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贤君 » 第六章 斗鸡与“斗人”

第六章 斗鸡与“斗人”

    李贤上午出宫,此时已经是晌午。

    这时候富贵人家大多数都是一日三餐,所以王勃和杨炯都有些饿了。

    看着李贤吃的香甜,二人的肚子也叫了起来,李贤将最后一块胡饼咽下,然后喝了口水。

    “啊,饱了,胡饼配羊肉,人间美味啊!”

    看着桌子上还有剩下的羊肉和胡饼,李贤回头看了二人一眼,忽然心里一动。

    “博士,拿把小刀来!”

    虽然不知道不知道李贤要干什么,但李贤一看就不一般,所以食肆的博士还是拿过来一把小刀。

    拿起剩下的胡饼,从中间一分为二,然后再把羊肉切片,摆在胡饼中间。

    地道的陕西肉夹馍!

    李贤是吃饱了,所以他做了两个给他的侍卫。

    “尝尝,这么吃更香!”

    侍卫受宠若惊,连忙接过肉夹馍,谢过后咬了一口,顿时眼前一亮。

    王勃和杨炯有些发愣,他们还以为李贤会给他们,可李贤是个明白人。

    我和你们刚刚见面,就算礼贤下士也要有个度,而侍卫可是心腹,负责保护他的生命安全。

    两个侍卫吃了一个没有吃饱,李贤笑道:“没吃饱就再要一些,这么吃比较方便。”

    两个侍卫点头,他们身在军中,经常吃军粮,胡饼方便携带易保存,只是口感一般。

    而肉夹馍其实早就有了,只不过没有流传开,相对于肉夹馍他们更喜欢另一种吃法,羊肉泡馍。

    又要了些羊肉,这次带了二人的份,二人谢过后也没客气,也坐下吃了起来。

    都是半大的孩子,吃东西也快,即便保持着斯文,却也不影响速度。

    吃了些东西,二人看向李贤,王勃道:“沛王殿下,你这次出宫,难道不是斗鸡的么?”

    李贤闻言沉吟片刻:“是,也不是。”

    王勃有些疑惑,心说这个小屁孩卖什么关子。

    “主要是我觉得把,这斗鸡没什么意思,还不如斗人。”

    “斗人?”杨炯有些惊讶,心说这个皇子好像有些凶残。

    “哈哈哈,你们不要误会,我说的其实是角斗,并不需要生死相杀,看着却更加过瘾。”

    从进入斗鸡场的那一刻,李贤就在想一个问题,如何能够拥有自保之力。

    宫中的禁军不少,但他们都忠于权利,虽然他贵为皇子,其实并没有什么权利。

    至于军队,想拉拢也并没有那么容易,李世民的威望是一次次战斗中积累的,而他没那个本事。

    哪怕他日后成了太子,也是没权利指挥军队的,所以他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准备。

    而李贤想的办法,就是效仿康熙,他打算找一批孩童,从小培养他们,这样可以保证忠诚。

    只不过这样做势必引起别人的怀疑,所以他要先找个理由,所谓的“斗人”正合适。

    唐朝是有奴隶制的,很多世家大族都豢养奴隶,他们地位地下,而且没有人权。

    《唐律疏义》卷二十六明确地说:侮辱自己家部曲妻、客女是无罪的,婢女自然更不用说了。

    主人可以任意殴打部曲甚至打死,主人只要报请官府,就可以杀死奴婢。

    这时候李贤只需要对他们好一些,关联时刻还他们自由,或许可以让他们拼命。

    要知道一旦成为奴隶,他们的子女也是贱籍。

    “人与人相斗,这样能行么?”

    王勃有些迟疑,他毕竟是读书人,斗鸡没觉得有什么,但是斗人就有些野蛮了。

    “二位可能不知,在遥远的西方其实有这项运动,他们称之为角斗,在上层社会十分盛行。

    而且他们不仅仅与人斗,还会让人与野兽搏斗,这样画面会更加刺激。

    不过这样太过血腥,不适合我们大唐,倒是斗人还能接受,北方的胡人称之为摔跤。”

    原来是觉得斗鸡不够刺激,二人顿时明白了李贤的心思。

    “殿下的意思是,让我们找一个场所,然后找人来摔跤?”

