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千华 » 熟人陌客

熟人陌客

    时光荏苒,又是一年桃花开(嘉靖三十五年)。暖风入夜,春雨绵绵。

    安楚卿常常夜不能寐,辗转反侧,脑海里尽是诗逸。他对诗逸“一见倾心”(分明是见色起意),几番暗示却未换得诗逸一丝温柔。已经几个月了,他明白,诗逸心里只有文庭,一想到这里,他就愈发不甘。“我一定会得到你的!”安楚卿紧握着拳头:“你是我安楚卿的女人!”

    这日,烟花雨巷,春楼芬芳。一香楼内,安楚卿正喝着闷酒。

    “安兄,怎么闷闷不乐?”严泰问道:“几日不见,怎么,有心事?”安楚卿微醉:“她心里只有那个徐文庭。”严泰摇了摇头:“安兄,你未免也……也太不自信了吧。”他继续道:“这徐文庭,他就是一个穷行医的。就算在军营里能混出个人样,可他毕竟是个穷行医的出生。你安大公子可是堂堂知县的儿子,除非我姐傻了,任何一个,但凡正常点的女子都会选你的。”安楚卿继续喝着闷酒:“不,不是这样的。”严泰反问道:“怎么不是这样?与其在这喝闷酒,还不如想想法子,如何让我姐喜欢上你。”

    这时,只见一风骚的女子款款而来,掩面笑道:“哟,两位公子,这是要上谁呀?”安楚卿向她泼去酒水:“滚滚滚,尽来碍眼。”他问道严泰:“对了严兄,你打算何时向她说明真相?”严泰微微皱眉:“我很想与她相认,只是……”安楚卿问道:“只是什么?”严泰道:“只是时候未到,我怕如今一说,会伤害到她,何况爹娘都不让我……”安楚卿听后,摇了摇头,又下几盅烈酒。

    夜深,严泰携安楚卿离开了春楼。一路上,只闻安楚卿胡言乱语:“我有权有势又如何,她就是不喜欢我……老天爷,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我怕?我怕什么!她早晚是我的人……早晚都是……(吐露心声)”他又大笑:“……我不稀罕,不稀罕!比她漂亮的女子多了去了,要多少有多少……(吐露心声)”严泰无奈一摇头:“又喝多了。”

    每年正月十四,正逢宁海上元佳节。吃一碗汤圆,嚼一口糯米汤团,放一盏河灯,看一场舞狮子,听一段戏曲……这些,宁海人再熟悉不过。

    斜阳紫日,百灵玄归。诗逸拉着雨薇早早来到城隍庙,再过半个时辰,本地的戏班子就要鸣锣开演了。天色渐渐沉郁,台上灯影华丽。戏台中,只见一身着黄袍的男子唱道:“这位姑娘,待我逃过此难,定要报你救命之恩……”

    这时,一书生问道:“这位姑娘,恕在下冒昧,请问这折戏唱的是何典故?”诗逸微微蹙眉:“典故?这戏你看不懂?”书生挠挠头道:“姑娘,在下是徽州人士,对此地方言不大熟悉,故……”雨薇轻轻一笑:“原来是这样。敢问公子,可知这宁绍之地,姑娘出嫁为何可以‘凤冠霞披’?”书生摇摇头,雨薇解释道:“公子,这折戏呀,讲得是康王赵构逃难的民间故事。‘半副銮驾’的‘十里红妆’就是从这个故事开始的。”书生问道:“姑娘可否详说。”雨薇道:“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汴京,生俘徽、钦二帝。康王赵构被金兵追到明州。后来一个农家姑娘在晒场上用箩筐把康王罩起来,又把金兵骗了过去。康王被救后,就向姑娘说明了真实身分,并承诺报答救命之恩,约定日后以布兰叉大旗为标记来报恩村姑。三年后,康王登基业,派钦差接村姑进宫,谁知村姑不图报恩,所用乃是假名,家家布兰叉大旗,查无下落,康王和使者无法判断哪家姑娘是真正的救命恩人,也无法实现皇帝的承诺,日夜不安,只好下了道圣旨:‘东女子尽封王’,故女子出嫁时可享受公主的待遇,凤冠霞帔,嫁妆可以雕龙刻凤。”书生道:“原来如此,真是一方水土一方戏,多谢姑娘相告。”

    诗逸一脸失落:“雨薇姐,这戏都被你说尽了。”书生更是惭愧:“这位姑娘,着实惭愧,着实惭愧。”诗逸问道:“公子,你是徽州人,徽州人家嫁女,是否也是凤冠霞帔呢?”书生一笑:“天下大同,豪绅大户嫁女,格外气派,排场浩大……”此戏一过,只闻平调又起。

    皓月悬空,燃烛放焰、灯谜喜猜……每年城南的灯会,都是游人如织,是小城最热闹的时候。

    行歌伴游,一路灯楼灯树好不热闹。一小铺前,诗逸伫足道:“雨薇姐,这兔儿灯好可爱啊。”

