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荣耀之路 » 第二十九章 长城军六

第二十九章 长城军六

    这支队伍刚开始行进,围观的所有人便发现了,这支队伍和其他的队伍都不太一样。

    因为这支队伍,和其他所有的队伍无论是精气神还是队列的行进标准,都是前面的那些队伍不能比的。

    前面那些队伍虽然也算整齐,可是绝对没有这支队伍这样,连行进的步伐和脚步声都是一样的。这些人斗志昂扬,这些人感觉就是有棱有角,方方正正的。

    他们以为这只是一开始行进的时候,是这样的,可是所有人发现,这些人反而是越走越整齐。无论从左右前后,看上去都像是一个人在走。

    正在众人惊叹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敬礼”的短促而却铿锵有力的口令声,顿时所有人进行动作变换。

    原来将扛在肩上的长矛,瞬间左右手齐用,呈双手握着,矛尖斜指向上。脚下呈正步行进,每一步都是高高抬起,重重落下。

    为了能够有更好的效果,尤武安让所有人都是穿的马靴。砸地的声音整齐而富有节奏,所有人更是转头看向皇帝李隆基的方向。

    这样的震撼场面,别说是在千年之前的大唐了,就是在后世那个极度文明的时代,都是给人的震撼都是无以言表的。

    在场的所有人顿时停止了一切的动作,都是两眼直直的看着尤武安他们。就连见多识广的皇帝李隆基,此时也是被这一场面给震撼到了。

    也是出于好奇之心,竟然也是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看着尤武安带领的长城军,一队队整齐的从前面而过,有尤武安和牛二虎、马武、徐文涛这几个从尸山中爬出来的人带领着。

    自然也有一股凛然的肃杀之气,一杆杆斜指的矛尖,在太阳的照射下,反射出的光芒,仿佛是给这群人军士,增添了无限荣光一样。

    看到皇帝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走到栏杆扶手处,一些大臣则是跟着站了起来,并且又到了栏杆扶手处。

    皇帝的两边自然便是李林甫和王忠嗣,只见皇帝看到这个队伍的雄壮姿态,心里也是极为喜欢。有这样一支强军,这是再给他这个皇帝脸上长光。

    更何况这是在众外国使节的面前,一位君主的荣耀,就是这样。在外人面前展示出,自己的武力,这么多外国的使节来到我大唐,为大唐皇帝祝寿,其原因不还是大唐有着强大的军队,有强盛的国家吗。

    这么多外国使节,可是没有一个是善茬子,是好人。千百年来只要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稍微有点打盹,这些人就都和一条条的饿狼一样,扑过来撕咬我们。

    而我们的强大的军队,就是我们手中枪棒,对于这些饿狼,就得把他们打死或者打怕了,才能让他们有所收敛。

    只是前面的十六卫已经过去了,这又是哪一支军队,皇帝李隆基捋着胡子,疑惑的看向王忠嗣。

    王忠嗣笑着解释道“陛下,这支队伍,便是您亲口答应尤武安那小子让他成立的。”

    李隆基点了点头,问道“这么快就已经成型了吗?看这队伍光是这个作风,已经算是一支强军可。看来这尤武安还是有两下子的。”

    而正在此时,又听到“礼毕”的口令声。这个方方正正的队伍,瞬间所有人,都进行可步伐的变幻。

    场面此刻安静极了,刚才所有人都抬脚砸地的声音没有了,又变成了整齐的脚步声了。

    众使节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这大唐十六卫中什么时候又多了这样一支队伍。别说他们不知道,大唐的那些武官们,也没有几个人知道。

    这些年来,十六卫的战斗力下降的可不是一声半点。虽然还给李隆基对十六卫进行过冲印的招募,但是这些人也没有过上过战阵。再加上训练也都和原来一样,并没有尤武安这样的集中,和专业化。

    而十六卫现在也多是长安城内和高门大户,子孙后代们的进阶之路。他们将自己的有出息年轻人,送进十六卫,为的就是打熬资历,有这样的一群人在,是怎么都成为不了一支能战敢战之师的。

    刚才一群去找李豫说话的公子小姐们,则是在一边嚷嚷开了“快看快看,那可是太孙哥哥刚才所在的队伍。”

    “呀,这支队伍好雄壮啊,一看就比刚才那些队伍厉害多了”

    ……

    一众武臣中,一个头发胡子都是黄色的胖将军,在其中格外的扎眼。此时他看到这一幕,眼睛却是眯成了一道线。眉头也是锁在了一起。却是不知在想些什么,此人正是大唐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安禄山。

