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代号E2:新起点 » 番外:张博士的日记(三)

番外:张博士的日记(三)

    时间,是万物变换的最根本元素之一。根据以往的认知,时间本就是一种客观存在,也可以说是一种物质。既然质量与能量能够转换,那么时间也可以产生能量。

    或许每个人所拥有的时间是一个数值,类似于于质量的数值。质量既然能根据人的主观能动性发生改变,那么时间也会被人的主观意识所改变。

    这样结论就说得通了。为什么几个研究员在触碰到这种石头后就会直接死亡,那是因为他们所拥有的“时间”被这颗石头完全消耗,以至于本身存在就没有了意义。而那几个士兵因为本身身体素质高,拥有的“时间”值就更高,因此他们没有死亡,同时也启动了石头。

    但是依旧有一个疑点,即使士兵比研究员时间值高,也不应该完全不受影响?难道要等到本身时间消耗完才会死亡吗?

    这不妨成为一种解释。但我认为不会这么简单。因为那是明显的文明造物,创造者除非摆脱时间而存在(虽然我认为不可能),不然一定会去解决这种问题。不然连看书都成为一种耗命的方式,那么文明就不会延续。因此我认为他们在这种石头外加了某种程序,使盈余的时间能够回归本体。时间不会凭空消失,它只是从一个空间转移到另一个空间。

    最后,我的猜想是:这种石头,我将其命名为晶石,它拥有将时间转换为能量的能力。而这颗星球之前的文明,拥有部分控制时间的能力。以他们目前的技术手段,只能在晶石处于饱和状态下,才能够将盈余时间输回本体。而晶石处于非饱和状态时,可能由于其具有极高的稳定性,无法将时间抽离出晶石,导致本体死亡。

    第二个问题是,时间是所有物体的固有属性,那么为什么只有生命体才能驱动晶石呢?如果说时间是晶石的能源,那么为什么在地面就不会启动呢?按道理这种无机体的时间会更加长久。于是这就涉及到一个打破常规的理论,就是时间总量与时间消耗的问题,我将其称之为“时元论”——时间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根本。

    生物所拥有的时间是活跃的。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一个原因,就是高度有序性。为什么两者最基本的组成都是相同的,而表现的结果不同呢?我的猜想是某种构成生物的物质对时间的吸附能力较弱,因此时间会在其上反复运动,从而形成叫做“生死”的概念。这种时间在物质间的活跃运动,必定会产生损耗,而损耗的时间就转化为能量,促使物质开启或者编辑高度有序的运动,这种具有高度有序性的物质集合体,我们将其称之为“生命”或者“生物”。

    因此生物之所以称之为生物,可能就是因为有更多的时间损耗来获得编辑有序运动的能量。生命体死亡,时间就会转移到其他生命体内部(如微生物)供养它们开启有序运动,而死亡的本体则会因为没有时间损耗来编辑物质的有序运动,而回归到无序的无机体。晶石的作用,就是加速这种损耗,促使时间转化为能量。而非生命体本身时间不活跃,即使加速也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因此无法启动晶石。

    至于在各种物理化学反应上面的时元论,我暂时找不到很好的解释。反应激烈的化学反应,是反应物本身对于时间的稳定性不高,导致时间消耗更快,物质会更快速的到达无序状态?这是倒是符合熵增原理的。

    我勉强自圆其说,这些都是我一个人的猜想,目前只能这么解释才能说清楚晶石的运作原理。因为这个猜想本身就是围绕着晶石构建的,所以缺乏客观性。这不是能上的了台面的东西,就不跟老师他们商量了吧。

    比起这些猜想,浮游岛更能引起我的兴趣。在经过一年左右的努力,大气终于净化到浮游岛位置了,这个巨大的空中岛屿,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我。我对这种远超人类科技的产物的运转原理我十分好奇。

    ……

    直到我看到了那颗岛下巨大的晶石,我的一切好奇戛然而止。结合我之前的理论,我无法想象这颗晶石需要多少……才能运转。我可以想象到,一场血腥的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