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输液室见闻录 » 第三十六章 尘埃里开什么花

第三十六章 尘埃里开什么花

    环卫工老魏这几天血压有点蹭蹭往上窜,连连叹息又要好几天没有收入了,在输液室见到老魏,我不由得想起了几天前刚认识的朋友同是环卫工的老安。

    轰轰烈烈的“创文”活动在一周前总算尘埃落定了,我却时常想起创文值班时认识的环卫工老安。

    我们“创文”的“地盘”是金鹰大卖场对面公交站台商业大厦(鱼市口)站老竹林商业城那段。那日午后,想想好久没去新华书店了,不如早点从家中出发,先去市新华书店转转,看看有无心仪的好书,就早早在小区门前跟着21路公交到了单位“创文”值日点。

    从新华书店出来刚好两点整,我去社区报到后,就“走马上任”了,在单位值日点的“一亩三分地”里来回巡回。公交站台里侧,一个五十来外的男人正依在一辆有环卫标志的三轮车旁喝水,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在秋阳下闪着晶莹的光。

    我笑着主动跟他打了个招呼,我也是来值班的。正喝着水的男人脸上立马紧张了起来,麻利地拧好那个半旧的保温杯盖,赶紧给我解释着,昨日他和一个逛街的熟人说了会话,不知谁将他们说话的照片给拍下来传给了社区书记,被书记好一顿数落。

    我听罢,也为他的委屈打抱不平,怎么可以这样,这事做得真有点过了。

    我问他贵姓?他告诉我,他姓安,让我叫他老安。说完憨憨地笑了。

    我不时将摆放不整齐的电动车、自行车一一排列好,老安来回不停地扫着树上刚飘落下来的树叶,又将公交站台的铮亮的玻璃橱窗反反复复擦了两遍,这才稍微歇下来。

    一小时后,老安依着三轮车又举起了那个淡蓝色的保温杯,杯身上坑坑洼洼的凹点明显,油漆也掉了不少,一看这保温杯就有些年头了。我说你日子过得可真节俭的,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我女儿不要的,好好的保温效果超好,我正好派上了用场。

    说起自己的女儿,老安满脸溢出的全是自豪,笑呵呵告诉我,她的女儿今年刚考上了景山中学高中部,比录取分数线高了16分哩!老安的脸上漾着的全是笑意,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老安的女儿从小上学就没让他们两口子操过心。我们读书不多,只能供她吃饱穿暖,可这孩子从小就争气,年年都是三好生,不知道多少人羡慕我们生了个好女儿,不知积了几辈子的德。前几天我去开家长会,女儿班主任对我说,就照现在这个样子,我女儿考个不错的大学应该十拿九稳。可这个丫头心大,拿到高中录取书后就暗暗下了决心想考BJ的大学呢。

    我说BJ太远了,在盐城读大学就蛮好的,离家又近,想回家了搭个公交就到家了。你看,这几年大盐城的变化可真大呀!想都不敢想,不比苏南的城市差多少,高架路四通八达,高楼越建越高,挺有大城市的样子,以前我打工也去过不少城市,千好万好还是家乡盐城好。

    老安的老家在50里外的一个村子里。他是家里的老幺,也是唯一的男孩子,也读过初中,只是初一没读完就辍学了,又不想过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侍弄土坷垃的苦日子。后来几个出嫁了的姐姐帮他凑了集资款,在市油脂厂当了一名工人,几年后和纺织厂的一个挡车女工结了婚,结婚7年后才有了现在的女儿,都以为妻子不能生孩子了,想抱养个孩子养大了好为两口子养老送终了,女儿却来了。真是天意。老安在油脂厂干了差不多20年,从小安变成了老安,厂子破产了,老安拿了清算款又找几个姐姐借了些钱,在城郊买了一套62平的二手商品房,一家人开开心心过着平常日子。

    几年前,老安在工地上打工,不慎伤了腰,却没得到黑心工程老板的一分钱赔偿。回到这个城市后,社区干部看他是个勤快人,就照顾他,让他干上了社区的环卫工,工资虽不高,但老安很知足,对社区干部感恩不尽,也很珍惜这份来自不易的工作。

    老安说自从女儿读初中后,妻子就再没上过班,负责照顾女儿的一日三餐、一家人的洗洗涮涮。家中日子虽紧巴,可一家人无病无灾开开心心比什么都好。

    说到自己的妻子,老安的脸上掠过一丝愧疚,她其实挺辛苦的,女儿能有今天的成绩,她有着大大的功劳。

    我安慰他,你是家中的顶梁柱,你的功劳也不能抹去……

    老安又开始擦拭街面门面房的外墙,边擦拭边说,再苦三年,将女儿苦出来就轻松了。

    我祝福老安一家人平平安安、开开心心,更祝福他的暖心小棉袄三年后金榜题名,心想事成。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和老安道别时,我思绪良久,突然想问老安一句:尘埃里开什么花?

    尘埃里开着一朵一朵的幸福之花,还有一朵一朵的希望之花,一年又一年,那是尘世间最美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