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夺嫡 » 第二百一十四章 肃王坑舅牢狱间

第二百一十四章 肃王坑舅牢狱间

    朱仕国或许是想,肃王来这里也就是报案,完了就会走了。

    他没想到的是,肃王竟然在报完案之后没有选择离开,而是要在这里等着顺天府将东西找回来。

    从这一点上,朱仕国也能觉察到丢失的东西对肃王非常重要。

    可是再重要的东西,也不是半天时间就能找回来的,顺天府可不是人人都是神探呐。

    可是面前站的是肃王,他朱仕国即使是朝中重臣,也没有将当朝王爷赶出去的道理。

    看到涂承钰端端正正的坐在大堂上,喝着喝着茶水一副安坐的样子。

    朱仕国暗中叹了口气,只能下去安排人手找东西去了。

    就在顺天府因为涂承钰的到来,再一次全员出动,在整个京城大搜捕的时候。

    坐在皇宫里的皇上也收到了这里的消息。

    夏守忠低首回答;“是的陛下,下面的人送进来地方消息,是这样说的。”

    虽然这是小事,可是这里面涉及的人的身份都不一般,顺天府尹要是敢随便答应,皇帝就要考虑换人了。

    想到这里皇上感觉有些荒谬,他笑着说道:

    要不是这才肃王爷去了顺天府,奴婢说不定还记不起来呢,这是奴婢的罪过。”

    对于皇帝不知道大舅子被关押的事情,夏守忠一点也不意外,他赶紧解释道:

    皇帝又问:“他都被关了这么久,成纪候那边也没有提及?”

    “你说肃王又去了顺天府,然后顺天府的衙役就全体出动了?”

    作为从小跟在身边的太监,皇上自然知道夏守忠的性子,一见他这个样子,就知道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想要说。

    皇帝再一想,刚才他们谈论的是肃王的事情,那么基本上这个人选就呼之欲出了。

    他疑惑的问道;“他怎么会在顺天府大牢里呢?”

    皇上听到这里,便被这个缘由搞得哭笑不得,他以为出了多大的事情,让肃王又使唤起了顺天府,没想到是因为一副首饰。

    皇上见此,也没有意外,只是继续说道:

    “你现在派人去告诉肃王,让他别再折腾了,不就是一副首饰吗,大不了再买一副。”

    承恩将军就是涂承钰的二舅,在皇帝登基的时候,恩封了这么一个闲散的职位。

    夏守忠闻言,低着头说道:“陛下,奴婢该死,原本有一件顶重要的事情,被奴婢忘了,现在才想起来,望陛下恕罪。”

    之所以这样说,估计是因为别人将某些事情忘记了,夏守忠为了不让这人担责任,才这样将罪责揽下。

    “回避下,陛下前次去京营阅兵的时候,正巧遇到京中青皮刺杀肃王,当时陛下便传令各级衙门,抓捕这些青皮。

    而承恩将军不知因何缘故,和被抓之人有了牵扯,肃王为了不让承恩将军受到牵连,便命人将承恩将军关进了顺天府的大牢。

    以皇帝对夏守忠的了解,他可不是那种会把重要的事情忘记的人。

    听到这里,皇帝突然问道:

    “顺天府有没有答应成纪候的请求呢?”

    皇上再问:“可知道发生了什么?让肃王又去找顺天府了?”

    夏守忠答道:“回避下,据说是肃王带着林如海之女逛街,途中买了一副首饰,被京城中的小偷偷走了。

    夏守忠回答:“不知因何缘故,成纪候没有上奏过此事,不过据奴婢了解到的消息,成纪候曾去过顺天府,

    替承恩将军求过情,让承恩将军的家人,可以时常探望承恩将军。”

    只见皇帝恍然大悟的说道:“朕记起来有这么一回事了,这都过了这么久了,人竟然还没有放出去?”

