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为天地立心 » 第八一章 秘辛

第八一章 秘辛

    朱元璋率领水师大军攻伐武昌,这日又来到湖口,舟师停泊整备、等候。

    因为,朱元璋要特别去一个地方,洪都城。按察使李饮冰曾上奏,洪都守将、大都督朱文正,“骄侈觖望”、“或有异心”。

    所以此次武昌攻伐之行,朱元璋特意地去了洪都,去找自己的这个亲侄子,朱文正。

    ………

    洪都城

    朱文正率领众将士,奋力与汉军进行八十五日的围城攻防战,直至鄱阳湖大战后期,汉军进入北湖,张必先才命令将洪都围城军调离,载运粮秣北上,准备突围出湖入江。

    朱文正听闻围城军撤离,便急忙派遣邓愈率军突袭,抢夺汉军粮草;因为,城内断粮很久了!

    如陈友谅当初所言,大军团团包围了八十余日,不战死?难道饿不死吗?

    当时,丞相张必先、太尉张定边,甚至五王陈友仁,也都无法回答,因为,洪都城就是攻不破,朱文正就是撑下来了。

    所以,陈友谅也只能改变原本占领洪都、扩展陆上广度的战略,暂时放弃洪都,先率领水师大军,趁初秋时节,水位未退,与朱元璋舟师在鄱阳湖中对决。

    原本围城战时,城内便已残破困顿不堪,加上随后持续的包围,经过逾百日的封锁,洪都城内,早已民不聊生,士卒疲困。

    当初,看着邓愈抢回来的粮食,朱文正心中大石,才得以暂时落下,城内经过近一个月的修整,稍微已略有恢复。

    不过,建康传来的消息,朱元璋对鄱阳湖大战有功的将士、阵亡的将士,都有奖励与抚恤,以及预计未来的封爵。

    但朱元璋似乎忘却,艰辛守卫洪都城的将士们,面对“六十万”大军团团围困,防卫战是如何打的,八十五日大家是如何撑的,这逾百的日子是如何过的…。

    朱文正身为洪都城的镇守主将,身为大都督府的大都督,从搞得焦头烂额的分配人员、兵械、粮草,更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大战结束后,早已身心俱疲。

    而听闻大战后,水师大军便急于返回建康,放着洪都不闻不问,连之后的论功行赏,也乏人问津,更是让朱文正有些万念俱灰。

    虽然,为自己的叔父“朱元璋”征战,本是理所当为,况且叔父也积极提拔自己,担任了大都督府的大都督。

    不过,此时的朱文正,经历了三个月的高强度压力后,身心早已疲惫。

    而部属们冒死奋战,因未能获得相应的封赏,抱怨与嫌言接踵而至,甚至更放言,不如去当张士诚属下,封赏更好;或是自行劫掠民家,自我补偿等,让朱文正左右为难。

    这些生死与共,并肩作战的弟兄们,要按军令严办,实在狠不下心来,不办,却又惹得民怨四起。

    战后原本应该可以获得的休整,反迭加更多的烦恼。

    而派来的按察使李饮冰,反向朱元璋上奏,自己不满没获封赏,放任部属劫掠,“骄侈觖望”,让叔父特别行文来指责,心里更是已近至于崩溃状态。

    随后,李饮冰又把将士们抱怨“不如去当张士诚属下”,上报为“或有异心”。

    ………

    朱元璋回到建康仅仅十天,便又率军出征,一来是为了逃离“是非之地”,一来也是要来洪都,看看自己这个侄儿,怎么会有异心?究竟发生什么事?

    才回建康城不到半月,朱元璋便已率兵到了洪都,略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城下也未驻扎,立即派遣人去城内召来朱文正。

    朱文正突然听到叔父已在城外,急忙仓卒出城迎接。朱元璋看见朱文正未带大军,心里已放心一半,看见朱文正神思恍惚、形容枯槁的状态,心大多也放了。

    不过对于自己的侄儿,被按察使提报有“异心”,心里还是很生气。

    便问道:“你在洪都到底在干什么?”

    朱文正长期绷紧的身体、压抑的思绪,没得到安慰,反而被大声责问道“在干什么?”内心里难过,一时无语。

    朱元璋虽然对“异心”此事,放下了心,但还是很不高兴,看朱文正竟不回话。

    便又问道:“你在洪都到底在干什么?”

