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2003之创业大亨 » 第十三章:当公关挺好的

第十三章:当公关挺好的

    老妪的脸上登时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

    “这个……”

    “其实这位施主身上,并没有明显的印堂发黑……”

    老妪的声音都有些发抖了。

    “没有明显的印堂发黑,说明还是有的,我这人好奇心比较重,您能解释一下吗?”

    老妪颤颤悠悠的说道。

    “让老身算一算吧。”

    江华一听,得,这连本尊都不说了,直接老身了。

    这层次下降一级啊!

    江华乐呵呵的看向这老神棍半眯着双目,在那里“掐指神算”。

    江华托着下巴,看热闹,丝毫不嫌事大。

    另外一方面,却拿出了自己手中的BB机,准备报警。

    良久后,老妪终于睁开了眼睛,此时的她,终于恢复了一点镇定之色。

    “法不传六耳……今RB尊算卦的时间到了,不能再继续普度众生,今日也便回道馆接受供奉去了。”

    “施主请回吧……”

    说完,老妪起身,开始收拢自己的东西。

    什么八卦图,还有各种廉价的玉器。

    收拾完之后,老妪长舒一口气,扛着包裹就往外走。

    “哎,这位道长。”

    江华却突然出现在了老妪后面,老妪回头,却发现江华手掌合并,随后伸出。

    手掌里,拿着一个折叠的皱皱巴巴的一个红包纸。

    听着四周,不知道是哪个音像店,放出来的华仔的“恭喜发财”。

    江华咧开嘴,示意了一下红包。

    “恭喜您发财,礼多人不怪。”

    随后拿出了BB机,加了一句。

    “不给,我就报警了。”

    老妪一咧嘴角,差点哭了起来。

    ……

    最后,江华拿着老妪给的十块钱,和老妪一起找了个路边摊,撸串。

    这白来的钱,要迅速花出去,这个道理,江华还是懂的。

    否则,据老人说,是大大的不吉利。

    这十块钱,卖了大大小小数十个炸串,江华吃的满嘴流油,而老妪则是如丧考妣,皱着眉头,一语不发。

    看来这老妪,心中还在心疼钱啊!

    那个时代的烤串,还有地锅鸡,还没有像之后几年,在淮北发展成产业……也没有那么多的小龙虾,那个时候,淮北的街头巷尾,大多是炸串点和螺丝店。

    店铺不但多,而且非常亲民,价格也没有那么贵。

    像这十块钱,就可以买很多,虽然大多数都是素的。

    吃完炸串,交完钱,江华看着四周夜市的一切……昏黄的灯光,略显肮脏的地段,以及随处可闻到的炸串的香味。

    由于靠近学校,在这里吃饭的,多以学生居多,经常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学生在一起,烧饼炸串是常规操作,有钱的学生,还会加点里脊肉或者羊肉串。

    老妪看着学生,脸上泛起了温暖的表情。

    江华察言观色,却是笑呵呵的开口道。

    “这位大师应该有孙子吧。”

    “有啊,小学二年级,是我孙女。”

    老妪的眼中有一丝光,虽然黯淡,但是江华能够看出,那是希望与骄傲的光芒。

    随后,老妪又开始谈起了她的一家子,据他所说,闺女和女婿早年在矿井崩塌时,被矿石砸到了脑袋,没救过来,而这位老妪,就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孙女拉扯到现在这个地步。

    江华颇为唏嘘。

    那个年代的摆摊算命的……尤其是老年人,虽然很可恨,其实大多数都是生计所迫,并不真是存心骗人……他们赚的钱,不稳定,也没有那么多。

    说真话,人活在这世上,就没有容易的。

    想到这里,江华心中的那个雏形,开始慢慢形成,并逐渐发展。

    这些人都是三教九流,平日里经常家长里短的,这些人寻常,却也不太寻常。

    因为他们是掌握这座城市话语权的真正之人,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吃瓜群众”。

    他们就像一条条丝线,连在了一起,就成了一张网……一张足以遮盖整个社会的网。

    他们是社会的全能,也是社会最大的利益团体与受体。

    “老奶奶……您就没有想过,干一些正当的工作吗?”

    老妪听到这句话,神色非常黯然,却是打开了话匣子。

    经她所说,自己是二纺前些年裁掉的临时工,因为年纪太大,找工作四处碰壁,本来想找个当保姆的工作,但是也因为没有门路而只好放弃。

    家里有一张嗷嗷待哺的嘴,老人也只能出来做这工作了。

    这是没办法的选择。

    远处的学校,开始晚自习了,坐在人数渐渐少了的夜市里,江华目光微微凝滞,在这枯黄的灯光慢慢摇曳。

    “老奶奶,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的。”

    江华微微笑道。

    “我即将成立一个公司,您多找几个像您这样,当然了,品格为上,按次拿钱。”

    ……

    让这些人当公关,还是挺好的。

    江华坐在回家的车上,想着刚才还算是愉悦的谈话。

    就江华所说,这次他私人订制的事业,他们提供一单生意,就补助三十块钱。

    别说,江华抠门,在那个年代,能拿到这样的工资,已经是很了不起的存在了。

    起码三十快钱,可以买几十串炸串,和一个喷香的肉夹馍了。

    当然,江华占得是大头。

    这种无本的买卖,既然已经铺出去,下面就看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江华也不怕他们行骗,因为,以自己十几年的经验,所谓的骗局,早就已经谙熟于心。

    要骗到他,可不容易。

    江华定了定目光,看向窗外,新开设的东方百货的巨型屏幕。

    冬日冰冷的风在地面上嗖嗖刮过。

    上面几个字,清晰可见。

    2003年,世界杯足球赛,即将在明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