兵堵住十条龙后退之路,另对着骁骑右卫亲军指挥使王弼

    说:“军中都说你是员猛将,此处正是取得战功的好地方,就让你去吧!”

    王弼听到取“战功”的好机会,可高兴地很,应声了遵命,带着所属、挥着双刀,冲啊!杀啊!

    这股气势,一下子就把十条龙的“勇胜”军气势压了一阵。

    而常遇春也就等这一刻,随后也率大军,再冲啊!再杀啊!

    张士诚大概到了平江后,便未再好好出来看看城门周遭、防御工事。

    上塘河宽、舟楫便利,但山塘河不宽,路也不宽;勇胜军挤在“小路”上,马上被包围,作战范围狭小,加以王弼带队勇猛非常、冲锋陷阵,十条龙虽然武功高强,也只能边战边退。

    前方作战的没看见后方已经临河了,被压着打后还继续地“退”,都在河边了还退!

    勇胜军军士们大多被挤入沙盆潭中,又被从岸上、后方城门团团包围,泡在水里。

    结果很不幸地,“武功高强”的十条龙勇胜军,竟是溺毙几殆。

    张士诚本在马上“督军”,就在勇胜军之后,当然也被挤到“坠水”,差点淹死,还好十条龙中的亲卫精兵,奋勇杀敌,杀出条血路,扛着“吴王”赶紧退回城中。

    这一战,不仅张士诚折了勇胜军,还吓破了胆,不敢再突围,继续当起乌龟来。

    ………

    这一战之后,朱元璋可不只一次的招降,说尽了好话,举了不少例子,从东汉的窦融、北宋的钱俶,到最近伪汉朝的陈理…

    意思便是,降了好处多多啊!不降是要等死吗?

    也派了降将李伯升,遣人诣张士诚,讲了一番大道理劝降。

    “过去殿下虽然东据三吴,有地千里,甲士数十万,南面称孤,不过现在,天命不在您“吴王”身上,人力已无法挽回了啊!”

    “现今投降,还有机会封个万户侯,若之后有部下暗中串通了去投降,到时候城破,则是欲死不得,生无所归啊!”

    张士诚低头想了很久,道:“你先下去休息,让寡人再想想看。”

    心里回想着,我吴王张士诚,曾经属地千里,带甲兵士数十万,怎么会落到如此田地!

    当初朱元璋不过是比我后起的濠州郭子兴,手下的一个亲兵,那时我就已是“大周国的诚王”,叫我投降朱元璋,这…这…,自己心里也说不过去啊!

    先前只有十八勇士起义,率众打下高邮城时,就敢跟大元朝的百万大军对着干,难道先前的豪气都没了?

    嗯!再拚他一次。

    七月初七、壬子日

    集结所剩的勇胜军,以及各城门后援军,又从胥门突围而出,十条龙战锋甚锐,果然不是盖的;不过碰上常遇春军,也不是吃素的,双方又鏖战多时。

    不过,这次还是不幸“战败”!

    这次不是事先走漏风声,而是四弟张士信,此次也在城楼上“督战”。

    其实,张士诚也知道四弟张士信,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但总是自己的亲弟弟,过去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上次张士诚亲率勇胜军突围,未带张士信,想说自己突围脱出活路了,再回头来救张士信,救城中人马,所以上次张士信不在军中。

    此次双方已鏖战多时,张士信在城上“督军”,却忽然大呼道:“军士们打累了,今天先休战吧!”

    于是下令鸣金“收兵”。什么?什么!

    张士诚心中一百个问号也不够,老大哥吴王我张士诚还正率军在“鏖战”啊!

    后方怎地突然鸣金收兵,这是在演哪一出戏?

    常遇春在战场上,向来最会瞧看“时机”,见机不可失,率军冲啊!杀啊!

    结果,张士诚突围又大败,这下子真的不敢再突围,也没兵力再突围了。

    回去望着张士信,欲言还休!

    欲说也无言!仅能叹气地,唉!

    而这张士信后来是怎么死的?据说有次在城上开起了大帐幕,坐在银椅上,与参政谢节等人,边吃边喝,说是看着城下的西吴军“演戏”…

    左右婢女温柔地喂着鲜桃,结果还没吃到,忽然天外飞来一炮,正中头部、脑碎而死。

    如此,又围了两个月,城中真的已弹尽粮绝,众将士们也无力守城了。

    九月初八、辛巳日(1367/10/1)

    徐达率领将士攻破葑门,常遇春则攻破阊门新寨,率众渡桥,进薄城下。

    东吴枢密使唐杰登城拒战,不支投降。

    参政谢节、周仁被派去立栅以补外城,不支投降。

    周仁、徐义、潘元绍等左、右丞、参政们,也皆投降。

    申时,东吴军大溃,朱元璋诸军蚁附登城,平江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