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太后强国指南 » 第八十六章 歃血为盟

第八十六章 歃血为盟

    “今日准备的是流觞宴?”

    崔筠点了点头,“太后不必担心,微臣都安排好了,庆仁殿里的地龙三日前就烧上了,为免水凉,在源头处都已经派人不断的掺入热水,这样取食或是酒时就不会冰手了。”

    盛少青再次感叹,古代人在享受这方面的造诣,确实远超现代人不少。

    为了表示郑重,盛少青不得不又把昨日的行头取了出来。

    盛少青苦着脸问崔筠道,“阿筠,能不能换一套啊?”

    崔筠带着礼貌的微笑回道,“太后娘娘,那套红宝石头面净重四斤八两。”

    盛少青心里有点发怵道,“那…那这套呢?”

    “四斤三两。”

    好吧,她还是不挣扎了。

    盛少青换上战袍,在崔筠催促声中坐上了软轿。

    开宴前,南景使团诸人皆按制前来正式拜见北凉皇帝和太后。

    一番客套寒暄过后,王谧躬身道,“外臣此次前来,还带来了我朝国主送给太后和陛下的礼物。”

    王谧拍了拍手,就有人从殿外抬了三个大箱子走了进来。

    崔筠低声在盛少青耳畔道,“昨日已经派人查验过,没有问题。”

    盛少青点了点头,等到小太监们抬着箱子走近时,王谧也将礼单呈了上去。

    崔筠从小太监手中接过礼单,查阅一番后交给了盛少青。

    盛少青接下来也就打算按照流程让王谧入席就坐。

    而王谧此时却忽然开口道,“外臣还有一礼物想要私呈太后,请太后屏退左右。”

    崔筠脸色霎时变了颜色,仪程安排之中可没这个环节,这个王谧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崔筠呵斥道,“王大人,您这样不合规矩吧?”

    王谧却是笑道,“事发突然,外臣也是不得不为之。”

    崔筠忽然想到了王谧是想说什么,扭过头看盛少青的神色,瞧见太后不以为忤,反倒充满兴味的眼神,便明白了太后的意思。

    元澈也紧张的看向盛少青,盛少青握住了元澈的小手,对着崔筠点了点头。

    接收到太后的信号,崔筠摆了摆手,殿中伺候的侍从便尽数退去,只剩了几个亲近的内侍。

    崔筠紧了紧手中的金簪,锐利的触感让她清醒了不少,还好她今多留了个心眼,带上了这枚既是饰品又是防身利器的金簪,若是王谧敢对陛下和太后做什么,她必然要王谧血溅当场。

    见殿中只剩了几个人,王谧便转过身去走向了第三口箱子。

    盛少青心头一紧,难道不是说卫大郎君的事么,怎么真的去了箱子那里?

    不会从里面取出个人头来吧?

    盛少青被自己的想象吓出一身冷汗,这王谧最好不要太离谱。

    随着王谧缓缓打开了那口箱子,盛少青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处,崔筠也跟着捏紧了金簪。

    王谧弯腰从箱子中取出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来。

    盛少青倒抽一口冷气,下面没滴血吧?

    王谧缓缓打开了盒子,里面,居然是一个青铜制兽面纹罍。

    盛少青之所以能一眼认出这东西,不过是因为当初盛少青在李夫人用来栽赃王尚宫的账本里挑出的错误之中,便有此物的记录。

    那时,盛少青还因为不认识这个字而被系统嘲笑了许久。

    术业有专攻嘛,那么多汉字,不认识一两个很正常,更别提这种平时根本用不上的生僻字了。

    若是不穿越,她这辈子怕是都用不上这个罍,那又怎么知道这东西是承酒的容器?

    好像没用的知识又增加了。

    “王大人,您这是何意?”

    千算万算,她以为王谧是要说卫家的事,却愣是没想到王谧会掏出来这么个玩意。

    王谧躬身回道,“太后慧眼,可识得这物件?”

    盛少青自信道,“这不就是个青铜兽面纹罍么?”

    王谧点了点头,“那太后可知,此物出于何处,又如何到了外臣手中?”

    盛少青满脑子问号,这东西很稀奇么?

