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辰传奇 » 第375章 天庭

第375章 天庭

    天庭为三界主宰,整个三界宇宙最高执法地,是当初封神大战后,新崛起的第三势力。经过漫长的演变整顿,如今整个天庭,天神仙人众多,虽前有孙悟空、二郎神、沉香等人大闹天宫,死了一批仙人天神,后有孙悟空大闹蟠桃会,导致蟠桃供应不足,一些原本有望成为仙人的混沌界、下域界散修都由此未增寿元,等五百年大限将至,或渡劫身死,或寿元尽散羽化……只有极少数在天庭有后台的散仙们借着天庭仙人的帮助凝练真元,直接转世走轮回,成为转世仙人,重新修炼。

    如此一来,整个混沌界、下域界又死去一批仙人。

    时至东汉末年,天庭诸路天神仙人察觉混沌界千年大灾劫,所谓福祸相依,大灾劫中除了一些道法高深的金仙大能者,其余近乎一半仙人皆下界寻求一线领悟大道的机缘。

    以至于后来引发的黄巾军战役、董卓入京乃至三国鼎力等一切历史故事,都曾出现各种仙人身影。

    直到晋末宋代,天下仙人归位已久,混沌界灵气耗尽大半,但凡能够领悟一丝大道者,无不是百年难遇之天才。

    若是换成国运昌盛的繁荣盛世,这些所谓天才轻而易举个个都能成就圣皇妙境,但三国至晋,以及晋末到宋,这数百年时间,无一刻是国运鼎盛时期。

    三国时,被下界仙人天神为为寻大道契机这么一搅和,原本由秦朝断代传承下来的稀有灵气,更是稀少到可怜的地步。

    到了太白子时代,整个天下近百年,也才出了一位剑仙。太白子创《青莲剑歌》在后世广为流传,飞升登天后,赶上了刘裕一统中原的短暂繁华局面,那时国运才相对有所回升,以至于同时期不仅诞生出诸如“独孤行、令狐傲、虬髯客”等三绝,更是在他们之后,出现了“姜尧章、胡古道、秦九”等十大剑客。

    这些人,准确来说,道法境界并不高,但妙就妙在,十人皆是剑修,却走的截然不同的剑道之路。

    许久未曾见过如此层出不穷的剑意大道,而且一分为十,相当可观。

    天庭玉帝是三界最高执法者。但这仅是凡俗对天庭的固有观念。

    三界广袤,真正主宰三界宇宙的乃是混沌宇宙掌控者鸿钧老祖。

    在鸿钧老祖眼中,天庭只是他座下的一个小朝廷。如同下域界十殿阎罗名义上是下域界主宰,实则真正主宰下域界的是那位发下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王菩萨。天庭在创立之初已经经历了三次仙人大闹天宫的战争。

    其中第三次,由妖王之王孙悟空引起。

    孙悟空曾言道“玉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这话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鸿钧老祖掌控三界宇宙,天庭也只是他掌控范围内的其中一处地界。清雎天尊叛变天庭,按理说,鸿钧老祖应该出手相助,但是却并没有。

    原因总结,只有四个字“静观其变”。

    天道法则向来都是能者居之。倘若清雎天尊在不威胁自己掌控者的名义下,有手段将三界治理的更好,鸿钧老祖也乐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静观其变。

    但玉帝本身是没有错误的。实行天道法则,只是让三界正常运行的一种方式,换言之,清雎天尊这一次叛变,更大程度是给三界敲响一次警钟。也许……清雎天尊的失败与否,早已冥冥中已成定数。

    江辰有幸成为第一个在有意识状态下,亲眼目睹观赏凡俗传说中,令人闻之变色的下域界。也就是凡俗眼中的阴曹地府。

    其实,准确来说,这世上本就有三座地府,佛门阴曹地府,儒家泰山地府,道门酆都地府。这三座地府天下总体称为“下域界”,表示“第三界领域之地”。

    江辰一路随着黑白无常走过黄泉路,穿越绕过刀山火海,凭借黑白无常一路护持,在来到轮回殿时,被一股奇异力量接引,都无需与秦广王知会一声,江辰意识模糊,再次醒来时,已经身处另一个全新世界。

