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清朝当大官 » 第一百九十九章 钦差去哪了?

第一百九十九章 钦差去哪了?

    此刻的送行现场已经被别有用心的人给制造成了一个绝好的杀人场地,各位侍郎还有钦差随员都以为是当地百姓善良单纯,根本就没发现杀手就在眼前了。

    确实,这些百姓确实是善良的,但那是指真正的百姓,而不是经过化妆乔装的所谓的百姓,只是真正的百姓们的善良被这些人给利用了而已。

    就在大家手忙脚乱的时候,六七个身手敏捷的高手已经到了李序然的身边,当他们掏出刀子的时候,周围的人才知道这些人是要对李序然下手了。

    “大家小心,有刺客,快保护钦差大人,快”,杜唐大声的说道,安刚立刻拔出刀,开始和他们搏斗起来。

    但是由于人太多,现场又非常的混乱,所以李序然周围的亲信根本就近不了身,只能在外围喊叫,而无法靠近李序然。

    安刚还有几个亲信全力的抵抗,无奈那些杀手人多,专门留下人和安刚他们一一对决,而多余的人则直接向李序然杀过来。

    这时,安刚急忙把李序然放到轿子里,然后死死的守住轿子。

    就在这时,又过来几个杀手,其中的一个取出几把飞刀,“嗖”的一声向李序然的轿子发过来,同时也有几个人拿出弓箭,向轿子里射去,顿时,轿子里发出一声惨叫,轿子上留下几只箭,而另外几支却射了进去。

    与此同时,也不知道从那里出来了李序然的亲信,他们用轻功飞过来,直接落到了那些杀手面前,原来,之前那些亲信是故意往出引这些杀手。

    毕竟是跟随李序然久经沙场多年的,这些杀手很快就被拿下了,安刚命人拔掉了轿子上的箭,命令周围的亲信围住轿子,尽可能挡住周围的视线,并将注意力转移到那些杀手身上。

    “大哥,大哥”杜唐哭喊着,但他们没有让别人靠近轿子,也没有向别人说什么,而是告诉他们要尽可能不要让百姓们乱了。

    安刚急忙和刘侍郎他们商量:就说是钦差大人受到惊吓,但并无大碍,现在坐到轿子里了,就由刘侍郎来代替大家告别,百姓们现在在才反应过来,有坏人要害他们的大恩人,所以,他们急忙让开一条路,他们的想法很善良:那就是坏人一定藏在人群里,所以,他们便自觉的向后退,钦差一行便很快就离开了。

    安刚是何须人,他已经命亲信将这些还没死的杀手给看了起来,并给他们点了穴,免得他们自杀,然后派十分可靠之人拉着马车将他们看起来,并分批在后面派了增援人手,这些杀手是他们争取的对象,自然也是这些杀手背后主谋争取的对象。

    好在这里大队人马里有三个侍郎,所以,那些人也不敢在这钦差随员的大队里怎么样。

    走了一会后,百姓们便被慢慢的甩在了后面,这时,杜唐对几个侍郎还有随员说道:“各位大人,钦差大人怕是不行了,这样吧,我带几十个人在前面先走,要是能找到个药铺什么的也好给大人先看看,我们带的药远远不够啊”。

    几位侍郎也没办法,刚才钦差随员的医官已经告诉他们钦差受了重伤,怕支撑不了多久,所以,只有尽快救他,毕竟李序然的官比他们大,李序然不能出任何的闪失是最起码的。

    就这样,杜唐便带了几十个亲信,乔装了一下子轿子和衣服,便带着李序然提前走了。

    不过,大家们就在杜唐他们将李序然从这个轿子转移到另外一个轿子的时候,不少人看到了李序然:他浑身是血,眼睛紧闭,脸色苍白,被人抬着,像个死人一样,一点反应都没有。

    就这样,大家眼睁睁的看着钦差大人在杜唐还有安刚他们的带领下,远远的离他们而去。

    其实,这个刺杀李序然的阴谋早就在酝酿了,而迫使他们下了决心的是李序然在告诉了自己掌握了莫本和佟尔璞的来往后,而河南布政使则是在他知道李序然掌握了自己贪腐的证据后。

    这两个人的心里很清楚:李序然掌握的那些东西,随时可以使他们完蛋,不会因为李序然离开这里回京后就没事了,可是,他们又拿不回那些东西,所以他们只能这样用这落井下石的杀招。

    但李序然毕竟是一品大员,他们也不知道佟尔璞和富察鲁他们到底对李序然有什么怎样的计划,所以,他们必须还要向这两位大学生禀报,探探他们的口风。

    上次李序然截获了进京送信的人后,这次他们可再也不会用这种方法了,于是,他们亲自派了自己的管家去禀报,这些管家本来就是两位大学士府上下来的,所以他们去倒也没有什么不合适。

