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沁龙泠 » 第二十二章 基调

第二十二章 基调

    鹤湘公看四下无人,妥布不仅有闲,心情也尚好,此时恰是可以聊聊大事的好时机。只可怜了妥布,大早上的,还未进早膳,就被鹤湘子堵在寝宫里一顿叨叨:

    “您觉着太子为人如何?”

    “太子一来是储君,二来是我皇兄,于忠于悌都不该妄议。”

    “良王不信我?”

    妥布笑而不语。

    “良王可信那蠡?”

    “那是当然!”

    “那就该信我。我知道现下跟你说这些略显唐突,但是既然回了拜京,该面对的,躲也躲不掉,早点有些准备,总是好的。

    “曾有人说太子暴戾无状,说句大不敬的话,若他承了大统,祸国殃民也未为可知。虽有一定才学,却急功近利,且全无兄友弟恭之心。此种人品,不宜顺承帝业。

    “八王爷表面贤能,但格局狭隘,善工心计,气量不足。虽有揽人之才,却无驭世之能,胸怀不足以安天下。

    “纵观诸位皇子,既有治世之才,又有安世之能,且有爱民仁心的,也只有良王你了。不仅文韬武功,还有智计谋略,也难怪那蠡认准了你。

    “继承大统于皇子来讲,没有想不想,只有能不能。若天时、地利、人和皆占,又有谁不想君临天下?!

    “首先,抓住问题的关键实质,是否能继承大统,在于当今圣上,只取决于其一念之间。圣上传位于谁,这江山就是谁的,跟他们现在谁是储君、如何明争暗斗、把持何种权柄全无关系,最后皇诏才是唯一的结果,盖棺定论之前,鹿死谁手皆未可知。按现在的局势,太子已有心急征兆,皇上略有忌惮,八王爷出身卑微,圣上也不见遂心。

    “那么,如何跟皇帝相处就至关重要,作为皇子,不仅是臣,更是子。要做到忠孝两全。为子需孝,承欢膝下,这是情,嘘寒问暖、为其分忧、哄其欢颜、投其所好这是本分。为臣需忠,既要有纵横捭阖治国之能,也要禁登堂入室谋逆之想。这就不仅要让圣上知道你的能力,还不要让圣上感觉到皇位有威胁而忌讳你。

    “其次,现在我们实力不如其他人,如何与诸皇子相处也需注意,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不能做鹬蚌,我们要坐收渔翁之利。纵观千年历史,虽系血缘至亲,但成王败寇,每逢夺嫡都是你死我活,这可不止是普通百姓的利益竞争,这是生死之争。现在矛盾集结在太子和八王爷之间,是我们发展壮大的难得机会,此时应该韬光养晦,要坚定表现出不夺嫡的决心。

    “第三,要切实增长治国才干,如果有机会,尽快随圣上入手政事,名曰为其分忧,实则锻炼自己。高处不胜寒,那个位置实苦,坐上了就要心系百姓,没了自己。时间不是自己的,满心装的也时时都是天下。若圣上百年,你也确需有独立担起这天下的本事,要不然王朝更迭,怎能对得起列祖列宗?百姓遭战火荼毒亦非你所乐见。

    “第四,要培养自己羽翼,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成大事时,实则以兵部为最重,可惜太子和八爷皆无此智慧,忙着争吏、户两部,无非是想搜罗党羽、攫取钱财。钱财不用良王操心,我离宗尽可全力以赴支援你成大事。可用之人需要良王细细谋划栽培,军中要有,朝堂上也要有。关键时刻,可祝你一臂之力。”

    鹤湘公絮絮叨叨说了半晌,妥布半眯着眼睛,不置可否。

    英雄所见略同,妥布智计不在鹤湘公之下,所以他说的这些,妥布又何尝不知道。妥布既不能表示同意,因为夺嫡不是小事,鹤湘子相处时间不长,而且经事见人,没有一起处过事,是完全看不清一个人的,妥布对鹤湘子并未信任。他也不能一味斥责,鹤湘子说的句句都是为他好,而且还算个谋士,如果不是密探,也可以稍加倚重。

    鹤湘子说完,妥布只让他把那蠡叫过来,便不再说话。

    那蠡来了,妥布第一句话便问他:“鹤湘公,可靠吗?”

    “主子放心,家师可绝对信任。”

    妥布点点头,放下了心来。这段对话,便成了开启夺嫡之路的基本方略。一将功成万古枯,踏上这条不归路,势必荆棘丛生,千难万险,一去不还。坐上那位置,便真成了孤家寡人,人心向背,尔虞我诈,谁又知道哪张笑脸背后是纯善,哪张笑脸背后是鸩毒?然而皇子的命运,仅有这一条路。

    正跟那蠡说着话,小苏子来报,有个叫文栋的人求见,手持内阁学士梁英的举荐信。

    这梁英是妥布等诸皇子在尚书房教习四书五经的老师,为人中正,学识渊博,教习期间颇为照抚。

    妥布展开信,信上简单讲述了文栋的身世,他出身于贫苦家庭,自幼好学,聪慧机敏,不仅学识通今博古,更有军事和政治才能,已经赐了进士出身,却不愿做官,只想跟着良王爷做个家臣。梁英惜才,也因其多次请求推荐,便亲自将其举荐到良王府。

    妥布看向来人,虽已进士及第,为人却极简朴,身着裋褐,不修边幅,看着不似文人,更像农夫。

    “看老师执意举荐你,可你为何想来我府上?我这闲散王爷一个,可谓是天下第一闲人。来我府上,有何前途可言?”

    “我也不图功名利禄,只想跟着一个闲散王爷。”

    “这是为何?”妥布不解。

    “君不闻大智若愚、大音希声,闲散的不见得一辈子闲散,得势的也不见得一辈子得势,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文栋答道。

    “我这闲散可是一辈子的闲散,本无大志,意欲何求?何况,你来良王府做内臣,又有何过人之处呢?”妥布看着他,琢磨着他的来意。

    “我有经天纬地之才。”文栋毫不客气地说。

    “良王府并不需要如此大才之人,你在这儿可惜了,大才小用,实是屈才。”妥布本来想把这人请出去,但想想是老师亲荐来的,这点薄面还是要给的,于是便吩咐小苏子带下去好生照顾。

    “唉!又是个蹭吃蹭喝的骗子,那能怎么办呢?养着吧。”小苏子安顿好了文栋,心里难免不爽,一脸的见怪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