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逍遥名医 » 第二八一章 赴任 宴席

第二八一章 赴任 宴席

    “不过是因缘际会罢了。”李素扭头四处欣赏着周围的风景,随口应了句。

    东平府本就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尤其是城南说是一寸十金那都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而李府在这边却是占地极大,显得财大气粗很是扎眼,这其中李老夫人,柳氏娘家财大气粗之外,更重要的是李老的二个儿子一个经商,一个做官,听说是在沿海周边捣腾各种名贵玉器,具体的他倒是没怎么细问,只知道生意做的极大,这也是让他有事没事的时候,暗戳戳嘲讽李老几句‘官商勾结’以此为乐。

    李老的夫人,柳氏,李素之前来李府里边做客的时候,倒是见过几面,是个极稳重端庄的夫人,薄唇挺鼻,五十多岁的年纪,不知是不是因为保养得当的缘故,仍是满头黑发,不过细看之下眼角那缜密的鱼尾纹,却也是会不自觉的暴露她的年纪,看的出来李夫人年轻的时候,应当也是生的极美,这却是让李素有些可惜,他们怎么在生个女儿之类的。

    李老到底是做过官的人,品位格调自是非同凡响,这小小的后花园里边也是被收拾的花草缤纷,琳琅满目,但就李素说不上名字的奇花异木,就有数种之多,也是让他很是感慨了一番。

    “那你这个因缘际会倒很是不错。”李老轻轻笑了笑说道。

    “哼,算是小子做了件对事。”曲老将宣纸放到石桌上,轻抿口茶,语气听不出是喜是悲。

    前段时间,因为李素拒不受理朝廷封赏的事情,曲老一直对他颇有成见,或许在他的想象里,朝登天子堂,暮为田舍郎才是读书人最高的一种境界吧,好在经过他的几次登门拜访,老人的态度这才勉强算是柔和下来,不过也难称的上太好。

    值得注意的是,虽说李素推脱了这次的功绩,但也是得到了不少的赏赐,算是小赚了一笔。

    看曲老这般态度,李素也是识趣的闭嘴不言,一边欣赏着院里边景色,一边听着两位老人的对话。

    老人所说的话题自然是围绕着宋彰展开的,主要还是探讨起他在离京的境遇究竟会怎么样。

    宋彰一日不到离京,凤阁对他的任命自是一日不会下达,老人们虽说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但一些更详细紧密的消息他们肯定也是不知道的。

    不过凭借宋彰的政绩,再加上有太子这样的靠山,纵然老人对那位太子的态度算不上太好,但对他的前途还是保持着一副乐观的态度。

    实际上离京那位太子现在的处境也绝不好过,自皇帝陛下放鹿中原之后,诸位皇子便对他虎视眈眈,否则这位太子的吃相也不会如此难看,近乎是逼着官员站队。

    不过说到这里,他们的话题自然也就绕不开东平府新任知府这个问题上,东平府是东南道数一数二的富庶之地,重要性可想而知,而夹杂在其中的政治博弈自然也是凶险万分的。

    不过最终实力最弱的三皇子一系的人成功上位,这却是出乎了大多数人的预料。

    当然这种有关知府的重要职位调动,肯定是要得到皇帝陛下得首肯才能执行下去的,毕竟是帝国的掌控者他这般安排肯定也是他自己的想法的,不过多半还是跟帝王权术有关。

    这个幸运儿姓孔,具体名字倒是不太清楚,只知道跟三皇子交情匪浅,实际上根据李老他们的推测,此人前来东平府镀金的可能性比较大,三皇子实力本就孱弱,这等重臣自然是不可能长期留任外边的。

    而眼下离京的局势也确实是扑朔迷离,安详稳定的表象下,

    对与这方面的事情,李素向来是不怎么感兴趣的,随意听了几句便也是兴趣寥寥,在李府用过一顿很是丰盛的午饭后,他便也是走了。

    。。。。。。

    。。。。。。

    随着时间的流逝,望海潮的余波仍以一种难以形容的余韵,向着四周府道缓缓扩散开来,可以预料的是这股波澜约莫还得持续段时间,当然相较于诗词来说,东平府百姓实际上更关注的是却是另一件不日就要发生的大事。

