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为天地立心 » 第二八章 时务十八策

第二八章 时务十八策

    应天府,礼贤馆内。

    这些天,只要宋濂教书出去,章溢和叶琛也去营田司时,朱元璋大多会拨空来礼贤馆。

    馆内,朱元璋坐在主位上,对着坐在下位的刘基,道:

    “先生所呈时务十八策,甚合我心,在巩固势力的前四策方面,与先前延揽的众儒士所提的看法差异不大,不滥杀、不扰民,籍营田、通道路,城下则揭榜告示,严令军士兵官员,民惟邦本,本固则邦宁。”先前先生也已讲明过了。

    “不过,后四策则有不同之处,令元璋耳目一新,还请教先生说明。”

    刘基回答道:“巩固势力有内部和外在之分,前四策主要是针对内部的方针,就不用多说,后四策则是针对外部,其中两策主要为『宣传』。”

    “《论语.子路篇》“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所谓近悦远来,也就是所属势力范围内,如果百姓过得好,更远地区的人民也会心生向往。但在争战时期,消息不容易传开,要让远方人民知道,在主公治理下都能安居乐业,便要有告榜人,此为解释榜文的人,宣传政绩的人。”

    “告榜人的工作,除了让无知的人民、不识字大众,很快就知道榜文政令外,更进一步地,是让主公所作所为的德政,能更快速地传开。”

    朱元璋回道:“先生说的是,光做事但知道的人少,又或太慢才让大众知道,在这乱世之中,确实是缓不济急,这宣传甚为重要,甚为重要。”

    刘基又道:“告榜人为『宣传』、为出,有出则有入;另两策即为入,主要便是『情搜』,也就是搜集舆情。”

    “光由战情文书,以及官员上呈文件,所得的内容可能会有偏颇;建请主公多听多看,或者有另一管道来搜集,包括官方的、民间的实际情况,才得以适时调整政令。”

    朱元璋也说:“先生说的是,搜集舆情也很重要,由各地部属所上呈来的文书、战报,大多报喜隐恶,确实需要有另一管道上达,才能知道真正的情况,不致于为德不卒,先生所言甚是。”

    朱元璋心里想着,“舆情搜集”这件事,的确非常非常重要!

    这些部下们,大多报喜不报忧,常常隐瞒事情;一定要另有管道,另立管道,而且要建制一个忠于自己的管道,来搜集才行。

    朱元璋续道:“先生针对巩固势力所提的八策建言,元璋受益匪浅,定当尽力而为。另外,针对统一反元方面的八策,可否也请先生指教元璋。”

    刘基道:“主公目前的军力,仍远远不足以对抗大元;所以巩固势力后,还必须壮大军势,而最好的办法,即是吞并大江南北的反元势力。”

    “主公会与张士诚攻伐多年,主要看上江南富庶,若能先取得该区域,则不论后勤、军力,都可跃升一台阶。”

    “不过,张士诚虽无远图,但善于守成,短期间不易攻下。而大江上游的徐寿辉,整体来说,军势为反元军中最强,但只是个空壳子;其麾下的陈友谅却野心十足,预料他在徐寿辉的天完朝中站稳脚步后,必将倾全力往东扩展。”

    朱元璋插话道:“近年来对这陈友谅的崛起,多有所闻,不料目前竟已坐大到此地步,有如此大的野心。”

    刘基回说:“所以在战略上,如先前在青田向主公所言,便是『攻强防弱』,布防东方张士诚,而趁陈友谅未站稳前,强攻西面。”

    “强攻西面方面,陈友谅渔家出身,熟悉水战,拥有庞大舟师,在次战略上,先以大江沿岸城镇为主,再以骁将由陆路进击。”

    “法曰:『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主公目前手下以邵荣、徐达、常遇春三人可堪为上将,以上将对决陈友谅军,沿大江上游而进,一来布局江岸,水路方便,二来互通支持,防陈友谅舟师侵略。”