    但是,两位管家回来后却得到同样一个答复,一个令人沮丧的答复:佟尔璞和富察鲁都什么话也没有说。

    其实,这一点是可以想象到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对于两位大学士来说,李序然自然是威胁到了他们的势力,所以,如果能除掉他当然是很好的了,但是,毕竟现在还没有到了这一步,所以,他们不会主动提出来,但现在莫本他们主动提出来,那他们也就没有什么反对的了,这也是一种借刀杀人的做法。因为,这和他们亲自派出去的人还是有区别的。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结果,他们既没有说同意,也没有说不同意,他们的潜台词是:你们要做什么,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发生什么事和我们没有关系,这其实也就是默许。

    于是,有了这个默许,莫本他们就大胆开始行动起来,莫本派了六个杀手,而河南布政使派了四个,这也是风险共担吧。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结果是这样的,没有亲眼看到李序然人头落地,竟然还让李序然的亲信将这些杀手给控制了起来,他们也没办法,钦差大人出了事,他的亲信还有崔侍郎和刘侍郎都封锁了消息,这就导致莫本他们也不敢带兵前来,否则就会不打自招了,况且这个兵部的崔侍郎和户部的刘侍郎的官也比他们的大,他们也是二品大员,官兵们没有经过允许私自靠近,那也是不轻的罪名。

    不过,他们已经通过混在里面的奸细已经打听到了,那就是李序然已经浑身是血,而且连眼睛都睁不开了,结合刚才的那些飞刀和箭头,所以,他们便认定李序然就是不死也八九不离十了起码残废,官是当不成了。

    所以,他们就没有冒然的继续追杀,而是将这个情况再次派人去禀报给了京城的二位大学士。

    过了几天后,钦差的随员就到了京城,他们到京城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去李序然的府上打听李序然的消息,但得到的结果却令他们大吃一惊:杜唐他们都回来了,但李序然却没有消息。

    当然,佟尔璞和富察鲁也装作来拜望李序然,但得到的结果却都一样。

    由于几位侍郎已经将这里的情况告诉了皇上,所以朝中不少人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了,只是,皇上却没有给几位侍郎回复圣旨。

    另外一个大学生杨再兴却没有到他府上,不过当晚杜唐却去了他的府上。

    第二天便要上早朝了,文武百官们各自早早的来到了这里等候,唯独却没有见李序然。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李序然是他们的第一话题。

    有人说李序然死在了路上,由于天气热了,距离京城太远,所以只好火化了,也有人说李序然还是被抬回了府里,各种版本的都有。这时,只听见御前公公喊道:皇上驾到,众臣早朝。大家这才纷纷闭上了嘴,整理衣冠,向金銮殿走去。

    行完参拜大礼后,皇上开口了,说的自然是这次赈灾结果的事情。皇上没有先说李序然的生死,而是让众臣们先说说自己的看法。

    话毕,杨再兴站出来说道:“启奏圣上,据河南河北两地来报,自钦差大臣去了两地后,几百万的百姓有粮吃,有衣穿,而且过年的时候还有肉吃,现在的筹到的粮食可以支撑到夏粮下来后。最可喜的是,两地修建了水渠,将该省最大的两条河里的水引到了田地里,各村都有专门养马养牛人员和场所,女人们养蚕织布,小孩们有书可读,春播的种子已经下地,不少地方还栽了上小树苗,真是一片欣欣向荣可喜可贺之景啊”。

    杨再兴说完后,不少人纷纷附议,这时,佟尔璞也站出来对李序然大加赞扬一番,富察鲁附议,不少人也附议。

    之前,莫本他们上折子全部都是说李序然的好,至于真正的拥戴李序然的人,自然是实话实话,如此一来,李序然终于做到了众口一词。

    不过,这件事很明显,有人赞扬李序然是真,但佟尔璞富察鲁还有莫本那却另有打算。

    因为,他们知道,李序然不死也残了,所以,他们尽管可以把所有的赞美都给了这位钦差,反正李序然也做不成官了,哪有残疾之人做大官呢?

    于是,他们自然也不会把原先准备参李序然依旧控制北沙、还有两江的官民之事说出来,也不会将李序然对官商的过于严厉说出来,总之,他们不会拿那些不利的事来为难李序然,不然还落个和李序然被害有关的嫌疑。

    这时,皇上说道:“这些朕都已经知道了,朕要好好的奖赏有功之臣,诸位四品以上的随员都有重赏,朕就在这里不一一说了,现在我们先说说钦差李序然的事情,听说他在回来的路上被刺杀了,而且还是在百姓的人群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崔侍郎和刘侍郎便站出来将情况说了一遍,因为,他们两个是在现场的,所以,他们就最有发言权了。

    听完他们俩个的陈述后,大家沉默了一会,这时,皇上说道:“诸位,你们都是在官场历练多年的人,你们怎么看这件事,是谁要狠下心下这个手,大家说说,咱们一起断断这个案子,今天,你们都是刑部尚书,好不好?”。

    这时,一位官员站出来说道:“启奏圣上,微臣老家就是济州府的,据微臣所知,当地的山匪众多,听说李中堂这次去了那里后对山贼进行大围剿,所以,微臣认为一定是山贼为了报仇才下的狠心”。

