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愤海怒河 » 大河息壤浪涛平(2)

大河息壤浪涛平(2)

    一直等到第二天天刚亮的时候,那个瘦矮个子的可疑人才从“海旺杂货铺”出来,两个便衣战士盯着他走出三合庄无人的地方,就把他抓了起来。经突击审讯,此次给情报联络站送来了一封岳光乃的亲笔信,情报联络站与海上的大土匪头子黑老四,是靠无线电台联系的。黑老四回电说,后天组织一批军用和生活物资到菩萨河入海口海港码头,他本人不上岸,要岳光乃派人去接应。

    高云飞专门向滨海军区领导做了汇报,决定将计就计,做通那瘦矮土匪联络员的工作,要他按时把信息传到岳光乃那里。军区政工组织向他讲明了日伪军马上就要灭亡的形势,希望他好好配合,争取立功赎罪,并给他了一部分钱财,只要把信息送到,可以回家务农养活家人,如果中途变卦不予配合,解放后就找他算帐。那人连称绝对配合好,又把他的家乡和亲属情况记录备案,给他备了马匹,由两位便衣八路军战士护送到河滨县城不远的地方,他独自进城去了。

    按照军区的指示,高云飞他们很快捣毁了以杂货铺为掩护的土匪情报联络站。那个瘦矮的土匪很是配合,他没有直接回家务农,却带来了很好的情报,岳光乃将于次日派六辆骡马车到菩萨河入海口码头接货,接货后要等到夜里返回县城据点,届时岳光乃亲自带队出城去路上接应,以防不测。

    滨海军区党委立即研究作战方案,做出战斗布署。擒贼先擒王,地匪易逮海匪难拿。黑老四常年游弋在大海里,根据那时八路军的海上实力,想抓住他如同海里捞针一样难办,现在机会来了,最好是活捉了他,如果活捉了他就像牵一线而动全身,他要是投诚,其手下也会追逐投诚,必须抓活的,不能把他打死,留有后用。岳光乃可就不同了,他作恶多端,打家劫舍凶残地杀害了很多八路军战士,群众百姓早就想除掉他,能当场打死就打死他,留在世间,天理难容。

    话说兵分两路去做战斗准备,其一路由高云飞率领一个连的兵力,化装成渔民,乘五只船连夜沿菩萨河顺流而下,提早到菩萨河入海口码头潜伏下来,战士们在船舱里按兵不动等待时机。另一路设伏在岳光乃率部出城的路两边,在河滨县城周围按照了暗哨,一旦岳部出城能够把情报及时地传递到前线。

    是日上午十二时许,两艘精装的中型货船由海上驶进码头港。刚刚靠岸,岸边有一个人跳上货船,进入了船舱,不一会儿出舱后朝岸上的接货人员挥了两下手,岸上的人们迅速七手八脚开始了慌乱的卸货。高云飞在渔船船舱里向两只货船观察了一会儿,并没有发现货船舱里有人出来,他在思索着,是不是黑老四没有来,他和黑老四有一面之交,那都几年前的事了,现在如果见了面,黑老四能认出他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但他能认出黑老四,黑老四额头正中有块疤痕。他决定趁乱去货船上看看,于是起身来到岸上,这时卸货人们的注意力非常专注,没有注意到他,他很快地加入到了卸货队伍中,他先是上了一条货船,一边搬着货物一边向船舱里观望,有三个船员在聊天,没有黑老四的影子。第二次卸货上了另一条货船,这回也看清楚了,黑老四正在船舱里与两个人喝着酒,其他人都在别的船舱了,现在正是他们警惕性最差的时候,手里又都没拿家伙。不能等待,必须马上行动!他回到自己渔船上,命令大家马上战斗!他把一颗手榴弹拉出弦来,扣在手指上,一手拿枪,一手举着手榴弹,带着全连战士冲向两只货船。卸货的人抬的抬扛的扛,还没明白怎么回事,高云飞与几个战士首先冲进了黑老四所在的船舱里,高云飞厉声喊话“不许动,我们是八路军,谁动就打死谁!”,还真有一个土匪不知是想反抗还是喝醉了,正想起身,被高云飞一枪打进脑袋里,瞬间毙了命。黑老四一看这架势,反抗是没有用了,只好举起了双手。卸货的人们毫无准备,被八路军团团包围,有枪的缴了枪,有械的卸了械,这场战斗就这样顺利结束。

    夜幕降临了,岳光乃满怀信心地集合起队伍,按照预定,他设想着这个时间,接货的队伍应该出发了,他不能让这么重要的物资落到别人手里,自己必须亲自出动才能放心。

    岳光乃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带着二三百号人的队伍离开了县城,顺着东北向大道往港口码头方向夜奔。守卫在县城外的八路军侦察员,早已把敌人出城的情报传到设伏第一线,并有一支八路军骑兵与岳光乃的队伍,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跟在后面,以防其败逃,力争全歼。

    八路军打夜间埋伏战是最拿手的好戏,打的就是出其不意。岳光乃的队伍进入了八路军的伏击圈,战斗很快打响了,手榴弹在敌人中爆炸,子弹从四面八方射来,八路军的战斗力太强大了,岳光乃一伙只能趴在地上,被动还击应付,一会儿就支持不住了。八路军的骑兵也赶到了,堵住了岳光乃一伙的退路。虽然八路军占据了优势,胜局已定,但为了避免和减少我方人员伤亡,决定暂不发起冲锋,以免夜间视线不好相互误伤,等待天亮后结束战斗。就这样敌我相互还击僵持了一夜,天还没发亮,传来了敌人消息,岳光乃被乱枪打死了,真是恶人不得好死!剩余的敌人不再恋战,都缴了械。