    李贤满意地点点头,继续道:“年龄不需要太大,十岁左右就行,一群小孩子打架,也不会引起什么怀疑,却比斗鸡好看多了。

    而且为了避免受伤,我们可以制定一些规则,比如不能攻击要害,倒地后不能继续攻击等……”

    经过李贤这么一说,二人又觉得不是那么难以接受,实际上角斗演化到最后,就是一项竞技运动。

    “这个主意不错,只是人要比鸡吃的多吧?”杨炯道。

    李贤看了他一眼,心说这家伙还有几个心眼。

    “难道养鸡花费就不大了?一只鸡养成了如果废了,最多也就吃肉。

    而人只要不死,就可以做事儿,咱们可以找一些奴隶,只要给他们吃饱,不怕他们不拼命。”

    这样说虽然有些残忍,可这是社会环境使然,就算李贤当了皇帝,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殿下言之有理,我觉得这样更有意思,若是给他们配上武器……”

    王勃还没说完,李贤抬手制止了他:“武器是不能带的,那就有造反的嫌疑了!”

    造反……

    二人心中一凛,这可是杀头的罪名,他们可承受不起。

    然而他们哪里知道,李贤嘴上说不行,可心中已有了谋划,这是他最坏的打算。

    要看铺垫的差不多了,李贤起身说道:“如果二位感兴趣,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们了,不用操之过急,好好谋划一下在开始,本王先回宫了。”

    “恭送殿下。”

    二人赶紧起身送行,李贤迈步出了食肆,摆了摆手,也没付钱,大摇大摆地走了。

    看着李贤的背影,二人坐下继续琢磨这件事,原来沛王殿下喜欢这个调调啊!

    回到宫里,李贤开始回忆今天的事,确定自己没什么破绽。

    他只是出个主意,做不做是王勃他们的事,他一分钱没出,就算暴露也与他无关。

    至于钱的问题,王勃出身河东王氏,儒学世家,家中历代为官,还是有些家底的。

    有道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步能不能迈出去,就要看王勃的悟性了。

    接下来几天,李贤也没闲着,书也不读了,课也不上了,整天在宫里和小太监练摔跤。

    这件事传了出去,李弘都十分诧异,特意来看他。

    兄弟二人见面,李贤表现的很高兴:“贤,拜见太子!”

    李弘此时衣冠齐楚,反观李贤坦胸漏背,身上还都是土。

    “六弟,你这是……”

    李贤哈哈一笑:“皇兄怎么有空来了,要不要试试摔跤?”

    一旁来的还有郭瑜,见状皱了皱眉,因为李贤这样太有辱斯文。

    “六弟,我听说你最近不上课,也不读书,若是父皇母后回来,怕是又要斥责你了。”

    身为兄长又是太子,李弘有资格教育他。

    “哎,皇兄此言差矣,这段时间我想明白一件事,我觉得我不用读书了,有皇兄就够了。

    大丈夫当凭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业,驱逐胡虏,为我大唐开疆拓土!”

    李贤说的大义凛然,他自己都信了,然而李弘却是皱眉,他觉得李贤这是在胡闹。

    别看他只比李贤大两岁,却已经懂了很多事儿,在他看来李贤这就是头脑发热。

    “明允不要胡闹了,我大唐威震四海,哪里需要你去打仗,就算有也不用你出马,自有将士保家卫国,为国争光。”

    李贤嘿嘿一笑,也不辩解,他这个反应让李弘有些不知所措,又说了几句便离开了。

    李贤的变化,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都觉得他变了,不过这也未必是坏事。

    接下来李贤依旧我行我素,仿佛真的弃文从武,变成了一个莽夫。

    没多久,长安城里的一种运动出现,随着人们的了解,隐约有流星的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