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为天地立心 » 第六八章 鄱阳湖大战:康郎山

第六八章 鄱阳湖大战:康郎山

    大宋龙凤九年七月六日,癸酉日(1363/8/15)

    朱元璋为求慎重及战事顺利,乃禡纛阅兵台,在龙江大会舟师,举行出师祭旗典礼。

    中书省右丞徐达、参知政事常遇春、帐前亲军指挥使冯国胜、同知枢密院事廖永忠、俞通海等,率舟师凡二十万点阅。

    朱元璋在阅兵台上,大声道:“陈友谅自三年前,构兵不已,今日又进围洪都,累败不悟,正是天夺其魄,促之亡也,本人自当亲自讨伐。”

    “诸将,各整舟楫,率所属将士们,出征!”

    ………

    舟师前锋、主力已正出发,后勤军士们也正忙着在埠口,搬运粮秣、军需到船上。

    埠口的角落,此时两个青年正在道别,一个穿着军装、身背箭袋,一个则是跛了一腿,断了一手,手足残废只能靠在墙角落。

    穿军装人道:“四弟,这回出征生死未卜,以后你要靠自己了。”

    残废之人道:“哈!一条贱命罢了,这两年多来,已让二哥照顾许多了。”

    穿军装人道:“唉!四弟,这二、三年都撑过来了,不要气馁,你一定要自己保重。”

    残废之人道:“二哥,你放心,快去做『该做的事』吧!”

    穿军装之人,原本是陈友谅五行军中的青旗(木)军百户长,残废之人,则是赤旗(火)军的百户长,两人当年与同属五行军的金一、水三、土五,为护卫陈友谅身边,同期同批的随扈;由于年纪相差不多,便按金木水火土顺序,五人互相称兄道弟。

    自从在五通庙奉陈友谅之命,跟着祭拜五通神,之后便随五王陈友仁去杀了“皇帝”徐寿辉,因有“大功绩”,被跃升为五行军的百户长,随后投入龙湾大战。

    大战中,五人的“大哥”白旗军金一,在常遇春冲锋时便阵亡;土五护卫陈友谅返船时殿后,途中也战死;赤旗军骑兵队对战邵荣军时,火四中箭落马致断手跛脚,当时青旗木军负责箭阵,木二受伤被俘,仅皁旗军水三护送陈友谅搭船离去,后来也战死在大江上的追击战中。

    木二本来誓死不屈,后来看到火四的惨状,居于多年的战友之情,最后投降充军,尽可能的照顾着火四。此次所属部队也要跟着大军出征,所以在埠口道别,互道珍重。

    ………

    千户张子明奉朱元璋指示,先回去通知朱文正力守洪都城!

    张子明心想,洪都被“六十万大军”所围,内外阻绝,音问不通,要如何通知大都督?

    当初光是要出来,大都督就采用声东击西、费尽心思,才得以逃出。今日要再潜回到城内,是绝不可能了。

    张子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后,心中已有决断。

    此次走水路,小舟行至湖口,就被陈友谅斥候兵发现、被捕,押送至洪都城外大帐里。

    张必先道:“据说你是由城内逃去建康,如今回来传令的,建康这么久都未出兵救援,你也未跟朱元璋回来,看情况是要放弃龙兴了,你若能劝降,城里的将士与百姓,非但可以不死,如此功绩,必许你功名富贵。”

    张子明正是希望如此,才有机会通知大都督,于是假装思考一番后,表面上同意。

    被押送至洪都城下时,张子明反而趁机大呼道:“主公有令,诸将继续坚守,大军就快到了!”

    洪都守城众将与士卒们,在城门上听到,都大声欢呼。

    五王听了大怒,当场斩杀张子明。

    (注:朱元璋后来特封仅是“千户”的张子明为忠节侯,配享洪都功臣庙)

    守城将领士卒们,看见如此状况,更是加倍努力防守。

    只有朱文正得知后,面露苦涩,无以言明。

    ………

    七月十五,壬午日(1363/8/24),江上南风大作,帐前亲军指挥使冯国胜,所搭乘的护卫舰竟然翻船。

    这可让朱元璋心惊胆跳,人是救上来了,但太不吉利,冯国胜可是亲信之一,万一此次不幸战死?以后少了个可信任的人也是麻烦,便遣冯国胜回建康,对外称“加强驻守”。

    七月十六,癸未,舟师已达鄱阳湖口,刘基建请派遣部分舟师守住湖口附近。

    朱元璋便派遣后援锱重的后军指挥戴德,屯于泾江口以及南湖觜,防止陈友谅派遣舟师来截。

    ………

    陈友谅坐在大营中,听着斥候回报消息,朱元璋已率舟师大军逆江而上,舟师绵延不绝,应当有十万人以上,预计七月中,将抵达湖口。

    五王道:“七月中,那不就是现在!”

    斥候回道:“是!禀陛下及五王,小的探得消息,便急驶快舟来报,也需要…也需要一些时间。”

    五王道:“算了,下去再探。”斥候听了赶紧退下。

    陈友谅道:“洪都还没攻下来吗?”

    张定边回道:“禀陛下,还未攻下,守城的是朱文正,朱元璋的侄子,总管朱元璋兵马的大都督府大都督,依旧在抵死守城。”

    陈友谅道:“我知道是朱文正,是大都督,就算是抵死守城,这都已经守了多少天了?必先,几天了?”

    张必先回道:“回陛下,自四月二十七,壬戌日,至今七月十六,癸未日,朱文正共守了八十有二日。”

    陈友谅道:“八十二日,这都快三个月了,还攻不下来,你们在干什么?”

    五王听了一时气愤,正要发话说,就是三哥你每日与阇氏作乐,让士卒毫无士气…。

    张定边看了连忙回道:“朱元璋重建了城池,城厚池深,易守难攻;加上敌军拥有火铳,造成我军伤亡不少。”

    陈友谅道:“癞痢头做出火铳了?”

    张必先道:“依照现场观察,应该是火铳,但数量不多,而且填充火药需时较久。”

    陈友谅道:“火铳!火铳!可恶,这工匠竟又被癞痢头抢去了。”

    又道:“八十二日,这么久时间,攻不下?难道饿不死他们吗?”

    张必先道:“这属下不知,或许龙兴城里粮食充足,只要再围些时日,就能攻陷了。”

    五王仍是满脸怒气,但一时间还勉强忍住。

    陈友谅看了五王,虽然自己是皇帝,但也自知有些理亏,便略为解释避开话题。

    道:“四弟,你生什么气!一切我都有着计划,趁夏天水涨攻下龙兴定都,扫平周遭州路、县城,陆路连通湖广,再水陆两头一举攻打癞痢头。只是攻城战怎么一拖延,就到了初秋,这秋天水退,巨舰行驶不方便。”

    接着说:“这洪都附近的州路、县城,有进攻吗?降附了没?”

    张定边回道:“禀陛下,附近县城大多又归附我汉朝,仅剩少部分还在硬抗。”

    陈友谅道:“嗯!你们做得很好。这洪都城?就派兵围着吧!”

    “太尉,除留守围城者外,马上再整军,三日后进入鄱阳湖,与癞痢头对决。”

    张定边与张必先及五王听了,都稍微面露喜色,陛下终于清醒了。

    回道:“是!陛下。”

    三日后,七月十九、丙戌日,陈友谅率舟师出发,汉军共围洪都城八十五日。

    隔日,七月二十、丁亥日(1363/8/29),两军舟师在湖中岛康郎山附近对阵。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水战,于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