    朱文正本已难过,听了心想,我在洪都干什么?不是您要我来守城的吗?我奋力不懈地守城,守了三个多月,您却问我在干什么?眼神呆滞、眼眶泛红…

    朱元璋本就不高兴,看着朱文正奇怪的神情,又不回话。

    再一次大声责问道:“你在洪都到底在干什么?”

    朱文正心神恍惚,又被连续地大声质问,更近似癫狂。

    反而大声道:“我在干什么?我在为您守城,我在奋力守城,不眠不休的守城啊!”

    朱元璋听朱文正如此不敬地大声回答,更是生气地道:“我问你现在在干什么?”

    朱文正又被朱元璋大声质问,此时已神智不清。

    口里喃喃自语:“我在干什么?哈哈!我在杀人啊?哈哈!我在剁人啊!好多尸体!好多的尸体!哈哈!”

    胡惟庸在旁观察了许久,看情况不对,对朱元璋道:“主公,属下看大都督已神智不清、状似疯狂,是否先带下去,再私下来处置。”

    朱元璋心想,自己这个侄儿,一向精明懂事,处理事情有条理,如今怎么变成如此?

    心里虽然还是不高兴,但胡惟庸说的有道哩,让“大都督”、“亲侄儿”如此在众人面前失态,确实不妥,便对左右道:“先将他带下去,另行处置。”

    回程路上,朱元璋左思右想,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侄儿变得如此?

    鄱阳湖大战之后,自己的确是冷落了侄儿,但先前文正也说过,自己是亲属,论功行赏本应以其他将领优先。

    况且,事后已把文正升任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拥有军事大权。就算此次未及封赏,文正应该知大体,之后必当会加赏赐的。

    既不是封赏问题,又会有什么问题,说是有“异心”,自己打心底是认为“绝不可能”,只不过按察使如此上报,总要查个究竟。

    文正说他一直在守城、奋力守城!杀了很多人,很多尸体?

    嗯!与他一起守城的邓愈,现在留守建康,召来问问,当初洪都城内发生什么事了。

    ………

    朱元璋在主舰的内室,找来了从建康城赶过来的邓愈

    问道:“参政,你与大都督守卫洪都,除了汉军攻伐外,城内有碰到什么问题吗?”

    邓愈道:“大都督得知汉军大举攻城消息,便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安排各类事项,紧急调度、条理分明,属下甚为佩服,也都依命令执行。”

    朱元璋道:“军事会议上,有什么特别事情?或是有人质疑吗?”

    邓愈道:“会议上是有问及城门过多,担心兵员太少,不过大都督指示会适时调度。”

    停了一下又道:“还有,便是担心若包围太久,会不会有粮食不足问题?此事大都督也指示部属处理,请将士们不用担心。”

    朱元璋听了后,疑问道:“你们被包围三个多月,后来吃什么?”

    邓愈低着头道:“属下也担心粮秣问题,所以作战一开始,便是馒头配汤,后来是馒头配水喝,以身作则,不与士卒们抢食物。”

    朱元璋又问道:“那后来兵士们吃什么?够吗?”

    邓愈头更低了,小声地回道:“后面的日子,饭量、馒头…等都是少量配给,尽量让士卒们维持着体力。”

    朱元璋待要再问,突然自己脑中电光一闪,他们吃什么?

    ………

    刘基当时回到建康时曾说,作战最好能够掌握天时、地利与人和,又说此战有利于我方的“天时”未到,但是绝不能再拖了。

    之后又说,太白犯岁星约在八月底,但是明知天时未到,七月初便要我先出征,便是担心洪都守将们撑不下去。

    而到了鄱阳湖,不在有利的北湖等待,反而到南边的康郎山列阵,应该也是要引陈友谅大军,尽快解洪都之围。

    甚至宁可采用“假意逃跑”策略,也要引汉军尽快离开洪都,前来追击。

    如今,静静地想来,这洪都城逾百日之围,太久了,真的太久了。

    文正,你是如何让大家能活下来!你是如何撑下去的啊!

    此时,朱元璋已大略知道,当时城内的情况,最大的问题:缺粮。

    也可想到,当时城内悲惨的情况…

    看着已是癫狂的亲侄儿,心想,也许我不应该一来到,就给他这么大的压力。

    唉!我的好侄儿,辛苦你了,叔父不会亏待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