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星程 » 第二十四章 多层壳体的太空战舰

第二十四章 多层壳体的太空战舰

    藏影族的仆从部族中位居第二的生物种族是一种小型昆虫类生物,这种类似地球上蠓虫的小型昆虫类生物叫做蒙奇。这一种名字有些高大上的昆虫类飞行生物蒙奇的体型,也和地球上的同类蠓虫很相像。地球上的蠓虫属双翅目,蠓科。口器为刺吸式,种类繁多,全世界已知4000种左右。可能传播乙型脑炎及某些丝虫病。蠓科个体小,飞翔无声,常群聚叮咬人畜。蠓为全变形拟态昆虫。成虫体长约2~5毫米,黑褐色。头部近球形,复眼发达,触角丝状,吸血种类口器发达,但比蚊虫的口器短。

    蠓的发育过程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蠓虫的卵产于水生植物上或潮湿泥土中,有些种类产在树荫下,草丛边的腐烂土壤、青苔中。16~19摄氏度时需孵化14天左右,在夏天2~3天即可孵化出幼虫。蠓虫的幼虫期体形细长呈蠕虫、毛虫或蛆状。成熟时长约5~6mm,头褐色其余部分呈浅色橘红色。幼虫无呼吸管,进行体壁呼吸。生活在水中、泥土表层或腐烂的植物肥堆内。可在水面上做蛇形运动,受惊时沉入水底或钻入泥中。幼虫经3~5周变蛹,但有的种类可长达数月。蠓虫的蛹呈椭圆形,长2~5mm,褐色。胸部有一对呼吸管,腹节上有横列的刺,末节上有两个尖突。蛹停留在潮湿的泥土上或浮在水面上经3~7天变成蠓。

    成年的雌蠓吸血后1~2周产卵,一次产卵50~150个。一生可产卵数次,从卵到成虫一般需要4~7周,每年可完成一至数代繁殖。仅有雌蠓吸血,雄蠓以吸食植物液汁为生。雌蠓对吸血对象无严格选择性,但当多种宿主并存的情况下,具有一定倾向性。吸血蠓类多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出来活动,大量活动时形成群飞,雌雄交配以后,雌虫必须吸血才能使卵发育成熟,雌虫吸血1次可达0.05毫升,雌虫一生可产卵2~3次,每次产卵50~150粒。吸血后的雌虫在20~28℃时,经3~4天后卵成熟,卵多产于富有有机质的潮湿土壤、水塘、树洞、水洼等处,一般在急流中或月光曝晒处不产卵。卵经3~5天到2周孵出幼虫,再过10天化蛹。越冬幼虫可经5个月化蛹,蛹5天羽化出成虫,成虫寿命约1个多月。

    蠓类成虫平时隐蔽于洞穴、杂草等避光和无风的场所。遇到下雨天气时不活动。对活动最适宜的风速是0.5米/秒以下,风速达1.5~2米/秒以上即减少或停止活动。雨前如果闷热则活动较为剧烈。天黑以后在完全黑暗的时候也会停止活动。蠓虫的活动半径一般为200~300米。每年繁殖的代数为1~4代不等。成蠓寿命约30天左右,雌蠓产卵后不久即死去,雄蠓寿命更短,交配后1~2天即死亡。

    与地球上的蠓虫不同的是,这一种蒙奇已经进化出类似《星际同盟大会》成员沙承族类似地集聚成为一个整体的能力。由成千上万只幼小的飞蠓组成的巨大体型,使之如同一头可以在大气层中自由飞翔的巨型大鸟。只有转化成为巨鸟形态的蒙奇才会具有较高的智慧能力。只不过就算转化成巨鸟形态,这些蒙奇也不能离开固态类地行星的大气层而进入太空飞行。这些蒙奇对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比例要求并不高,只要不低于11%大气层空气占比的氧气,就足够它们呼吸了。与《星际同盟大会》成员高等智慧生物种族沙承族不同的是,这些蠓虫的聚合是不可逆的,只要转化成为巨鸟形态,直至死亡,都不可能再变回蠓虫状态。

