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愤海怒河 » 历尽苦难 淬火成钢(6)

历尽苦难 淬火成钢(6)

    他们又快步去了学校西边的地雷区。地雷同样是全部爆炸了,地面上留下了与南地雷区一样的痕迹,也是没有丢下尸体。唯一不同的是多了一个带蹄子的马的小腿,好像是马的前腿。他们目测外围,在地雷区北面二三十米的杂草里躺着一匹马,走近才看到是一匹炸的缺了前小腿的棕色肥儿马,是身体僵硬了的死马,马的前额头顶有一个圆的弹孔,看来敌人是为了结束这匹马的痛苦执行的枪杀。这也验证了为什么师生们听到的是只打了一枪的声音。

    太阳出来了,冰雪也在慢慢地融化,初冬不久的温度毕竟降得还没有那么快。在东洼荆棘丛地屋子掩体的六十多位师生回到了学校,收拾整理被日伪军破坏的烂摊子。他们又从地下挖出了两口备用的大铁锅,煮上了马肉,这也算是个小小的战利品吧,慰劳慰劳大家。

    又过了十多天的一个下午三点钟,远距离放哨的两名学生队员匆匆来报,在哨位正西方向隐约看到一大队人马由北向南去了,不知是谁的队伍,也不知何种队伍和规模多大,更不知是不是日伪军迂回围攻学校?郑主任决定派高云飞带十多名队员去侦察了解情况。队员们拿上长短不齐的枪支武装,一溜烟地跑到了那支队伍经过的小土路上,向南瞭望,不见踪影,向北观察,啥也看不见,向西渺无人烟。正当他们打算撤回时,一个队员突然大声喊到“北边方向好像来人了!”高云飞赶紧吩咐队员们分两组分散在小路两边草丛洼处,趴下隐蔽。

    高云飞慢慢地仰起头,两眼透过风吹摆动的茅草梢,看清了从北边杂草路上走来的,是一个鬼子两个伪军,鬼子走在中间,两个伪军分前后一字排列。他们手提肩扛的带着不少东西,好像是“扫荡”归来掉了队的样子,应该是仨贪财不要命的汉奸鬼子。看见三个汉奸鬼子走进了包围圈,队员们仍然没有露出头来,只听高云飞用日语大喊着站住,你们被包围了,举起手来。紧接着高云飞的日语话,全体队员用日语重复着同样的话语。那三个汉奸鬼子吓了一大跳,站住了,仨脸茫然,那个鬼子或许在想不会是同事们在开玩笑吧?三个汉奸鬼子把抢来的东西放在地上,举起了枪,但目标又无所指向。队员们七嘴八舌地骂起那两个伪军来,“你们身为中国人,帮着日本鬼子干坏事,有良心吗?还不赶快把枪放下,等死啊,先打死你们俩狗汉奸再打死那恶鬼子!”

    这招果然灵验,僵持了一段时间后,两个汉奸把枪放在地上了,鬼子还是端着枪的。“你们两个把他的枪下了!”队员们大吼着,一个伪军冲着鬼子比划了几下,拿下了鬼子的枪放在地上。全体队员立刻起身举着枪围拢过去,活捉了这三个汉奸鬼子。有的队员疑问高云飞为什么不开枪打死他们?高云飞说,前面走到不远的日伪队伍听到枪声会回来援救的,队员们对高云飞的智慧赞不绝口。

    被押回学校的三个汉奸鬼子,被队员们分别绑在了晾晒被褥的三棵木头杆子上,鬼子被绑在中间,左右二三米各绑住一个汉奸,引来了五六十号人的围观。几个队员把鬼子汉奸当成了靶子,拳打脚踢得鼻青脸肿,那个鬼子的脸臃肿的简直是魔鬼了。其中一个参加活捉这三个汉奸鬼子的队员向大家介绍说:“看见了么?咱现在绑着的汉奸鬼子的形式,就是他们被捉时的队形,鬼子在中间,前后各一个人保护着。汉奸鬼子的比例是二比一,这也正是敌人伪军和日军的比例,伪军多日军少,这些不争气的狗东西应该和日本鬼子一样都不会有好下场。”说着,又踹了一个伪军好几脚。那时凡是给日军办事或追随者,有时被人们称汉奸有时被人们叫伪军。

    郑智亮主任走进围观的人群中,看到被打得鼻青脸肿的鬼子汉奸,对大家说,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虽然在战场上与敌人你死我活的拼搏,但是一旦俘虏了敌人,我们还是有政策的,要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不杀不辱,有伤的治伤有病的治病。像咱们今天这种情况,应该把这三个俘虏交给上级处理。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已时至深冬,日伪军还是不时地来校“扫荡”,在校师生与日伪军玩着“躲猫猫”,不能与敌人正面交锋,保存自己就是保存胜利,这是校长临行前嘱咐的。