    身旁黑白无常以不见踪影,当初刚来下域界所看到的一个个白衣鬼魂,以及那些金刚怒目的鬼差,还有些类似黑白无常,身居域匚尊之职的其他鬼修,譬如牛头马面,魑魅魍魉,尽皆让江辰看了个遍。若换做寻常凡俗,即便是一些普通仙人、修行者寿元大限来到下域界,也绝不敢用那种眼神去看域匚尊,岂不说稍有不慎就会挨鞭打,从他们的眼中看到的并非趾高气扬,如同在混沌界时那般受人供奉,恭敬拜服,说一些“上仙”“真人”之类奉承言语,到下域界,尽皆化为枯骨,凡俗名利皆虚妄,空空如也。

    他们若仍以凡俗眼光看待此界鬼差,难免就要落得死后仍不得好死的可悲下场。

    但面对江辰的神情时,那些鬼差域匚尊们却全无此等情绪,更不会将江辰堪称是卑贱的鬼魂,而是将其视为贵宾,示以笑容。

    江辰还之以礼,最后却发现实在多余。诸如牛头马面若对人笑起来,难免让人不寒而栗,江辰亦是此感,索性便严肃了起来。

    江辰环顾四周,只见周围都是空荡荡的,一片虚无之地。面前有位老者趴在桌安上鼾声如雷的睡觉。

    他竟头一回知道,原来下域界的居民也是需要睡觉的。

    过了许久,连江辰都不确定究竟过去多久,似乎很久很久,又似乎只在瞬息之间。

    久到度过千年万年,老者仍是不醒。

    快到仿佛一瞬而逝,他在等老者的那段时间似乎就像被人为抹去一般。

    老者双目深邃,如同无尽海洋。眉目中透露一股阴气,看向江辰,眼中都散发着光芒,好似遇到了千年难得的美玉,拿在手中、放入盒中,都觉得是对美玉的亵渎。

    只见老者啧啧称奇,给出江辰一个最中肯的答案“龙章凤姿,天质自然,萧萧肃肃,神情俊朗。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傀俄若玉山之将崩。”江辰听后,自然十分受用。

    老者笑道“你叫江辰?”

    后者恭敬点头,心中虽有万千疑惑,但恐惧心大减,自然能够行止自如,老者道“人生如逆旅,百代如过客,此身也无非是土木形骸臭皮囊!江辰啊,对人生可还有遗憾?”

    这话似乎是让他讲出自己的遗言。江辰本就没活够,刚出剑宫那人的身体,自立门户,如何能就这般慷慨赴死?

    江辰连摇头,虽不至于口吐芬芳,却也有半敬半骂的嫌疑“得了前辈,您就别夸在下了。江辰自封道号“鬼圣”莫不是得罪前辈?若真如此,江辰大可从此以后,不用道号,前辈还是放我回去吧。”

    那虚幻老者看不清穿着是什么衣服,在江辰眼中,即便是老者容貌,对他而言也颇为奇怪,他本可以看清楚老者长相,但若仔细回想,却完全想不出来。

    似乎老者的样貌看在他眼中,却无论如何都不能显现在脑海里,纵是江辰想要通过神识去查探周围,但当他试图这么做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调用不起一丝法力了。

    仿佛他就是个普通凡俗一般,纵是道德败坏的儒家圣人,在跌境后,也至多跌一半,大不了由原先化神境跌落凡尘成为大武师,也决计不会出现直接跌境为凡夫俗子的可怕地步。

    江辰心中大骇,自从来到下域界后,直到此刻,他才真正感受到了恐惧。

    老者似乎一眼就看透了江辰心境本质,脸上笑意突然凝固,自言自语小声嘀咕道“哪都好,根红苗正。就是这心性需要好好练练。”

