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为天地立心 » 第八十二节 西.吴王

第八十二节 西.吴王

    朱元璋知道,不论朱文正是真疯还是假疯,心魔已启、心障难除,不适宜再领军征战,仅能退隐赡养,于是先安置于桐城。

    但心里仍是难过,机敏果决的侄子,尽忠自己的侄子,竟如此地“废了!”

    此时,肚子里一股怨气,没地方发泄。便令常遇春等人也率军,由陆路挺进,全面围攻武昌,把武昌给我团团包围,围得死死的,让伪汉主、伪汉的文臣武将门,也尝尝缺粮的滋味。

    大宋龙凤九年,十月初七、壬寅日(1363/11/12),朱元璋的马步舟师,水陆并进,大军开拔至武昌。

    于是,命令常遇春等陆军众将领,分兵立栅,包围武昌。又命廖永忠、俞通海等水师诸将,在大江中,联舟为长寨,以绝其出入之路。(参太祖实录)

    并下令分兵攻下汉阳、德安等诸郡,周遭郡县该打下来的,都给打下来;该架筑的包围工事,都给布建完毕。让你伪汉朝廷,内缺粮食、外无援军,困死武昌城内。

    就如同先前,将朱文正围困在洪都城内一般。当初,你陈友谅用的那套,现在就用在你儿子上。

    朱元璋看着被团团包围,已围了五十余日的武昌城,心底的气才消了些;心想,把你们打入龟壳中,看你们可以当多久的乌龟。

    临走回建康前,下命常遇春总督诸将守营栅,并且告谕说:“武昌城已被团团包围,他们没路走了,你们围住就好,也不用跟他们打,围到他们投降为止。”

    十二月初一、丙申日(1364/1/5)

    围城第五十五日,除围城军外,其余军队随朱元璋返回建康。

    ………

    武昌城内

    张定边早前便先护送陈友谅次子陈理,先行返回武昌。之后,在确认太子已被擒获,张必先也率残军回到武昌。

    国不能一日无君,两人基于当年与陈友谅“莲池结义”之情,便奉次子陈理继帝位,如蜀汉帝刘备死后,丞相诸葛亮奉刘禅继位的故事。

    这“蟒张”张定边,与“泼张”张必先,虽也是渔家出身,但两人都效法关羽、张飞一般,是义薄云天的汉子,说定了便一生不渝,死生不忘,当年的“金兰结义”兄弟。

    当初,陈友谅是空国倾巢而出,勉强凑上“六十万”大军,本就是浮夸的数目。而回来时已少于十万人,此数也是虚数,可用之兵不足五万,五行军更不及万人。

    回来后,除了武昌城需要守备军队外,为了凑六十万而“空国倾巢”放弃的据点,也需再分派部队去据守;尚且还要派兵到处随同征税、征粮,运补物资,实际留在武昌城内可作战者,主要还是不到万人的五行军。

    得知朱元璋又率大军前来攻打武昌后,两人讨论起先前,围攻洪都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便是“后勤补给”够不够到位,充不充分。准备齐全,还怕你包围上月、三个月、逾百日吗!

    两人商议后,除尽快由周遭郡县搜集屯积粮食、器具外,由太尉张定边,带领五行军留守武昌城,而丞相张必先,则赴汉朝所属州郡,再行征募,补足军员与军援。

    于是,双方开始进行了长期、很长期地作战,“围”、“防”战。

    以至于此次,非常不像几个月前洪都城之战,猛烈进攻与誓死防守的“攻.守”战。

    不论是正史、实录或相关史料,朱元璋“为什么”围而不攻好几个月,都未明载。

    补充:

    《明史》卷一太祖本纪一,

    九月壬午,自将征陈理。…

    冬十月壬寅,围武昌,分徇湖北诸路,皆下。

    十二月丙申,还应天,常遇春留督诸军。

    《国初群雄事略》卷四:汉陈友谅

    十月壬寅,上兵至武昌。

    十二月丙申,太祖发武昌还建康。

    《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太祖平汉

    九月…壬午,复率诸将亲征陈理。

    十月,至武昌,分兵立栅,围其四门,又于江中联舟为长寨,以绝其出入之路。分兵徇汉阳、德安州郡,湖北诸郡皆来降。

    十二月甲寅,太祖还建康,命常遇春率诸将围之。

    ………

    朱文正的事,朱元璋仅告诉马氏,马氏也感叹不已。

    道:“此儿就是个性刚强了一些,过刚就易折,都是你把他逼到临界,才受不了疯了!”