    海匪黑老四,也就是咱们前面所讲的土匪头子崔跃四崔旅长,被八路军生擒活捉后,并没有“要死”的意思,认罪的态度良好,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他下令所有的海匪弃暗投明,上岸投诚,如有不从者,必被剿灭,毫不留情,海匪们接到通知后,都纷纷主动投了案。

    自从岳光乃一伙被歼灭后,河滨县城只剩下日军大佐常召矢一个团的兵力,大约一千多个鬼子。他们孤立无援,外面的区域大部分成了八路军的地盘。战局开始出现逆转,日本侵略者必败的影子,已投向了天皇陛下的“耻辱”。

    滨海军区党委经研究决定,趁机攻打河滨县城,正在积极备战的时候,八路军侦察员报告,县城里常召矢的部队倾巢出动,沿黄河岸边向下游奔袭,跟随的中国人只有一个大翻译官金南蛮,县城里的伪军残余势力,一个人也不让跟随,伪军们化装成老百姓四散逃命去了,河滨县城不攻自破,城里的人们皆大欢喜,自发地敲锣打鼓放鞭炮庆祝起来。

    问题来了,常召矢一伙急奔黄河下游干什么呢。八路军派侦察员跟踪观察。情报传回来了,常召矢的部队抢占了垦区黄河渡口,这个渡口离黄河入海口只有三十华里。那么抢占黄河渡口又要干什么呢。

    不几日,新的情况又出现了,占据着清河区的所有日军都向垦区黄河渡口集结,共计有三四千人马。在黄河入海口活动的渔民、农民、及拾荒者纷纷向八路报告,这几天有两架日军飞机在黄河入海口一带超低空飞行,有时低到飞机驾驶舱里的飞行员在干什么都能看得见,但没有发现有枪炮射击的现象。

    此情况上报到鲁北军区,军区党委作出判断,日军正在积极准备,通过黄河入海口从大海上逃窜。如果是这样的话,海上必有大船来接应,大船来的方向最可能的是仍被日军占领的旅顺、大连一带。

    鲁北军区党委作出的判定,事后证明很是准确。日军的周密计划是,先派两架侦察机实地勘察好黄河入海口的地形地貌,然后从旅顺港口派出两艘大动力船舶,到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海面上等候接应。在垦区渡口的日军集结完毕后,乘船顺流而下不到一个小时到达黄河入海口,由于黄河入海自然形成的拦河坝水浅泥深,只能再用小船只分批次乘坐运送到大海里的大船上。

    决战和全歼日本鬼子的时候到了!日军的两艘大动力船只已经提前在海上等待指令。八路军化装成渔民分散登上几只渔船,与渔民们一起,佯装打鱼,在两艘大动力船的外围布下了大眼粗线的围网,动力船一旦触碰,必将缠住螺旋桨失去动力,任人擒获。然后动员民兵,群众齐参战,军民团结如一人,在黄河口打一场歼灭战。四月四日,注定是日本鬼子该死的日子,从白天侦察到的情况看,日军已集结完毕,船只已搜集到齐。晚饭后八点钟,趁着夜幕,日本鬼子及随行家眷仓皇登船,陆续顺流向黄河入海口方向发出,水流湍急加上船的动力,船如离弦之箭,不到一个钟头,先发的船只已经到达了黄河入海口,开始换小船过“拦门沙坝”。

    在鬼子的船只到达的差不多的时候,早已埋伏在黄河口两岸的军民集中火力、两面夹击。已经下了船的鬼子被打得抱头鼠窜,还没有来得及下船的鬼子,有的被打得掉进黄河里,身如泥蛋,还没有到达黄河口的船只也不能逆流而上,又无岸可靠,只能被水势冲到了黄河口,只有被动挨打的份,还击基本上没有什么效果。不到两个小时,大部分鬼子被歼灭,剩余的鬼子只能束手就擒。停泊在海上的两艘日军大船,见大势已去,掉头返航。又被早已布下的粗大网绳缠住了螺旋桨,从四面八方乘船包围过来的八路军,和民兵与日军两艘大船展开了对峙。经过一段时间后,两艘大船的日军弃船投降。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军民取得了大胜利,之后不长时间的八月十五日,日本帝国主义向全世界宣布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正是鬼子被困三角洲,军民决战黄河口,戡殄岁月东滨志,愤海怒河雪国耻。

    之后的几年里,国民党蒋介石发动内战,号召全民报名参加国民党队伍,然而偌大的黄河三角洲地区没有一个人去报名,国民党只能采取抓壮丁的办法解决。由于群众强烈的抵触情绪,抓壮丁的效果收效甚微。到了共产党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共产党发表了参加解放军的倡议书,仅仅六天的时间,黄河三角洲地区报名人数就达六千人之多,这就是史称“六天六千”的“六六大顺”史,要知道那个时候全国的人口还不足四万万人。

    至于高云飞以后为什么又回到家乡务农,有人说他早年为失去的战友烈士承诺过,回到家乡是为抗日英雄守墓;有人说他又参加了解放战争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后,个人对人生认识的升华,具体又是怎么回事,我没有访问过他,也无从知道,也不能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