    两人沿街东行,可见一群男女围于一大树下,只见一商贩吆喝道:“瞧一瞧,观一观,快把灯谜猜,猜对灯谜有奖来……”雨薇问道:“请问小哥,若是猜对了,有何奖励呢?”小贩指着身旁的奖品:“这第一名呀,可得琉璃花灯一盏,可助你觅得佳缘;这第二名啊,可得普陀山玉雕佛珠一串,此珠经高僧开光,可永保平安;这第三名呀,可得传世苏扇一把……”小贩又对众人道:“各位才子佳人,今晚的灯谜共有五句,有缘之人,方可得此奖励,谜面就要开喽……”

    这时,只见安楚卿出现在诗逸面前:“诗逸,你也在这里啊?”诗逸对他微微一笑:“今儿上元节,这里那么热闹,怎能少了我。”安楚卿看着一排奖品,问道诗逸:“诗逸,你喜欢哪个?”诗逸道:“我喜欢那盏花灯。”安楚卿自信道:“好,这花灯我给你取来。”雨薇打趣道:“安公子,正巧,我也看上了这盏花灯。”安楚卿对雨薇自信一笑:“陈姑娘,这花灯我取定了。”

    只见小贩敲了敲铜锣:“请见第一题,谜面‘曹丕代汉有天下’,打一《三国》人名。”微微沉寂后,只见雨薇道:“是刘禅!”小贩高声道:“这位姑娘答对了,就是刘禅。”诗逸问道:“雨薇姐,为什么是刘禅啊?”雨薇回道:“因为曹丕推翻了汉朝,自立为帝,表面上却是叫汉献帝刘协禅位给他,所以这谜底就是——刘禅。”

    小贩继续道:“好,请见第二题,谜面‘官场作戏场,君王亦惆怅。’打《论语》一句。”片刻后,雨薇又道:“是‘学而优’。”小贩又高声道:“这位姑娘又答对了。”诗逸高兴地跳了起来:“雨薇姐,你真厉害。”一旁,安楚卿不禁愁起了眉。

    小贩高声道:“请见第三题,谜面‘春头木会’,打一宋朝人名。”雨薇已猜到谜底,却不回答,她轻轻瞟了安楚卿一眼,只见他若有所思。片刻后,安楚卿走上前:“我知道了,此人名叫‘秦桧’。”小贩高声道:“这位公子答对了。”第四题,雨薇亦是不答,安楚卿连对两题,朝雨薇自信一笑。

    到最后一题,只闻小贩高声道:“且听第五题,谜面‘眉点朱红吟唱,华灯醉里独觞。散却红尘千丈,侬笑盛世华裳。’打一曲名。”四周一片沉寂,只见雨薇走上前:“是《梅花三弄》”小贩高声道:“这位姑娘答对了,姑娘已摘得头名,这花灯是姑娘的了。”诗逸问道:“雨薇姐,这题又该如何解呀?”雨薇回道:“诗逸,这是句藏头诗,你可明白?”众人听罢,豁然开朗。

    小贩上前,将那琉璃花灯递与雨薇,安楚卿无奈落得第二。

    “我可不可以拿这盏琉璃花灯换你的佛珠?”雨薇问道安楚卿:“安公子?”安楚卿欣然一笑:“自然愿意,你看中了这琉璃灯,为何?”雨薇道:“起初我被这盏花灯的华美所吸引,如今我更想要这串佛珠。我娘信佛,我想将这串佛珠送与她。”安楚卿道:“雨薇姑娘如此孝顺,楚卿惭愧。”

    安楚卿将这盏琉璃灯送给诗逸:“这灯是雨薇送你的,楚卿自愧不如。”诗逸打趣道:“所以呀,以后要多念书,谢谢安公子啦!”

    这晚,逛久了,不免疲累。夜渐渐深去,送好雨薇,安楚卿又着驾马车送诗逸回去。

    “西泠别院,好雅致的名字。”诗逸道:“嗯,是倩姑姑取的。”诗逸下车,只闻安楚卿深情款款:“诗逸,这些年让你受苦了,接下来……(的日子,我好想照顾你……)”诗逸对他微微一笑,打断道:“安公子,这些年我一直很好很快乐的。”她见安楚卿欲言又止,不禁道:“安公子,其实……你知道的,我(心里只有文庭)……”安楚卿长吸了一口气,将严府之事一一相告,诗逸只觉安楚卿在开玩笑,不禁一笑:“安公子,你且打住。你再说,我可要生气了。”安楚卿一脸正色,沉声道:“诗逸,方才所言,并非玩笑。你……有些事也该弄个明白了。”随后告辞道:“我先走了。”他眼神沉静,不似玩笑,诗逸不禁皱起了眉。

    第二日,当春芬听完诗逸所述,不禁气晕在地:“赵昱,你不是人,你个天杀的……”那晚,西冷别院,春芬与林蓉将当年之事一一尽说。

    “诗逸,娘不该瞒你那么久。”春芬一脸是歉,哽咽道:“娘不想,不想……娘只希望,希望你能活得开开心心……”诗逸含着泪:“娘,诗逸不怪你,诗逸真的不怪你。这些年,娘为了我付出了所有,诗逸怎么会怪娘……”她眼神里尽是恨意:“严家人……可恶……”

    从此,每当严泰与安楚卿前来相寻,诗逸一概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