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张扬的青春 » 第332章 用资源换技术

第332章 用资源换技术

    于远说的这个事情,绝对不是信口开河,而是后世里的一些经济学者经过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

    这个时代的华夏,经济上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很多产业因为依赖外来的技术,自己也就根本没有想到去发展,或者被国外更加先进的技术打压得无法发展,最终只能借助海外的资本发展,企业自然就落入海外资本的手里。

    这就是后世的华夏,在技术上进步一直很缓慢的主要原因!

    将心比心,我们华夏不希望国内的企业完全失去自主权,那么岛国的企业也是一样,他们也希望引进的外资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企业又能掌握在岛国的企业手中。

    三木英男,“那我们就从小企业入手,自己整合起来,同样能做大做强!”

    于远摇摇头,“这不是我们的目的!”

    “我们的目的是能够获取先进的技术,光靠自己研发的时间会拖得太长,到时候不一定能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啊!”

    “再说,目前一些企业的行为,说不定还有其他的原因影响,他们和这些财阀、财团其实是一体的,代表的也是他们的利益为主!”

    了解岛国这段时间历史的人就知道,这个时候,岛国政府也正在为他们的经济焦头烂额,他们是很希望外来资本能促进岛国的经济发展的。

    但他们的注意力不会放在技术专利上,而是会担心对他们经济造成破坏。

    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一是对岛国自己的工业和科技实力有自信。

    第二,技术专利这个东西,对于禁运的技术专利,他们肯定不会轻易放手,至于以后研发出来新的专利,他们也没办法阻拦。

    再说,没有人知道岛国以后哪些技术最重要。

    可是,于远知道世界发展的速度啊!

    知道现在很多还在发展中的技术,在后世却是举足轻重!

    三木英男还是不大相信,“于先生,我们远方集团是香港的企业,和大陆的企业还是有区别的。”

    于远点点头,“是有区别,但我们远方集团没有国外的资本参与在其中,他们还是不会那么放心,至少在影响岛国经济这一点上,他们不会放心!”

    余香也有点焦急了,“小远,那怎么办?”

    于远说出了他的想法,“我认为,你们也应该以财团的形式,把你们不能用收购方式达成目标的企业拉进来,组成环状持股,真正成为一个有华夏企业参与的岛国财团。”

    “余香姐,我们远方集团甚至可以用优惠条件和资金、股权,换取共享以后研发出来的专利权!”

    三木英男,“那要具体怎么操作?”

    于远认真思考了一会儿,“远方集团和樱花基金,这一段时间立即改变合作模式,通过樱花银行作为依托,开始组建财团,三木先生对外界宣布吸收香港的港资企业加入,就是为了更好地进军华夏市场!”

    “余香姐,我们远方集团现在在资源和粮食方面的布局已经基本完成,而且还在迅速扩张,而岛国在资源和粮食上都是缺乏的,首先对岛国的政府就很有吸引力!”

    “我们的远方集团的目标,从来就是做实业,同样是最需要资源,我们可以用资源换取技术,远方总部会调集资源配合你们!”

    三木英男提出疑问,“如果我们是以财团的形式运作,那不是带着他们发财,又没办法得到他们的企业,如何得到他们的技术?”

    于远问,“现在我们收购或者控股的企业有哪些你们比较看好的没有?”

    三木英男想了想,“我们收购和控股的企业涉及面比较杂,三井的一些产业给我们先不提。”

    “有一家信越是从事化工原料的,村田和TDK公司在陶瓷粉材料方面有些建树,在原材料还有罗门哈斯在树脂材料学走得比较前面,JX公司在金属材料也比较专精,还有东邦公司的碳纤维研发,电池能源有紫园和高慧......”

    “岛国电子和肯高属于光学领域,日东电工、罗姆生产元器件,Gigaphoton公司研发激光器,安川公司致力于核心算法和工业机器人,还有就是做真空蒸镀技术的DNP公司......”

    “工业类的比较多,拿下了山崎马扎克机床,大隈重工,牧野加工中心,神户制钢所,IKO轴承,荏原制作所,金刚组、浅田铁工......”

    于远很惊讶,“你们拿下了山崎马扎克,还不满足啊,还说手上没有大企业!”

    三木英男,“于先生认为马扎克很大吗?它在岛国属于中型企业而已,我们想要的是六大财团旗下的一些重型工业和电子制造,那才是真正的大企业!”

