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一生何欢 » 第22章 打造好团队

第22章 打造好团队

    何深明白,再棘手的事也要耐着性子去做,再繁杂的关系也要耐心地去梳理,所以对这些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他无比清醒。

    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新的岗位上站稳脚跟,这样才有可能赢得邢小爱父母的认可,何深用手指揉了揉太阳穴,想给自己放松一下,最近实在是太累了,好像自从回家工作以后就没有闲下来。

    不知不觉间,何深睡着了。

    这一觉睡得很香,连一个梦都没做,就这么安安静静地,很好。

    一觉睡到八点,他觉得精神好了许多,老爸老娘早早地下地忙乎去了,锅里留了饭,他跳下床来随便扒拉了两口,骑上车就出门了。今天是他第一天到运营部上班的日子,所以他比平时早到了一会儿。

    华信商厦的运营部主要负责督导各个楼层、各个柜组的运行,策划组织大型主题促销活动,还要负责产品的更新设计与迭代,职责庞杂且重要,属于华信最核心的部门。

    何深分析过运营部各个方面的情况,认为要想做好,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因素:领导支持、团队给力、职责明晰。

    张总竟然把这个部门交到何深手上,看来现在对他的能力相当认可,而何深的顶头上司李经理也对他十分看重,所以从领导支持这方面来说应该不成问题。

    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熟悉团队和所有人的岗位职责,何深只知道运营部一共六个人,至于这6个人的学历、能力、职责等等他一概不知。他从毕业起到现在也算是做过小领导,在管理上也一直有学习,所以他对自己有信心。

    九点上班铃声一过,运营部的所有人都到齐了,连何深一共七个人。这些人中何深只认识一个叫商宁宁的女孩和一个叫胡天的男孩,商宁宁是楼层督导,胡天是活动策划,他们都和何深打过交道,而且合作得不错。

    现在这些人竟然都成了他的手下,连何深自己都有种做梦的感觉,他笑着对站着欢迎自己的新同事们说道:“大家好,我是何深,如何的何,深浅的深,不是刘罗锅死对头的那个大贪官和珅。”这句话把大伙逗笑了,气氛一下子轻松了起来。

    何深看着眼前这些年龄和自己差不多,甚至有几个比自己还大几岁的下属,非但没有感觉有多骄傲,反而有种重担在肩的感觉,如果自己不能在运营部干出成绩,这些下属也抬不起头来。

    于是何深接着说道:“大家可能有的认识我,有的呢是第一次见而且也没听说过我,所以对我的一切都不怎么熟悉,对我的做事风格不了解,对我的能力心存怀疑,这些都很正常。我呢,是一个行胜于言的人,有些事用行动来说更直接。所以我想在这里表个态,第一,我愿意和大家一起迎接挑战,一起克服困难,一起努力成长;第二,我对自己有五点要求,一是以学为先,二是以和为贵,三是以干为重,四是以实为要,五是以廉为荣。这‘三个一起五个要求’就是我的态度,也是我的行为准则,我诚恳地请大家监督并给予批评指正。”

    何深这几句话一说完,大家深受鼓舞和感动,一齐热烈地鼓起掌来。胡天一边鼓掌一边碰了商宁宁胳膊一下,小声说道:“新领导水平就是高,这几句话,非实干者不能言,咱们出人头地的机会来了,只要好好跟着他,准能干出个样儿来。”

    商宁宁只是机械地点点头算是回应,她现在对何深除了佩服就是心生爱慕。之前她与何深打过交道,对他的能力耳闻目睹,她觉得这样帅又有能力的小伙子可不多见,听说他还没结婚呢,不知道有没有女朋友,如果没有,那自己可要好好把握住。

    其他人也各怀心思,不过对何深的第一印象都非常好。何深算是在运营部站稳了第一步,虽然只是一小步,但对乐观的何深来说,这就是迈向成功的一大步。

    原先的运营部部长李东调去了物流中心做主任,现在留下的这几个人到底怎么样何深心里没底,所以他决定找每个人都谈一谈,以便更快地了解大家的能力和职责。何深认为华信作为沧海地区的商业航母,一定是作对了某些事能有今天的规模和地位,人才肯定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所以能进入华信的人都不会太差。

