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携美释奴 » 第94章 无视美妻娇躯陈,世间怎有这类人

第94章 无视美妻娇躯陈,世间怎有这类人

    “有这种神功?”林玉菁也惊讶,第一次听说。

    “此神功的表象,与大将军之智慧层出,如出一辙。大将军定是在修炼此功。”郦达变得比较肯定。

    “我也没见他有练何功。”

    “此功与其它功,练法不同,不易察觉。”

    “若相公真练此功。我随军征,岂不是易坏其之神功?”

    “玉妹天生丽质,哪有人能抵挡你的美貌。大将军真乃天人,能存天功,而去人欲,神也、圣也。”

    “难怪,每每在军营,有意欢愉时。相公总说军营忌讳,不可欢爱。到了城内,住在香软暧昧的勾栏院,他也总是躲避推辞。即便共枕,也只是畅聊入眠,并不赐雨露。”

    “这等男子,世所罕见,罕见啊。”

    “郦将军嫁来,可要有心理准备。”

    “妹妹,还望原谅姐姐,下脚确实重了。”

    “郦将军,不要见外,都是往事,不必再提。相公的消息,还望多去探寻。许箫二将不在,翰畅、松盛郡县防御,还有赖将军多多费心。”

    “这段时间,流言四起,都说大将军被阵斩,无奴国要跨。各地旧奴隶主、旧贵族,时有造反。各郡牧守,压力陡增。”

    “郦达将军,要及时制止流言。不可让其干扰各郡守心智。”林玉菁担心,叶双恒辛辛苦苦建立的无奴政权,因流言而崩塌。

    “我会安排,请妹妹放心。”

    正说着,叶开拓来报,箫河求见。

    箫河说,当前粮草军械的补给,已经送不入朵墨,各处边境关隘,全部被封锁。若是时间一长,大军没了粮草,怕是不攻自灭。他已经招募了1万多人,箫琰招降教育转化了6千多人。计划都编入郦达的新军,让新军超过4万。

    “增兵后,可由郦将军率新军,攻入朵墨,寻求与许将军等取得联系。”

    郦达不知该不该进入朵墨,现在军事的事,大家都来问她。她这才感到,每个决策都那么难,看来过去的叶双恒,真的不容易,而自己没少怼他。他不但挺了过来,还把无奴国带的很好。

    “箫大人,当前募兵,是否有困难?”林玉菁关心的问。

    “流言虽盛,然止于智者。奴隶新释,自是积极踊跃加入。只是文姬那边,对俘虏的转换,慢了许多。”

    “夫人、箫大人,我计划先打通与朵墨边境的关隘,可否?”郦达摊开地图说道。

    “夫人的意思?”当前的无奴国,没有了主心骨。内政的事,箫河按叶双恒的思路,大多可以做主,军事上却是不能。

    “请武翱老师来议。”林玉菁明白人,总参谋长在,军事上应该是应以他的意见为主。

    叶开拓便去找来蔺冲、箫授二人。

    蔺冲和箫授的意见,是暂不对新军增兵,招募的新兵,应迅速补充到重点郡县。特别是旧奴隶主和贵族,掀起叛乱的郡县。

    “大将军虽无音讯,而我等职责,则是巩固后方,万不可有纰漏。叛乱不可任其做大,一旦起势,则不可收拾。”蔺冲说道。

    箫授的意见一致,两位老将,知道职责所在。

    翰畅旧公子元绍,在松盛境内,与松盛流亡公子漕丕,借助谣言,四处组织力量,掀起叛乱。有些郡县,他们还有号召力,部分没有立场的平民,就跟着旧贵族走了。

    箫授提议,加强重点郡县的守军数量,还需要组织一支平叛军,重点打击元绍、漕丕等。

    最后,大家形成意见,由箫授负责平叛和郡县防御。由新军中的牛腾将军为将领,率其部为骨干,将新招募的8千人和降兵3千人,补充进来,形成一支1.8万人的平叛军。开赴叛乱郡县,与郡的守卫军合作,平定叛乱。

    林玉菁命令,平定叛乱后,郦达率部进攻关隘,打通进入朵墨的通道。

    叶双恒不在,分配军力,事关重大,众人最终请林玉菁定夺。

    林玉菁便允了众人之意。

    众人走后,林玉菁留下蔺冲,询问他对于前线的看法。

    蔺冲说:“前方战事虽不利,但大将军亲自出马,应不会有问题。”

    林玉菁问:“武翱老师,为何如此有信心。”

    “大将军此人,智慧过人。看那箫授老将军,一代名将,能力不俗,颇有经验,为何心悦诚服的追随大将军。就是看到,我家大将军,以仁义之师,行仁义之举,多有奇谋创举。”

    “天赐前辈是松盛驸马,竟也甘心效力。确实难能可贵。”林玉菁说道。箫授字,天赐。

    “箫天赐,虽是驸马,却是尚公主,苦不堪言。现松盛灭国,漕氏倒塌,漕公主也认清形势,主动入了箫府,还为其纳了妾,不久便会有子嗣。其子漕章,改名箫章,现在是自由军的副将,箫授成了改朝换代的受益者。”

