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人间残夜 » 第三十九章 归途静修

第三十九章 归途静修

    四余一心二用,沉浸在修炼中,好久未如此安心修炼了。

    短短两个时辰而已,四余虚浮的境界,彻底稳定了下来,此刻四余落实了凝丹境巅峰的实力。

    如今夜般修炼,四余预料,不出两个月,内丹便可化元婴。

    割裂的神魂,不过短短半日时光,在《养神赋》的温养之下也尽数恢复了。

    如今四余今非昔比,知晓自己神魂有奇遇,碎裂的神魂恢复如此之快,不能恪守成规,是该试试多割裂几缕神魂了。

    猛然拎起神魂海的刀,以迅雷之势,割了一缕神魂,随之一锤击了个粉碎。

    四余神魂传来剧痛,神识却依旧清晰,随即又一刀,一缕神魂应痛分离,紧接着锤碎。

    此刻四余神魂海内,细碎的神魂碎片飘零,刺痛的感并不让四余有摧心裂肺那般痛的不堪忍受。

    四余一咬牙,刀起锤落,第三缕神魂成了碎片。这时头痛欲裂的感觉传来,意识都略显苍白。

    四余强忍着痛,将游离在神魂海里的神魂碎片逐一牵引而来,运转魂诀,温养了起来。

    割三缕神魂是极限,殊不知,四余这等疯狂的行径,若是让其他修者知晓,定会觉得是在天方夜谭。

    不知过了多久,四余只觉得饥肠辘辘,停了修炼。

    起身从洞口灵阵走出,不再分心运功炼化灵气,让内丹自行炼化灵气。

    神魂碎片悉数温养完了,再过半日便可恢复。

    太久未进食,此刻四余竟有些乏力,肉体的饥饿与虚弱,灵力不足以抵消。

    在火磷石的光照一下,将岩洞搜寻了一遍,毫无食物的踪影。

    本打算寻回禺秀,四余还是打消了念头,就让它好好呆一晚吧,经此一别,不晓得何日能再回。

    静心思虑,猛然回想起,那日在湖岸与黑鳄撕斗时,湖边有许多木灵树,结满了果。

    《万草经》记载,木灵树喜水,耐阴寒,高可达百尺,果可食,涩中带甜。千年可通灵,结木灵心,木灵心可静心凝神,故而名木灵树。

    木灵心可是修者最为喜欢的,可安心凝神,修炼往往会事半功倍。

    湖里有很多鱼,四余也未曾在意,貌似并无通灵的鱼兽,可不管怎样,鱼肉都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四余打算去捕几条鱼,再摘几颗木灵果,以解饥饿之苦。

