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绿乡 » 第九十三章怒摔财神爷

第九十三章怒摔财神爷

    再说村里的村民苏冬成,被人烧毁鸡棚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完,他女儿圆圆进城学习理发技术,在回来的路上被一辆飞奔而过的货车刮着。

    人被带起来后,重重地摔在马路上。幸亏抢救及时,保住性命,可惜摔坏一条大腿。更令人苦恼的是肇事车辆连停都没有,听说是辆外地车,找到的可能性很渺小,因此所有的医疗费都由个人承担。

    圆圆把家里这些年挣的钱花光是一回事,叫人担心的是她才十六七岁,刚刚走上社会就遭受如此巨大的创伤,弄不好落个残疾,心理上会受到一辈子的影响。

    宋小淑日夜不停的安慰她,照顾她,担心她。高丽云知道后,把家里不用的电脑搬来,帮她到电信局办理入网手续,教圆圆上网学习开网店打发伤心郁闷的日子。

    还有一个村民骑摩托车赶集,在路上躲车,不小心骑到一棵大树上撞得脸破鼻子歪,昏死过去。

    村里近年发生一连串不幸的事件,引起人们的恐慌。有村民说,村里的风水变坏,是人们近年大量修盖房屋的原因。

    特别是有的人把房子盖到村外,不断砍伐树木,使树木逐渐减少,让家财遭到暴露,容易受到鬼神的欺凌。

    只有在村里大量种植树木,把神庙修葺一番,才能够保证村民从此平安度日生活,否则,说不定谁家又遭大难。

    村民们你说我传的,闹得沸沸扬扬,鸡飞狗叫。于是,村委会组织村民,在早已被风雨摧毁成为荒地的旧庙遗址上,盖起一座神庙。

    这天是神庙竣工的日子,喜欢求神拜佛的村民从镇上租来锣鼓,买来红绸缎举行庆祝仪式。

    不等人们吃完早饭,锣鼓就开始响彻云霄。庙前聚起许多香客,和看热闹的村民。

    这座庙就距高利国的面粉厂一箭之遥,那咚咚铛铛的响声吵得他不是记错数,就是算错帐。闹得工人也不安心干活。

    “走,咱们都看看去。唉,你别忘了把机器关上。”村里难得有如此热闹的场面,高利国命令停工,和大家一起走向庙前。

    陈大嫂的丈夫去年得了场急病离世,她想到丈夫整天开车跑外挣钱没有享过一天清福,经常暗自伤神,直到今年儿媳妇给她生了个胖孙子,她的心情才有所好转,整天又乐呵呵起来。

    今天她抱着孙子挤在人群里看热闹,一扭头发现高利国站在旁边,脸上挂着阳光也在观看,知道他的心情比原来好多,忍不住冲他说道:“利国,你过去上柱香磕头,拜拜,求菩萨早点给你找个媳妇,生个儿子吧。”

    “神五”飞月回来,“神六”也要快了,谁还会在心里信仰这个?这种信仰只会给人们带来一点慰藉,盼头,让人们不安的心灵得到一点宁静而已。高利国一面看,一面想,觉得滑稽可笑。

    他听到陈大嫂的话语,狡黠地一笑,过去搂着她的肩膀,说:“我求天求地,拜神拜鬼还不如求你呢。你改嫁给我吧,那样,我不但有儿子,连儿媳妇和孙子也都有了。”

    周围的人听完高利国的话,再看陈大嫂的窘迫样,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有的甚至笑出眼泪。“陈大嫂,别光说人家,你也求菩萨再给你找一个男人吧。”

    陈大嫂推开高利国的拥抱,刚想说句话挽回面子来。听到人群里说她也该求菩萨的话,赶紧低头抱着孙子离开。

    本来这个玩笑到此该收场,谁知人群里有几个长舌妇议论起来说:“陈大嫂在这儿求求管用,高利国不可能管用。”

    “为什么这样说?是不是他年轻不信这个。”

    “不是,他户口不是咱村里的人。他户口早就农转非出去了。”

    “可不是,他虽然在咱村里长大,但户口出去就不算咱村里的人啦。”

    “是啊,咱村里的户口薄上没有他的名字,这个神是知道的。怪不得他在这里过的不顺,原来没有神保佑他呀。”

    本是瞎说瞎掰的话,高利国听见却是心乱如麻,隐藏的伤感也跟着汹涌出来。

    他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到面粉厂,走到逢年过节都会拜拜的财神位前,瞪着眼睛看了一会儿神像,愤怒地拿起来摔到地上。

    顿时,瓷做的财神爷四分五裂,碎了一地。他接着把牌位盒一下子推到。

    拿工具准备干活的老王听到动静,过来一看,吃惊地说他,“高老板,你疯了吗?这是你家的神灵,你怎么可以推到摔了。”

    “他们不管我的死活,年年供着何用?”高利国生气地说完,用脚去踢地上的碎瓷片。

    工人们都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劝说,恐怕他又做出什么大逆不道来。“管不管用,我们祖先一直供着敬着,你毁了,不是自寻烦恼吗?”

    老王见他不听众人说,仍就怒气冲冲地站立不动,忙把他拉到阴凉处。

    看他心情有所平静才说:“高利国,在你眼里,我是花钱雇来干活的。在我眼里,你是老板,我干我的活,你给你的钱。可实际上,我们都是人,都是为了在这个世界上好好活着的人。”

    他拿出一支烟递给他点上,然后也给自己点上吸了几口,沉思片刻,看到他没有反应,继续说道:“老板娘没了,你还有父母和亲朋好友。让我看,你仍然比我们好。你父亲每个月有退休金,和你母亲身体好好的。而我们,有的早就没了父母,有的还得天天想着怎么给父母弄俩钱看病花。咱们这里面谁像你?办工厂有兄弟姐妹凑钱帮忙。还有,你会开汽车,会谈生意,哪里都比我们强,咋遇事就看不开呢?唉,看来你是从小没有吃过苦的原因。”

    “哼!”高利国只是苦笑一下,没有说话。他想:这是你们眼里看到的东西,其实谁知道我心里的难处。我天天烦,不只是因为老婆孙静的死呀。我有能力?是不是因为我有能力,老天爷才让我背负更沉重的担子?我真的快扛不住了。

    老王继续开导他说,“我现在的老婆不是原配,娶得第一个老婆嫌我家里穷,带着不到俩月的孩子跑了。当时让人家戳脊梁骨笑话的少不起你。那几年,有好几次都想上吊跳井死了拉倒。幸亏国家实行生产责任制,分田到户。我靠自己的力气到处拾粪种地打粮食,才慢慢混好找到现在的这个老婆。不料这个女人来了只给我生下仨闺女,害我到老了都不知道叫谁养活,可是得照样活。我说咱们人啊!只要有口气,有吃有喝的,就好好地活着。”

    听到这儿,高利国嘿嘿笑了一声,“你有仨闺女?老了仨闺女可以养活你呀。”

    “你没有听说吗?上墙的老鼠打不了洞,出嫁的闺女养不了娘。”看到老王一本正经的说到这里,高利国嗯了一声。

    他想到他人朴实,思想却陈旧,不由从心底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