    安禄山,初名轧荦山,本姓康,或以为源出康国,随母嫁突厥人安延偃,改姓安,更名禄山,唐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胡人。懂九蕃语言,骁勇善战,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收为养子。

    因战功任平卢兵马使、营州都督等职。后又设法取得唐玄宗、杨贵妃的信任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节度使。天宝十四年冬在范阳起兵叛乱,南下攻陷洛阳。次年安禄山称雄武皇帝,国号燕,建元圣武。至德二年,子庆绪谋夺帝位,将其杀死,年约五十余岁。

    而此时,他安禄山已经是平卢节度使,也已经是贵妃杨玉环的干儿子。说来也搞笑,一个比自己大几十岁的干儿子。可是这个胡人将领,对此事却是不以为然,而更是将此作为自己的荣耀。

    今天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寿辰之日,他安禄山可是要好好表现一下的。之前他的肚皮舞可是引得皇帝李隆基甚是喜欢,今天他也是要再表现一下,争取拿个头彩,趁机再兼任一路节度使。离自己的目标,也就越来越近了。

    可是今天这个队伍,给所有人来了这样一出。所以也就将所有的彩头都抢去了,自己的盘算恐怕要落空。再者就是,这长安城里突然出现这样一支强军,对自己的盘算已久的事情,可不是什么好事。

    自己辛辛苦苦,这样的讨好皇帝,可不只是为了一个节度使那么简单。可是出现了这支队伍,自己是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把他弄出长安城的。

    而此时的尤武安可没有那么多想法,他得先把自己的事做完再说。等下不久就要进行近战拼刺的演练,这是尤武安根据现在的长矛和后世的拼刺刀,揉合而成的一些短兵相接时,简单有效的杀敌招式。

    所有的队伍都到齐后,礼部侍郎便宣布下一项。是的紧接着便是尤武安他们的拼刺演练。

    刚到位了便紧接着就是出列,进行这个拼刺演练。这次他们出列,却是跑步了。一百多人一个步伐,同一个脚步声,将所有人刚刚有些平复的心,一下子就又给弄的紧张起来了。

    齐刷刷的跑到皇帝的正前方的一大片空地上,开始踏步,然后是尤武安一声“立定”,整齐的脚步声,刹然而止。只剩下静悄悄的场面。

    所有人此时都是莫不作语,静静的看着尤武安他们的每一个动作。就连皇帝此时也是极为严肃的表情,这支队伍在他的心里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

    特别是尤武安这个人,才一个月的时间,这些都是在各营中选出来的刺头们,在他尤武安的手里,就已经成长为一支强军了。

    再接着就是程正步走散开,这样一列列的散开,简直就是和欣赏艺术一般,兼职是太完美了。特别是一些老将们,今天算是长见识一下,原来队列还可以这样玩。

    当所有人全部就位后,就听到一声整齐的靠脚声音。再接着就是自动调整队行,开始做好格斗准备。

    然后在尤武安的指挥下,一个动作一声杀,让场内所有人都是格外的提气。虽然这一队伍,还缺少了点杀气,可是只要在战场上厮杀磨砺两次,那么这支队伍就一定会成为一支强军。

    一支强军,从来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教练出来的。特别是在这个冷兵器时代,无论是集团冲锋还是个人武勇,都需要锻炼和培养。

    拼刺演练结束,众人都还沉浸在尤武安他们的喊杀声中。皇帝李隆基,也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转头去看王忠嗣,王忠嗣此时也是看向了皇帝李隆基。

    “忠嗣,你觉得尤武安这个年轻人怎么样?朕是说无论是才干和人品,综合起来,他来长安城也有段时间了,除了有一次和子健那小子有过冲突外,就只听说他整天喝酒,还有就是整天泡在军营里了。

    从来没有拜访过别人,也不想着交好各位大臣,却是和朕的孙子豫儿,关系交好,听说几个人还结拜了。朕怎么感觉,他要么是太完美了,要么就是所图太大,而蛰伏着。你觉得呢?”

    做皇帝的就是不一样,用人之前就是先考虑你这个人是怎么样的,会不会有造反之心。对他的权位会不会造成不利局面。

    皇帝的这几句话,王忠嗣可得好好斟酌着回答了。不过这王忠嗣也是性格刚烈之人,为人做事更是直爽。不过再怎么斟酌,也是不会改变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