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为天地立心 » 第一百十五节 南征

第一百十五节 南征

    洪武元年春正月

    同样是带兵打仗,有人就运气比较好,有人就运气比较差。

    福建这地方,不像江北平原一望无际,除了沿海、都是丘陵,高低起伏,道路阻隔,明明地图一看,城池就在直线不远处,但真要进军,可要东绕西折,转了一圈才能到达。

    所以呢,胡廷美率领的江西等地军队,行军可不是百米赛跑直线冲锋,过杉关可是要翻山越岭,虽然山不是很高,岭不是很广,但路就是不好走。

    而海路的征南将军汤和这方,不仅海上行驶顺利,东北风顺风吹,一路就到福州城下。而本来预期应该最难攻打的陈友定大本营:福州,竟然才打一天,就内部瓦解了。

    甚且,攻下福州大本营后,福建沿海诸州县守将,迁调走任、人来人往,对大元可没像陈友定那么忠心,眼看不是办法,不是遁逃,便是投降。

    于是,元兴化守将叶万户弃州遁,耆民李子成等率众诣汤和降,汤和便派遣都指挥俞良辅前往驻守。接着更是,莆田等沿海十三县皆降,没有损兵折将,便收服了福州以及莆田十三县,这战功得来容易啊!

    接下来,汤和大军,便浩浩荡荡地进攻延平。

    至于陆路的征南将军胡廷美、副将军何文辉等,终于率师进至建宁,还没到延平。

    元守将行枢密院同佥达里麻、行省参政陈子琦,集合幕僚将佐商议。

    道:“听闻大明军骁勇,自从过了杉关以来,诸州县皆望风瓦解,其锋不可当。现今建宁城中,军士有万余人,存粮尚富。所以将采取拒守策略,不可与其交战。等大明军屡攻不克,必然松懈会离去会。我们再乘机奇袭,便可以战胜。”

    众人皆说:“好!”由是,守备防御甚坚。

    这…,胡廷美这边果然碰上的都是死硬派,不打不行。

    大明军数次挑战,达里麻等固守不出,只好团团包围。

    胡廷美可老大不高兴,这次平闽的战功,都被“后来的”汤和给抢了去,怎么可以。

    于是亲自督兵,昼夜急攻;建宁可不像福州,外围还筑有台垒;更不像苏州,城高池深,就不信打你不下来。

    守将达里麻可大话说在前面,等仗真正打下去了,才知道生死不由人;心想还是投降好了。深夜里,偷偷潜至征南副将军何文辉营,输诚纳款。

    有这种想法的,城里可还不只一个。清晨,总管翟也先不花,也率众人到副将军何文辉处,输诚纳款。

    这里就可看到为什么,有人运气好?有人运气坏!

    大家看看汤和,大军一到,便揭大纛、开军门。

    大抵意思便是:要投降的赶快来呦!这里便是来投降的地方!不要走错门了!

    而胡廷美大军一到,扎了营又不揭大纛、也不开军门,结果让想投降的达里麻、翟也先不花,走错了门。反而大怒,发怒这二人不诣己投降,却去副将军去投降。

    太过分了!太过分了!本就不高兴战功被抢汤和了去,现在竟然还不被敌人看在眼里,是可忍孰不可忍!城里的人不把我征南大将军看在眼哩,大将军我,就下令屠城。

    这可先吓着副将军何文辉了,赶紧说道:“我与大将军同陛下之命来此,是为了让百姓安定过日子!而现在城内都投降了,却因生气而屠城,陛下知道定会怪罪下来啊!”

    当然,胡廷美也不是屠夫,只是一时气头上发怒而已,一听到要是让朱元章得知,那可真不得了,朱元璋最忌杀降兵降卒,何况是屠城杀百姓。

    于是也回道:“喔!绝对没有屠城这回事!只是说他们这些人,防御的态势像在守『都城』,是都城。”

    正月二十一、壬辰日

    胡廷美整军入城,“秋毫无犯”。获将士、人马、银粮以万计,将投降的参政陈子琦等人遣送京师,命令指挥费子贤,领兵驻守,接着往延平进军。

    胡廷美在建宁这么一耽搁,又落后汤和,汤和大军已进达延平城外了。

    不过,胡廷美运气差,主要是有一件事情做不到位,让大明军威没了效果。

    依照刘基的说法,此番南征,将可望风披靡、势如破竹。

    所以,朱元璋交办的作战程序:

    首先,要遣使或贴文告示招降,指出我大明军威壮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各地皆已望风披靡,迎旗纳款;敬告城内将领们,早投降有好处,晚投降就等死吧!

