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学姐,我是个正经人 » 第030章:卖茶女白雪

第030章:卖茶女白雪

    苏亦说第二天就能找白槿,事实证明,根本不可能。

    家里的活太多了。

    除了农活,老房子还有好多需要修修补补的地方,老爸在家,不管事,除了灯泡坏了,勉强换掉之外,其他的事情都不弄。

    因此,苏亦在家忙活了三四天,跟老妈把稻谷用风车筛糠,然后储存起来,小时候,还用家里还用竹篾围席,但,这玩意现在很少人去编织了,而且不妨老鼠,容易被啃咬,开始变成白铁皮,原理都是差不多的。

    稻谷封仓是大工程,苏亦跟老妈两人忙不过来的时候,还要找堂哥苏放帮忙,老爸就算了,让他老老实实的当自己灵魂工程师吧。

    其实,待在村子也不是没好处,起码,苏家村小学就有台式电脑。

    是上级部门统一规定采购的信息化教具,但这玩意,在村小根本就没老师会用,村子又没有网络,放在学校吃灰。

    对于老师来说,唯一的作用就是用来播放CD,屏幕这么小,还不如家里电视机好用,因此,他老爸在学校的宿舍就放着一台台式机,根本就没啥用。

    这不,就便宜了苏亦了。

    电脑是长城的,配置低得可怜,然而,对于苏亦来说,他也不干啥,只是用来码字,够用了。

    之前码字很是不方便,只能去网吧,现在,有这玩意确实方便很多。

    待在家里几天,苏亦抽空写了好几篇文章,然后放入U盘,等有空去镇上的网吧发表。

    其实,重生那么长时间,他也没想好未来要靠啥挣钱,除了码字,他对于创业,一点都不擅长。

    万一,亏本了,就惨了。

    还不如用码字,老老实实挣稿费,旱涝保收,时不时补贴一下家用,也挺好。

    然而,家里的条件过于恶劣,老妈一个人在家务农不说,房子还破破烂烂的,他急需改变这一切。

    仅仅靠码字挣钱,是不行的。

    但,文章还是要写,能够多写绝对不少写。

    此外,他还跟堂哥苏放商量创业的事情。

    不过一听到他卖茶,堂哥本能就摇头,“你这玩意还不如我养鸡靠谱,起码,不遇到鸡瘟,还可以卖出去,茶叶,卖给谁啊?咱们周边,除了逢年过节,谁会喝茶?”

    也对,太穷,没有茶文化。

    要是茶叶好卖,也轮不到他们了。

    苏亦开始忽悠,“咱们在网上开店,电子商务,连用互联网创业,不是在实体店卖茶,到时候,咱们的茶叶,可以卖到全国各地去。”

    “这玩意就更不靠谱了,光听着就像骗子。”

    堂哥不是那么好忽悠的。

    然而,苏亦也不纯粹是忽悠,“咱们先试水,小成本投入,不挣钱就撤,反正开网店也不需要花钱,咱们只需要找货源,小批量进货。”

    苏放还是有些犹豫。

    苏亦继续说,“你闲着也闲着,天天在村子厮混,还不如跟我去考察市场,包吃包住,油钱我出,还有美女陪着。”

    “咳,美女就算了,别把你放哥我说得这么庸俗,咱们还是害怕你被骗,帮你把把关。”

    大方向敲定了。

    就是一些细节上的事情了。

    “这事我二爷,成叔知道不?”

    “先不告诉他们,免得唠叨,你养鸡场的事情的,还不够深刻?”

    “咳,揭人不揭短啊。”

    穷人家孩子早当家,也是有好处的,就是干啥时候,父母很少干涉,自主性特强。

    他想干啥就干啥。

    当然,大多时候,还是需要留在家里帮忙干农活,不然遭骂。

    只要留在家里,就有干不完的活。

    苏亦在家待了几天,帮忙把稻谷封仓,就开始忙活自己的事情了。

    听到他要跟苏放去外地找活干,老爸妈也没拦着。

    不然,苏亦真考上省一中,家里肯定凑不齐学杂费的。

    这点,不用质疑,他没法去省侨中,被迫留在黄塘中学就是最好的证明。

    宁江不产茶。

    最近的产茶地就是隔壁县,距离黄塘镇差不多一百公里,骑着老旧摩托车过去差不多就要爆缸了。

    因此,他俩只能先骑着车子到市区,找熟人放车子,再坐车到隔壁县城。

    接着,租一辆摩托车跑到农场茶园,开始实地考察。

    南海产茶历史悠久,可考历史已有近千年。但真正形成经济效益的,还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南海一度成为国家红茶出口货源基地,远销海外。

    然而,开始进入市场经济,整个省份的茶业生产规模迅速萎缩。

    茶叶种植面积不断萎缩。

    就算是他们闲着所在的薄沙茶场也是如此,甚至,千禧年的时候农场改革,茶园都承包到户了。

    因此,整个茶厂的茶园,大部分都是当地茶农承包种植的。

    茶园在当地很有名气,是一个直径3.5公里的陨石坑,也叫陨石坑茶园。

    对于,苏亦扛着相机过来陨石坑拍照,他比较疑惑,这玩意有啥好拍的?

