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武纪 » 第四百九十一章 改革

第四百九十一章 改革

    世界上赚钱最容易的,肯定是收税了。

    只要姜黎把黎国打造成人族与妖蛮的交易中心,按交易规模收税,那每日所能赚取的资源,无疑是惊人的。

    姜黎是个行动派,想到就做。

    在想到这个躺着就能赚取资源的办法后,他立即联系祖地,想要促成此事。

    这就是他的优势,别人就算想到这个办法,可受制于身份,或者是担心后果,根本就不敢说出口,更别说是联系祖地了。

    但姜黎无所谓,天大的事,他只要想到了,都可以去与祖地商量。祖地最多也就不同意,不可能因为他的提议就去惩罚他,乃至训斥他。

    九黎之主这点权力还是有的。

    最开始,面对姜黎的提议,祖地想也没想的就拒绝了。

    可架不住姜黎一直提,甚至他见祖地不同意,还把人族各大势力偷偷与妖蛮交易的事捅给了人族高层。

    是的,殿内众人完全没想到,在这里喊着要查他们的姜黎,其实早就偷偷的把他们的所作所为,告到人族高层那里去了。

    姜黎的想法很简单,他要用事实告诉人族高层,与妖蛮交易一事,禁与不禁,意义都不大了。

    反正人族内部的势力,已经没有几家把这条禁令当回事了。管你禁不禁,都不影响他们与妖蛮做生意。

    既然禁令已经形同虚设,那不放开,还留着干什么?起码放开之后,祖地能光明正大的收税,并干涉其余势力与妖蛮间的交易。

    而不是像如今这般,祖地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人族内部势力纷纷损公肥私,却没有任何作为。

    事情都已经被姜黎捅出来了,人族高层不好继续装傻,摆在他们面前的,唯有两个选择。

    一是放开禁令,同意姜黎的要求。二是严查众势力偷偷与妖蛮交易的行为,恢复禁令的效力。

    禁令早已形同虚设,这时候再想恢复禁令的效力,却是晚了。

    再加上,人族高层也觉得,一直限制族人与进行妖蛮交易不是个事,这样只会白白便宜外人。

    是故,经过几番考量过后,祖地终究还是同意了姜黎的要求。按他提议的那般,将黎国视为人族与妖蛮交易的市场。

    但黎国收的税,要与祖地进行分成。具体要如何分成,姜黎还未与祖地达成共识,所以此事才迟迟没有公布。

    当然,就算将此事公布,也不代表先前人域诸侯偷偷与妖蛮交易的行为,就是合法的。

    公布此事,只代表以后在黎国与妖蛮交易是合法的。除此之外,在别的地方与妖蛮交易,甚至是先前与妖蛮进行交易的行为,依旧是违法的。

    只要姜黎愿意,照样能拿捏他们。

    ……

    “黎侯所言为真?”

    殿内众人没有想到,竟然能从姜黎嘴里听到这个好消息。

    这对众人来说,确实是个大好消息。毕竟能合法,谁又愿意违法呢。

    瞒着祖地与妖蛮交易,要说大家没有负担,那是不可能的。这种事就怕祖地较真,祖地不较真,自然什么事都没有。

    可祖地一旦较真,那无论谁被抓住,轻则掉一身皮,重则全家老小都要被处死。

    “自然为真!”

    “禁止尔等与妖蛮交易的禁令,早就形同虚设。既然如此,索性不如放开,这样也方便监管你们,省得你们什么都敢往妖蛮那里卖。”

    姜黎重重的哼了一声,不满的说道。

    看他这态度,不情不愿的,就好似放开人族与妖蛮间的交易,不是他主动提出来的,而是被众人胁迫着,不得不这么提议一般。

    “黎侯高义!”

