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现在开始拍电影 » 254、传奇摔跤手

254、传奇摔跤手

    3月15日,《摔跤吧!爸爸》在印度和华夏院线上映。

    路朝林这天很悠闲,躺在办公室,观看测试效果。

    七星计划,即将接近尾声,等到最后一部《你的名字》上映之后,那么大幕拉开,路朝林将会让电影工业,迅速朝前迈进,大片时代即将来到。

    他现在看测试效果,不过是在检验,朝歌研究员研发的这些技术,可不可以支撑,站在他背后的那些大片,他的看的时候,嘴角露出笑容。

    这似乎是最好的证明。

    可行。

    满意。

    那到时,全球电影市场,恐怕都要被我给征服。

    路朝林双目露出憧憬。

    七星计划的目的,就是再度打通全球电影市场。

    七星计划之后的电影,肯定会像《小丑》那般,全球上映。

    那一天,不远了。

    路朝林的办公室风平浪静,网络上,却是另外一番面貌。

    “哈哈哈,终于上映了,路神新作,看不看呢?”

    “好纠结,爸爸,你给我个提示好不好,看摔跤吗?”

    “运动题材,冷门题材。”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爱情片,这正是我所向往的东西。”

    网上关于这周五上映的电影,讨论度高居不下,《摔跤吧!爸爸》数次被网友们定义为冷门的运动题材,但也数次的,把它送上话题榜首。

    讨论度很高。

    有路朝林加持。

    唯独在票房这一块,略微有点力不从心,表现不好。

    不过嘛,即便是在确认为冷门题材,《摔跤吧!爸爸》也在同期上映的电影预售成绩中,排行第二。排第一的为此,已经开始开香槟庆祝。

    用他们团队的话来说,这是在起跑线上压路朝林一头。

    开门红,大吉大利。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迎来,黎明永远不会到来的黑暗。这个庆祝的电影剧组,集体哭泣,品尝到了路朝林恐怖的支配力。

    印度,孟买。

    维万作为摔跤教练,结束一天的工作后,约上自己的制片人好友施热亚,两人一起去往电影院。两人针对影片进行过一番简单的挑选。

    最终在这两部影片之中,确定下后者,原因很简单。

    第一,维万是摔跤教练,对摔跤类型的电影,非常敏感,加之主演是拉库马,他非常喜欢的一个演员。

    第二,当然这也是最重要的,对欧姆这个家伙,已经快要被拉入黑名单了,每次坑完钱就跑,电影中留的坑也不去填,电影质量更是平平无奇。

    “导演还是来自华夏?”施热亚皱了皱眉:“要不,再考虑换部其他的?华夏人作为导演,从没听过名字,万一风格也华夏化,不精彩。”

    “你没看预告片?”

    “没有!”

    “亏你还是圈内的制片人,一点儿都不称职啊。”维万吐槽。

    “???”

    施热亚微微一愣,我是制片人,我不是看预告片人啊。

    “根据我的观影经验,这部电影,全员印度人,拍摄也在本土完成,更重要的是,里面的事迹,根据传奇摔跤手改编而成,我非常期待。”

    维万说起这部电影,非常兴奋,期待感拉满。

    施热亚见他这样,眼帘拉低,那你刚才为什么还问我看啥电影?

    早就有了答案……

    维万口中的传奇摔跤手,在这个世界印度历史上,是个为人敬重的摔跤手,名叫帕里卡,参加过很多次的比赛,拿过数之不清的冠军。

    但他却唯独少了世界冠军,代表国家赢的世界冠军。

    到了年龄,被迫退役,因为生活所迫,他不得不放弃这个梦想。

    本想把这个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儿子身上,无奈,每次妻子生的都是女儿,没办法,最后帕里卡狠下了心,让女人承担这份责任,披荆斩棘。

    最后女儿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

    既然这个世界也有原型,那路朝林也是和这个世界的原型取得联系,顺利的拿到改编权利的,不得不说,帕里卡的态度相当热情,招待颇丰。

    改编之路,相当顺利。

    “帕里卡?”

