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昏君,从逼董卓开始 » 第63章 雁门对决

第63章 雁门对决

    宫门前,百官迎驾!

    天子御驾出征,朝中的大小官员都来送行。

    然而,

    看到天子率领的队伍,大家都傻眼了。

    陛下,我们是去打仗,不是去游山玩水,您身后跟着的几十个宫女是啥意思啊。

    “陛下,她们……是来给您践行的吗?”

    老曹老脸一红,尴尬的问道。

    这些宫女,还怪漂亮的。

    我看到她们都有点走不动路了,士兵看到她们,还有心思打仗吗?

    “她们都是随军侍奉朕的,怎么,你有意见?”

    刘辩知道他是明知故问,淡淡的瞄了一眼。

    这几十个,只是他们看到的。

    他们看不到的,还有一千呢!

    虽说,刘辩现在拥有93点武力,加上金刚不坏龙体,算得上是真正的猛男了。

    但再猛,也不是无敌。

    为了稳妥起见,他带了一千暗影卫,负责暗中保护。

    曹操连忙摆手,“没意见,没意见。”

    “陛下出征,带几十一百个贴身侍女是应该的。”

    天子的决定,谁敢有意见。

    “军队准备好了吗?”刘辩淡淡开口道。

    “已经准备好了。”曹操连忙回答。

    “出发。”

    刘辩带着三个妃子登上天子步辇,大手一挥,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留守京城的官员,和老百姓出城相送。

    ……

    并州,雁门郡,

    一座大山将并州和草原隔开,

    大山中间,矗立着一座威武的关隘。

    名:雁门关!

    它是阻挡匈奴入侵的重要关隘,长期有三千士兵驻守。

    不过,丁原为了进京勤王,把精锐部队都带走了。

    如今留在雁门关的士兵,大多数都是老弱病残,真正具备战斗力的不过千人。

    面对二十万蛮夷,饶是有张辽这位一流战将坐镇,大家心中的压力依然是越来越大。

    三千对二十万,六十多倍的兵力差!

    此刻,这座坚不可摧的关隘,并没有带给大家多少安全感。

    然而让张辽意外的是,已经过去四五天了,关外却一个匈奴和鲜卑都没有看到!

    “难道他们只是虚张声势?”

    “还是已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站在城墙上,迎着草原吹来的冷风,张辽目光凝重。

    苏日安没有看到一个敌人,但心中的不安,却越来越浓烈。

    他总觉得,

    敌人在酝酿着一场阴谋。

    “张将军,不用太担心了,我相信陛下一定会派兵前来增援的。”

    “而且,兄弟们都不是贪生怕死之徒。”

    “蛮子若是敢来,我们就用手中的刀告诉他们,雁门关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鬼门关!”

    一员裨将,来到张辽身边。

    来到雁门关,就是来到了鬼门关!

    张辽摇了摇头,“不对劲,草原上已经四天没有传回信息了,鲜卑和匈奴在干什么,咱们一无所知。”

    “我总觉得他们在酝酿着一场阴谋。”

    发自内心的压抑,笼罩着张辽全身。

    他虽然年轻,但能力一点也不弱。

    敏锐的直觉告诉他,蛮子没憋着好。

    想了一下,

    张辽眼眸猛地一抬,爆发出两道精芒,“周将军,通知所有的兄弟,白天轮换休息。今天晚上,所有人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过了申时,你亲自带五百人前往苍狼坡埋伏;让李将军带五百人,野狼谷埋伏。”

    两道命令,自张辽的口中发出。

    凝重的气氛,瞬间笼罩在雁门关上。

    周将军有些不解,

    “张将军,为什么要在苍狼坡和野狼谷埋伏,难道你认为,敌人已经入关了?”

    张辽说的这两个地方,并非在关外,而是在关内。

    把兵力埋伏在关内,

    也就是说,

    张辽认定敌人已经入关。

    雁门郡很大,从草原进来的入口不只有雁门关一处。

    左右两侧各绕几百里路,便有其他的关隘。

    只不过,那些小关隘地势崎岖,不利于大部队行军。

    通常,草原骑兵是不会从这种地方进攻的。

    因此关隘的守军,也没有多少。

    而且,以前并州有常驻军,小关隘一旦遭到攻击,只需要点燃烽火,很快就能得到支援。

    可现在常驻军没了,整个并州数量最多的一支军队,就在雁门关。

    没有了支援,蛮夷只需要一支小部队,即可破开那些关隘。

    张辽猜测,

    匈奴和鲜卑放出要进攻雁门关的烟雾弹,然后迟迟没有前来攻打,肯定是为了迷惑他们,好腾出时间打下小关隘,让小股部队渗透进来。

    而这么做的好处就是,

    当大部队从正面攻打雁门关的时候,小股部队可以出其不意的偷袭后方。

    若无准备,面对两面夹攻,雁门关瞬间就会被攻破。

    饶是有所准备,张辽也没有多少把握。

    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吧。

    ……

    距离雁门关百里的地方,有一座山。

    汉人呼之为大青山,而匈奴则称之为弹汗山!

    九万多匈奴大军,聚集在此山之上。

    此次针对并州的行动,匈奴和鲜卑联合行动。

    双方大汗约定,攻破并州之后,所得的财产和奴隶平分。

    然而,

    到了约定的时间,却迟迟没有见到一个鲜卑人。

    这让匈奴单于栾提于夫罗异常恼火。

    “该死的鲜卑人,一点都不守时!”

    “派去催促他们的人回来了吗,有没有鲜卑的消息?”

    于夫罗坐在中军大帐之中,喝问左右。

    刚抱怨了一句,帐外突然出现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哈哈哈哈!”

    一个魁梧的大汉走了进来,

    “栾提单于,让你久等了,我的军队已经就绪,随时可以出发!”

    此人乃鲜卑首领,扶罗韩。

    跟在他身后的,是他的弟弟步度根。

    二人称雄漠北,拥兵十多万。

    此次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获得更多的人口和食物,他们决定铤而走险,集结了十万大军联合匈奴攻打并州。

    两位部族首领聚集之后,各率领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朝雁门关出发。

    另有九万大军留在弹汗山,作为后应。

    草原战马优良,不到天黑,就出现在了雁门关外。

    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的很长,黑压压的一片,犹如一片黑色狂潮!

    雁门关上,

    两千守军看到这么多异族,滚了滚发干的喉咙。

    巨大的压力,落在了他的肩上。

    然而,

    作为雁门关的守将,他们肩负着保护并州的使命,每个人,都做好了死战的决心!

    想要过关?

    除非,我们全部倒下!

    只要还有一个人站着,便死战到底!

    “草原的勇士们,粮食,钱财,女人,就在这堵墙后面!”

    “拿下雁门关,这些就都是你们的!”

    “杀!”

    于夫罗和扶罗韩分别鼓舞自己的士兵,第一梯队,一万骑兵向雁门关发起了进攻!

    暮色之中,

    雁门关在黑色的浪潮冲击下,显得岌岌可危。

    然而,

    在匈奴和鲜卑的身后,

    一支军队刚刚端了匈奴的老巢,正快速向雁门关赶来!

    ……