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我能连接一千年后 » 第十八章 纺车制造成功

第十八章 纺车制造成功

    “为什么?”苏大壮颇为不解。

    “若是黄仁善、苏木银一口咬定旺财是栽赃构陷,又能如何?”苏落轻笑道,“捉贼捉赃,口说无凭。”

    “难道就这样平白的放过他?”苏大壮甚是不甘心。

    苏落却只是淡淡的笑了笑:“多行不义必自毙。”

    但苏大壮仍旧是愤愤不平。

    邢捕头派了几个捕快,将苏落送回三家村,而他则是亲自押着山贼返回雍丘。

    这一次虽是有惊无险,但也加剧了苏落建设镖局的计划。

    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要爆发安史之乱,而这个地方更是首当其冲。

    苏落不觉得三家村会受到安禄山军队的攻击,但是溃兵和山贼还是要防的。

    匪过如梳,兵过如蓖。

    苏落回到三家村,便将苏苗、苏大壮、刘三胖喊在了一起。

    “镖局的事情刻不容缓。三哥,你们务必要在三天之内选出十个人选。”苏落轻声说道,“我会给你们一个简单的训练章程。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班子搭起来。”

    “好。我尽快招起人来。”

    “凡是镖局的镖师,我都将安排两顿饭。”苏落轻声说道,“但是有一点,一旦成为了镖局的镖师,就不能再去种地。这一点务必要提前说清楚。”

    苏落打算以镖局为基础,逐渐打造一支成建制的军队。

    苏苗闻言,倒是有些踌躇。他们三家村祖祖辈辈都是耕地为生,而一旦脱离了土地,他们就会感到不安稳,甚至会出情绪上的波动。

    但苏落对此非常的坚定。

    幸好苏落给出的工钱非常的高,远远高出他们耕地的收益。

    因此对于三家村的村民而言,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苏落自身对于军事方面的训练,并没有什么经验。他唯一参与过的军事活动也就是学校里举行的新生军训。

    但他有着一千多年的知识储备,哪怕他没有知识储备的领悟,他也可以通过搜索获得他想要的知识。

    对于镖局的训练,他打算采取的正是后世戚继光的练兵方法。

    《练兵纪实》,戚继光将自己练兵的经验都记录在其中。

    同时他也准备将一些他知道的现代训练方法加以杂糅。

    除了练兵方法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兵器。

    只是以他现在的情况,有很多的武器只能望洋兴叹。

    毕竟三家村,只是一个很小的农业村落,甚至铁匠铺也没有。

    即便是他想要制作火枪,也根本做不到。

    火药,在这个时候已经被发明出来,但用于军事领域,还要一个世纪的时间。

    苏落现在能够使用的也只有冷兵器。

    但即便是冷兵器,也是有着代差的。

    不过苏落对这些并没有太多的研究,但是沈蓉自身却是个兵器迷,尤其是对冷兵器更是沉迷到无法自拔的程度。

    当苏落告诉了沈蓉自己的想法之后,她就开始翻阅资料,想要找出一种以三家村的生产能力能够造出,但却有着一定代差的兵器。

    这都是暂时性的,只是基于当前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妥协。

    要想实现从冷兵器到热兵器的跨进,苏落需要找到两群人。一个是技艺娴熟的铁匠,另一个就是炼丹士。

    火药的最初产生,便是炼丹士们鼓捣出来的。

    虽然钱森能够搞定火药的配方,但是以苏落在这方面的白痴程度,他造出火药的可能性,远远小于死于爆炸的概率。

    唐代最著名的炼丹师,便是孙思邈、张果、清虚子了。孙思邈被称为药王,而张果便是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清虚子则是孙思邈的基础上,发明了黑火药。

    在天宝年间,还活着的就只有张果和清虚子。

    清虚子在历史上的记载并不多,甚至连他的生平年月都没有。唯一可供参考的,乃他是青城山的道士。

    而张果同样行迹不可考。

    苏落打算等事情安定下来之后,便派人去找张果和清虚子。

    而这段时间,苏落也多次在县城和三家村之间往返。

    无论是黄仁善还是苏木银,他们终究还是因为缺少足够的证据,从而逃脱了惩罚。

    而他们也暂时性的消停下来。

    但苏落很清楚,他们绝对不会就此放弃,而只会更加隐秘的暗中勾连。

    为了避免黄家的报复,旺财一家也都搬到了三家村居住。

    旺财也被收入进了镖局当中。一个月一贯钱的工钱,让他们即使没有土地,也能够很滋润的活着。

    苏落打算将旺财培养成侦察兵,也就是古代所说的斥候。

    因为他的脑子很灵活,也能够随机应变。

    香皂的销量开始下降。

    苏落开始盘算,在西边的扶沟县开设一个杂货铺。

    而这个时候,葛宏也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三锭脚踏纺车制造成功。

    “这纺车可比我之前用的,方便多了。”苏李氏是三家村的纺纱能手,见到这个新式的纺车,也是赞不绝口。

    其实这个纺车,也只是在旧式的纺车基础上,做出了简单的改动,但是效率却是多出了好几倍。

    正是三锭脚踏纺车的出现,从而使得江南地方,大规模的纺织工坊开始出现。

    苏落只是将这个时间,提前了七百多年。

    “四婶,这里有三台纺车,您先寻两个人试用,等到所有的纺车制造完成,工坊便正式开工。”苏落让苏嫣取出来一千五百个钱,递给苏李氏,轻声说道,“这算是你们到开工前的工钱。”

    “这使不得。”

    “四婶,您这要是不拿,可就是对我有意见了。”苏落笑道。

    苏李氏听见苏落这样说,也只好将铜钱收了过去。

    纺车造好之后,接下来就是要去收购麻。

    此时的北方,还是以麻织布为主,而棉花还没有大规模种植,也只有在西北地方,才有些零散的棉田。

    “接下来,引进棉花也要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苏落在心中暗道。

    纺纱的速度提上来之后,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织布机的制造。

    此时织布机仍旧是原始的人工织布机。

    而在长达上千年的时间,织布机并没有多少改进。

    实际上唐朝时候,中国的织布技术,远远领先于世界上的其他地方。

    虽然随着纺线的效率提高,也能够间接的降低织布的成本。

    但对苏落来说,仍旧远远不够。

    苏落的想法,是将织布机直接跨越到水力织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