    在如今大多用瓷器的时代,青铜制的物件已经十分少见,而冶铜技术已经成熟,造出这样一个器具,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吧。

    盛少青摇了摇头,等着王谧接下来的话。

    “听闻崔女官出身世家,又精通礼法,或许给崔女官看看,崔女官就能识得。”

    王谧走上前去将手中的罍递给了高台之下侯着的阿宁,又转身回了原位。

    而阿宁则将那青铜器小心翼翼的呈给了崔筠。

    崔筠接过这颇有些重量的物件,左右仔细端详了许久,倒抽口气道,“这……这是宫中之物!”

    “怎么会………难道?!”

    崔筠僵硬的转头看向盛少青,盛少青也瞬间明白过来。

    这应该就是之前第一批丢失的宫中物品,不知为何居然落在了王谧手中。

    看太后只是略微皱了皱眉,神色并未十分吃惊,王谧也明白过来,“看来太后应当早有察觉?”

    盛少青下意识觉得有些难堪,自己后院起火也就罢了,如今还叫敌国知道了,这简直就是大型社死现场嘛!

    见太后没说话,王谧也不觉尴尬,继续道,“此物也是外臣偶然所得,一经手便知并非凡品,立刻就查封了这家铺子,顺着这条脉络,便查到了一些东西,不知太后可有兴趣知道?”

    王谧也没等盛少青点头就继续道,“据那家老板招供,他只负责在南景售出,而这些物品的源头则在北凉,每月定期会有人将此类物品经江州关送入南景。”

    “外臣本准备在前几日设计将他们一网打尽一齐送给太后作为新年贺礼,却没想到,他们上次并未按期赴约。”

    盛少青心道,就不让你抓,哀家自己会抓!

    “不过,之前流入南景的北凉宫中之物,外臣也已经从那老板手中得知了去向,不日便会完璧归赵,送还北凉。”

    这王谧,会有这么好心??

    果不其然,王谧紧接着就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不过,外臣有一事相求。”

    盛少青咬牙道,“你说。”

    “外臣请太后同我朝签订国书,两朝休战五年。”

    就……这?

    盛少青满腹怀疑问道:

    “就一个要求?”

    王谧斩钉截铁答道:

    “就这一个要求!”

    不过,盛少青嘴上却反驳道,“你以为用这些东西,就能换来停战么?”

    王谧笑了笑道,“那自然不是。”

    “外臣,还有大礼——”

    “不知加上北凉郎中令、仪同三司,卫振卫大人的独子,够不够?”

    “你敢威胁吾?!”盛少青就知道王谧没憋好屁,早都听说他这人一肚子坏水,没想到她这么快就领教到了。

    虽说,这休战对她来说没什么不好,但是,断然不能是被人威胁的!

    这是原则问题!

    “外臣不敢,但还请太后三思,以太后的睿智,自然知道该如何选择。此时休战,对两国都好。”

    盛少青想了一会,忽然笑出了声。

    王谧在台下被太后这声轻笑弄得满头雾水,这么严肃的时候,太后怎么笑得出来?

    “王大人,吾听说宁贞皇后如今尚未有子嗣吧?”

    王谧骤然听到盛少青提到自己的妹妹,还一提就戳到她的痛处,顿时不悦了起来。

    “太后!”王谧语气不自觉的严厉了起来,“外臣以为,此时商议的事情同外臣的小妹,我朝的皇后无关吧?”

    王谧故意将皇后二字咬的极重,他是在提醒盛少青注意自己妹妹的身份,并非普通臣妇,而是一国之后。

    盛少青心道,这王谧果然跟系统所说一样是个妹控,那她cue到他妹妹这步果然没走错。

    他急了,暴露了软肋,那谈判就有了突破口,最起码不会落在下风。

    “王大人,你误会了,哀家并无讥讽之意,哀家也十分敬佩宁贞皇后,只不过是吾想提醒王大人一句,小心到头来为他人做了嫁衣。”

    王谧冷声道,“这就不劳北凉太后烦心了,外臣也相信国主,不会如此对待外臣和外臣的妹妹。”

    “既然如此,哀家也就不替大人担心了,若是大人有一日无处可去,我北凉大门永远为大人敞开。”

    王谧刚想反驳他不会有这么一日,冷静了片刻才发觉自己掉入了盛少青语言的陷阱之中,自己的情绪居然一直在被盛少青带着跑。

    他骇然抬眼去看高台之上的盛少青,却看她一脸人畜无害的表情,心中更是悚然。

    一向来以善辩著称于世的王谧居然也会落入别人的陷阱,还是个他以为的无知妇人?

