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文学玩家 » 第二百八十一章 时间循环

第二百八十一章 时间循环

    这应该是最后一局了吧。

    看到这个题目,李带迅速想到的是海因莱因的短篇小说。

    “蛇吞吃了它自己的尾巴,周而复始,何谓始,何谓终……我知道我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了——可是你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你们这些回魂尸?”

    小说中结尾的这段话,以及故事最后隐约揭示出来的真相,让前世的他,印象十分深刻,后来被改编成的电影,也是个相当有趣的作品。

    他已经忍不住要在开头写下这个标题。

    但细细想来还是有些不合适的地方,这篇小说,如果用一句话来剧透它的脑洞,那就是,一个时空穿越者去了很多个时空,做了很多不同的事情,试图改变世界,最后发现世界不会改变,因为所有的这些人,其实都是他自己。

    他帮助了自己,伤害了自己,爱上了自己,玩弄了自己,最后得出了“自己就是自己”这个真相。一切都没有改变,所有的时间波动只在他本人身上产生了作用,于世界无涉。

    从结构上说,你会发现它环环相扣,在短短数千字内,最终把所有的情节伏线依次收回,闭环在同一个人的故事里。从创意上说,也简直是精妙绝伦,非常符合时间循环的这个题目。不过问题在于更多讲的是跟自己的矛盾纠葛。

    跟主题“时空与爱”虽然也算有关联,但还是稍微有些牵强,最后作者借主人公的自白,让读者意识到男主角其实就是女主角的时候,理性层面的冲击多过感性层面的冲击。

    还有什么其他可选的故事吗?眼见许乐已经动笔,李带还在思考。

    现在他的思考已经不局限于选择那篇小说了,还有关于评委,关于他的对手。

    关于评委。

    前面在评委打分的时候,所有的评价都是直面选手的。甚至有心理素质差点的直接被场上老编辑尖锐的批评给骂哭了,但李带在考虑的也不是那些,他更关注。这些评委中的核心人物分别是谁,是怎么评判一个作品的好坏的,他们的标准又是什么?

    现在差不多可以定下结论。

    评委席上的编辑主要分为两派。在严肃文学杂志的编辑中,主要负责发表观点的是的江舟,而在类型小说这边,的总编关悦然因为对浪漫爱情小说更有发言权,所以可执类型小说杂志编辑之牛耳,两边的眼光其实不相上下都是同样的老辣。

    不过从审稿的风格上来说,还是有很大区别。

    江舟喜欢情节逻辑严谨,故事结构巧妙,具有强烈数学之美的故事,追求纯然的审美性,并不太关心其中的意义;而关悦然更喜欢的是对人物感情把握到位,性格刻画明晰,同时包含深远的思想或情感,灵魂能够长期与之共鸣的作品。

    或者这么说吧,江舟关注的是这个主题中的时空,而关悦然更关心的是爱。

    再说对手。

    按照前面许乐的作品来看,这个作品脑海中储备的内容量相当丰富。

    甚至可以说是以某种的方式存在着,他似乎是有准备过很多的故事放在手边,面对随机出现的考题,稍稍进行适配,就能很快给出最为接近的答案。

    就像在写关于的那个故事时,他就选择昨天写过的小说作为母本进行加工,并且能够做到,几乎让所有专业评委,完全看不出内核的一致性。

    李带这个时候有点明白过来,大家口中总是在说的两个字意味着什么了。

    确实是全国最大的写作大赛,它试图模拟出写作者在日常中的创作过程,剥离其他变量,仅就写作维度来对选手进行考核。但在怎么模拟有个部分是无法避免的,这也是许乐之于他最大的优势,那就是经验,不是文学写作的经验,而是参加文学写作考试的经验。

    这就像是从未上过考场和无数次模拟训练过的考生的区别。

    只要模拟考试的次数足够多,在最终那次真正的大考上,可以押中绝大多数考题。

    是的,文学写作没有题库,但是文学写作考试有。

    文学考试的题目就跟杂志征文的题目一样,不是为了刁难作者,让所有人都写不出来。

    正相反,从大方向上来说,肯定是要让每个人都能写,并且已经有优秀的前辈作者完成过同题作品。就算是此前跟花花草草对话这种奇奇怪怪的题目,也是因为在前几年市面上出了本很火爆的童书,是以这个为创意来写的。

    而这所有的作品,所有的创意,所有的主题。它们全数收纳在开卷数据集团那各个神明般的系统里,许乐都已经见过了,写过了,乃至于发表过了。

    这次复赛对于许乐可能是无数次训练过的结果,因为很多题目对他来说,就像是高考时候被名师压中的作文题,只需要复制自己此前完成的满分作文就行。

    当李带确定了这两件事,也就确定了自己的方向,以及提高赢面的办法。

    按照许乐前面的思路,每次题目出来的时候他都会选择正面强攻,选择硬解码的方式来写,无论是里的病也好,是里的遗传也好,是里的邮箱作为平行时空节点也好,里的失眠并发超能力也好。

    他会花很多笔墨去写造成当前这个离奇状态的原因,从而强行点题,因为它终究是从别的什么地方移植过来的东西,就算再恰切也稍微有些设定的缝隙需要填补。

    但这次李带决定抛开这些,不是说写一个时间循环的故事,就一定要解释清楚时间循环的原因。即便没有那些解释,故事也可以很好看。

    他在草稿纸上写下了前后的顺序和重要的伏笔,动笔写下那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