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寒水楼 » 第232章,与大娘告别

第232章,与大娘告别

    书羽涅被叶蝉衣抛出的话题刺激到了。一把抓住叶蝉衣的手,不管是力道还是眼神,都透出明显的紧张。

    “叶蝉衣,世上无两全法,若水安息真对你不住,你不必顾念我。”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为师怎好不顾念你,若真到那一日,我只好放弃自己,成全我的好徒弟。”

    书羽涅一把将叶蝉衣拦在怀里,紧紧的抱着叶蝉衣。眉头紧锁,拳头暗暗紧握,有心千言万语,却是一句都不能说。叶蝉衣轻拍这着书羽涅的背,安慰道。

    “你注定是凤,要在这修仙界翱翔的凤,怎可拘泥于寒水楼!”

    “我的将来,谁都不能替我做主。”

    月圆透这血红,血色在月亮周围徘徊不去,透着诡异,却又是别样风景。老槐树下两人的身影久久不愿分开,书羽涅的体温让叶蝉衣忍不住留恋。这样的留恋让叶蝉衣又有些害怕,白芨的话越来越真切。叶蝉衣想要挣脱,书羽涅却搂的更紧。

    第二日晨阳探出头,叶蝉衣换回了原先的打扮,早早站在门前眺望远方。阳光一条条遍布半边天,透着红晕,像是打了胭脂。似是比姑苏的要好看几分,也或许是自己起的太晚,错过了好时候,现在才觉得这里的晨阳胜过了姑苏的晚霞。

    山峦叠嶂,草木青翠间,有那么几抹黄色。风吹来,树叶和这节奏,像是有溪水潺潺,还有一股子香气。书羽涅静坐在槐花树下的椅子上,随手接住一片树叶,仔细的打量起来。

    “姑娘。”

    大娘不知何时走到身后,竟让叶蝉衣放松到不曾察觉。

    “大娘!”

    大娘有意看向正在走来的书羽涅,靠进叶蝉衣小声说道。

    “你们俩有情,”

    “您误会了。”

    “大娘是过来人,在者,话有乱说,眼神却是真切的,不会骗人。”

    叶蝉衣还想继续否认,书羽涅便已经走到了两人跟前。叶蝉衣忽然想到了什么,从袖中掏出一个钱袋子交到大娘手上。大娘面露难色,拒绝的话已经到了嘴边。

    “大娘,今日我和师弟便要告辞了,这里面有几块金子,还有一些银子。足够你们安享晚年。”

    “我们不需要,这里有吃有喝,活的好着呢!”

    “话虽如此,总要为以后打算。至于那沈宅的鬼怪,定是神佛开眼,降了那妖怪,以后便不担惊受怕。”

    “可是……。”

    “拿着吧。”

    书羽涅在旁劝阻,见大娘点头,叶蝉衣才抽回了手。后退几步向大娘行了晚辈礼后,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书羽涅行过礼后便跟了上去。

    “姑娘,人生短之又短,莫要错过良人。”

    只见叶蝉衣刚离开大娘视野,蓝光略过,两人已是昨夜的打扮。

    “大娘方才同你说了什么?”

    “闲话罢了!”

    “这便不像叶蝉衣。”

    “小时,父母叔婶在上也行了许多大礼,后来做了南天竹的徒弟,他不拘这些,在后天我做了楼主。女人为一门之主本来就是开天地没有的事,我若卑躬屈膝给那些老头子行礼,岂不是人人觉得我好欺负。还怎么在那些老狐狸眼皮底下混。”

    叶蝉衣话糙理不糙的一本正经。书羽涅则是宠溺的笑而不语。

    京墨听着叶蝉衣的吩咐,中午大太阳晒的正欢实,随便拉了一个路人问了沈丹砂的总坛。京墨一路上步子放的及缓,却一点脾气都没有。

    “姑奶奶,您可快点吧!要是错过了时辰,你家楼主不得掐死我。”

    “为何一定要是正午去?”

    “正午阳气最为旺盛,若真是些尸体成精,当然是不能出来,避之不及的。”

    “走吧!”

    京墨返回拉着白苏的手,一脸甜笑,像是小孩子吃到了糖。两人就这样转了几个小巷,才走到了沈丹砂的地方。两人趴在墙头看去,京墨到是有些疑惑了,自言自语道。

    “这院子和那道观相似度很高啊,除了院中的水缸,难道秘密便在这里?”

    “你在说什么?”

    “没什么,我们进去看看。”

    两人翻过墙,院子里空空如也,死气沉沉。因为一个人都没有的缘故,所以两人在院子里溜达的一路顺畅。直到走进后院,几间屋子被画满符咒的黑布盖的严严实实,两人相视点头。跳上屋顶,掀开一片瓦,里面的场景让两人目瞪口呆。地上的棺材摆的整整齐齐,屋子和棺材上都画着诡异的符咒。棺材盖立在棺材一侧,里面躺着的人阴森死气。

    忽然一个人缓慢的睁开了眼睛,眼睛没有瞳孔,一片白,直勾勾的盯着两人,京墨拉这白苏赶紧溜之大吉。等两人走后,那人又闭上了眼睛。

    刚才那一幕把白苏吓的够呛,在想到昨夜沈宅的遭遇,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没事吧?”

    “没事儿!”

    “可见叶楼主待你不寻常,护你要紧。这场面给叶楼主或者白芨,怕是司空见惯。”

    “说起来是我自己惭愧。这些年只顾在寒水楼养尊处优,竟不知有些事这样艰辛。”

    “好了,回吧!晚上还要去沈宅,看着叶楼主的架势,今夜是要将那沈宅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