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乱江湖之异剑录 » 序章、古家十三剑

序章、古家十三剑

    古十三,曾居善德门武林排行榜第三,因善用十三把银丝软剑,得此名。

    如今,他已年近七十,在江湖中历经多年风雨,从籍籍无名到俯瞰众生,再到金盆洗手,隐居乡野。

    这一路走来,他连一名弟子都没有,就更别提什么传人了。

    远离江湖的他,独自住在乡下的草庐中吃斋念佛。

    即便如此,因他曾经的身份和地位,仍旧很多人慕名而来,希望得到他的真传,哪怕指点一二也好,却都被他拒绝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古十三也一天天老去,眼看这银丝软剑的绝学就要失传了,众人却一筹莫展,只能默默叹息。

    江南的春天阴雨连绵,久久不见太阳,人们怨声载道,多想将这老天戳个窟窿来,漏点阳光去去这一身的霉味。

    盼了许多日,许多夜,终于晴了那么几天,就有些个脑子一根筋的,想着去古家草堂碰碰运气。

    来的次数多了,好些人早就成了旧识,结伴来到草堂门前时,却发现大门居然锁了。

    门锁了?!

    要知道从古老隐居至今,这样的事还是第一次出现!

    以前严寒酷暑也好,春夏秋冬也罢,这草堂的门永远都是开着的。

    但在今天,情况终于不同了!!!

    “古老先生剑不傍身,又没啥钱财,所以从来不锁门。”

    “是啊,我虽没来过几次,却也深谙古老的习惯,其中必有蹊跷!”

    “事情变得有意思了,一定有些个宝贝、秘籍啥的,就藏在这里面,要不去看看?”

    此话一出,人群立刻乱作一锅粥,不少人都跃跃欲试,想着索性把这门劈开了瞧瞧。

    有人简单粗暴,自然也有人好君子之道,竭力从中劝阻。

    最终谁也没能说服谁,干脆都守在这里,约定着别走漏了风声,等上七天七夜。

    到时候若古老未归,方可破门,所得宝物归在场者共有。

    眼看六天时间过去了,所有人的嘴都严丝合缝,生怕走漏半点风声。

    但草堂附近的人还是越来越多,有直接席地而睡的,也有晚上去镇里打尖住店,第二天再匆匆赶来的。

    然而当天晚上,古十三居然回来了,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看来是在雨水绵延之时就已经离开。

    此时的他,虽腰杆挺直,步伐稳健,但习武之人都能看出,古老的神情之中透漏着隐隐的疲惫。

    古十三慢步走近人群,人群便自动让出条路来,到了自家门前,正欲开锁,犹豫了一会,回头向大家说道:

    “承蒙各位少侠厚爱,这样的天气还来此僻静之地,探望我这个糟老头。

    今年梅雨时节太长,屋子潮湿难耐,我就想着北方尚有三两好友,去游历了一番。

    路途遥远,舟车劳顿,现在着实是累了,请各位容我好好休息,明日正午再与大家畅谈。”

    说罢,他便开锁进了屋子,许多人趁机扯着脖子向内张望,却发现屋内依旧空空荡荡。

    并没有传说中的银丝软剑和其他什么宝贝,甚至可以用简陋之极来形容。

    一些人见状便连夜离开了,因为晓得古老头的固执,又怕拖久了再遇上雨天,惹得一身不悦。

    也有些个执着的青年,在江湖中独木难支,闯不出什么名堂,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第二天一早,天刚刚微亮,不少人已经等在门外候着了,然而一直等到天已大亮,太阳都快到头顶了,屋内依旧没有动静。

    这就奇了怪了,有胆子大的跑上前去敲门,这一敲门竟然开了。

    只见古十三盘坐在一张圆桌的后面,闭着双眼,任凭人们在门外喧哗,却纹丝不动。

    不知从哪个角落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古老先生是不是仙逝了?”

    门外瞬间就炸了锅,各种惊讶、吵闹和没意义的乱叫声连成一片。

    一人上前探了下古老的鼻息,印证了这一让人意外的结果。

    有人纠正说,古老生前信佛,应该叫圆寂,不能说成仙逝。

    此时此刻,人们已经顾不上古老先生了,拼命的挤入屋内四处查探,这才发现桌子上的几行大字,也算是古十三留下的遗书:

    剑和谱,藏于十三处,能者得。

    谱在剑柄。

    我走了。

    有了这话,这帮人倒也算是没白来,至少证明了剑和剑谱的存在。

    这可是曾经江湖排名第三的武林绝学啊,得此绝学者必能在武林中扬名立万,收获一席之地。

    衣冠楚楚、衣着朴素或衣衫褴褛的在场者都各自盘算着,之前的恭敬已化为云烟。

    人们开始在屋内大肆翻找,为了几本书、几页纸而大打出手。

    然而屋子翻遍,却没能发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屋子里除了些佛经和手稿外别无他物。

    终于有人把目光停留在古十三的尸体上,肆无忌惮的搜查了起来,争抢中已经僵硬的尸身被无情的向后推倒。

    人一倒,身下的坐垫便开始冒烟,马上燃起火来,火苗又沿着预埋的导线四窜,火势迅猛无比,刹那间竟化形为一朵睡莲,将古十三包裹其中,一起燃烧起来。

    见形势不对,这些人早已跑到屋外,面对熊熊燃烧的烈火,原本喧闹的人群终于陷入了片刻平静。

    每个人心里在想些什么,自然无人知晓,但此刻好像有个空灵的声音在四周盘旋,那样的微弱却又发人深省:

    “就知道你们这帮孙子不会替我善后,能自己解决的事,我古十三绝对不求人,哈哈哈。”

    不知过了多久,房子烧成了灰烬,人们也终于散去。

    在场之人本想着封锁遗书的内容,不料却事与愿违。

    没过几天,这消息便被那些个自知能力或财力不足之人传开了去,在江湖中引来一股寻剑夺宝的热潮。

    此后,再也没有江湖中人来过这个废墟。

    数月后,当地官府为感激古十三给酒馆、饭庄、商铺等场所带来的巨大效益,在废墟之上树立了一座高大的纪念碑,上书八个大字,字字鎏金:

    “华佗再世,妙手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