    便忘了叫人将承恩将军放出来,奴婢原本还记着这事,后来渐渐的也忘了。”

    “肃王也不嫌寒掺,堂堂亲王,为了一副首饰就扰的京城不安,让御史知道了,少不得又要遭弹劾了。”

    听到夏守忠这么一说,皇帝好似也才记起来有这么一个人。

    当皇帝说出这样的话,一般的太监听到的时候,早就吓得不行了。

    而且从他的表现来看,就连这一点点的害怕,恐怕也是装出来的。

    皇上一脸不可置信的问面前的夏守忠。

    “奴婢遵命”夏守忠应了一声,却没有立马离开,反而是面带犹豫,似乎有话要告诉皇上。

    问题是,以夏守忠现在的地位,能让他主动揽责的人,已经没有多少了。

    毕竟顺天府尹的职位,事关京城安危,皇帝怎么能将这个位置交给一个徇私情的人手中呢。

    可是夏守忠这里却只是稍微看起来有一点了害怕的样子,并没有惊慌失措。

    明白了夏守忠要干什么,皇上便问道:

    “你是朕跟前得用的人,你要是将重要的事情都能忘记,朕以后可不敢放心用你了,你告诉朕,将什么事情忘了?”

    听到皇上骂儿子,夏守忠低着头只当做没有听见。

    肃王本意,是想等此事过去之后,再将承恩将军放出来,没成想后来肃王这边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皇上也和以前一样,毫不在意的说道:

    “你这是有什么事情想对朕说。”

    夏守忠说:“回陛下,还没有放出去。”

    肃王非常生气,这才找到顺天府,想要抓到这两个毛贼。”

    只见夏守忠回答道:“回陛下,承恩将军还关在顺天府大牢,奴婢原本想着,在合适的时候,向陛下提醒,可是时间一久,竟然忘记了。

    夏守忠将事情说的仔细,皇帝这边也就记了起来。

    而夏守忠不愧是能坐稳御前大总管的人,他想都没想说道:

    “陛下,奴婢曾记得,顺天府朱大人因着此事,上过一道折子,政事堂也做了允许的批示,陛下您当时也是写了一个准字的。”

    朝堂上的奏折,一般情况下都是先交由政事堂,政事堂上的大佬们,将所有的奏折都批阅一遍。

    再在奏折上写上自己的意见,然后再根据重要程度,将奏折分开整理,上呈给皇帝。

    皇帝再根据政事堂给出的意见,做出最终

    的批示。

    在这些奏折中,有一类是不需要皇帝心思去处理的,到时候只需根据政事堂的意见写个准字就行了。

    顺天府上呈的关于涂承钰二舅的这份奏折,就是这一类的。

    皇帝估计当时连内容都没看,就写了个准字,这才记不起来。

    而另一边夏守忠连这样小的事情,都记得非常清楚,从这里可以看出,夏守忠刚才所言忘记了承恩将军关在顺天府大牢的事情,或许是在说谎。

    既然他在这事情上面说了谎,现在他又说出这么容易让人拆穿他谎言的话。

    其中的矛盾之处,外人或许难以看懂,但是在皇帝肯定能知道夏守忠想要表达什么。

    所以当夏守忠说完之后,皇帝半天没有说话,端坐在龙椅上想了半天。

    然后他笑着说道:“既然成纪候宁可去顺天府求情,让牢房里照顾着承恩将军,也不到朕这里求着将人放了。

    看来陈家也不想这么快将人放出来,承恩将军的牢狱之灾不冤啊。”

    不得不说,涂承钰大舅成纪候这么做,确实有几分智慧在里面。

    因为当初认涂承钰二舅是被涂承钰亲手关进监牢的,而且他确实和青皮混混们牵扯颇深。

    后面想要放人,也只能是涂承钰或者皇帝才能做主的。

    一旦成纪候出面求情,不但有徇私包庇的嫌疑,在外人看来还有可能是扫涂承钰这个王爷的脸了。

    那么在涂承钰将这个事情忘记的情况下,皇帝又没有放在心上。

    成纪候只能就事办事,将涂承钰二舅当做正常坐牢的来处理。

    这样做的好处是,让涂承钰不用背负不念亲情的名声,还能给承恩将军一个深刻的教训。

    所以事情到了第一步,皇帝还能笑出声来。

    等皇帝笑完之后,才对夏守忠说:“既然你提出了此事,那就乘着这个机会,将承恩将军放出来吧,不然等到朕再忘了,说不定关到什么时候去了。”

    “奴婢遵旨”夏守忠躬身答应,然后说道:“陛下,肃王正在顺天府衙门,奴婢派人过去传旨,要不要知会肃王一声?”