    “我等代天下诸侯,谢过黎侯大义!”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殿内众人无不惊喜万分,纷纷朝姜黎称赞道。

    倘若祖地真的放开这道禁令,那真的就如众人所言,天下的诸侯都要承姜黎的情。

    毕竟人域资源有限,要想获得更多的资源,与妖蛮交易是必不可少的。

    “别高兴的太早,放开禁令,让大家都能在黎国的监管下,与妖蛮进行交易,那只是我先前的想法。”

    “在看到伱们先前的表现后,我改主意了,要加上一条规矩,不是人族所有的势力,都有资格与妖蛮进行交易。”

    “须得先进行审查,确认没有问题后,才会放开他身上的限制,允许其前往黎国进行交易。”

    就在这个瞬间,姜黎又想到了一个捞取好处的办法。不管说的有多么冠冕堂皇,他审查众人资格的目的,都是为了捞取好处。

    真要认真审查,人族各大势力都有前科,根本过不了审核这关。而这个时候,就看他们愿不愿意给姜黎好处了。

    给了,在没有大问题的情况下,审核很轻易的就能过关。不给,那除非真的没有问题,不然休想过关。

    “这是应该的,朝歌这么安全的地方,都有妖蛮混入其中,何况别的地方,是该认真审查审查,以免别有用心之人混入其中。”

    众人稍微一想,就明白了姜黎的目的,可他们非但没有点破,反而极为附和的说道。

    甚至为了讨好姜黎,他们还改了口风,主动承认朝歌有问题,有妖蛮混迹在他们之中。

    服软服的如此彻底,莫说是先前变相的为他们开口说话的西伯侯了,就是王座上的帝辛,都不免有些瞠目结舌。

    他以前怎么没有发现,这群人为了各自的利益,竟然会如此的没有底线,姜黎说什么就是什么,一点主见也没有。

    不过,稍微一细想,帝辛就明白他们为何会如此了。他们也是没办法,不把态度放到最低,如何能熄灭姜黎的怒火?

    要知道,姜黎可不止能决定,他们是否能与妖蛮进行交易。手里还捏着他们的把柄呢,而这把柄,能要他们的命。

    别说本就有求于姜黎,命都在他手里捏着,不服软能行吗?别看平日里,很多人都说自己不怕死,可真到生死关头,又有几人能完全不在乎?

    至于姜黎借着审查的资格,朝众人索要好处,这更算不上什么事了。众人要是没有问题,那姜黎这么做的话,势必会引起众怒。

    可众人有没有问题,自己心知肚明。这种情况下,只需送给姜黎一些好处,就能削除先前的影响,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会责怪姜黎。

    甚至,在察觉到姜黎的用意后,众人还在心里称赞他高义。

    竟然能想出这种办法,不动声色的就抹消了他们先前犯下的过错,给了他们一个从头再来的机会。

    “黎侯,众人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你也该消消火了。”

    “实在不行,就当是给孤一个面子,不要把这件事扩大化了,你自己查就行了,莫要惊扰祖地与圣地。”

    帝辛适时开口,旧事重提,让姜黎放弃通知祖地与圣地调查众人。

    “大王言重了,既然大王不愿,那就听大王的,不通知祖地与圣地就是。”姜黎很配合的说道。

    这时候,众人也都看出来了,他们两个是搁这演双簧呢。

    但看透不说透,真要拆穿他们,事情反倒不好收场。到时,姜黎执意要请祖地圣地的人过来调查,倒霉又不是姜黎与帝辛,而是他们。

    “善!”

    帝辛点了点头,笑道。

    事实上,在经过先前之事过后,朝堂上已经没人敢于姜黎为敌了。甚至不夸张的说,他的话比帝辛的话都管用。

    还调查什么?

    姜黎真要想知道的话,都不用调查,直接开口问众人就是了,他们谁敢不如实回答?

    “大王,臣有事要奏!”

    见殿内群臣都已经被自己压服,姜黎终于不再藏着捏着,准备说出自己今日真正的目的。

    “黎侯有事,但请明言!”