    于是,老者下定决心,帮助江辰推进修为大关,首先就要突破他内心修炼的障碍。他一挥手,身旁开启一道虚空裂缝,虚空裂缝中不断流光闪动,巨大吸力仿佛在吸噬着江辰所剩无几的几缕残魂。不等江辰反应过来,就直接被吸入裂缝中,裂缝将江辰吸收进去后,迅速合拢。

    老者重又趴在桌上不一会又睡着了,很快的鼾声如雷。

    他做了一个梦。

    梦中,江辰在一片深不见底的湖中行走,老者双手负后,站在岸上观看,许久,江辰停了下来,开始练习剑法,每一剑都与他当初所练的不同,看上去更加诡谲多变,招数机巧,世所罕见。练了许久,江辰停下来诧异看向岸边老者,似乎出现疑惑处,整个空间天地色变,老者已知江辰逼近大关,于是轻描淡写的指点几次,帮助年轻剑客度过一个又一个对江辰而言如连绵山峦般层出不穷的难关,一层复一层,终究不知练习了多久。

    但这其中,江辰始终没有一句反驳言语。就好像他处于全无意识的状态中,只知道一味的听从老者吩咐练剑,除此之外,以无半点思维,他就像是一个专门的练剑机器。又不知过去了多久,老者看着江辰剑法越来越精湛,越来越绝妙,心中都是一阵又一阵的舒适畅快,缓缓道“好苗子,真是个好苗子。”神情憨态可掬,十分喜人,虽然在此之前,二人都未曾行任何拜师礼,但此时的江辰对老者却十分恭敬,真如徒弟对师傅那般。至于老者,看到这免费徒弟,自然也相当满意。

    “继续练!”老者立刻又吩咐道。

    须知,下域界的时间流速与混沌界完全不同。

    混沌界一天十二个时辰,在下域界看来就是十万两千年。

    江辰在下域界虚空世界中修炼了许久,估摸有近万年、十万年都在修炼中度过,但其实放眼混沌界,也不过才过去了小一天的时间。

    然而,这一切,江辰全然不知。他仍如一个练剑机器般,没日没夜的修行剑术。除此之外,在老者受益下,他又开始修行有关“六道轮回”的一些其他法术。在老者眼中,这些六道法术,是极为珍贵与重要的东西,也是江辰的一大机缘,无数神魔天神,乃至天庭仙人都想得到下域界六道法术的一些机会,然而却最终没有一个人能有如此运气。原因只有一个,这些六道法术只能由接替修罗王之位的修行者修炼。然而,谁是新任修罗王,这一切都要由天道决定。

    在任何时候,天道并非真的天道。

    天道浩瀚无垠,奥秘极多。哪能说的清呢?

    这里的天道通常指的是鸿钧老祖。

    老祖指定的新任下域界修罗王,纵是前代修罗王冥河老祖也不能违背。但在外人眼中,这一次选任修罗王,却是冥河老祖一人决定。

    江辰在虚空世界中见到的模糊老者,便是冥河老祖的一个分身。

    真正的冥河老祖早已赴天庭参加蟠桃盛会去了。

    寒霜谷,剑宫。

    由于北朝云仙城一战,漠北皇庭与北魏国力衰减,寒霜谷剑宫趁机脱离漠北皇庭掌控,加入中原武林。

    原本这件事在漠北皇庭看来无足轻重,毕竟只是小小一座江湖,况且寒霜谷之地,千里冰封,人烟稀少,漠北皇庭虽占地广袤,但多荒漠绝壁,北境苦寒之地,因此真正能称得上人口众多,与中原王朝一战之力的也就二州七郡而已。

    刘宋近些年,劳民伤财,北伐数次皆无功而返,国内乱民四起,各地流寇集结,有奶就是娘,山上有匪,民间有江湖,乃至是一些藩镇诸侯势力不满朝中女帝垂帘听政,纵是不敢明目张胆的和朝廷对抗,但仍有自立为王,称雄江南的野心。