    皇帝想了一下说道:“既然是帮肃王了结此事,那就知会肃王一声,让他知晓自己办了糊涂事。

    不过对外就说,是肃王回京之后,专门到朕跟前求情,朕这才将承恩将军放出来的。”

    皇帝这样的抉择,倒也没有出乎夏守忠的预料。

    他领了旨意之后,就准备离开,不过还没走出御书房的门口,就听到皇帝说道:

    “此事牵扯比较多,还是你亲自去跑一趟吧。”

    皇帝这是不放心其他人,万一过去说不清楚,再将涂承钰给套进去。

    夏守忠闻言,又转回身子应了一声,这才出了御书房,然后点齐人马,出宫朝着顺天府衙门走来。

    而在顺天府的衙门里,涂承钰此时也在和别人聊起了自己二舅的事情。

    这倒不是涂承钰发现了自己二舅还被关在顺天府的大牢里。

    而是他对刚才遇到的三表哥,有点好奇。

    他实在想不到,三表哥为什么会提着一个法=食盒出现在这里,而且见到自己还是那样奇怪的表情。

    所以他等朱仕国忙完了之后,就叫顺便问了问。

    这周围的街道,都是朱仕国的地盘,说不定会清楚表哥的行为呢。

    “朱大人,本王刚才见到二舅承恩将军府的长子,出现在在你顺天府衙门,是不是来你这里办事啊?”

    听到涂承钰的问题,朱仕国神情很奇怪的说道:

    “回王爷,陈公子确实是来这里办事,不过不是了来衙门前堂,而是到后面给承恩将军送吃的。”

    朱仕国的话,让涂承钰心中一惊。

    他可知道顺天府的后面是什么,那是顺天府关押犯人的地方。

    三表哥怎么会来这里给二舅送吃的呢?

    难道二舅现在在顺天府的牢房当差不成?

    这个想法刚一出现,就被涂承钰否定了。

    不说二舅的性子,根本不会选这样的差事,就说以二舅的身份,父皇也不会让他在顺天府的牢房当差。

    既然不是在这里当差,那么二舅在顺天府的牢房,难道是坐牢不成。

    想到这里,涂承钰立马就联想到,自己出京之前,可是将二舅送进了顺天府大牢来着。

    一想到这些,涂承钰心里就有些慌乱。

    他立马想到了一种可怕的可能,难道自己将二舅关进牢房之后,到现在都没有放出来?

    涂承钰自己当然知道,他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让人将二舅放出来。

    可是涂承钰以为,有大舅和父皇存在,他们不可能让二舅在牢房里受这么长时间的苦。

    但是现在的种种迹象表明,二舅确实还被关在大牢里。

    而罪魁祸首,说不定要追溯到涂承钰这里。

    一想到这些,涂承钰就有些心虚。

    不过这时候,他不敢将自己忘记二舅的事情漏出来。

    他现在想的是,先旁敲侧击打听清楚情况,要是确实还关在大牢里,自己就回宫求情,让父皇下旨将二舅放出来。

    打定主意,涂承钰便对朱仕国说道:

    “这送饭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朱仕国自然是不知道涂承钰忘记自己二舅被关的事情,只能实打实的说道:

    “王爷出京之后没多久,成纪候便过来说情,下官上了奏折,皇上御批之后才开始的。”

    听了这句话,涂承钰基本就能确定,二舅确实被关到了现在。

    不过为了消息的准确,涂承钰继续侧面打探。

    “不知道出了朱大人上奏的折子,父皇还有没有下过别的关于承恩将军的旨意?”

    涂承钰这句话纯粹就是试探,如果二舅关在这里,朱仕国的回答就会是有没有旨意。

    如果人被放出去了,朱仕国的答案就是别的了。

    所以涂承钰问完之后,就静静等着朱仕国的回答。

    而朱仕国也没有多想,直接回答:“回王爷,陛下没有下过旨意。”

    涂承钰听完,心里已经十分肯定了

    ,自己二舅从被自己关进顺天府的大牢,到现在没有放出,这事没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