    施热亚想了想,这是个令他头皮发麻的名字,肃然起敬。

    “帕里卡退役后,我们国家的摔跤行业,一蹶不振,连年下滑,直到后来,他的女儿顺利加入国家队,为国家取得荣耀,那段时间,国家队出现短暂的繁荣,此后更挑不出一个好苗子。现在连招募人,都不知去哪儿。”

    维万说到这个,黯然神伤。对了,他这个教练来自国家队。

    “现在人的生活,从本质上发生了变化,社会上,多是浮躁的气息,人人都渴望着一夜成名,成为大明星出道,吃喝不愁,不愿吃苦……”

    维万说不下去。

    敢于吃苦的人少,有摔跤愿望的人,更少,社会变了。

    现在连年进入国家队的人,虽然人数上,没有改变,但质量这一块,却是连年下降,说白了,很多人肯定都不够格,每年都算是破格录取。

    每年,压在维万头顶上的压力,都在逐步的变大。

    如果这个行业,再不出现一点点的转机,他这个摔跤教练,恐怕过不了多久,也该到主动卸任的时候了。摔跤,需要努力加天分,如果是没有天分,还不知道努力,油盐不进,即便是维万当教练,前路依然一片黑暗。

    施热亚听着,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没想到,现在印度的摔跤行业,已经是走到这一步。

    唏嘘不已。

    施热亚联想到自己呆着的影视行业,又何尝有多好呢。

    因为有欧姆这样的耗子屎,不停的在搅动向好发展的电影行业。

    明明拍的电影不是很好,却很容易惹人眼红,跟风模仿赚钱,跟一次,国内的电影市场就要崩塌一次,这种选择是在走一条毁灭电影的道路。

    烂片圈钱,好电影无人问津,典型的行业悲剧。

    就像是在地球上,《你的婚礼》轻轻松松六七亿的票房,《爱情神话》叫好不叫座,上映二十多天,堪堪两亿,绝大多数还是沪上人民贡献。

    施热亚想把自己心头积压的苦水,一股脑的倾倒出来。

    维万忽然道:“别说这些不开心的了,出来玩最重要的就是开心,我去上个厕所,准备进场了。”

    给个说话的机会啊。

    施热亚就这样愣愣的站在原地。等维万回来,一起进场。

    影厅里面的人数,还算可以,没有施热亚预计之中低,也没有超出预计的高,这十多二十个人,可能一多半都是为了拉库马这个偶像而来。

    在施热亚的了解中,因为摔跤题材的冷门,外加欧姆这个印度票房神话的冲击,《摔跤吧!爸爸》在各大院线的排片率,被压的非常的低。

    同期上映的四部电影中,欧姆的《龙战》占据了大头。

    剩下的一些残羹剩饭,轮到《摔跤吧!爸爸》和其他两部电影抢。

    要不是拍片场次少,可能现在这个影厅的人,只会更少。

    “万恶的欧姆!”

    施热亚暗暗叹息。

    坐着休息了一小会儿,影厅的灯光黑暗下去,电影开始。

    开片,就用文字的形式,向观众传递一个信息——

    根据印度传奇摔跤手帕里卡的事迹改编而成,作为电影,肯定是有艺术加工的成分,还请不要较真,如有雷同之处,纯属巧合,谢谢。

    镜头给到电视上,看不清画面,有人在屋顶动天线。

    拉库马扮演的马哈维亚站在地面,透过窗户,看到电视上有图像了,面对屋顶之人的询问,他的答案依然是没图像。有人扶着,信号可以保持。

    电视里面播放的是摔跤比赛,马哈维亚缓步走到电视面前。

    看着电视里面的比赛,相当的投入,忽然间,旁边过来了一个人,这人一看就是工具人,一过来就开始找茬:“摔跤可不是用嘴巴说说的。”

    然后这人和马哈维亚,就地把桌子搬开,进行一场比赛。

    一共比赛了两次。

    他们这边摔跤进行时,电视里面的摔跤比赛解说音,却可以跨时空的为马哈维亚现场的摔跤比赛,进行实况解说,维万看这一截,腰杆挺直。

    这处理太妙了!

