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武侠之觅逍遥 » 第一百零八章、开场

第一百零八章、开场

    说是卯时开始,然而子时就有人过来。

    这些人都是无门无派的江湖散人,企图占据地利。

    因此就有了纷争,大多略一交手,不敌便退,也没闹出人命。

    显然都是聪明人,知晓真正的敌人不是此次。

    之后擂鼓山前汇聚的人越来越多,气氛也越来越沉闷。

    直至寅时达到了顶点,自然是因为逍遥派的人出现在了现场。

    寅时过半,先天之下的人基本到达,就差卯时开战。

    距离卯时还有一刻钟的时间,即使不参与的高手也都到场了。

    武曌自然也到场了,地下几万人,今日过后其中九成都得奔赴黄泉。

    对比武曌可没有丝毫愧疚,即使因为自己导致的战斗,那又如何,武曌从不在乎无关紧要人的性命。

    “诸位!好心提醒你们一句,战斗开始后,只有离开擂鼓山才算放弃凤元争夺资格,擂鼓山中可没有投向一说,诸位开始吧!”

    卯时一到,武曌就宣布厮杀开始,冷酷至极,甚至觉得自己善意的提醒很多余。

    不知何处,不知何人,率先出手。

    瞬间,这几万人的火药桶被点燃,厮杀开始了。

    一开始众多势力目标,还保持冲击擂鼓山,针对逍遥派的趋势。

    然而随着战斗的激烈,在鲜血的刺激下逐渐杀红了眼,只要不是自己势力的人,都是敌人。

    山岗上、平原上、草地中、森林中,各处都有兵器碰撞的声音。

    偷袭、围攻、硬战每一秒都有鲜血流出。

    “大规模作战还是军队联合作战占优,武林中人在军队面前不堪一击。”

    慕容老者看着山下几万人的现场发出了感慨。

    这次朝廷派出的人手出乎意料的少。

    仅五行旗中的金水两旗一千人。

    当然,暗中派出多少人谁也不清楚。

    毕竟朱雀坛那五千武者名义上是明教麾下,然而实际上谁不知道是朝廷的属下。

    “宽阔的地形中占据优势,在复杂地形里对待武林高手太过无力,即使专门培养的五行旗也不堪大用。”

    朱元璋自然看见了平原上锐金旗化作绞肉机,疯狂的收割人命。

    他更注意到,山林中的武林人士靠拉扯躲避,逃离洪水旗的追杀。

    早知道这还是五行旗,换做平常军队,只怕会被武林高手风筝死。

    “陛下不必针对我等这些方外之人。”

    木道人对着朱元璋低声劝诫。

    木道人很清楚朱元璋的意思,朱元璋是在可惜,无法用大军围剿大宗门。

    毕竟,区区江湖散人可不会进入这位帝王的眼中。

    “哼!逍遥派也是道家魁首,他也算是方外之人,你觉得他没影响大明。”

    朱元璋以武曌为例沉声说道。

    面对朱元璋的质问,众人都沉默下来。

    武曌的行为可不只是影响到大明,他是直接挖根了。

    大家之前预测,大明和逍遥派两方,很可能会到达你死我活的程度。

    如今看来,朱元璋好像没有这样的想法,只是想要教训武曌,如此动作很让人疑惑。

    “佛门一直谨遵朝廷律法,贫僧等人更是前来协助陛下。”

    方证的发言就很有意思了,表明佛门不同于道门,一直站在朝廷一方。

    “呸?虚伪,还不都是为了凤元。”

    百损道人看着方证那虚伪的模样,不禁出言讽刺。

    “陛下没必要拿我当借口,无非佛道占据太多的资源,没给您提供税收罢了。”

    武曌看着这群人想把黑锅往自己头上扣,自然不愿意,于是出言反驳。

    武曌说的是实话,朝廷与佛道最大的矛盾就在于缴税。

    佛道兴盛时,僧侣众多,还占据了土地,最重要的是佛道是免除赋税的。

    这就导致朝廷兵源减少、财政缩水,钱权都没了,如何镇压天下。

    “你倒是实诚。”

    朱元璋笑着说了一句,好似刚才什么都没发生。

    其他人也没再讨论这件事,双方都清楚彼此心中所想,只是没办法解决,不想撕破脸皮罢了。

    山上的聊天停下来,山下的战斗可没有一刻的停歇。

    随着战斗的进行,存在的江湖散人和小势力团体越来越少。

    逐渐发展到大势力的碰撞。

    “散人寥寥无几,可以停手了吧。”

    何足道率先坐不住了,昆仑派的底蕴可比不上在场的其他几方。

    再这样厮杀下去,昆仑派的人只怕没几个能存活。

    “何小子,你还不明白嘛,他们不放心的不仅是江湖散人,还有我们这些中小势力。”

    慕容老者给旁边说风凉话,毕竟他就是孤身来此,恰巧遇上而已。

    见没人反对,何足道怎么能不知道,昨夜几人商议清理多余人员,在其他人眼里,昆仑派的人也是那多余的一份子。

    “昆仑派认输,撤出擂鼓山。”

    何足道知晓自己的失误,果断下定决心,让昆仑派剩余的武者退出。

    其余人见状也没有阻拦。

    昆仑派还算好的,大部分人抱团从擂鼓山退了出去。

    其他散人或者小势力被几大势力围剿,想跑都跑不出去。

    “小娃娃,你的人没多少了,还要继续嘛?”

    百损道人阴阴的对着武曌询问。

    逍遥派毕竟是以寡敌众,即使有巫行云将麾下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人都调集过来,也只有一万多人。

    面对数倍敌人的围攻,即使其内部存在纷争,也远远不是对手。

    如今十不存一仅剩千人,要不是巫行云生死符的威胁,早就溃散了。

    当然,造成的伤亡也是巨大的。

    金水两旗倒是没多大伤亡,明教朱雀坛的五千人倒是死伤过半。

    少林武当各派了千余人,如今剩余的在五百左右。

    玄冥教的伤亡最大,两千人剩六百多,这也是百损道人率先开口的原因。

    毕竟,别看明教伤亡最大,问题是明教体量大,后面还有朝廷输血,损失几千人分分钟钟补充回来。

    百损道人被救出天绝牢之后,大多闭关休养生息。

    如此一来,玄冥教很少有新鲜血液加入,这些教众都是死了玄冥教真就元气大伤了。

    “为何不继续,那不成道长怕了。”

    武曌很平淡的回答百损道人。

    下面这些人大部分是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人,被生死符强行压服的,死了就死了吧。

    至于武曌麾下逍遥阁的,基本都是借助逍遥派名头的武林中人。

    当然,武曌也急用他们帮自己做事,互相利用罢了,这样的人江湖中最不缺了,武曌自然不会可惜。

    “哼,老道会怕。只是可惜了你这群属下毫无作用的战死,更可惜他们跟了你这么个冷血无情的主子。”

    百损道人心在滴血,面上却丝毫不示弱。

    百损道人自然不是与这些教众有多深厚的感情,纯粹担心将来让自己使唤的人太少。

    “逍遥派培养了他们这么多年,此时正该他们回报,若是道长不忍,可以认输,避免伤亡。”

    武曌自然也知晓百损道人的想法,直接嘲讽他。

    “哼!玄冥教众撤出擂鼓山。”

    又若是几十人之后,百损道人终于不再硬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