    转化为巨鸟形态的蠓虫蒙奇,又会变成了一种极其凶猛攻击性很强的吸血怪兽,体长四十多米的巨鸟可以与地球上最大的海洋生物蓝鲸一较高低。这一种巨鸟形态的蒙奇双翼展开可达六十几米,比地球上普通大型客机的翼展还要长上稍许。一副巨大的口器可以帮助巨鸟蒙奇刺穿任何坚固的动植物的外层表皮,也可以轻松地刺穿普通合金钢材质的厚达五米的防护装甲。人类太空战舰上的能量护罩对于巨鸟形态的蒙奇基本无效,只有高强度合金打造的《神龙一号》机甲才可以挡住巨大口器的致命一击。巨鸟的周身由坚韧而又柔软的羽毛保护,一般的动能武器根本就无法击穿这一种具有反弹能力的羽毛的保护。人类所拥有的大部分再入大气层作战的无人战机根本就不是这种巨鸟的对手。由于巨鸟蒙奇具有异常灵敏的光感反应,距离较远的高能粒子流射线武器一旦发射,就会被它提前感知到,并做出有效的规避。只有《神龙系列机甲》,在近身作战模式下使用高能粒子流高频震荡光刃才能够直接将其杀死。

    藏影族的仆从部族中的第三种,是一种看起来人畜无害的高等智慧生物种族。这一种名叫帕莎的双腿直立动物就像一只小兔子一样的萌宠可爱。一对时常眯成一条缝,嘴角微微上翘的帕莎,经常使人们错以为它是在朝着人们微笑。然而这一种天生具有的特殊的“微笑”正是这一种帕莎准备向你发起攻击的前兆。帕莎的头部有些像地球上的白鲸,大大的脑袋长着一个向外凸起的寿星头。

    帕莎的身体却是很像地球上非洲荒原中的狒狒。狒狒是一种地球灵长目,猿猴亚目,狭鼻组,猴科,狒狒属的陆生动物,共有五个分种通称狒狒。其中有:阿拉伯狒狒、几内亚狒狒、东非狒狒、草原狒狒和豚尾狒狒。狒狒的体型较大,在灵长类中仅次于猩猩属,体长50.8-114.2厘米,尾长38.2-71.1厘米,体重可达60公斤。狒狒的头部粗长吻部突出,耳小,眉弓突出,眼深陷,犬齿长而尖,可达5厘米。脸颊两边具有颊囊。狒狒的体型粗壮,短而粗的四肢等长,适应于在地面上活动。狒狒的臀部有色彩鲜艳的胼胝。毛色黄、黄褐、绿褐甚至褐色,一般尾部毛色较深;毛粗糙,颜面部和耳上生有短毛,雄性的颜面周围、颈部、肩部有长毛,雌性颜面周围的毛发较短。

    狒狒通常栖息于热带雨林、稀树草原、半荒漠草原、高原山地、低山丘陵、平原或峡谷峭壁中。主要在地面活动,也爬到树上睡觉或觅食。狒狒善游泳,能发出很大的叫声。喜欢集群在白天活动,夜间栖于大树枝或岩洞中。它们的食物包括各种小动物及植物。狒狒是一种群居动物,每群十几只至百余。主要天敌是花豹和猎豹。无固定繁殖季节,每胎产一仔。野生寿命约二十年。主要分布于非洲,个别种类也见于阿拉伯半岛。

    狒狒是一种家族社会等级严明群居动物,是猴类中唯一集群营地栖生的高等猴类。狒狒也是猴类中社群生活最为严密的一种,有明显的等级序位和严格的等级纪律,对违规者惩罚的残酷令人惊恐。在野生状态下的狒狒群体,每经过几年周期,就会发生一场激烈的争战,或分群、或换王。以新换旧、以强换弱是狒狒王国的法则。狒狒一般性成熟在六岁左右,它的好斗自然也会有争夺配偶交配权繁殖后代的因素。但是,狒狒群中也并非一直处于烽火争战之中,一般新王产生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会很稳定,且繁殖数量有着明显的增加,群体也会随之而迅速增长。这个时期的狒王也会主动对地位低下的雄狒、雌狒表示友好,为它们理理毛,其结果是更加固了它的统治地位,群狒也争相拍狒王的“马屁”,狒王只是象征性为臣狒理毛,而地位低的狒狒则尽力而作,故狒王的毛总是油光顺溜,最为光滑,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