    何深利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来和每一个人做一对一的面谈,一边谈还一遍记录着什么。谈完以后,何深心里有了数,这六个人里要数胡天的能力最强,一个叫刘强的也不错,那个商宁宁也很有潜力,其他三人都各有各的特点和长处。到了这一步,何深的心里对产品营销联动和顾客服务质量提升这两个项目的完成就更有把握了,他决定要尽快把你部门的职责分解到岗位,然后再把合适的人放到每个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

    何深第二天起便闭门谢客,除了张总打过一次电话、李经理过来见过两次以外,其他所有的邀约都被他取消了,就连邢小爱和陈燕也只能通过短信和他说几句话。他要抓紧时间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忙乎了两天,何深的准备工作终于结束了,他把所有人叫到会议室,接好投影仪,一份《华信商厦新桥店运营部部门职责分解与岗位分析报告》呈现在大家面前。在报告中中,何深详细地阐述了岗位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分解部门职责、如何确定岗位、如何做岗位评价,讲得非常明白,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何深讲完,话锋一转道:“我们每个人现在的岗位职责相互之间都有交叉,在商厦规模还小时,这种岗位设置非常简洁明了,大家的工作内容也很饱满,但是现在商厦规模大了,事情多了,运营部自己的职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工作起来就有些吃力了。比如同一个工作,两个人的工作职责里都有,这就会形成相互推诿扯皮现象;再比如有的工作,部门职责中有,但所有人的岗位职责里却没有承接,这就形成了职责落项。这些都是我们急需改变的重点。”

    何深顿了顿,看了一眼大家,见大家都在认真地做笔记,心里高兴,笑着说道:“我们把职责捋顺了,把岗位设置好了,每个岗位的职责是相近的,大家工作起来就更顺畅,谁也不用再跟谁扯皮,干得好就是干得好,干不好事实会说话。最关键的是,大家能做自己最想干的,最擅长的,这样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肯定非常好,大家好了,运营部的工作自然就有成绩。”

    何深讲完,又重点解答了大家提出来的几个问题,然后意味深长地说道:“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职责清晰了,我们工作起来就不会跑偏。当然了,职责分清了,并不是让大家不用合作,该配合还得配合。我们清晰职能不是为了各自为政,而是发挥人的最大潜能,为了部门的整体目标而努力。”

    大家对何深的说法都挺认同,随后纷纷表态支持。就这样,何深用了三天的时间把运营部的问题进行了纠偏,一个崭新的团队诞生了。

    何深把调整经过写成报告交给了李经理,李经理早就知道何深一定不会按部就班,肯定会有自己的动作,在她心里,何深很有可能一上来就是三把火,然后再视情况而动。可如今看来,何深是真有两把刷子,他并没有照搬专卖店的管理模式,而是根据运营部的实际情况做出了有利于未来发展的调整。虽然现在还不能武断地说这个调整是有效的,但最起码从方案上看比当前要进步了许多。

    李经理对何深“先打基础后盖楼”的方式十分赞同,同时她还对何深提出来的“三个一起五个要求”提出了表扬,认为很新颖,值得在全商厦干部中进行推广。

    何深谦虚说道:“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如果您这没有问题了,下一步我就要对团队进行培训了,争取一周以后开始进入全新的工作模式。”

    李经理笑道:“好,你按照你的节奏走就行。另外你要注意把控时间,因为再有十多天就是中秋节了,运营部要出整套中秋活动的方案,这个是我们今年第一个重要的大节日,关系到整个商厦今年任务的完成与否。你一定要引起重视。”

    何深点点头,顺便也提出了自己关于中秋活动的几个想法,李经理毕竟经验丰富,听完后对他的这些想法给出了指导意见,解决了几个何深困惑的难点,再将这些落到纸面上,几乎就是一个完整的活动策划案了。

    何深早就知道李经理当初如何从一个导购员成长为商厦高层的事迹,他对李经理十分佩服,对她的一些观点也很认可。两个人彼此欣赏,都觉得合作起来毫无障碍。

    何深才走出李经理办公室,一个电话打了进来,何深低头一看是个陌生号码,便想都不想就挂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