    朱元璋道:“唉!我也不想如此啊!我也少了一个大将,少了一个得利助手,他那大都督的位置,还不知道给谁?给谁都麻烦!”

    而群臣回到建康的第一件事,就是再次地劝进,劝进朱元璋称“王”啊!

    不称王,目前朱元璋仅是“公爵”,所有人的官阶都要比人低,比起东边邻居张士诚“吴王”的属下,次了一阶,比现在西方正在征讨的伪“汉帝”陈理,更次了二阶;毕竟他们一个是“帝”,一个是“王”啊!

    朱元璋其实想当王,想很久了,先前一直不敢称王,是势力大小,怕大元朝廷派大军下来,就什么都没了。

    后来,努力蓄积实力,听闻察罕已死,本就有些称王的欲望,不过益都叛变的田丰撑没多久,就被灭了,可见大元朝廷还是很有实力的。

    后来大宋朝廷来求救,就这么一念之差,真跑去救了下来,没让其“自然”败亡。

    而那韩林儿更是不识相,虽然追封了自己祖上三代,都是公爵,三个“吴国公”,但就是不加封自己为“王”,制书都先下来了,难道退回重改,也就错过了一次机会。

    之后,更是忧心陈友谅率领大军,攻打洪都,逼迫自己出兵,进行两阵营的大对决。

    不要说六十万,就算实际只有三十万,也打不赢,因为,打听到的消息,是巨舰连延数里…!

    当初情报都是做假的,陈友谅建造了“这么多”艘巨舰,排在一起,大江江面都要占满了,竟然等到出兵打洪都,才探得消息。

    要不是刘基适时回来,这场大战,朱元璋其实是打心眼里的不想去战,必输无疑。

    私底下心里倒是很佩服先生,“亲眼”看见如此多的“巨舰”排列开来,当时竟然还能面不改色,提出应战之策。

    对朱元璋来说,占据地利死守建康,才是上策。只不过如此一来,便要失掉好不容易攻占下来的江西等广大领地。且接下来,陈友谅必定会再率舟师大军而下。

    也因为与汉军对决,称王之事又耽搁了大半年。

    眼下群臣们又来劝进,西边的伪汉朝,看来是如刘基所言,暂时成不了气候,只是百足之虫,虽死尤僵,等先生守丧回来,再去将他灭了。

    而大元朝廷,对东边的张士诚自行“称王”,既然都不闻不问了,想来自己应该也可以顺应时势,就称王吧!

    只是称什么“王”?自己早已被封为吴国公,祖上三代也都是吴国公,晋升为“吴王”理所当然,最为适宜。

    只是隔壁的蟑螂也称“吴王”,不管啦!“吴”号是自己先用的,不然连祖上三代也要改“吴”国公的头衔,好!我就是要称“吴王”。

    ………

    《明史》卷一太祖本纪一

    (至正)二十四年,春正月丙寅朔(阴历正月初一,公元1364/2/4)

    李善长等率群臣劝进,“不允”。

    “固请”,乃即吴王位。

    建百官,以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常遇春、俞通海为平章政事…。

    谕之曰:“立国之初,当先正纪纲。元氏闇弱,威福下移,驯至于乱,今宜鉴之。”

    立子标,为世子。

    ………

    于是自该年起,天下间便有两个“吴王”。

    一个是东边的吴王张士诚,大元的吴王,也有说是“东.吴王”。

    一个是隔壁西边的吴王朱元璋,大宋的吴王,也有说是“西.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