    走出岩洞,用灵气封住洞门,生怕有未察觉的妖兽进入,以防万一。

    潜入湖水,伸手不见五指,也难怪,湖面那一丝微弱的光,怎能照亮深渊似的湖底。

    正如罪恶滔天的人间,纵使偶尔有清风明月拂过,怎可度的了无助的灵魂,黑暗早已深藏心底,麻木不堪了。

    神念放出,一寸一尺一丈一里,不放过一方湖水,慢慢地搜索。

    不久神念就感应到了气息,很微弱,腾水踏浪疾驰赶去,离得越来越近时,只见几条鱼缓缓游着,察觉到四余,惊慌四散而去。

    “滋~滋~滋”雷灵气宛若利箭,两条略有三尺的鱼,顿时动弹不得,驭灵气将鱼提起,上了岸。

    回到岩洞内,四余借助火磷石的明亮火光,才识得手中鱼。

    《万草经》虽以草药为主,却也有辅篇,记录各类飞禽走兽。

    鳣(zhan)鱼,口似罈而短鼻,口在颔下,体有斜行甲,无鳞,肉黄且鲜美,可入药,补血益气。通灵,可长至二三丈。

    望着手里二三尺的鳣鱼,何年何月才可通灵。乾坤袋里拿出一把短刀,三两下就拾掇完了。

    鱼已准备妥当,四余才发觉,这破洞内,空空如也,一根柴火也寻不到。

    只好再次动身,游至湖岸上,砍些木灵树枝,顺便摘了一些木灵果。

    熟透了的木灵果,倒也甜的过分,少了苦涩。在岸边感应到了禺秀的气息,四余并未打扰。

    饥肠辘辘的四余,摸黑游回了岩洞,支起的木灵树枝,火折子点燃,一阵轻烟过后,淡淡的木香味徐徐传来。

    色泽金黄,鱼肉鲜美细滑,佐以木灵果汁水,大快朵颐,美煞了四余。

    虽是许久未食,半条鳣鱼下肚,已有九分饱,四余望着搭在火堆上的鱼肉,黯然神伤。

    倘若小余伴在身旁,它那狼吞吃相,饕餮胃口,小小的两条鳣鱼,恐怕也只够它塞牙缝的。

    天不遂人愿,苦命人流落人间,历尽千帆,疲于奔命,满腹心酸,一心仇恨,半旅风雨在侧,烟消云散之即,尽皆成了过往,过客。

    口腹之欲解了饥饿之急,心底的阴郁之气,化作气力,四余倍感神清气爽。

    不见天日的岩洞,倒是让四余惆怅,这破岩洞虽说火光明亮,却难观日月轮转,不能判断时辰,也只能粗略估计。

    此刻洞内异常安静,呼吸声抨击着心脏的频率,四余准备再次修炼时,发觉周遭的灵气稀薄的可怜。

    转念一想,这玄级灵阵,地级功法的威能,也该如此。经此一事,倒也让四余心中警惕。

    日后修炼,定要注意动静,在宗门内如此行径,必会引人注目,届时蛰伏成为妄想,恐无法报仇雪恨。

    天地之间的灵气嘈杂,炼化极其缓慢,修者天赋参差不齐,修炼时吐纳灵气的动静不一。

    况且修炼时需屏气凝神,受不得打扰,修者炼化灵气时须谨慎,以防冒犯侵扰他人修炼。

    修者之间时常因冒犯侵扰,大打出手,殒命之辈如过江之鲫。

    四余从乾坤袋取出两块中品灵石,不知那白鹿如何了,换了三十块中品灵石,倒也赚了,触动玄级聚灵阵,炼化灵石,再次沉浸于修炼。

    岩洞内稀薄的灵气无法支撑聚灵阵运转,必定要牵引岩洞之外的灵气,引来动静。

    凝丹境修者神魂感知亦十分敏锐,禺秀已入化婴境,势必会察觉到天地灵气波动。

    既允诺它度过最后一夜,四余也不愿打搅它。

    聚灵阵直接炼化四余掏出的中品灵石,中品灵石浓郁的灵气,远不是下品灵石可比得。

    怪不得越是强大的宗门,那些弟子修为越是惊人,修炼资源当真万分重要。

    修炼的枯燥乏味,磨砺心神,锤炼肉体。

    灵力流转于体内,锤炼着肉身,四余此刻浑身困乏酸痛。

    神魂海里天罚之雷仍旧在不停地淬炼周围的神魂,《养神赋》温养着破碎的神魂碎片,神识传来阵阵刺痛,尽管这一切,四余习以为常,却也难以忍受。

    等到两颗中品灵石耗尽,温养的神魂碎片不多时,也完全恢复了。

    不多时,禺秀悄悄走进岩洞,待它看到四余停止修炼,传音给四余。

    “余,天亮了,可以出发了。”

    “这是昨夜烤得鳣鱼,给你留了一条。”说着把鱼递给了禺秀。

    “出发吧,径直朝东,距黑禺山三百里外,是青水郡城,若无意外,天黑之前便可赶到。”传音给禺秀。

    四余神念一动,岩洞里的聚灵阵和长戟,妖丹内丹,功法,装进了乾坤袋,黄级玄甲穿在了身上。

    紧接着将洞里的火磷石扒了个干净,直到连同禺秀的乾坤袋也装满了,才停下,禺秀很疑惑吃惊,却并未出声。

    火磷石被用来照明,无疑是暴殄天物,在修者手里,用处颇多,四余知晓,这些火磷石可以换不少灵石。

    出了洞,四余飞身盘坐在禺秀宽敞的背上,递给了禺秀两块中品灵石,便入定凝神,开始修炼了。

    禺秀喜出望外,接过灵石,传音给四余。

    “谢谢你,余。”

    见四余不理会,望着日出的方向,转头瞥了一眼山洞,毅然出发了。

    虽路途遥远,化婴境强者能御空而行,区区三百里路,极速赶路,用不了一日,只需半日。

    禺秀驮着四余,若极速飞行,难免磕磕碰碰,颠簸不已,想必四余料想到了,方才让它日落之前赶到。

    上次全然凌空,领略一览众山小,是入玉琼峰时,雷塔大长老带着四余。

    世事无常,四余今非昔比,何曾会想到能驾驭化婴境妖兽,披靡乾坤。

    四余重温《敛息术》,此前神魂之力微弱,不足以修习,如今神魂已入入虚高级之境,神魂力量增强。

    四余迄今割裂温养了九缕神魂,加之境界暴增后,神魂蜕变,神魂之力可支撑修习《敛息术》了。

    修者炼化灵气淬炼肉身,借力于天地,蜕变神魂通彻天地,感知世界。

    修者以灵之威、魂之势使气息于乾坤流转,彰显修为境界。

    修者之间可察觉彼此之境界,强者若是有意,以神魂感念,可轻易察觉弱者修为。

    收敛气息,灵不外显可轻而易举,可遮掩神魂,唯有魂技方能做到。

    四余眷念瞎爷爷大恩,如今神魂小有长进,若是修成《敛息术》,定有出其不意之效,躲避许多的危险。

    入定再观《敛息术》,此魂术精绝奥妙,四余屏息凝神,着手演化了起来。

    《敛息术》强调神魂内敛,使外显的神魂虚化,不断地弱化,使神魂海以虚无之表象掩饰,从而神魂空洞,无法察觉。

    弱化神魂虽颇为奇妙,却需全神贯注,四余估计,要想让神魂彻底收敛,至少三个时辰。

    望着禺秀御空而行,四余知道,如今这归途尽数在冥幽森林外围,化婴境妖兽全然可以横行,便沉心修习《敛息术》。

    禺秀感应到四余神魂的诡异变化,内心翻江倒海,或许此次认主,未尝是坏事。

    四余神魂波动强烈,无疑是在修习魂诀,此等神魂术法之珍贵,它也曾听闻过。

    未曾想,禺秀还是小看了这个人族,本以为他不过是个有狠劲的小人物,在人族里算不得什么,不曾有强者守护,只身犯险。

    也许是自己肤浅,禺秀此刻怀疑,这个人族的身后或许有大势力,非凡的天赋,强悍的功法灵气,甚至拥有珍奇的神魂术法,种种迹象,都不得不让禺秀重新审视这个人族。

    禺秀思量着,当初他不杀自己,反而让我认他为主,以他这等地位的人族,哪里会瞧得起自己,比自己强大的妖兽犹如过江之鲫,这让禺秀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