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输液室见闻录 » 第五十三章 忧伤的文字

第五十三章 忧伤的文字

    护士刘晶晶的故事果真感人至深,过了许久,21号输液椅上的刘大壮才慢慢地说,我也来说说我和我那在天堂的熊老师的故事吧,我虽然不是熊老师的得意门生,可师恩难忘,我一直忘不了他。

    都说人生是一列没有回程的列车,你永远不知道谁会陪伴你多久,也不会知道谁会陪你走到最后的一站,更不会知道谁会在哪一站下车,不离不弃的只有文字的忧伤。

    清明节回乡,与文友徐凤平、鲁国平一聚。大家相谈甚欢,聊起了当年那些如我等一样爱好文字而今四海飘零的人,从文学青年到文学中年,至于会不会还有文学老年,那是一个未知数。

    许多年前,因为文字的痴迷我们走到了一起,徐凤平是我的初中老师,因为文字的同好,亦师亦友,在文字上他对我多有指导外,在我生活困境之时还曾资助我渡过那段煎熬的日子,至今感怀不能相忘,这么多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依然在家乡一所中学的三尺讲台上传业授道解惑,做着灵魂的工程师的同时佳作频出,当年是我们那帮文学爱好者的领军人物,现在依旧。

    鲁国平现居上海,专栏作家,早已经是名闻遐迩的新媒体大鳄,微博区域专家团专家,拥有粉丝数千万,成功人士一枚。当年我们在一个系统工作,体制改革后背井离乡各自飘零,都走过一段沧海桑田无时尽的时光,如今他也与文字渐行渐远……

    另一个文友周文慧,混迹于省城多年,曾在省城法律界因为替农民工讨薪成功而风光一时。如今人气不在,颇为落魄,现偷生于一家企业从事法律事务,聊以谋生。文字曾经是他打开贫穷和外面精彩世界的的一张金字招牌,好多年了,他早已将往事、那些相聚的欢乐及一字之师忘得一干二净,在我们的记忆中越飘越远,越来越淡。

    席间我们还聊到了当年的文学前辈,出过几本微型小说集的李波老师,也是多年不遇,他从家乡小学校长之位退休后落脚在在家乡的台城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忙里偷闲笔耕不辍,成绩斐然。

    任何一个人的文字成长总离不开恩师。清明时节我们共同缅怀编辑熊殿忠、施巨舟先生,感叹人生无常。其实,熊是我一辈子不能忘怀的恩师,当年,我刚二十出头,在编辑部跟着他担任头版的实习编辑,他曾给我开过不少文字的小灶,还送过我不少好书。当年得之他沉疴染身,我忙于生计,奔波不停,无法抽身前往探望。刚步入房奴大军的我工资一拿到手,留下300元生活费,其它悉数汇款至在老家养病的他以略表师恩,他迟迟不肯收,我给他打了好几个电话告知师恩难忘,他才去邮局取了款……数月后我浑然不知他病情突然恶化,待我再给他的手机去电,师娘哽咽着告诉我,他已离世一月有余。听罢不由涕泪长流,后悔不已。施巨舟先生,笔名大船,曾是家乡台城日报的副刊编辑,写得一手好字,对于文字初出茅庐的我给过不少鞭策,我至今家中还收藏着他当年写给我的鼓励信,可叹天妒奇才,他也风华正茂之时英年早逝,去天堂好多年了。

    新媒体文字的突飞猛进,生生挤压了副刊文字的空间,许多报刊的副刊要么砍了,要么压缩一而再,再而三,当年绿色稿费单处处飞的日子不再复返。时代日新月异,文字不仅是淡淡的忧伤,还存在着新生的裂变,紧跟时代才不会落伍。

    回首往事,苦乐年华,文字一步步紧随着生活而行,这么多年因为爱而坚持,无怨无悔,痴情不改。爱就爱了,爱的结果交给蔚蓝的天空;爱就爱了,忧伤的文字依然是人生时空里最美的风景,最亮的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