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我能连接一千年后 » 第四十八章 饥荒

第四十八章 饥荒

    郑潜曜此时脑子嗡嗡的。

    他这两天经历的事情,就跟走马观灯一样。

    自从他被抓到寨子里以后,每天都是忍冻挨饿。

    被子单薄,即便是将身体都捂进里面,仍旧瑟瑟发抖。窗外的风吹进屋子里,如同刮骨的钢刀,割的他生疼。

    每日饭菜都是一个硬的像是石头一样的馒头。

    “老爷,我都打听清楚了。”郑五坐在旁边啃着馒头,便说道,“这个山寨的大当家叫做苏落。”

    “苏落?是真源县的那个苏落吗?”郑潜曜哆哆嗦嗦的问道。

    “这个他们倒是没有说。只是他们说偶尔能够看到县衙里的捕快来到这儿。”

    郑潜曜冻的打了一个喷嚏。

    实在是太冷了!

    “要是让我逃出去。我一定派人将这儿给铲了,将每个人的头颅都挂在城墙上。”郑潜曜在心中想道。

    可惜自己能不能够逃出去,还是个未知数。

    已经入夜了,可是郑潜曜根本睡不着。寒风刺骨,他浑身都在不停的哆嗦。

    牙齿上下交战,发出咯咯的响声。

    “老爷?”

    郑潜曜听见声音,睁开眼睛,见是郑五在喊自己,便轻声问道:“郑五你唤老爷何事?”

    “我将门口的守卫迷倒了,我们可以悄悄的逃出去。”

    “这个寨子里守卫重重,单是迷倒了门口的守卫,又能有什么用?”郑潜曜轻声说道。

    他被抓进来的时候,就已经发现的这个寨子的守卫非常的严密。十步一岗,五步一哨,哪怕是个鸟类,也插翅难飞。

    “老爷放心,我已经买通了其中一个统领。他会帮助我们离开这儿。”

    郑潜曜闻言,便将身上的被子给掀开了。

    “你说的是真的?”

    “是的,老爷。我贿赂了这个小统领三千两银子,他才肯答应放我们出去。”

    郑潜曜眉头一皱,厉声喝问道:“你哪里来的三千两银子?”

    “老爷恕罪。小人将老爷的夜明珠送给了小统领。”

    郑潜曜闻言,方才发现自己囊袋中的夜明珠不见了。

    “你好大的胆子。”郑潜曜怒道。

    “老爷,如今逃得性命要紧,还管什么夜明珠?”

    郑潜曜觉得此言甚是有理。他瞪了一眼郑五,冷声说道:“这次便饶了你,若是再有这等事,看我不扒了你的皮。”

    郑五领着郑潜曜走出房间,果然见到门口的两个贼兵躺倒在地上。

    郑潜曜一时兴起,竟然从贼兵的腰间将腰刀拔出,便要向着两人的脑袋砍去。

    郑五见状,大吃一惊,慌忙拦住郑潜曜:“老爷,你这是要作甚?”

    “这两个贼兵,害得本驸马受了这么多苦头,岂能轻易饶了他们。趁此机会,我一刀结果了他们两个。”

    “老爷,这个时候哪里顾得上这事?赶紧逃命要紧。”郑五轻声说道,“这两个贼兵是那个小统领的手下,若是被他知道老爷杀了他的属下,未必就肯再放我们走了。”

    郑潜曜觉得有道理,于是便又放下了刀,却恨恨的说道:“倒是便宜了这两个贼东西。”

    郑五见状,长长的喘了一口气。

    郑潜曜临走之时,却在两人的腿上踹了一脚,将郑五吓得龇牙咧嘴。

    他们走到得外面,发现原本紧密的岗哨不见了。郑五来到一处屋角,找到了那个小统领。

    “多谢五当家。”郑五顺手又在他的手里塞了一个东西,看的郑潜曜眉头直跳。

    “这里的守卫,都去哪儿?”

    “听说是大当家结婚,他们都去喝喜酒去了。”郑五说道。

    “大当家?你说的可是苏落?”

    “就是他。听说他刚从山下抢来的女子。”

    “该死!”