    作为一个摔跤教练,这样本职业相关的内容,摔跤时热血沸腾。

    特别是马哈维亚,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的动作,看得他心神向往。

    “好身手,你刚刚打败的可是邦级冠军!”

    “别灰心,老弟,刚才赢你的是全国冠军!”

    马哈维亚拍拍对方的肩膀,把衣服穿上,一身肌肉被笼罩其下。

    对方虽有不甘,又能怎样,装逼装到全国冠军头上去了,只有认栽,在一道道错愕的视线之中,马哈维亚穿上衣服,缓步的离开这里。

    同时,本片史诗级工具人,侄子的旁白上线,开始介绍马哈维亚:“这是我的叔叔马哈维亚,几年前他就退役了,但他从没放弃过摔跤!”

    镜头一转,片名出来。

    维万和施热亚到现在都还在回味,马哈维亚先前说的话,装到心里去了。刚刚那场戏安排的太好了,展露马哈维亚的水平,还可以装逼。

    这样一来,戏剧冲突就出来了,好过所有平铺直叙的介绍。

    令人耳目一新。

    “第一印象,不错!”维万心中这般评价,期待不小。

    马哈维亚看着摔跤场上的比赛,脑海中想到的,却是自己当初在比赛场上打败对手,拿下全国冠军的场面,那是他一辈子的高光时刻。

    现在退役了,不得不考虑成婚,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再摔跤,他会饿死的。

    时间一晃,马哈维亚成婚,晚上的时候,他望着墙上的照片和奖章,身后站着的是已经怀孕的妻子。摔跤是马哈维亚付出过心血的行业,他已经走到了全国冠军的地步,他当然更渴望的是,帮国家拿下世界冠军的奖杯。

    但这一切,尘埃落定。

    他这辈子已经是不可能的,他把希望寄托在了妻子的肚子。

    希望生下来的是男孩。

    这天,马哈维亚在院子中等待,妻子在房中生子。

    马哈维亚在院子走来走去,旁边还坐着侄子,和他的兄弟。

    “哇!”

    哭声从房间传出来,马哈维亚微微抬头,一脸期待。

    产婆掀开门帘,到门口来通知:“是个女孩!”

    听到这话,马哈维亚脸上的表情全垮了。深刻的诠释了,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他想要一个男孩,代替他,实现他的梦想,然而,造化弄人。

    马哈维亚还是强颜欢笑,再怎么,这也是自己的孩子。

    马哈维亚想要男孩的想法,很快在村子传遍,整个村子的人,也在这样的事情上,很快的变成专家,开始给马哈维亚出谋划策,想帮帮他。

    “用白芝麻做的糖喂牛,把糖用玉米饼包好,而且要用左手拿着,在日出之前喂给它吃,这样准生个儿子。”

    “马哈维亚,这是用来求子的经文,每天都要记得念。”

    “马哈维亚,一定要确保在周日办事,其他时间一定要忍住。”

    大家的建议,千奇百怪,但马哈维亚为了生出儿子来继承梦想,也顾不得那么多,把这些人的建议,统统采纳。

    很快,来到了妻子生子的一天,大半个村子的人都来了。

    他们全都坐在马哈维亚的旁边,陪着他一起等待着,希望生出来的是儿子,以此等到夸赞之类。侄子他爸还对他说:“生个弟弟和他一起玩!”

    “哇!”

    焦急的等待中,传来孩子的啼哭声音,生了。

    产婆同样的姿势掀开门帘,通知马哈维亚。马哈维亚的表情,和迎来第一个女儿的时候一模一样,先是期待,然后一盆凉水泼下,心里凉透。

    “在之前,他们按照土方,在日出前喂牛的时候,给到的镜头是牛转头就走,这其实也是一种生女儿暗示。”施热亚对马哈维亚,深感同情。

    村民们并不觉得自己太迷信,反而得知这个结果开始数落马哈维亚。

    喊喂牛的,事后说马哈维亚家肯定是喂错牛了。

    喊念经的,事后说马哈维亚家肯定是念错经了。

    喊周日办事的,事后说马哈维亚肯定是没能控制住**。

    “封建,愚昧!”

    维万忍不住吐槽,这里看着好笑,但讽刺意味拉满。

    透着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