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会审帝王:从崇祯开始 » 第十四章 陛下,你这是造反!

第十四章 陛下,你这是造反!

    大雪纷飞中。

    王录等人坐在华盖马车里,手里拿着手炉,静静地看着,看着这些冻得瑟瑟发抖,还被鞭笞得血痕累累的佃户们。

    “如廷尉所言,我们是因为想到银子没有人值钱,所以想让更多的北方百姓南渡,进而降低我们将来北伐的难度!才不惜从拷得的数千万两银子中,拿出足足上千万两来作为安家费,希冀至少能让上百万户的汉人百姓跟着我们南渡。但是,难以避免的是,这些地主缙绅并不愿意我们这样做。”

    朱高炽先苦笑起来。

    “这是一群不自量力的家伙,本能地在对抗朝廷的意志!”

    王录也跟着说了一句。

    “该杀!”

    朱元璋咬牙说道。

    “是得杀!”

    “因为没有别的办法。”

    “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这些地主阶级,他们不愿意舍弃土地跟我们一起南迁,还不想让百姓跟着朝廷一起南迁,因为他们想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压榨百姓。”

    王录跟着说道。

    崇祯也不禁道:“这个高家是崇祯十三年的探花高尔俨的家族!我到现在才发现,原来昔日朝堂上儒雅的士大夫,在百姓们面前竟是这幅狠酷模样!”

    “那你还等着作甚!赶紧下旨,让平安他们去处死这些没把朝廷政令放在眼里的家伙!处死之前,也先游街,让这里的官绅们看看,对抗朝廷意志的下场!”

    朱元璋喝道。

    崇祯不敢怠慢,忙拟手诏,交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则立即递给了平安。

    平安便立即带人走了过来,将这些正押着一批佃农游街的高府豪奴家丁围了起来。

    这高府家奴见此愣在了原地。

    “锦衣卫?”

    此时,正坐在街道旁边一高档清倌居所里,看着这一幕的高尔俨也发现了平安等锦衣卫,并立即站起身来。

    高尔俨忙转身问着静海知县杨尔铭:“帝驾何时至静海了?”

    杨尔铭也声音发颤地道:“我也不知。但陛下应该也不会为了一些贱民,而要降罪于尊府吧?您可是崇祯十三年的状元,祖父还曾是朝廷侍郎。”

    高尔俨道:“此事难说。如今陛下残暴无道,你也不是不知道,哪怕是阁臣九卿这样的重臣,因反对南迁,说杀就杀!还抄家!甚至与一叫朱明的反贼勾结,算计大臣们,使不少公卿士大夫,连带着外戚勋贵和不少内臣,一夜之间,皆成为逆臣。诛戮之人上千!谁知道,他会不会因这些贱民而处置我等。”

    杨尔铭因此道:“我之前劝过您,这些逃跑的佃农,抓回来后直接烧死作肥多好!你非要把他们游街,说是震慑其他佃户!如今倒好,被朝廷的人发现了!”

    高尔俨冷笑道:“父母官说的轻巧。不游街示众,怎么杀一儆百?!”

    “接下来,陛下肯定会派人来传唤你这个静海县父母官,到时候,我和你一起去面圣!既然难逃一死,那敝人倒是想问问天子,真欲要做流寇乎?”

    高尔俨说着就又对杨尔铭说道。

    如高尔俨所料,崇祯在接下来的确传人来静海县衙,宣静海知县杨尔铭去见他。

    高尔俨也就跟着杨尔铭一起来了崇祯这里。

    崇祯没想到高尔俨亲自来了,也就直接问道:“高尔俨,是谁给你的权力敢将自愿随帝驾南迁的百姓游街示众,你是静海的知县,还是静海的皇帝?”

    高尔俨则回道:“臣对此事无话可说。然,臣想问陛下,大明到底是与士大夫共天下,还是与百姓共天下?”

    崇祯一时语塞。

    朱高炽和朱元璋则看向了王录。

    王录则道:“自然是与百姓共天下。”

    “这位阁老此言简直是奸佞之言!”

    高尔俨见王录身着蟒袍,腰袭玉带,留有胡须,也就猜到他是阁老,也就直接回怼了一句。

    王录回道:“怎么,不主张朝廷是与士大夫共天下,就是奸佞?这谁规定的。天子规定的?还是我大明皇纲国法规定的?你有何权力定义奸佞之言。”

    “快回答,你有何权力定义奸佞之言,你是天子?”

    朱元璋也跟着问道。

    高尔俨直接拒绝回答,而转移话题道:“陛下!士乃四民之首,不尊重士大夫,便是拂逆民意,而不顾天下民心!”

    说着,高尔俨就痛声疾呼道:“陛下,民心似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啊!”

    王录道:“难道你要天子看着你们这些自冠为四民之首的士,随意奴役庶民,把庶民想怎么羞辱就怎么羞辱,乃至不顾朝廷政令、皇纲国法,随意处置?!他们的心可是民心?他们难道就不会覆舟?”

    “士心即民心。士自会代天子牧守黔首!黔首若为刁民,自有士为天子除之!”

    高尔俨回道。

    王录冷笑起来,问道:“你们这些士大夫除得了吗?西北流寇,你们替天子灭了吗?怎么还越剿越多!”

    朱元璋也跟着说道:“没错!咱可不信什么士为四民之首,天下四民皆为天家子民,士大夫也一样,咱可不能不管天下百姓的死活!”

    朱元璋说着就道:“朱由检,你得记住廷尉今日的话,天家是在乎天下百姓的死活,而不是只在乎士大夫的死活!”

    高尔俨没想到崇祯身边会有这么些教他不学仁道之君的人,不由得痛声道:“陛下!你真的想要做亡国之君吗?!”

    接着,高尔俨又道:“陛下,若不想做亡国之君,就应该下旨诛杀那位在巨鹿造反,后又逼官绅纳粮,分官绅田产的吴王殿下!就应该学圣人之道,礼贤下士,垂拱无为,而不是屠戮大臣、刻薄寡恩,乃至与民夺利,竟颁布所谓支持北民南迁的诏旨,使北方官绅从此无可佃之民啊!”

    “与民夺利?”

    王录嗤笑一声,对崇祯说道:“崇祯,你自己应该清楚,你不这样做的话,会不会成为亡国之君。”

    “肯定会!”

    崇祯想也没想就回了一句。

    因为他前世就差不多按照高尔俨所说的在做,没把百姓当人,只把士大夫当人,结果只能自挂煤山枝。

    “为天下百姓免遭屠戮,朕决定再下一道旨,凡经厂卫查明,有确凿证据证明,有随朝廷南迁之庶民百姓被不肯南迁之北方豪族拘押、殴打、处死者,该族族长皆以抗旨罪,处斩!该县与卫所正堂官锁拿下狱严办!”

    崇祯说道。

    高尔俨听后猛地抬起了头,大声喊道:“陛下!你这不是南迁,你这是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