    那便是御医评比了。

    实际上对于诗词,东平府百姓自然是十分喜欢的,否则诗会上那一篇篇传世的诗词也不会在他们之间引起那般大的反应了,不过这类东西,若是平常与左邻右舍附庸风雅几句还算尚可,但毕竟文人雅士操弄的东西,距离平民百姓的生活实在是过于遥远了一些。

    而医术则不同,东平府作为医学圣地,虽说医道在那些文人雅士的眼里并不算什么,但东平府百姓却是常常以此为傲,引以为豪,即便是大乾群医荟萃的太医院里面,其中医术最高的约莫他就是东平府生人,数年前会乡致士的云老太爷便是如此,以云家绝妙金针治好了当今圣上久治不愈的顽疾,这个故事至今还在百姓之间久久流传。

    李素之所以这般受东平府百姓尊敬,也正是由于这种气氛的影响。

    所以可想而知,对于即将到来的御医评比,东平府百姓是如何的期待与兴奋,对于外府外道尚且不论,但对于东平府来说这将是真是的全民盛事。

    不过当然在大乾各道各府举行的御医评比,也不过只是御医初试罢了,真正的考核那肯定是要到离京举行的,不过即便是初试,这里面竞争那也是相当激烈的。

    要知道大乾十八道,能代表各道前往离京参与复试的也只有区区一人罢了,是真正的万里挑一,这其中的残酷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譬如三年前,在东平府御医初试中崭露头角的侯家少主侯存孝,便是栽在了复试上边,若是当时的监考官,也就是现在的太医院院正,看他年少有为,破例将他点为外门弟子,否则哪一年的东平府便是要颜面扫地,颗粒无归了。

    不过说到这里,东平府百姓谈论起最近风头正盛的某人的时候,总是要仰天长叹一声‘老天无眼’

    这个某人不是别人,正是李素。

    实际上对于李素如今的医术,东平府百姓如今早已经没有多做细究,毕竟能将瘟疫治好,这等医术他若是敢说第二,又有何人敢称得上是第一呢。

    但可惜的是拥有这等高明医术的人,却是无法参与到这场独属于医者的狂欢当中,原因嘛!自然是因为御医评比明文规定,‘医馆或个人从医经历不满十年者,不得参加御医评比。’

    东平府百姓都知道,满打满算这位李素李医师从医也不过只有半年的光景,所在的金风细雨楼更是只有短短几个月,这种条件自然是没有办法参与到御医评比当中的,这等俊杰,白白错失这等机会,这如何不让广大百姓痛心疾首呢!

    实际上随着评比日期的日益临近,东平府各个凡是有资格参加御医评比的医馆,都是向李素抛出了橄榄枝,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位李素李医师似乎并没有参加御医评比的想法,这也让百姓们在可惜之余,却是有些不解了。

    他们都是搞不清楚这个少年的脑子里边究竟是有怎样的一个想法……

    。。。。。。

    。。。。。。

    就在东平府百姓对御医评比的到来愈发感到期待的时候,东平府新任知府孔有德,孔大人却是早已经安坐在城南醉乡楼东间的锦狐软卧上,有条不紊的应付着宴席上众人的寒暄,场面觥筹交错,气氛倒也是极为热烈,不过细看之下,却也是不难发现,在这热闹的氛围当中,却也是若有若无的夹杂着一抹肃然的。

    而这位孔大人似乎并未察觉场中这一抹肃然一般,仍是哈哈笑着与众人维持着寒暄的气氛。

    实际上自孔大人踏入东平府的那一刻起,城里边各个世家豪门那都是得到了消息,毕竟第一次见面,对这位大人的脾气秉性自然不是很了解,所以也就有了今晚的这场宴席,当然东平府不大,但世家豪门也是有二三十家之多,自然也不是人人都这个资格能够参与到这场宴席上得。

    能到场的也不过只有云,侯,周,杨等六七家能在东平府能说的上话的世家,大部分肯定也是没来的。

    也确实如同传闻中所说的得那般,这位孔有德孔大人也确实是三皇子的嫡系心腹。

    不过相较与其他官员一板一眼的升迁之路,这位孔有德孔大人的途径似乎很是别具一格,实际上但凡在朝堂上似乎几年的人,都知道这位大人一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