    他说完后便有人来附议,其实,这是佟尔璞的安排,他就是要引导人们朝这方面想,李序然剿匪,山匪为报仇杀他,这听起来合情合理,有人附议也没有什么不合适。

    就在大家按照山匪这个话题议论的时候,杨再兴开始说话了:

    “大家方才都听两位侍郎说过了,由此可以判断,这些杀手都是训练有序的,而且他们没有将地点选在了城里,而是选在了路上,并且他们就在人群的前面,说明他们很有谋略,绝非山贼之为。

    还有一点,请大家想清楚,是在李中堂离开这里回京的时候动的手,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李中堂对当地没有威胁了,那么杀手就是想让李中堂死,什么为了报仇,山贼真的那么讲义气?大家想想看,李中堂是钦差,他只下了个命令,动手的是那些地方官,那么山匪怎么可能找李序然报仇?,所以,微臣以为,一定是有人专门想置李中堂于死地,而根本不是山贼”。

    这时,刘侍郎也开口说话了:“杨中堂说的有理,微臣当时就在现场,那些杀手身材均等,目标明确,还有就是他们等李中堂离开济州的时候才动手,这其中的缘由确实很值得我们怀疑,请皇上明察”。

    底下自然又是另外一种议论,说什么的都有。当然,最为关键的是心里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突然,杨再兴说了一句话,现场立刻就安静了下来:“听说,当场抓住了几个杀手,这些人也一同随大队人马进京了,我们问问他们不就知道了吗?”。

    这时,佟尔璞和富察鲁立刻感到心里一沉,尽管他们知道这些杀手被李序然的人控制了,但他们打算将这些杀手关在牢房里后找个机会解决掉灭口,但没想到昨天刚到京城,今天就被直接传到皇上这里,这个意外确实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过了一会,才有人站出来说道:这里是金銮殿,一般人怎么可以来这里呢?

    没想到被皇上痛骂了一顿:刺杀朝廷的钦差,这么大的事,怎么就不能到这里来受审呢?

    不过,皇上毕竟是皇上,他先退了下去,而是让刑部尚书站在前面问话。

    就这样,那几个剩下的杀手便被带了进来。

    众官员用像看外星人一样的眼光看着这些人:他们穿的很普通,因为当时要化妆成百姓,不过,他们的身材和长相确实不像是山贼,相反,反而很精干很讲究,他们来到这里后,一动也不动,他们是被人完全抬进来的。

    当刑部尚书问话的时候,他们一句话也没说,才知道是被点了穴,于是,刑部尚书只好向里边请旨,问问皇上该怎么办。

    过了一会,那个公公出来,刑部尚书听后便命人将他们的穴道解开。

    就在大家都等着这些杀手被解穴后会供出他们背后的主使的时候,没想到这些杀手的穴道刚被解开后,就全部用功自杀了。众官员立刻乱成一团,而佟尔璞和富察鲁的脸上漏出一丝难以察觉的阴笑。

    这些人很快被抬了下去,皇上也再次坐到了龙椅上。

    “皇上,刚才大家都看见了,这些人绝不是山贼之流,其手段和手法绝非一般人能比,一定是背后有人在操控,皇上明察啊”,杨再兴说道。

    底下的官员也纷纷开始附议,刚安静了一会,现在又开始吵了。

    “好了,都别说了,这件事朕自有分寸,刑部派专人去彻查此事,一定要查出个结果来”,皇上最后一锤定音。

    随后,皇上话锋一转:“通过此次赈灾一事,大家都看清楚了,其实,我们也可以不用靠天吃饭。改善民生、整顿吏治、惩治贪腐、办学育人,这些既然在两个灾区可以实行,那为什么不在全国实行呢,朕决定效仿先贤,派一位大臣主持变法,也就是变革,专门整顿目前的困境,那么大家说说,这个主持变革的人谁最为合适呢?”。

    大家知道,这个人选必须是有分量和威望之人才可以,不然是很难服众的,这个差事是很得罪的人,而且任务很重,但这个差事要是做好了可以名垂青史,像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即便是最后结局不好,但这些人却是成了典范。

    同时,这想法是皇上想出来的,所以,阻力自然会小一点,即使办不好,也不会有性命之忧,这样一拉,几位大学士就都想争一争了,哪怕是假意的争一下,也是显示出为君分忧的样子。

    于是,底下不少人便开始推荐佟尔璞富察鲁还有杨再兴,毕竟他们几个才有这个资格。

    而佟尔璞和富察鲁也没有表态,因为,他们只是想证明自己的分量和威望而已,但真正得罪人的这个差事他们还不是特别的想做。

    杨再兴做了表态:只要皇上下旨,他愿意挑这个重担。

    这时,皇上开口了:“大家说的很有道理,诸位都是老臣了,朕自然是很放心的,不过,朕觉得有一个人更为合适”。

    底下的人立刻议论起来,这时,只听见皇上说道:“传”。

    于是,几十双眼睛盯着慢慢被推开的那扇门,想看看这位进来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而事情往往就是这么怪,注定今天将是令所有人难忘的一天,事实是,再次让他们大吃一惊,进来的这个人正是——李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