    “而布防东方方面,主要则派遣守将固守东方边防,搭配些勇将随时侵扰。”

    朱元璋也恨恨地说:“张士诚这个守财奴,的确是根难啃骨头,摆后面再来处置。”

    刘基道:“此为统一反元的前六策重点,另外两策则是降将释权、整并降兵,伯温认为降将或有可用,但最好另以其他兵力给用,不过此须视个别情况而定,这方面尚请主公多加用心才是。”

    朱元璋也道:“大部分降兵比较没问题,亲卫兵、子弟兵就要特别处置;而降将则是要特别对待,处理不好可能叛变,也可能造成以后敌军是否投降的忌讳,先生这两策确实要多加用心。”

    续道:“十八策最后两策是针对大元军队,先生认为察罕帖木儿如何?”

    刘基回说:“此人也算蒙古大族后裔,但汉化甚深,对中原局势、各家学说,皆了然于胸,是个大将,更是忠臣,是值得钦佩的人物。”

    “大元朝廷有前丞相脱脱之覆辙,对于察罕帖木儿也给予相当高的官衔、将令与实权,加以治军严谨,军势壮盛,目前不宜与其争锋。”

    朱元璋道:“所以先生的策略,一是支持大宋,二是避开察罕?”

    刘基道:“以大元朝廷现今政策,称王称帝者都是首要剿灭对象,大宋必将首当其冲。主公目前虽不受大宋节制,但表面上仍属大宋,不能让大宋太快灭亡,支持大宋军队粮草,协助大宋与其他势力作战,让大宋继续在北方顶着,趁机壮大自己的势力。”

    “依伯温判断,察罕平定山东后,接着将进攻在安丰城的大宋,以察罕的军势,应该是一、两年内即可完成,之后必将南下;先前称王的张士诚已降元,首要对象应是称帝的天完朝徐寿辉。”

    “所以伯温建议主公『攻强防弱』也是这个因素,现今打张士诚等同打元,若察罕空出手来,必会『协助』张士诚先处理主公势力,原本战略上应先往西剿灭徐寿辉,却可能因而延后。但若主公也攻打徐寿辉,就与大元朝廷及察罕的战略目标一致,察罕由北方往南攻,主公在南方往西进击,届时看谁能先一步取得徐寿辉残余势力,以及快速整合军势,再与察罕对决。”

    朱元璋问道:“那张士诚不会从后方来夹攻吗?”

    刘基笑道:“张士诚并非真心降元,但也无取天下的大志,他是怕了察罕大军。中原动荡对他是最好的局面,若大元朝廷完成各地的剿灭与扫荡后,他知道自己目前的地位也将不保,所以最有可能的策略,是表面上支持察罕攻势,实际上则首尾两端,最好察罕与主公两败俱伤,他再坐收渔翁之利。”

    朱元璋心想,确实很有道理,以自己与张士诚对战这些年的了解,“观望”,的确是他最可能的策略。

    便道:“先生对大局的解析,让元璋茅塞顿开,听先生一席话,胜过十年征战啊!”

    朱元璋的确佩服刘基,大战略上逻辑清楚,先后顺序条理明白,十八个策略确实是自己目前需要的,也实务可行,称“时务”甚有道理;内心自笑道,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也。

    朱元璋突然又想到一事,此十八策可不能让他人知道,又道:“先生时务十八策精辟且可行,元璋必会依策逐步进行,但有些策略,算是隐密,还请先生不要与众人言及。”

    刘基听了内心笑了笑,只有重建新皇朝、重建新制度,才有机会“为天地立心”;现今以推翻元朝,征服天下为首要,十八策都算你的也无妨。

    便回说:“主公放心,伯温志在推翻大元朝,为天地立心,十八策的战略属于机密,连宋濂他们三人也不知道,只有主公知晓,伯温也会适时修正,以及随时为主公筹谋临时应变之机。”

    朱元璋听了很是高兴,道:“那就有劳先生,也请先生随时指教元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