    其中,犹以范阳天师道信众作乱之事最为棘手。早在很多年前,北地大族,范阳卢竦笃信天师道,信众极多,后从徐州天师道大祭酒。

    祭酒原是汉末曹魏官名,诸如博士祭酒、军师祭酒之类,当年武帝手下第一智囊,郭嘉郭奉孝就曾担任过军师祭酒,有些类似于军团参谋。

    但这所谓天师道大祭酒却非官名,而是指统领一地天师道信众的道首,性质类似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的张角张氏兄弟。

    卢竦修为极高,人却心术不正,笃信天师道为神教,却整日干一些见不得人的阴险勾当。其子孙恩与妹夫卢循聚众天师道信众作乱,规模虽不如黄巾军起义,那时已成气候,却也给晋末带来不少困境。

    实则,这与后来的黄龙士布道性质差不多,只是前者心黑人狠,只为谋取一己私利,而后者则是心系天下的大儒。

    黄龙士所做的一切皆为布道,所谓奉天伐罪。甚至在最后云仙城保卫战以及魔族万法入侵时都无不有黄龙士当初《上谋十策》的影子在里面。

    为了让万法魔主彻底觉悟而做出的抉择,最后万法魔主迫不得已与天庭达成协议,黄龙士用儒家平定万法魔主的世界入侵,因此预言又一个甲子年后,天下大兴,儒学兴盛,位于三教之首。这是继《上谋十策》后,又一个让整个天下震惊的预言,只是那时黄龙士退隐江湖很多年,甚至有些人以为他早已羽化飞升,这据说出自黄龙士亲口预言,真假未可知,就连是谁传出来的,也无据可查。

    又有西南川蜀之地,萧氏诸侯自立蜀中王,江南一地一州三郡,尽归其手,势力还在不断扩张。

    整个天下,三座王朝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局。伴随而来的是,剑宫脱离漠北皇庭掌控,又被刘宋极力拉拢,如今江湖上豪杰游侠,各门各派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能算是王朝之下的某一处势力,而是被朝廷拉拢以防万一造成更大规模作乱的一股不小力量。

    若是前些年,杀手楼还未解散或是大都督在世时,整个江湖仍在朝廷的掌控中,但如今局势截然不同。

    前几日,有中原武林盟与剑宫通信,邀请赵尘霄前往中原参加一场武林盛会。这场盛会不同以往,不必传统意义上的以武会友,只是大家坐到一起,喝茶聊天,相互见礼认识认识,言外之意,赵尘霄最熟悉不过了。

    武林盟曾有一段隐匿期,原因便是在大都督杀手楼与朝廷马踏江湖双重压力下,不得不半隐半就,放手一些江湖中的事情。

    当初身为武林盟主的十剑客之一,“千机尺”北境则也由于内部斗争,败给“碧霞君子”曲阳,险些身死。

    曲阳一上位,便表现出对朝廷政策的极大支持。整个武林盟近一半势力被其解散,同时联合杀手楼打压天下各州其他江湖门派。据说,唐门与碧月山庄的纷争就是由此引起的。

    这件事本没有错,但刻意为之就显得很恶心虚伪了。

    此事一结束,曲阳的盟主生涯也就结束了。

    这人后来的结局未可知。江湖中众说纷纭,有说归隐的,也有说被仇家杀死的,还有说此人实则为朝廷将领,身入江湖妥妥演了一回无间道,最后还颇有“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不俗气度,自然是换回新名字,继续去边境当他的守关将军去了……

    武林盟由此逐渐隐没,势力大不如前。

    最近几年,由于朝廷局势不稳,无力管辖,武林盟才逐渐恢复了些许元气。

    实则,朝廷剿匪岂在一朝一夕,各地将军都摩拳擦掌等待朝廷命令了,命令虽然下达了,却由于之前数次北伐,耗费巨大,导致国库空虚,实在挤不出半点剿匪物资,各地也只能逐一蚕食,将损失降到最小,甚至一些州府剿匪,都是朝中官员自行组织,战后所得无需上报朝廷,自行分配。

    又是一个恶性循环,如此往复,朝廷可以管辖到的地方,表面看上去依旧听从朝廷诏令,实则同而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