    在校师生每时每刻无不挂念,思念着、担心着离校转移的校领导,校师生和托幼所的孩子们,他们现在在哪儿?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寒冷的冬天,残酷的现实,人们内心焦虑,不知敌人这次“扫荡”还持续多长时间。

    根据抗日战争调查史料记载,这次空前规模的日寇大扫荡持续进行了二十一天,史称“二十一天大扫荡”。其目的是妄图一举扑灭黄河三角洲平原上的抗日烽火。为了组织这次大规模的大扫荡,敌人纠集日寇第五混成旅团、骑兵第四旅团14000余人,伪治安军20000余人,汽车900余辆,飞机12架、兵舰、炮舰12艘、坦克10余辆,总兵力达36000人之多。由日寇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茨具体策划,驻济南第十二军团长丧多亲自指挥,从天上,从地上,从海上,气势汹汹地向黄河三角洲抗日根据地扑来。

    话说校长纪春雷带领离校转移的这一路师生,他们要去的目的地,是垦区军区主力和垦区领导机关驻地,在黄河入海口处的建安村、新安村、永安村一带,是相对比较巩固的抗日根据地。他们离校的时候雇佣了六辆骡马大车,运载着托儿所幼儿院的孩子和家属,武装了参加转移的一百二十名学生基干民兵,顶着清晨凛冽的寒风,沿着高低不平的杂草土路向东北方向转移。上午八点左右,天空开始弥漫着下雪,到了十点多的时候,雪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紧跟转移队伍最后边的基干民兵发现,远处有一大队日伪军人马向同一方向追来,可能是其中一路企图进攻垦区建安一带、中心抗日根据地的敌人,前面有骑兵、汽车,后面紧跟着步兵。校长纪春雷立即命令民兵队长石英豪,带领八十余人的基干民兵设伏阻击,其余民兵护送转移的队伍加快脚步赶路。当他们又走了十多里地的时候,后面传来了激烈枪声、手榴弹爆炸声,一会儿又夹杂了榴弹炮的声响,那可能是鬼子打的。

    雪下停了的时候,已是下午一点多了。正在转移的师生队伍已过半路,这时从西南方向飞来一架敌机,调了头又向西南方向飞去了。不多时,又从西南方向飞来了三架日军战机,这三架敌机尖叫着,从他们的头顶上府冲下来,翻来覆去地轮番轰炸、扫射。他们掩护着孩子四散躲逃,进入荆条棵下、芦苇丛中趴下,孩子们的哭喊声连成一片,当时被炸死炸伤十几人之多。正在这最危急的时刻,一大队从垦区方向前来接应的八路军骑兵及时赶到,后面的援军也陆续到达。骑兵在马上抱着机枪对空射击,陆军战士急忙散开队形集中火力向空中扫射。天上的敌机猖狂得很,飞得很低,都能看到上面的日军飞行员咧着大嘴笑。其中几个八路军战士站起身来,两人一组,一人举着机枪,一人瞄准,猛烈射击,嘴里骂着:“狗日的,叫你疯狂,叫你尝尝你八路爷爷的花生米。”两架敌机先后被打中了,屁股上冒着黑烟向远处坠去。

    从来的方向有一队鬼子骑兵,冲破了学校基干民兵的设伏阻击,疯狂地边射击边追来,八路军骑兵立即迎了上去与鬼子展开了面对面撕杀,在八路军步兵的共同努力下很快打退了鬼子骑兵。全体军民随即组织起学校师生和孩子、家属的撤离。八路军判断鬼子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便就近勘察有力地形在此又设了埋伏。

    果然,在天色渐渐黑下来的时候,日伪军大队人马进入了八路军的包围圈。八路军抓住有利战机,突然发起攻击,各种轻重武器、火炮从四方八方集中射向日伪军,把日伪军打得人仰马翻。这是一场只能胜利不准失败的战斗,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打退敌人,打败敌人,一旦敌人突破防线,后果不堪设想。日伪组织了几次无效果的反包围后,沿着来时的方向狼狈追窜了。这次战斗虽未达到全歼的目标,但也击毙日伪军百余名,暂时延缓了日伪军向垦区抗日根据地中心进犯的时间。

    校长纪春雷带领的这一支师生转移队伍,经历了无数次的艰难险阻,经历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克服了自然环境的冻饿,靠着顽强的意志,在八路军的拼死冲杀掩护下,终于在当天深夜抵达垦区抗日中心的建安村、新安村、永安村一带。

    然而,建安、新安一点也不平安了。各村积极行动准备着反“扫荡”。正在筹划选择阻击地点、伏击地点,进退路线,却没有集中安置孩子和家属的地方。幸亏当地群众基础好,把幼托所的孩子及家属分散入户安置在群众家里,师生分配到各村抗日组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