    “老爷快走吧,逃命要紧。”郑五催促道。

    然而他们刚刚逃出山寨,就被一群黑衣人给盯上了。

    宋子书看着空荡荡的山寨,感到浑身无力。

    钦差若是有个三长两短,自己丢官是小,恐怕连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

    “看来他们早就有所准备。”苏落轻声说道,“我们一动,他们就将钦差方走了。”

    “你说什么?”宋子书听见苏落的话,惊讶的问道,“你说他们将钦差放走了?”

    “没错。这山寨叫做苏家寨,这不是明摆着打算诬陷我吗?”苏落冷笑道,“有着扶沟县的奏折,而今又有一座招兵买马的山寨,恐怕我造反的实情已经定了。若是我没猜错的话,此时钦差应该是正在逃回长安的路上。”

    “走,回长安。”宋子书突然大声喊道。

    “慢。宋将军暂时不用回长安了。”苏落高声说道。

    “你什么意思?”宋子书沉着脸问道。

    “因为钦差已经回来了。”

    “你什么意思?”他忽而看到苏落手指着前方,果然一小队人正往这边行走。

    “钦差大人?”

    这小队正是葛云的斥候队。

    而头前的两人则是郑潜曜和郑五。

    “先生,我们已经将钦差救出来了。”葛云走到苏落的跟前说道。

    此时的宋子书已经来到郑潜曜的跟前查看情况。

    “你们怎么知道他是钦差?”

    葛云笑道:“这都是队长的功劳。他潜入了山寨之内,跟其中的一个小统领混熟了关系,从他的口中打听到的。他们是故意在半路上掳劫钦差,打算陷害先生。”

    而这个时候,却听见郑潜曜大声喊道:“宋将军,你赶紧派兵,将苏落抓起来,这厮意图谋反。”

    宋子书闻言,面露尴尬,轻声说道:“钦差大人,这件事属下好像做不到。”

    郑潜曜大怒道:“宋子书,难道你也打算谋反吗?”

    “属下不敢。只是大人所说的苏落,就在这儿。”

    郑潜曜浑身一个激灵,大声说道:“你说什么,苏落在这儿?难道你已经将他抓起来了?”

    宋子书的脸上更加尴尬。

    苏落见状,只好上前施礼:“草民苏落拜见驸马爷。”

    “你就是苏落?”郑潜曜眼看宋子书,手指苏落,大声喊道,“宋子书,你还不将他抓起来?”

    宋子书闻言,口里发苦:“怎么抓?就自己这一百号人?”

    “大人,他是来救您的。”

    “救我?”郑潜曜一脸疑惑的看向苏落,“你不是苏家寨的大当家吗?”

    “驸马爷误会了。在下并不是苏家寨的大当家,而且跟苏家寨没有任何关系。”苏落轻笑道,“就算是我要建山寨,也不会建在扶沟县内。”

    “你说什么?这里是扶沟县?”

    “是的,钦差大人。这里是扶沟县境内。”

    “郑五,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老爷,这都是他们告诉我的。”郑五忙辩解道,“我都是花银子打听出来的。”

    苏落却转头看向葛云,继续问道:“你们怎么救出驸马爷的?”

    “昨天晚上,他们悄悄从山寨上下来,我们就跟了上去。听到他们的谈话,方才知道他们便是钦差大人,于是就将他们救了回来。”

    “旺财呢?”

    “队长自从潜入山寨之后,便没有下来。”

    “看来他是追踪这些贼人的去向了。”苏落轻声说道。

    “钦差大人是打算继续前往真源县,还是返回长安呢?”张巡上前问道。

    “你是何人?”郑潜曜并没有见过张巡。

    “属下乃是真源县县令张巡。”

    “本钦差的任务还未完成,自然是前往真源县。”

    苏落闻言轻笑一声,便跟随众人返回雍丘。镖局的镖师,则让他们直接返回了三家村。

    “钦差大人,扶沟县并不归属下管理,我对此实在无能为力。”张巡轻声说道。

    今年旱情严重,粮食减产,百姓生计艰难。但是真源县预先做了准备,因此县内并无大规模的饥荒出现。

    而且张巡及时开仓放粮,使得粮价保持在一个平稳的价格。

    “我见灾民如此凄惨,实在心中难忍。”

    “钦差为何不令扶沟县令措置饥荒事宜,救治饥民。”

    郑潜曜长叹了一声说道:“若是扶沟县能够救治这些饥民,他们何至于流离失所?”