    此后,林玉菁在军事部署方面,依靠蔺冲。在国防和平叛方面,依靠箫授。都城防御和卫戍,依赖郦达。内政治理,依赖箫河。经济依赖箫仁。教育仍然是箫琰,外交靠许乔。她基本掌握了,叶双恒的构建的政治体系,在叶双恒失联的情况下,努力成为主心骨。

    朵墨都城,西门,庆典。

    元帅辛骋的入城仪式,搞得非常隆重。从城门外,到城门内,百姓夹道欢迎。

    辛骋入了西门,沿着朵都大道骑马前进。朵墨大道是都城里,最宽的路。

    看到百姓拉着横幅,迎接常胜元帅凯旋,心里美滋滋的。看来自己即将继位,百姓们也不吝惜赞美之词了。这一切的一切,都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辉煌。

    人虽有些飘,但脑子还算清醒,他要控制住西门。仔细看西门守军,人数众多,也较为眼生,他不禁担心,怕朵王后换了守军,可能是有企图。西门不好控制,起码也要控制小西门。一旦有变,好让城外的四千精骑开进来。于是,辛骋便分出十五骑,去往小西门。

    辛骋准备直奔王宫,那些百姓敲锣打鼓,夹道欢迎,很是热闹,却让辛骋觉得有些奇怪。

    身边谋士提醒道,元帅这百姓,怎么男多女少,且都是青壮年。

    这么一提醒,辛骋这才感到不对,除了夹道欢迎的,其它街巷都是空空荡荡。欢迎之人,缺少妇孺儿童和老者,怎么都是青壮年,难道都是乔装的军士。

    辛骋拉紧辛驰缰绳,打马喊道:“景安殿,随我快走。”

    身边卫士拿出弓箭,朝天上射出火矢,在天空炸开一片红粉。这是在向城外精锐,发出呼叫。

    眼见败露,叶双恒便朝路智远使眼色。路智远和张学城向前赶去,接近辛骋。

    此时,辛骋的亲卫队,形成了一圈,将他包围在中。眼看辛骋就要跑出包围圈,前方朵都大道被拒马堵住,辛骋等人停了下来。

    “走街巷绕行!”辛骋喊道,便让亲卫转向右边,走其它路。

    几十个百姓,见辛骋改道,立刻亮出兵器,拦住亲卫。

    双方厮杀起来,亲卫战力更高,很快几十个拦截兵,便被冲开。

    有了突破口,亲卫便要护着辛骋突围。

    突然,从房顶飞下一人,身轻如燕,一剑便划破带头亲卫的咽喉。身形之快,让人没有看清。

    这时,刘德友、郭富明等,纷纷从四面杀出。

    路智远、张学城也赶来助战。

    那些亲卫有的下马步战,有的在马上张弓搭箭,一时间,兵器碰撞,双方厮杀在一起。

    辛骋并不慌张,抽出佩剑,顶住辛驰的脖子。“景安殿,耍得好手腕,竟敢埋伏本帅!”

    “二哥莫要误会!”

    辛骋也不管他,便大声喝道:“贼人是谁?景安小命,还要否?!”

    “哈哈,我们是无奴军!殿下看招!”路智远指着脸上的刺青说道。

    “无奴军?他们……”辛骋一惊,无奴军竟然进城了,难道他们已经控制了朵墨都城。转念一想,就问辛驰:“他们怎么进来的!你叛国?”

    正要动手,就感到虎口一震。那个斩杀亲卫的人,借助马背,跳了过来,一剑挑落他的佩剑。

    几个亲卫见状,赶忙护着辛骋。

    辛骋惊讶的看着飞入,竟然是个女子,脸上也有刺青,正用犀利的目光,盯着自己,不禁让他浑身冷战。

    女子正是护四娘。

    两个辛骋亲卫,见飞人近了元帅身,就挺剑刺来。护四娘就地一个跟头,躲过两剑,反手一剑,削断了辛骋手中的缰绳。

    辛驰见缰绳开了,拔马就跑,被一个亲卫拦住。

    辛驰正在慌张,那亲卫被人一叉戳中,挑落马下。再看自己,已经被那四道胡子的人,夹在腋下。

    路智远救了辛驰,便打马回来,将他丢在士兵队伍里,好生护卫。

    辛骋让亲卫收拢,准备声东击西,假意从右侧跑,实际要从左侧突围。

    一声令下,先右突,后左突。果然迷惑了无奴军,他们一股脑都堵住右边,辛骋趁机朝左而去。

    亲卫在马上奋力劈杀,辛骋一溜烟,便钻入街巷。

    眼看着,辛骋就要消失在巷道中,突然从地上,伸出一道绳索,辛骋连人带马摔倒,正要爬起来,见房上撒下一张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