    帝辛摆正姿态,做倾听状,请姜黎开口。

    “正所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臣来朝歌已有数日,期间发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军制方面,最是严重,甚至已经危机到大商的存亡,不可不改。”

    “故微臣斗胆,准备向大王陈述几条意见,以改革军制。”

    拱了拱手,姜黎说道。

    而在听到他的话后,殿内众人也终于回过味来,搞半天他先前闹了那么一出,全是在为改革军制的事做铺垫。

    怪不得无缘无故的,要突然调查他们与妖魔勾结的事,原来是想通过此事拿捏他们,好让他们无法反对此事。

    这样的话,你早说啊。

    你要是早说,众人又怎会反应过激,差点把事闹大。

    知晓姜黎与帝辛的真正目的后,众人心中皆是后悔万分。若早知如此,他们先前就不会急着跳出来了,以至于把事闹大。

    “孤也感觉大商的军制有问题,可却不知哪里有问题,黎侯既然能够看出,还请明言,也好让孤知晓该从哪里改革。”

    帝辛没有在乎众人的想法,或者说,先前那一遭过后,众人已经全被他无视了。

    毕竟是一群没有主见的东西,姜黎说什么就是什么,还在乎他们的态度干什么,看姜黎的态度就行了,反正他们也不敢反对姜黎。

    正如帝辛所想,哪怕是改革军制这种大事,殿内众人也都没有开口,而是默默的看着两人一问一答的说了起来。

    换成以前,任何改革,他们都会拼命反对。可现在,他们怎么反对?只要他们反对姜黎,那不等于是在要他们的命。

    不想死,老实听着就是。

    “大商军制最大的问题,就是赏罚不明。主要想让士兵奋勇杀敌,就必须鼓舞他们的士气。”

    “那要如何鼓舞他们的士气呢?最好的办法,自然是让他们知道,他们越是勇猛,得到的赏赐就越多,甚至是给予他们爵位。”

    “如此一来,又何须担心士兵在战场上不奋勇杀敌?”

    “基于此点,我对大商军制作出了改革,设立了军功制度。在传统的公侯伯三个爵位之外,又补充了子与男两个爵位。”

    “其中,子爵分三等,男爵亦分三等。且在两个爵位之下,还设置了万夫长,千夫长,百夫长三个官职,且这三个官职,皆有正副之分。”

    “如此加在一起,就是十二个等级,按高低摆列,即一等子爵,二等子爵,三等子爵、一等男爵……百夫长,副百夫长。”

    “将士在前方奋勇杀敌,每斩杀一名敌人,皆可记一功,待功劳积累的足够多时,便用这些新增的爵位进行酬功。”

    “立的功越多、越大,给的爵位就越高、封地就越多,甚至就是公侯伯三爵,也不是不能分封给他们。”

    “将士见此,焉能不奋勇杀敌?可以说,只要确立了军功制度,让前线的将士们知晓,只要立的功劳足够多,就能获得爵位,那从此以后,大商军队便会所向披靡,无人能敌。”

    姜黎一口气,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说了出来。简单概括,就是现在的爵位太少了,他在

    且与之前不同的是,公侯伯三爵地位是平等的,可他新加的爵位,却被分为了十二个等级,一级比一级高。

    这么做,一是为了防止将士立功太多,升无可升的情况发生。二是为了以后,给公侯伯三爵分等级做准备。

    ,只需一个大事件发生,就能顺理成章的改革公侯伯三爵。

    “好!”

    “黎侯所言大善!”

    “若无大商军队所向披靡,何愁天下不平,诸侯不忠?”

    姜黎话音刚落,帝辛就大声称赞道。他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当然明白姜黎的提议,会给大商的军队带来怎样的提升。

    说到底,人只有为了自己的利益时,才会爆发出最大的潜力。

    而军功制度的确立,就是给将士们一个上升的台阶,让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身的阶层。

    “这……”

    殿内众人都不是傻子,皆能看出军功制度的好处。但是,如今的人域血脉为尊,能不能成为诸侯,不是看你的能力,而是看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