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地星影视业务员 » 二十一 乡土气息

二十一 乡土气息

    年关将至,家家户户都在为过年做准备,平日舍不得吃喝,存下来的积蓄,全部花费拿出来采买货物。

    到处都是人牵牛赶羊,手提鸡鸭,新鲜果蔬,脸上挂满了幸福笑容。

    身上穿着刚做的新衣服,人来人往,小孩在街边玩闹,鞭炮齐鸣,好不热闹。

    老黄一脸愁苦,一边抽着旱烟,一边驾着马车。

    回头望了望躺在马车里面装死的曹坤,恨不得牙痒痒,真想超起棍子就给这熊孩子一顿毒打。

    天天不好好的书,不用心读,一天到晚在书院整幺蛾子,仗着成绩,不是今天打黄三,就是明天揍王五。

    整出那套新孔子语录,像什么话,万一被有心人特意为难,科举那不到头了,还考个屁。

    老黄心想,都这把老骨头了,不在家里养儿弄孙,偏偏在曹家伺候你,还真图你家财呀,还不是图你有出息,日后到下面也算对得起曹家的关照。

    自从曹坤彻底放飞自我,老黄算是看明白了,这就不是一个消停的主,以前看的书呆子,那都是装给外人看的,现在才是本来面目。

    好个一招得志,心飞扬的纨绔子弟,是一位完美继承主业的主。

    现在指望曹坤将来有出息,除非突然开窍,不然不如将手中的产业交还给曹家,早日脱身,回家养老,离开曹家这个烂泥潭,免得日后子孙被拖累,才是上策。

    反正曹家目前大多数的商铺已经出租,每个月的租金也够曹坤读书科举,日常生活。

    剩下的田地山庄,有我们几个老骨头帮忙照看,一时出不了差错。

    离明年科考,还有两个多月,只能用上杀手锏,暂时把这不着调的混球,丢在乡间,做做农活,吃吃苦头,知道知道生活不易。

    曹坤在书院不着调,盛家盛维是一早知道的,商人做生意,最早来源于对信息的敏感和收集,买卖买卖,你买我卖,货物流转,利润就在于信息差。

    自己选的女婿,能怎么办,打碎牙含血也要往肚子里咽,不能让外人看笑话。

    本想着曹家这位哥,上进,家底厚,又是独苗,将来准有出息,10月考试成绩出炉,就证明盛维的眼光没错,当天晚上家宴,忍不住多喝了几杯庆祝,备受家里人的夸赞。

    没想到,当天欠的债,立马就要加倍还,没过几日,曹坤的骚操作,一出又一出的好戏接连上演,让人大跌眼镜,也让宥阳的百姓好好乐上一乐。

    盛维能怎么办,女婿这么给自己长脸,只能自己兜着,当做没听见,没看见,一张老脸面对外面生意伙伴的调戏,也只能以年少不懂事,贪玩敷衍过去。

    为了躲风头,年关这么近的日子,也只能以生意为由,在外经商,不敢回去面对家中的修罗场。

    曹坤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宋朝读书风气开明,不像明清时期那么苛刻,对于孔孟之道,都有自己的见解。

    曹坤身无功名,离经叛道的解说,不涉及朝政,说严重点是不尊重孔子先师,说轻微一点,不过是年轻学童的自娱自乐,一个玩笑罢了。

    谁没有年轻过,谁没有过天马行空的想法,学院夫子都不当做一回事,只当是个乐子,听听就好。

    “啊哈…”

    曹坤打着哈欠,从沉睡中醒来,先开门帘,看着外面荒凉的景色。

    “老黄,你这是要把我带到哪去呀?不是说去看看田地庄园吗?怎么越走越熟悉啊,像是来过。”

    老黄挥舞着马鞭,眼皮都没有抬一下,说道:“可真能睡,少爷,马上就到了,前面就是白羊山,陈家庄记得吗?