    藏映族的仆从部族之一的帕莎族群,与地球上受到占统治地位的人类的天然压制,还处于蒙昧时代的狒狒不同。它们已经进化出高等智慧,属于宇宙太空高等智慧生物种族中的一员。帕莎种族发展出自己的科技树,拥有各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建造出可以进行星际航行的太空飞船。在藏映族三个仆从部族中,只有这个最为狡猾的帕莎族具有制造太空飞船的科技能力。虽然帕莎族制造的太空飞船仅仅只有脱离原本自己居住星球的第一宇宙飞行速度,但是它们被藏映族征服以后,又积极地投靠藏映族人,并在藏映族历次征伐其他宇宙高等智慧生物种族时,甘愿充当打手帮凶,是三个仆从部族中最能获得主子藏映族信任的走狗,由于它们忠心耿耿的出色表现,从而得到了藏映族特别提供的核心动力:核聚变反应堆。才能够使自己在设计建造太空战舰方面获得巨大的突破。

    有了藏映族人提供的核心动力源,帕莎族群中的科学技术成员将自己制造的太空飞船,勉强提高到30%光速的水平。由于一直未能够掌握超低温钢材的冶炼技术,帕莎族科技成员自己设计制造的太空飞船外壳的强度,始终无法达到可以长期承受30%光速飞行的水平。这也是为什么这一支藏映族及其仆从部族联军第三十四联合舰队中,这些仆从部族联军的太空舰队之所以会掉队,而且又不敢面对强大的《星际同盟太空舰队》进行抵抗的真正原因。

    在缴获这些由藏映族仆从部族帕莎种族所制造的这些太空战舰以后。经过检测发现,这些由普通低温钢制造的太空战舰的外壳,在星空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环境下会变得十分脆弱,同时也因为没有受到能量护罩的保护。在遇到一些星空中的陨石一类的漂浮物时很容易被击破。从而造成重大的事故。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这些帕莎族的科学技术成员也只能在多层外壳方面下功夫,多达十几层,厚度达到数公里的太空战舰的外壳装甲,仍然无法阻挡一些星际漂流的小天体的撞击。更不用说是在30%光速时更加猛烈的陨石或小天体的撞击了。针对这种严重存在的材料缺陷问题,帕莎族的科技工程成员想出了不少办法来应对。《舰船外壳破损自动修补技术》就是由此应运而生。有了这样的修补技术,帕莎族制造的太空战舰,也勉强可以应对一般低烈度的太空作战任务。

    藏映族将帕莎族生产制造的太空战舰根据三个不同仆从部族的特点,要求帕莎族进行了一些改造以后,再分配给三个仆从部族,这主要也是因为眈心自己的太空战舰核心制造技术被扩散泄露。但是自从太阳系一战以后,人类根据对被缴获的藏映族太空战舰所进行解破分析后发现,实际上藏映族的太空战舰只是解决了超低温钢材的制造工艺难题,可以生产出能够适应宇宙太空环境的超低温钢材。不过他们的金属冶炼科技工艺能力也仅仅到此为止了。尽管藏映族收罗了类似节肢类爬行动物的低智慧生物种族洽瑟,可以非常方便容易的获得许多种高纯度度金属材料,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各种金属成分的合理配比,更谈不上制造出适应无限接近绝对零度超低温环境中使用的,并且能够保持坚韧高强度的耐低温合金材料。

    藏映族太空战舰所使用的超级耐低温钢,在低温环境中的自身防护方面,显然要比《星际同盟太空舰队》的太空战舰要差上许多。藏映族人的太空战舰为了保证在激烈的交火中能够具有较强的防护能力,他们也如同帕莎族制造的太空战舰一样,采用了多层高强度耐低温钢材外壳的设计方法,不惜以牺牲太空战舰的容积和载荷能力来加强太空战舰的防护能力。在太阳系火星、木星以及小行星带中发生的战斗中。地球守备军三千多艘老旧型号,甚至用一些民用飞船改装代替的太空战舰之所以遭受如此重大的损失,其真正的原因就在于这一种多达十几层的高强度钢板外壳,无法被那些老旧型号的火炮一次性击穿。反而因为自身的防护装甲过于陈旧,且因为军费问题而得不到及时的维修更换,而被藏映族的太空战舰上的火炮击毁。而两支由《星际同盟太空舰队》司令部派遣回来的太空舰队中,虽然只有三支分舰队外加一支黑狐特遣舰队的分舰队共有两百艘大型太空战舰。但是由于装备了最新型的大功率高能粒子流射线火炮,只要打中目标,基本上就没有不被一炮击穿这一种多达十几层高强度装甲钢板外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