    王谧暗自懊悔自己轻敌,也不由得重新估量起盛少青的分量来,这北凉有这样一个人坐镇,未来怕是会成为一方劲敌。

    王谧也是忽然笑了笑道,“愿外臣永无此日。”

    盛少青看他居然这么快就绕了出来,自己转移矛盾这招从前还没有这么快被人识破过呢,心里也有些惊讶。

    而这时她也猜出了明帝为何要提出休战。

    怕是南景改制出了什么问题,担心北凉此时会南下攻之,他们到时腹背受敌,一时不好收拾吧。

    不过,盛少青没打算点破他的真正目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家还没点难处呢?

    “哀家可以答应你休战,不过,为了以示双方诚意,哀家想在边境处同明帝歃血为盟,指河为誓。”

    “你若答应,哀家也就答应,你若不答应,那此事就容后再议。”

    好处总不能都让他一个人占了,她也得提点条件,不然答应的太容易,容易反悔。

    王谧咬了咬牙,挤出几个字来,“外臣不敢擅专,还须得同我朝国主商议一二。”

    盛少青扬了扬眉,心想尽管商议去吧,嘴上却道,“不急,你们可以先在汴京城中多住些日子,哀家会安排人带你们各处游玩一番,看看我这北境同你们南景到底有何不同?”

    王谧来前从未想过盛少青这般难缠,他原来以为只要自己开出条件,盛少青便会一口答应,毕竟这对两国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事情。

    若非南景改制阻力重重,明帝和他都十分担心北凉此时发兵,内忧外患双重压力之下,就算明帝再英明神武,怕是也分身乏术。

    恰巧,他在市集上发现了北凉宫中物品,想到这必然是北凉宫中出了问题,刚好以此利诱北凉太后答应他的条件。

    更巧的是,刚入汴京地界,就有人闯入了他的营地,操着一口北凉官话劝着他臣服于北凉。

    他本想当成疯子处置了算了,却没想到侍卫居然在这疯子身上搜出一枚北凉官印。

    这下他对此行的最终目的更觉十拿九稳,北凉朝廷的官都疯成这样了,北凉根本不足为惧!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还是带着这人一同入京,难保不会派上用场。

    自己的敏锐直觉果然再次帮了自己,昨日宫宴卫振一来试探,他便明白过来,自己抓的人必然是同卫振有关。

    连夜查探以后,听说卫府的大郎君近些日子再未现身,而卫府家奴频频出入烟柳之地寻人,自己抓的那人不是卫家大郎君还能是谁?

    听闻卫夫人姓何,而这人也说自己姓何,这人倒还要些脸面,不肯丢自己卫氏的人了,倒丢起自己母族的人来了。

    双重保险之下,他根本不怕北凉太后不答应他的条件。

    却没想到,他居然被盛少青反将一军,用歃血为盟拖住了他的脚步。

    王谧顿时有些懊丧,盛少青趁势对崔筠吩咐道,“你没听王大人说么,要放了卫家的大郎君,一会宴罢,你就同王大人一起去领人。”

    崔筠接受到太后的信号,按耐住心里的兴奋道,“微臣遵命。”

    王谧闻言也只能作罢,有些牌一旦亮了出来,再用时就不会再有同样的效果了。

    “王大人同哀家说了这许久的话,想必也口渴了,不若我们开席,好好畅饮一番?”

    王谧也只能顺从盛少青的安排道,“外臣多谢太后款待。”

    崔筠也将刚刚退出去的使臣请了进来,吩咐着侍从们准备开宴。

    曲水流觞宴,讲究的惟有一个雅字。

    所以昨日嘈杂的戏曲杂技节目都被剔除在外,换了高雅的琴声来助兴。

    优雅,实在是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