    他身为驸马,也是就在官场中浸淫的。扶沟县发生了旱情,但是扶沟县却不曾上报朝廷,甚至还粉饰太平,送往朝廷十万石粮食。

    罗裳不好好救灾,还强征这么多的粮食,自然不是什么好官。

    “钦差也可上奏朝廷,自然也会派下官员救灾。”

    “唉。如今罗裳攀附了杨国忠,就算是派下来官员,恐怕也难以救治灾民,恐怕还会加重他们的负担。”郑潜曜叹息道。

    就算是他将灾情上报给朝廷,也未必就会获得朝廷信任。说不得还要再派下钦差查访。说不定最终也只能是囫囵结案。

    张巡闻言,一时间也想不到什么好的主意。

    “不如将苏落找来问问?”张巡轻声说道。

    “他?他有办法?”

    “他若是都没有办法的话,钦差就只能上奏朝廷了。”张巡说道。

    “好吧。”郑潜曜此时也没有别的办法,死马当成活马医。

    苏落的嫌疑还没有完全清除,在他眼中仍旧有着造反的可能。

    “县尊,我只是一介草民,哪里管的上这样的事情。”苏落听到张巡找他来的目的,便忍不住抱怨道,“而且明天就是除夕了,我还要在家张罗着过年呢。”

    “这好歹是钦差大人对饥民的一点心意。况且你还要靠钦差大人洗脱嫌疑呢。”张巡说道。

    “哼!他的心意他自己弄去啊,找我做什么?”苏落在心中腹诽道,“至于造反,洗不洗的清嫌疑,我又不在乎。”

    “两位大人都没有办法,草民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苏落叹息道,“我其实也很想为饥民做点事情。这样吧,我捐出一百两银子赈济饥民吧。”

    “苏落,你糊弄鬼呢!”郑潜曜拍案而起。

    “别说一百两银子,就是一千两银子也是杯水车薪。”张巡轻声说道,“据我说知,扶沟县内造灾的饥民约有五万人之多,单是一天就需要五万斤粮食。”

    “县尊大人,你是知道我的,这么多的饥民,我可没有能力赈济。”苏落说道。

    开玩笑,这么多人口只进不出,傻子才会管。再说自己又不是朝廷,为何要管这些劳什子?

    况且这些饥民都是罗裳弄出来的,自己为甚要给他擦屁股?

    他可不是什么老好人。

    而且他也不想做什么老好人。

    自己赚钱也不容易啊。

    “我们并不是打算让你去赈济,只是想让你出个主意。”张巡苦笑道。

    原来只是出个主意。这个简单啊。

    “将灾情上报朝廷。让朝廷派人下来赈灾。”苏落说道。

    “饥民恐怕坚持不到那个时候。”张巡轻声说道。

    苏落其实想到了一个办法,但是五万的饥民,却也是个极大的负担。

    “有个办法,倒是可以一试。只是五万的饥民,终究是个大负担。”

    “以工代赈。”苏落轻声说道,“可以招募这些饥民,修水利,修城墙,总之让他们做工,然后给他们工钱,让他们可以自食其力。可以先度过这个荒年,等到来年开春之后,再去垦地种粮。”

    “这倒是个好办法。”张巡赞道。苏落先前在上流村和三家村,挖水井便是这样的方式。

    总而言之,效果很好。

    即便是旱情严重,因为水井的挖掘,上流村和三家村粮食减产的程度很低。

    “可是五万人,哪里弄得出这么多的工程呢?”郑潜曜问道。

    他也不是那种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只会哀叹“何不食肉糜”的肉食者。

    他也明白,想要安排五万人的工作,也是一件非常繁杂的事情。

    “其实我们没有必安排五万人,而是按照一户一人的办法,也是可以的。只要工钱能够满足三口人的口粮也就够了。”

    “这倒是个好办法。”张巡点头赞道,“只是用什么工程呢?”

    “我倒是有个建议。”

    “什么建议,快说来听听?”张巡问道。

    “只是这件事要看驸马爷办得成,办不成。”

    “你且说来听听,本钦差一定全力施为。”

    “草民的意思,挖一道沟渠,将黄河水引到真源县来。”

    “什么?”郑潜曜和张巡俱是一脸震惊的看向苏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