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绿乡 » 第六十八章家长里短

第六十八章家长里短

    日子过得飞快,时间过去三年。镇政府和银行,学校陆续集资盖起楼房。杨爱军爷儿俩各自凑钱买了一套,帮着父母搬进楼房,他这边也收拾好。

    这天,两口子站在阳台上,眺望着远处的风景。只见不远处的国道上车来车往,不时传来汽车行驶的轰隆声,显示着交通繁忙,经济发达。田野上春风拂动,树木葱郁,麦苗青绿,河水似条白练躺在大地上。

     “没有想到乡镇上也盖楼住上楼房。”高丽云长舒一口气,从心底发出一声惊叹。

     “是啊,社会发展越来越好,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很快步入小康水平。”杨爱军伸手在她肩上拍了一下,继续说:“时间不早了,你去接孩子,我做饭。”

    孩子到上幼儿园的年龄,高丽云打听到镇上新办的私人幼儿园挺好,决定和家里商量好送进去。

    她爬楼走进婆家还没有开口,杨母就对她说:“爱军和你说过没有,我们准备下个月搬到城里去住,准备叫帅帅跟我们去城里,上区机关幼儿园。”

    杨镇长去年被调到区里上班,老两口迟早搬到城里去住,没有想到会这么快,何况婆婆还没有退休。高丽云犹豫片刻说:“孩子还小,到时候看看再说吧。”

    杨母责问:“犹豫什么?省城的教育资源比这里好。”

    “可是孩子太小,不能缺少父母的关爱。”看到婆婆摆出盛气凌人的样子,高丽云不愿意和她多说,领着孩子离开。

     杨母生气地对男人杨镇长说:“看你儿子惯得媳妇什么样?不管好事坏事都依着她,好像她真能似的。”

     “不管能不能,她刚才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呀。”杨镇长这句不偏不向的话,弄得她哑口无言。

    随着农村进一步的经济发展,商业街上的房子多起来。店铺犹如雨后春笋,一个比一个铺张的喜庆,陈小兵的照相馆有些落伍。特别是旁边装饰豪华的影楼,年轻时尚,又接近潮流,把陈小兵那个又老又旧的照相馆比衬得毫无生机。

    小兵照相馆重整旗鼓,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陈小兵掂量掂量只好忍痛把照相馆转租出去。

    高丽霞轧面条的生意比较平稳,没有挣到大钱,却有点积蓄。家里添了家电,三轮车换成机动的。高丽霞觉得陈小兵把照相馆处理,天天呆在家里帮着轧面条,侍弄着那几亩地,有点浪费劳力,和他商量着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买了一辆带顶蓬的三轮车,让他去镇上赶脚拉客。

    她这一想法立刻得到效益,因为经济贸易往来,出门办事的人多起来,特别是在农村,公交汽车行驶不到的地方,非常需要这种廉价的交通工具——机动三轮车。

    于是,陈小兵开始每天顶着太阳,淋着雨雪,起早贪黑的象骆驼祥子一样干起脚力活,不过,他比骆驼祥子幸福多啦!

     原来人们手中有点钱都是放起来,留着给孩子娶媳妇盖房子用,不过这个观念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人们开始知道用钱生钱,想到把闲散资金利用起来,不够就去贷款,或者去地下钱庄。

     苏冬成就这样把农业机械一一购置,播种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放满院子,农忙季节用这些机械播种,收割庄稼,挣些钱。一年到头的闲日子,他实在无事可做,凑热闹似的也买来拉客用的三轮车,开始到处拉人送货,这样一年到头下来,连上地里庄稼和养鸡的收入,算是渐渐富裕起来。

    嫁给他的宋小淑,也渐渐跟着好过起来,舍得花钱买点好吃的改善一下生活。因为困难时高丽云没少帮她,时常赶集拿些新鲜的农产品相送。

    这天,她拾了几斤鸡蛋,带着已经四五岁的女儿来到镇上找高丽云拉家常玩。高丽云接过鸡蛋,赶紧包上两包好茶叶给她。

     “这鸡蛋是自己家鸡产的,拿来给孩子吃。你这茶叶可是花钱进来卖的,不能白要。”宋小淑说着,拿出二三十块钱来。

    “这鸡蛋是自家的鸡产的不错,可是鸡得吃粮食呀。那粮食可是你那汗珠子摔八瓣种地劳动来的,还有化肥,种子,农药都得需要钱买。”高丽云说着把钱塞回她的手中。

    宋小淑的女儿圆圆忽闪着亮晶晶的眼睛,盯着玩汽车玩具的帅帅看了一会儿,才斗胆上前蹲下。帅帅呢,上来瞅她,不说话。后来熟悉了,他们互相追逐着玩起来。

    两个大人看到孩子玩得不亦乐乎,依着门框闲聊起来。“听说冬成哥,贷款买了台联合收割机,怎么样?”

     “还行吧,反正挣的不如花的多。他真能折腾,真不知道下一回又打算借钱买什么。哎,这不结婚时借的钱刚还上,又拉些账。”宋小淑的脸色溢出幸福的光彩,不像早年一说借钱拉饥荒愁的慌。

     高丽云笑着说:“现在人过日子就这样,不大胆借钱置东西挣钱,永远过不好。”

      “可不是,他说,拉点账过日子有奔头。你听见有这样说话的吗?有愿意贷款拉账过日子的吗?原来一想到手里有钱都还银行,心里难受,如今习惯啦。要不怎么置家业?”宋小淑随和地应承。

       高丽云拿出一包瓜子来,抓给她一把说: “现在过日子和原来不一样,原来谁家有事借钱叫人瞧不起。”

     “可不是,现在相反了。不过借了还不上怎么办?”小淑磕了几个瓜子说。

      “慢慢还吧,早晚会还上的。”高丽云自信地说。

      宋小淑想起陈年往事,说:“哎,我结婚时,我嫂子为她娘家兄弟借的冬成他大嫂的钱,到现在提也不提。”

     “哈哈,十里八乡恐怕没有你嫂子这么好的人。我听说,她当做你的彩礼钱,塞自己腰包里。”高丽云说完,无奈地笑着摇摇头。

     宋小淑护短地说:“丽云,别人这么说,你可别这么看她。我嫂子这两年比原来强多啦,知道逢年过节给我妈买点东西吃了。还有,刚买拖拉机那年,她给出钱来。”

     “嗯嗯,日子比原来好过,行事为人也变得大方起来。哎,听说你哥在城里干装修挣钱不少?一年挣好几万吧。”

    “嗯,还行,不过一点也不容易,每天起早贪黑的。”

    “还有你侄子洋洋考上重点高中了,听说学习不错。”

    “嗯。你们也挺好,住上楼房。”宋小淑羡慕地说。

    “别急,以后都会住楼的。”

    “谁住楼房,庄户人家不能住,鸡猫狗鸭的往哪里拦?”

    高丽云笑笑说:“不过自己可以盖楼房,村里有盖二层楼的了。”

    盖个宽房子大院就不错了,盖二层楼得需要多少钱啊?!宋小淑心里估摸着没有言语。

    “不信啊!”高丽云看她低头不语,继续说:“记得我刚下学那几年,割麦子都用镰刀,哪有联合收割机。你看,才几年的功夫就有了。”

    “是呀,现在咱这里谁还用镰刀割麦子。别说割麦子,就是用锄头耪地拔草的也少了。都用除草剂,省心又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