    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年前买的荒山新开地,路看了熟悉,那也正常,毕竟有来过。

    年前我们就在这待上一段时间,哪儿也不去。”

    曹坤心中暗喜,不用读书,这可以有,正和我意。

    面上还得装上一波,口是心非。

    “不是,事不是这么办的,说出来买年货,顺便逛逛田庄,怎么把我人拉到荒山野岭,准备荒野求生吗?

    都快过年了,还得去老丈人那里上门拜年呢,可别耽误了时间,让人说我们曹家不懂礼数。”

    说道这,像是触碰到了老黄某个敏感的神经,一副早就知道的模样。

    “这个少爷就不用担心了,一早就已经安排妥当,相信现在盛家已经收到了书信,对于表面上的礼数周全,更想看到一个全新上进的少爷,而不是现在模样。

    接下来的时间,老黄会安排好少爷的一日三餐,生活用度。

    少爷只需要专心用功读书,其余的不用多想,老黄会安排好。

    荒野之地,没有人会来打扰,除了野兽,只剩一下庄丁。

    明年春天,还有两个多月,看在死去的家主份上,老黄也只能出此下策。”

    曹坤心虚的看着眼前两眼放光的老黄。

    摸了把脑后不存在冷汗。

    “哈哈,真是的,没必要,真的,没必要,打个商量怎么样。”

    直至到达目的地,马车停靠在路边,两人也没有商量好。

    一望无际的森林,在落日的余晖下显得十分安静祥和。

    错落有序的田地,在山脚下显得有点稀疏。

    此时一队十几人壮小伙组成的人墙,将两人热情迎接下来,领头的和老黄有几分神似。

    上前一把架住车把,让两人安稳下车。

    “爷爷。”

    “少爷。”

    老黄将马鞭丢给青年,一边走,一边介绍道:“这是我大孙子,黄瑜,负责田庄开垦的一切事项。

    其余的壮小伙,都是附近乡村雇佣来的,分别是田家村的,田勇,田树,田熊,田虎,田历。

    刘家村的,刘大,刘二,刘七三兄弟。

    这八位都是长工,现在的田地多亏了他们这才开垦出来。

    还有几位是短工,就不做介绍,明年开春再过来。”

    “黄瑜,你来介绍田庄上目前有哪些产业。

    一年大概能出多少粮食,养了多少牲口。

    让我们这位曹家大少爷,见识见识。”

    面对曹坤的到来,黄瑜显然有点拘束,对于老黄的要求,又有点不太满意,纠结了半天,没蹦出一个屁。

    老黄对于自己的长孙,显然有点不满意,上去就是一脚踢在屁股上。

    “让你介绍,半天半天没蹦出一个屁,干什么,哑巴了,还是没见过世面,平日里就这么做事的。

    看清楚,曹家也都是人,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你怕他干嘛,你爷爷欠他曹家的,你又不欠,就算欠,你老子帮你还了。”

    越说越恼火,忍不住拳脚交加,将对曹坤的恨铁不成钢,全部发泄出来。

    “田庄位于白羊山西边脚下,大多都是荒地,山地,由于新开,土地并不肥沃,官府政策上免去三年税负。

    本来一年下来,陆陆续续勉强开了一百六十亩地,除去种子工具,人手工钱,各方面的开支,勉强收支平衡,混个温饱。

    庄子上本来没有养多少牲口,除去耕地需要的九头黄牛,也就散养了一些鸡鸭。

    自从几个月前,少爷命人送来了一些幼崽,又增加了一些人手养殖,现在已经都长大,勉强能够吃肉了,年关将近,正考虑是不是卖掉一些,增加收入。

    其中猪有三十头,羊有五十头,鸡鸭鹅各百只。”

    曹坤在黄瑜的带领一下,一路观看田地,猪圈,羊圈,牛圈。

    曹坤站在外围,看着黑的发亮黑猪在圈中为争抢口粮而打斗,刚想上前近距离观看。

    清风飘过,一股浓厚的肥料气息扑面而来,串入鼻腔,顿时感觉到天旋地转,捂着嘴鼻就要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