    接着,真不投降,就打吧!猛打死打!打得城内人明白什么叫做“战争”!

    再来,还不投降!就围吧!围到你天荒地老,围至你了无生趣,饿死为止!

    汤和一路以来,都照着程序作战;此次,也先遣使招谕友定。

    不过,碰上陈友定这只闽虎,这号猛人,就都不一样,非常不一样了。

    ………

    陈友定见汤和来使,来招降是吗?敢来!就得有死的觉悟!

    便捆绑使者、大会诸将,至大酒瓮于大厅上,当场斩杀使者,取使者血置酒中。

    道:“我陈友定一生都是大元臣民,誓死效忠大元朝;诸位,愿与我共效大元者,同喝此酒,生为大元臣,死报大元恩;诸位将领,大家喝吧!”

    在场众将领们,看着使者被砍了头,本都大吃一惊,不是说对战双方,不斩来使的吗?

    还要…还要我喝参杂了使者血的酒,这…这…?

    喝了?是不是便是要死战到底,不能投降了?

    不喝?是不是就出不了大厅了?早死晚死,先喝吧!

    陈友定带头大呼:“誓死报大元恩!”“誓死报大元恩!”

    ………

    是不是汤和也开始走歹运了?喔!不,是因为走歹运的胡廷美,大军也开拔到延平。

    东西两边包夹,让延平城内的陈友定威胁大增,所以杀使者,誓盟约。

    向来以“善战”出名的陈友定,便率军出战,不利。

    当然不利,开玩笑!今年是何年何月?

    大明朝开国第一年,洪武元年正月啊!

    怎么可以战败,一定要战胜,抢个头彩;从将军、副将军、参军、指挥、千户、百户,各个都变成骁勇善战的猛将,让你陈友定逃回城内就很不应该,怎么可能让你打赢。

    陈友定过去,虽然多次打败伪汉陈友谅的属下邓克明,也算骁勇善战;不过今日一战,才知道这“大明军威”不是乱吹牛的,硬仗啊!只好用大家都会用的那一套。

    回来对诸将道:“敌人千里远来,其势正锐,先不要撄其锋,妄战只是徒增伤亡。况且敌人长途远征,后勤支持不足;而我们城高池深,粮秣充足,将士用命,打持久战会比较有利。”

    这招,大宋刘福通在汴梁用过,伪汉帝陈理在武昌用过,东吴张士诚在苏州用过,结局都不太好,一逃、一降,最后一个不逃不降的张士诚,被绑上门板扛到建康城。

    陈友定既然要坚守城池,自己也要以身作则,每日每夜都到城墙巡视,勒令不得放松,一天还好、二天还行、三天还可、四天勉强,再来就面有难色,继续下去就怨怼了。

    将领们也是辛苦,待在城里,每日要盯哨,也不得休息;请战出城,也不准许,更被怀疑是不是要趁机投降;陈友定真认为萧院判、刘守仁有贰心,还杀鸡儆猴;搞得城内互相猜疑、士气低落。

    围十日,城内撑不住了;不能与城外暗通款曲,那就在城内自行放暗号,总可以了吧!

    洪武元年正月二十九、庚子日

    城中军火局火炮声大响,大明军疑有内应;两个征南将军急令总攻击,虽不知城内谁是内应,但还是来个里应外合,破城而入。

    陈友定看大势已去,对着身边的将领道:“你们自己看着办吧!我誓死效忠大元,为大元而死!”坐在大厅上,按剑仰药自尽。其余真正效忠大元的,不是服药死,就是自经死。

    大明大军入城,整理战场、推车载着“已死”的陈友定出来,突然天上来个大雷雨,陈友定竟然“死而复生”,真是怪事;当然,便械送京师,让朱元璋发落了。

    作主的头头陈友定,既然已败亡,胡廷美好运也来了。

    按照朱元璋的作战程序,派遣建阳降将曹复畴,招谕汀州及宁化、连城等县。

    元汀州守将陈国珍纳款,于是泉州、漳州、潮州郡县相继降。

    朝廷设置延平卫,胡廷美派部将蔡玉驻守。

    ………

    后话

    朱元璋看着陈友定,道:“大元已名存实亡,你还在守护谁?当初,敢杀我部将胡深,又杀我使者、饮其血(很嚣张嘛!)。今天,怎么如此狼狈。”

    陈友定怒道:“事已至此矣!不用多说,最多死而已!”遂并其子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