    于远这才想起来,山崎马扎克虽然是原来的财阀产物,但它的发展方向是智能数控机床,虽然现在已经很出名了,但也没有后世那么成功!

    只是没想到马扎克这种企业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遇到了危机,三木他们肯定是付出很大的代价才拿到的。

    果然,三木英男接着说,“这其中很多公司都是在远方集团进入岛国之前就收购回来的,我们作为资产并入了合资公司。”

    于远问,“那这些公司的技术团队有没有一起过来?”三木英男点点头,“我们经过分析,很多都是采取控股的方式,让出很大的股份给他们,而且不轻易干涉他们的经营和研发工作,并承诺无论盈亏,都会保证科研的资金。”

    于远很高兴,“我们名下既然已经有不少企业,那就更好操作了,既然要在这个市场上扎根下来,就应该该打的打,该拉的拉。”

    “在选择加入我们组建的财团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核心企业进行筛选,属于竞争对手的我们如果不同意技术专利属于我们,或者和我们共享,我们不仅不吸收,还要不断地打压他们!”

    “这一点,远方集团总部会控制资源协助你们行动!”

    “如果是我们急需和缺少的企业和技术,那我们就进行拉拢,但你们可以在合同上做出一个对赌协议。”

    “比如,我们能在多少时间内,让他们在我们金融主业的股份增值多少,他们就把技术和我们共享,如果我们做不到,就赔偿他们多少股份。”

    “这样子,我们不贪图利益,他们应该会接受对赌条件,毕竟做企业不就是为了企业的发展,自己的财富和社会地位不断增加吗?”

    三木英男一下子兴奋起来,“于先生,你这个提议好!我们在远方集团的指导下,整个银鹤金融的资本那是翻倍地增加,去年年底的石油期货,这次东京的股指期货,我们可是赚得很舒心啊!”

    “更有趣的是几个财团也进入金融市场像捞一把,却输得很惨!对他们目前那种拮据的场面更是雪上加霜!”

    “现在我们银鹤金融集团,不,就是我和田中所负责的樱花基金和东海基金,也已经是在岛国首屈一指了!我更是成为了东京上层的知名人物!岛国政府现在对我们银鹤金融体系可是抱着很大的期望!”

    于远认为银鹤金融集团引起岛国政府的重视很正常!

    六大财团可以说是岛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不良债务和坏账居然高达73万亿日元,那可是6500亿美元,相当于岛国这个时代半年的GDP了。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如果这73万亿的资产没办法盘活,那岛国的经济绝对会遭到重挫!

    于远还知道,最迟2000年4月份,岛国政府就会出手,用岛国的兴业银行和第一劝业银行、富士银行合并,东京信托银行和最难支撑的三和银行、东海银行合并,三菱控股则和岛国联合金融控股合并,用国家资本托起他们的信用!

    于远在佩服岛国政府的勇气的同时,也很清楚岛国在经过将近二十年的经济萎靡,做出这个举动是多么的无奈!

    现在银鹤金融的崛起,应该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如果银鹤金融再能吃进富士财团,消化掉多一些的不良资产和债务,化解了大部分的银行坏账,估计岛国政府不一定会出手!

    因为肉是烂在锅里,没有被外人吃了----当然,那些不良资产,岛国政府巴不得是外来的资本吃去,那可是骨头,不好消化的!

    可惜的是这个时代有个于远重生回来,清楚地知道今后的发展,又早早地手握着远方集团这样的商业帝国。

    不要说六大财团手里的不良资产再过几年,大部分都是优质产业。

    就是他们手中的地产板块,也最多就是在手里放个三四年,2003年以后,岛国的经济开始快速恢复,现在的废纸全部都变成了黄金!

    哪怕于远不看好的资产,到时候包装一下,再当作黄金卖掉都行,后世里的的某些不良基金,用这种手法,玩残了多少华夏的企业,自己却吃得撑不下了!

    6500万美元的不良资产和坏账,刨除完全没有价值的资产,在按照惯例打个大大的折扣,也就是接受两三千亿美元的债务,而且肯定是分十年以上付清,这对远方来说绝对没有问题。

    当然,承接不良资产的时候,还肯定会要求岛国政府的优惠政策,六大财团也必须用优质资产做搭配,要不然谁干?

    于远也不会把他们的全部不良资产都接手过来,哪怕有钱赚都不干!

    只要岛国不出手帮忙,这些不良资产和已经没有办法处理的坏账,可是拖住六大财团扩张脚步的脚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