    苏亦说,“开网店,客户看不到实图,就需要靠大量的图片来了解商品,因此,这玩意必须要多拍。”

    相机也是器材店租赁的数码相机,苏亦本来打算租赁单反的,但这几年最入门的尼康D50也要五六千,押金死贵,根本给不起来,只能随便租一个像素还算过得去数码相机,凑合着用。

    也就比他的诺基亚N90好用一点点。

    苏亦一路过去,不断地在拍照,茶园的,茶树的,近景的,远景的,都拍摄。

    甚至,还刻意跟茶农攀谈,询问一些具体情况,比如收购茶青多少钱?

    其实很便宜,一两块一公斤茶青。

    当然,茶青还不能直接饮用,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

    遗憾的是,错过了采茶的季节,不然,还可以拍摄采茶的环节。

    当然,很快,苏亦就巨大的惊喜,一个施肥的本地茶农告诉他们,“其实,咱们这里经常有外地人过来旅游,只要给钱就可以采茶。”

    可以啊,才2006年,采茶体验项目了。

    有钱真好。

    苏亦需要的就是这种环节。

    到时候,把白槿喊过来当模特摆拍。

    此外,他们还打听,附近的村庄有没有手工炒茶的老人。

    当然有。

    大叔解释,“我们村子很多,不过现在不采茶,没人炒茶,不然,我可以带你们去我家。”

    妈蛋。

    七月份,真不是啥月份。

    其实,南海压根就没有冬天,啥时候都可以采茶,但陨石坑茶场这边主要是九月份开采,苏亦没有这个时间等了。

    那咋办?

    只能花钱了。

    大叔很热情,“小伙子,你们打听这些是干啥用的,你们不会是记者吧?”

    苏亦说,“我们是学生,做社会实践,要写文章,不是记者,不过听说咱们薄沙绿茶很有名,就过来实地考察,顺便采购一些手工茶叶回家。”

    大叔听到这里眼前一亮。

    “手工茶叶,我们家有啊,各种价格的都有,确实很合适送人。”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说着,苏亦跟对方就达成简单的购买意向。

    于是,等了大半个小时,大叔农活完毕,就跟他回村子。

    其实,周边这一带都属于国营农场,村子也都并入农场之中,后来改革,场队分离,职工大量下岗,茶园承包到户,因此,村子跟场队混居,很有特色。

    苏亦他们做的是小本生意,不需要跟农场打交道,直接找农户即可。

    大部分的茶青都是被茶厂收购,但少部分茶叶也会留着。

    甚至,周边镇上也会茶叶批发。

    手工炒茶,苏亦需要的是噱头,最终还是会去县城找茶叶批发上进货,他也没法从茶农收购茶青,进行加工,没有必要。

    他跟人家大叔回家,就是为了混个脸熟,方便下一次再来。

    花了百来块,买了一斤手工茶,要了大叔家的电话号码,他跟苏放离开村子,返回县城。

    开始到市场找茶叶批发商。

    之前的大叔很热情,还帮忙介绍不少熟人。

    因为他们除了种茶,也卖茶,都是各种亲戚。

    产业一条路。

    所以,苏亦也不需要经过二道贩子,直接从茶农手中就可以进货。

    但,他现在只是考察市场行情,还没确定采购多少。

    但了解到的绿茶价格,确实很便宜。

    茶青一两块一公斤,茶叶再贵也不会贵到那里去。

    最便宜的散茶,二三十块一斤都有。

    实话实说,他对这玩意研究地也不多,但他再傻,也知道他们南海茶叶,根本不值钱,就算是国营农场特意打造的绿茶品牌,品质最好的也不过千百来块一斤。

    跟小罐茶,完全就是一个天上跟一个地下。

    好吧,这俩没啥可比性。

    大致敲定一下意向,他俩也没有购买茶叶,人家老板见状,连忙对苏放说道,“老弟,我媳妇就是你们宁江人,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茶叶的价格真的不贵,整个县城,我们家最良心,你们是我小叔介绍过来的,肯定给你们最优惠的价格。”

    好不容易有一个客户,不能放走啊。

    也说明,这年头,茶叶真的不好卖。

    苏放见状,心都凉了。

    越发觉得苏亦这个生意做得不靠谱。

    面对老板,却拍胸脯保证,“老板放心,下一次,我们过来再采购,绝对优先选咱们家的茶叶。”

    还说,咱当兵的,一口吐沫一口钉,绝不食言。

    心里却打定主意,下一次,怎么也不回来了。

    苏亦趁着这个空挡,开始各种拍照。

    老板觉得奇怪,也没有阻拦。

    毕竟这年头,也没啥商业机密,谢绝拍照的说法。

    把摩托车还回去,苏放再次规劝,“苏亦,这玩意太不靠谱了,我们都待大半天了,也没几个客人上门,这生意要做得下去,才见鬼了。”

    苏亦笑,“茶叶店做的是熟客的生意,散客很少,然后靠口碑发酵,再加上,他们是直接从茶农进货,成本人很低。别看,人家茶叶店,一整天没啥人,但,人家的营业额不小,不然,大街上的茶叶店,为啥装修得那么豪华,难不成都是人傻钱多不成?”

    苏放心想,也对。

    又疑惑,“你怎么会懂这些?”

    “网上都有。”

    “难怪你会选择网上开店。”

    得,逻辑完美闭环。

    从茶园返回黄塘镇的时候,已经是大下午了。

    坐了一天的车,累成狗。

    越发怀念,有车的日子。

    俩人也没有回村子,而是直接去网吧。

    这个时候,白槿已经早早等候在里面了。

    见到苏亦他俩进来,还跟他们招手,苏芳见状,笑道,“这就是你说的美女啊?”

    苏亦笑道,“以后会有的。”

    这家伙,果然对美女念念不忘。

    在白槿旁边开了两台机子,苏放要玩游戏,苏亦也不管他,开始跟白槿对接工作。

    “我让你申请的QQ,申请了吗??”

    白槿点头,“昨天才申请到,前段时间,官方限号,好难申请,还没来得及加人。”

    苏亦点头,“有号就行,一会再添加也可以。”

    “QQ账号是多少,我添加一下好友。”

    好友添加完毕,看着好友列表上的名字——白雪皑皑。

    苏亦说道,“建议你改个名字。”

    白槿问,“这个不好吗?”

    “算了,也行。”

    “那怎么开始聊天?”

    苏亦说道,“怎么换一下机子,我先帮你编辑一下资料。”

    白槿很乖巧的起身,交换位子以后,苏亦开始上传几天拍摄的照片。

    还分了好几个相册。

    【茶园风光】/【小镇时光】/【家乡记忆】

    此外,他又到屌丝吧找一个清纯学生妹的照片当头像。

    白槿疑惑,“为什么不用我的?”

    苏亦好笑,“你愿意自己的照片,以后被全网的屌丝YY?”

    这姑娘不说话了。

    这画面,一脑部都非常惊悚?

    弄完这些,就开始加人。

    年龄选定,25岁-35岁之间。

    性别选定,男。

    白槿好奇,“为什么会选定这些人?”

    “因为他们成年了,如果读书的话,也已经毕业了,有钱,才能够购买茶叶。”

    说到这,他望向白槿,“你之前跟好友卖茶叶,都怎么弄的?”

    白槿说,“我直接群发,问有没有人买茶?”

    苏亦乐了,“有人买吗?”

    “有敢兴趣的,但,钱少,咱们黄塘镇也没有快递的,根本送不了,而且,我也没开网店,没法交易,大家都担心我是骗子。”

    说着,她问,“苏亦,你会开网店吗?听说在淘宝开网店,好麻烦的。”

    苏亦说,“不用担心,这些我来处理,你只负责卖茶叶就就好。”

    想要卖茶叶,按照白槿群发这一套是行不通的。

    又不是拼夕夕砍价。

    但这么简单粗暴的方式,都有人感兴趣,说明这一块还是有点市场的。

    这个时候,QQ窗口小喇叭跳了跳,好友通过了。

    是一个叫【一笔凝墨】的好友。

    苏亦发送信心,“我叫白雪,你认识我吗?”

    一笔凝墨:“不认识呀。”

    白雪皑皑:“我们好像互相都不认识,是不是加错了啊。”

    一笔凝墨:“是你加的我,我也不清楚。”

    白雪皑皑:“那不好意思,应该是加错了,我QQ好友都是现实中的朋友。”

    一笔凝墨:“没关系。”

    白雪皑皑:“我们这算网友吧?”

    “是的。”

    白雪皑皑:“我没交过网友,这样算的话,你应该是我加的第一个网友。”

    “太巧了,这是我的荣幸,竟然成为你的第一个网友。”

    白雪皑皑:“这或许就是一种缘分吧。”

    对方很配合,来一句,“有缘千里来相会。”

    白雪皑皑:“不好意思,我一会要下线了,不能继续上网了,下一次聊,886!”

    一笔凝墨:“886!”

    看着,苏亦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白槿看得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